Mahāprajñāpāramitāśāstra (Da Zhi Du Lun) 大智度論
Scroll 9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智度論釋照明品第八十一 (卷第九十一)龍樹菩薩造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0699c07] 【經】
[0699c07]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若菩薩摩訶薩行六 波羅蜜、十八空、三十七助道法、佛十力、四無所 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不具足菩薩道,不
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世尊!菩薩摩訶 薩當云何具足菩薩道,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
[0699c12] 佛告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 羅蜜時,以方便力故,行檀波羅蜜,不得施、 不得施者、不得受者,亦不遠離是法行檀波
羅蜜,是則照明菩薩道。如是,須菩提!菩薩 以方便力故具足菩薩道;具足已,能得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乃至十八不共法亦如是。」
[0699c18] 舍利弗白佛言:「世 尊!云何菩薩摩訶薩習般若波羅蜜?」
[0699c19] 佛告舍 利弗:「若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以方便 力故,不壞色、不隨色。何以故?是色性無故不
壞、不隨,乃至識亦如是。舍利弗!菩薩摩訶 薩行般若波羅蜜,以方便力故,檀波羅蜜不 壞、不隨。何以故?檀波羅蜜性無故。乃至十八 不共法亦如是。」
[0699c25]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若諸法 無自性可壞、可隨者,云何菩薩摩訶薩能習 般若波羅蜜諸菩薩摩訶薩所學處?何以故?
菩薩摩訶薩不學般若波羅蜜,不能得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
[0699c29] 佛告舍利弗:「如汝所言:『菩 薩不學般若波羅蜜,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不離方便力故可得。舍利弗!若菩
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若有一法可得,應 當取;若不可得,何所取?所謂此是般若波羅 蜜、是禪波羅蜜、是毘梨耶波羅蜜、是羼提
波羅蜜、是尸羅波羅蜜、是檀波羅蜜,是色、 受、想、行、識,乃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舍 利弗!是般若波羅蜜不可取相,乃至一切諸
佛法不可取相。舍利弗!是名不取般若波羅 蜜乃至佛法,是菩薩摩訶薩所應學。菩薩摩 訶薩於是中學時,學相亦不可得,何況般若
波羅蜜、佛法、菩薩法、辟支佛法、聲聞法、凡夫 人法!何以故?舍利弗!諸法無一法有性。如 是無性諸法,何等是凡夫人、須陀洹、斯陀含、
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菩薩、佛?若無是諸賢 聖,云何有法?以是法故,分別說是凡夫人、須 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菩薩、佛?」
[0700a18]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若諸法無性、無實、無根、 無本,云何知是凡夫人乃至是佛?」
[0700a19] 佛告舍 利弗:「凡夫人所著處色,有性、有實不?」
[0700a20] 「不也!世 尊!但以顛倒心故。受、想、行、識,乃至十八不共 法亦如是。」
[0700a22] 「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 蜜時,以方便力故,見諸法無性、無根本故,能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0700a24] 舍利弗白佛言: 「云何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以方便 力故,見諸法無性、無根本故,發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心?」
[0700a27] 佛告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 般若波羅蜜時,不見諸法根本住中退沒、 生懈怠心。舍利弗!諸法根本實無我、無所有、
性常空,但顛倒愚癡故,眾生著陰、入、界。是菩 薩摩訶薩見諸法無所有、性常空、自性空時, 行般若波羅蜜,自立如幻師,為眾生說法:慳
者為說布施法,破戒者為說持戒法,瞋者為 說忍辱法,懈怠者為說精進法,亂想者為 說禪定法,愚癡者為說智慧法。令眾生住布
施乃至智慧,然後為說聖法能出苦;用是法 故,得須陀洹果乃至得阿羅漢果、辟支佛道, 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0700b09] 舍利弗白佛 言:「世尊!菩薩摩訶薩得是眾生無所有,教 令布施、持戒乃至智慧,然後為說聖法能出
苦;以是法故,得須陀洹果乃至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
[0700b13] 佛告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 波羅蜜時,無有所得過罪。何以故?舍利 弗!是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不得眾
生,但空法相續故名為眾生。舍利弗!菩薩 摩訶薩住二諦中為眾生說法:世諦、第一義 諦。舍利弗!二諦中眾生雖不可得,菩薩摩
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以方便力故,為眾生說 法。眾生聞是法,今世吾我尚不可得,何況 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及所用法!如是,
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以方 便力故,為眾生說法。」
[0700b23]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是 菩薩摩訶薩心曠大!無有法可得若一相、若 異相、若別相,而能如是大誓莊嚴。用是莊
嚴故,不生欲界、不生色界、不生無色界,不見 有為性、不見無為性,而於三界中度脫眾 生,亦不得眾生。何以故?眾生不縛不解;眾
生不縛不解故,無垢無淨;無垢無淨故,無 分別五道;無分別五道故,無業無煩惱;無 業無煩惱故,亦不應有果報、以是果報故 生三界中。」
[0700c03] 佛告舍利弗:「如是!如是!如汝所 言。若眾生先有後無,諸佛、菩薩則有過罪。 諸法五道生死亦如是,若先有後無,諸佛、
菩薩則有過罪。舍利弗!今有佛、無佛,諸法相 常住不異,是法相中尚無我、無眾生、無壽命, 乃至無知者、無見者,何況當有色、受、想、行、識!
若無是法,云何當有五道往來,拔出眾生處? 舍利弗!是諸法性常空,以是故,諸菩薩摩 訶薩從過去佛聞是法相,發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意。是中無有法我當得,亦無有眾生 定著處法不可出,但以眾生顛倒故著。以是 故,菩薩摩訶薩發大誓莊嚴,常不退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是菩薩不疑:『我當不得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必當得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用實
法利益眾生,令出顛倒。舍利弗!譬如幻師幻 作百千萬億人,與種種飲食令飽滿,歡喜唱 言:『我得大福!我得大福!』於汝意云何?是中 有人食飲飽滿不?」
[0700c21] 「不也!世尊!」
[0700c21] 佛言:「如是!舍利 弗!菩薩摩訶薩從初發意已來,行六波羅 蜜、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四念處乃至八聖
道分、十四空、三解脫門、八背捨、九次第定、佛 十力乃至十八不共法,具足菩薩道,成就眾 生、淨佛國土,無眾生法可度。」
[0700c26] 須菩提白佛言: 「世尊!何等是菩薩摩訶薩道?菩薩行是道,能 成就眾生、淨佛國土?」
[0700c28] 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 薩從初發意已來,行檀波羅蜜,行尸羅、羼 提、毘梨耶、禪、般若波羅蜜,乃至行十八不共
法,成就眾生、淨佛國土。」
[0701a02] 須菩提白佛言:「世 尊!云何菩薩摩訶薩行檀波羅蜜成就眾生?」
[0701a04] 佛告須菩提:「有菩薩摩訶薩行檀波羅蜜時, 自布施,亦教眾生布施,作是言:『諸善男子!汝 等莫著布施!汝著布施故當更受身,受身故
多受眾苦。諸善男子!諸法相中無所施、無施 者、無受者,是三法性皆空;是性空法不可取, 不可取相是性空。』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
薩行檀波羅蜜時,布施眾生,是中不得布施、 不得施者、不得受者。何以故?無所得檀波 羅蜜是名為檀波羅蜜。是菩薩不得是三法
故,能教眾生,令得須陀洹果,乃至令得阿羅 漢果、辟支佛道、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 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檀波羅蜜時,成就眾
生。是菩薩自行布施,亦教他人行布施,讚 歎布施法,歡喜讚歎行布施者。是菩薩如是 布施已,生剎利大姓、婆羅門大姓、居士大家,
若作小王、若轉輪聖王,是時,以四事攝取眾 生。何等四?布施、愛語、利行、同事。是四事攝 眾生已,眾生漸漸住於戒、四禪、四無量心、四
無色定,四念處乃至八聖道分,空、無相、無作 三昧,得入正位中,得須陀洹果乃至得阿 羅漢果,若得辟支佛道,若教令得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作是言:『諸善男子!汝等當發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易得耳!何以故?無有定法眾生所著處,
但顛倒故眾生著。是故汝當自離生死,亦 當教他離生死;汝等當發心,能自利益,亦當 得利益他人。』須菩提!菩薩摩訶薩應如是行 檀波羅蜜!
[0701b02] 「是行檀波羅蜜因緣故,從初發意 已來,終不墮惡道,常作轉輪聖王。何以故?隨 其所種,得大果報。是菩薩作轉輪聖王時,見
有乞者,作是念:『我不為餘事故受轉輪聖 王果,但為利益一切眾生故。』是時,作是言:『此 是汝物,汝自取之,莫有所難,我無所惜!我為
眾生故受生死,憐愍汝等故具足大悲。』行是 大悲,饒益眾生,亦不得實定眾生相,但有 假名故可說是眾生;是名字亦空,如嚮聲,實
不可說相。須菩提!菩薩摩訶薩應如是行檀 波羅蜜,於眾生中無所惜,乃至不惜自身 肌肉,何況外物!以是法故,能出眾生生
死。何等是法?所謂檀波羅蜜、尸羅波羅蜜、羼 提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 蜜乃至十八不共法,令眾生從生死中得脫。
[0701b17] 「復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住檀波羅蜜中布 施已,作是言:『諸善男子!汝等來持戒,我當供
給汝等,令無乏短,衣、食、臥具乃至資生所須, 盡當給汝;汝等乏少故破戒,我當給汝所須, 令無所乏,若飲食乃至七寶。汝等住是戒律
儀中,漸漸當得盡苦,成於三乘而得度脫:若 聲聞乘、辟支佛乘、佛乘。』
[0701b23] 「復次,須菩提!菩薩摩 訶薩住檀波羅蜜中,若見眾生瞋惱,作是言: 『諸善男子!汝等以何因緣故瞋惱?我當與汝
所須;汝等所欲,從我取之,悉當給汝,令無所 乏,若飲食、衣服,乃至資生所須。』是菩薩住檀 波羅蜜中,教眾生忍辱,作是言:『一切法中無
有堅實,汝等所瞋,是因緣空無堅實,皆從 虛妄憶想生,汝無有根本。汝瞋恚壞心,惡 口罵詈,刀杖相加,以至害命!汝等莫以是虛
妄法起瞋故,墮地獄、畜生、餓鬼中及餘惡道,受 無量苦。汝等莫以是虛妄無實諸法故而作 罪業;以是罪業故,尚不得人身,何況得生
佛世!諸人!佛世難值、人身難得,汝等莫失好 時!若失好時,則不可救。』是菩薩摩訶薩如是 教化眾生,自行忍辱,亦教他人令行忍辱,讚
歎忍辱法,歡喜讚歎行忍辱者。是菩薩令眾 生住忍辱中,漸以三乘得盡眾苦。如是,須菩 提!菩薩摩訶薩住檀波羅蜜,令眾生住忍辱。
[0701c12] 「須菩提!云何菩薩摩訶薩住檀波羅蜜,令眾 生精進?須菩提!菩薩見眾生懈怠,作如是 言:『汝等何以懈怠?』眾生言:『因緣少故。』是菩
薩行檀波羅蜜時,語諸人言:『我當令汝因緣 具足,若布施、若持戒、若忍辱。如是等因緣,令 汝具足。』是眾生得菩薩利益因緣故,身精進、
口精進、心精進;身精進、口精進、心精進故,一 切善法具足,修聖無漏法;修聖無漏法故,當 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辟支佛道,若得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須菩提!菩薩摩 訶薩行檀波羅蜜時,住精進波羅蜜,攝取眾 生。
[0701c23] 「須菩提!云何菩薩摩訶薩行檀波羅蜜時, 教化眾生令修禪波羅蜜?」
[0701c24] 佛告須菩提:「菩薩 見眾生亂心,作是言:『汝等可修禪定!』眾生言: 『我等因緣不具足故。』菩薩言:『我當與汝等作
因緣,以是因緣故,令汝心不隨覺觀,亦不 馳散。』眾生以是因緣故斷覺觀,入初禪、二禪、 三禪、四禪,行慈、悲、喜、捨心。眾生以是禪、無量
心因緣故,能修四念處乃至八聖道分;修三 十七助道法時,漸入三乘而得涅槃,終不失 道。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檀波羅蜜時,
以禪波羅蜜攝取眾生,令行禪波羅蜜。
[0702a04] 「須菩 提!云何菩薩摩訶薩行檀波羅蜜,以般若波 羅蜜攝取眾生?須菩提!菩薩見眾生愚癡,無
有智慧,作是言:『汝等何以故不修智慧?』眾生 言:『因緣未具故。』菩薩住檀波羅蜜中,作是 言:『汝等所須得智慧具,從我取之,所謂布施、
持戒、忍辱、精進、入禪定。是因緣具足已,汝等 如是思惟:「思惟般若波羅蜜時,有法可得不? 若我、若眾生、若壽命、乃至知者、見者可得不?
若色、受、想、行、識,若欲界、色界、無色界,若六波 羅蜜,若三十七助道法,若須陀洹果,若斯陀 含、阿那含、阿羅漢果、辟支佛道,若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可得不?」』是眾生如是思惟時,於 般若波羅蜜中,無有法可得可著處;若不著 諸法,是時不見法有生有滅、有垢有淨;不分
別是地獄、是畜生、是餓鬼、是阿修羅眾、是天、是 人,是持戒、是破戒,是須陀洹、是斯陀含、是阿那 含、是阿羅漢、是辟支佛、是佛。如是,須菩提!菩
薩摩訶薩行檀波羅蜜時,以般若波羅蜜攝 取眾生。
[0702a23] 「須菩提!云何菩薩摩訶薩住檀波羅 蜜中,以尸羅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毘梨耶波 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乃至以三十七
助道法,攝取眾生?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住檀 波羅蜜中,以供養具利益眾生。以是利益因 緣故,眾生能修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
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分;眾生行是三十七 助道法,於生死中得解脫。如是,須菩提!菩薩 摩訶薩以無漏聖法攝取眾生。
[0702b02] 「復次,須菩提! 菩薩摩訶薩教化眾生時,如是言:『諸善男子! 汝等從我取所須物,若飲食、衣服、臥具、香華
乃至七寶等種種資生所須,汝當以是攝取 眾生,汝等長夜利益安樂。莫作是念:「是物非 我所有。」我長夜為眾生故,集此諸物;汝等當
取是物,如己物無異。』教化眾生令行布施、 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乃至令得三十七 助道法、佛十力乃至十八不共法,亦令得無
漏法果,所謂須陀洹乃至阿羅漢果、辟支佛 道、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須菩提!菩薩 摩訶薩行檀波羅蜜時,應如是教化眾生,令
得離三惡道及一切生死往來苦。
[0702b14] 「復次,須菩 提!菩薩摩訶薩住尸羅波羅蜜教化眾生,作 是言:『眾生!汝等少何因緣故破戒?我當與
汝作具足因緣,若布施乃至智慧及種種資 生所須。』是菩薩住尸羅波羅蜜,利益眾生,令 行十善,遠離十不善道。是諸眾生持諸戒,不
破戒、不缺戒、不濁戒、不雜戒、不取戒,漸以三 乘而得盡苦。尸羅波羅蜜為首,如檀波羅蜜 說,餘四波羅蜜亦如是。」
[0702b23] 【論】
[0702b23] 問曰:
[0702b23] 先說「菩薩行六波羅蜜等諸助道 法,不具足菩薩道,則不能得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今須菩提應自知「行六波羅蜜
等,具足菩薩道,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何以更問?
[0702b27] 答曰:
[0702b27] 須菩提不疑「云何得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今但問「云何具足菩薩 道,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0702b29] 佛答:「若菩薩 用六波羅蜜等諸法,以方便力和合故能 行;是時,具足菩薩道。方便力者,不決定得
是布施等三事,亦不離是三事,行檀波羅 蜜;是時,照明菩薩道。」
[0702c04] 照明、具足是一義。若菩 薩決定得布施等三事,直墮常顛倒、取相著 法等過罪;若不得是三事,則墮斷滅邊,著
空,還起邪見等諸煩惱,便離菩薩道。若菩 薩離是二邊——因空捨是施等假名字虛誑 法,因諸法實相離是著空無施者、無受者;
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相,觀是布施亦爾 無異。如是布施名為具足。乃至十八不共 法亦如是。
[0702c12] 舍利弗在會中,聞佛與須菩提 說:「般若甚深果報,大有利益。」雖有利益,無 決定性,云何可習?
[0702c14] 佛答:「菩薩行般若波羅 蜜時,不壞色、不隨色,如是名習般若波 羅蜜。」菩薩初發心,為知實法故,常行般
若波羅蜜;次第隨其所宜,行布施等諸法。 是故常說:「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行布施 等諸法。」
[0702c19] 色不壞者,不言是色無常,不言是 色空無所有,是名不壞色。
[0702c20] 不隨色者,不如 眼見色取相生著。
[0702c21] 復次,不說「是色若常、若 無常、若苦、若樂等」,是名不隨色。常、無常等 皆非色實相。
[0702c23] 復次,不說「是色根本從世性 中來、若從微塵中來、從大自在天中來」,亦 不說「從時來」,亦不說「自然生」,亦不說「無
因無緣而強生」。
[0702c26] 如是等名為不隨、不壞。
[0702c26] 此 中佛自說因緣:「是色性無故,不隨、不壞。」性 無者,是色從一切四大和合,假名為色;是
中無定一法名為色。如先「破色」中說。是色 從因緣和合生故,即是無性;若無性,即是性 空。若得是色相性空,即是習般若波羅蜜。 乃至十八不共法亦如是。
[0703a03] 復問:「世尊!若諸法 無自性可壞可隨者,云何菩薩習般若波 羅蜜?不學般若波羅蜜,不得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
[0703a06] 佛可舍利弗意,自說因緣:「若菩 薩用方便力行六波羅蜜,是人雖知諸法 空,而能起般若波羅蜜。舍利弗!若菩薩求一
切法,若得少許定性,則可取可著;今菩薩 實求覓一切法,不得定實,所謂是般若波 羅蜜、是禪波羅蜜,乃至是十八不共法,是諸
法皆不可得;不可得故,何所取?舍利弗!是 名菩薩無取般若波羅蜜。菩薩應學無取般 若波羅蜜。」無取尚不可得,何況般若等諸 法!一切法無性故。
[0703a15] 舍利弗復問:「若一切法無 性,云何知是凡人乃至佛?」
[0703a16] 佛答:「一切法雖 無根本定相,但凡人顛倒故著。菩薩行般若 波羅蜜時,以方便力故,見一切法無根本, 而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0703a19] 是菩薩深行 諸法性空故,不見一切法有根本,不見故 不懈不退;了了知一切法無我、無所有性、性
常空。但眾生愚癡顛倒故,著是陰、界、入。是時, 菩薩思惟籌量諸法甚深寂滅相,而眾生深 著虛誑顛倒。菩薩自立如幻師,種種神通變
化,說法度人,如幻所作,無憎無愛,等心說 法,所謂慳者教施等六法;復為說轉勝法, 令出生死,得須陀洹果乃至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
[0703a28] 問曰:
[0703a28] 六波羅蜜外更有何法為勝? 何以言更為說勝法?
[0703a29] 答曰:
[0703a29] 此中不說波羅 蜜,但為慳者說施,乃至癡者為說智慧。諸 佛、菩薩法,有初、有後。初法,所謂布施、持戒;
受戒施果報,得天上福樂。為說五欲味利 少失多,受世間身,但有衰苦;讚歎遠離 世間、斷愛法,然後為說四諦,令得須陀洹
果。此中菩薩但說欲令眾生得佛道故,先 教令行六法。此中善智慧不名為三解脫 門所攝;是善智慧能生布施等善法,能滅 慳貪、瞋恚等惡法,能令眾生得生天上。何
以知之?更有勝法故。
[0703b10] 勝法者,所謂四諦聖 法、出法。一切聖人所行法,名為聖法;出三 界生死,名為出法。以是四諦說法故,隨眾
生根因緣,令得須陀洹果乃至得一切種 智。此中雖不說初六法,說布施等,當知 已攝。
[0703b15] 復次,菩薩為佛道故說是六法;但眾 生意劣故,自取小乘,是故不說「布施、持戒生 天受報等初六法」。
[0703b17]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先 說菩薩是畢竟不可得法;今為無所有眾生 說法,令得無所有法,所謂須陀洹果乃至
一切種智。世尊!菩薩今得無所有法故,能 令眾生得無所有法——無所得是有所得?」
[0703b21] 佛 答:「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無有有所得 過!何以故?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不見眾 生及法,但諸因緣和合,假名眾生。」
[0703b24] 菩薩住 二諦中,為眾生說法,不但說空、不但 說有;為愛著眾生故說空,為取相著空眾 生故說有;有、無中二處不染。如是方便力
為眾生說法:「眾生!現在我身及我尚不可 得,何況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0703b29] 舍利弗 歡喜白佛言:「世尊!曠大心是菩薩!」
[0703c01] 曠大心 者,此中自說因緣,所謂:「無有法可得若一 相、若異相。」如人市買,必須交易;大心人則
不然。無所依止而能發大莊嚴,大莊嚴故 不生三界,亦拔眾生令出三界,而眾生不 可得,不縛不解故,一切法空。從久遠以來,
煩惱顛倒皆是虛誑不實,是故名無縛;縛 無故亦無解。縛即是垢,解即是淨。無淨無垢 故,無六道分別;不分別六道故,無罪福業;
罪福業無故,無煩惱能起罪福業者;不起 罪福業,亦不應有果報。如是諸法畢竟空 中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