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 Juzu Jing You Bo Ti She 三具足經憂波提舍
Scroll 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三具足經優波提舍翻譯之記一卷[0359a06] 施、戒、聞三,備攝眾行,是以如來說名具足。法門深邃,淺識未窺,天親菩薩慈心開示,唯顯義、弗釋章句,是故名為憂波提舍。昔出中國,今現魏都,三藏法師毘目智仙、婆羅門人瞿曇流支、愛敬法人沙門曇林,於鄴城內在金華寺,興和三年歲次辛酉月建在戍朔次庚午十三日譯千百十言。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御史中尉渤海高仲密,啟請供養守護流通。
三具足經憂波提舍(有釋論無經本)
元魏天竺三藏毘目智仙等譯
[0359a20]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住毘舍離大林精舍, 與大比丘僧大菩薩眾俱。爾時世尊告無垢 威德大力士言:善男子!菩薩有三具足。何等
為三?一者施具足;二者戒具足;三者聞具 足。善男子!此是菩薩三種具足。世尊說已,無 垢威德大力士聞心生歡喜,又彼比丘、彼諸 菩薩聞世尊說皆悉讚歎。
[0359a27] 如是菩薩三種具足,我今解釋。以何義故,彼 無垢勝無量具足勤進正出相好嚴身,過百 千日光明世尊,而說是經?偈言:
無量種具足, 出身三界主,
第一勝相集, 超日光牟尼,
何所饒益故, 說此修多羅?
[0359b04] 世尊何故遊毘舍離大林精舍?以何義故名 為世尊?何故世尊遊毘舍離大林精舍,不於 餘處為善男子說此菩薩三種具足?以何因
緣而說如是三種具足不多不少?又復云何 菩薩為當唯有如是三種具足、為當更有餘 法具足?若此說三,《大海慧經》云何相避?彼說
菩薩四十具足,所謂菩薩布施具足,乃至菩 薩方便具足。彌勒解脫修多羅中言「善男子! 菩薩滿足無量具足」。更有大乘修多羅中,彼
處世尊為菩薩說無量具足。彼云何避?又復 聖者龍樹已說偈言:
淨道皆具足, 餘人不能說;
佛無量智慧, 故能說具足。
佛無邊功德, 具足是善根,
若如是菩提, 有無量具足。
[0359b19] 若餘處說菩薩則有無量具足,此修多羅云 何相避?善男子者是種姓義?何故菩薩名為 種姓?此義須說。以何義故名為具足?施具足
者,何故名施?有幾種施?戒具足者,何故名戒? 有幾種戒?聞具足者,何故名聞?有幾種聞?又 復施戒二具足漏,聞具足者則是不漏,以何
因緣,以漏不漏二種具足得一切智不漏之 法?此義須說。又施具足幾種因緣?戒聞具 足幾種因緣?又復世尊說三具足,何故初
施、中戒、後聞?此意須說。以要言之世尊示現。 云何施具足、云何戒具足、云何聞具足,此皆 作難,我今解釋。何故世尊施戒聞等無量無
垢不可稱量布施具足,身如虛空住無垢法 而說是經?彼義今說。偈言:
第一施戒聞, 寂正行苦身,
如空勝法持, 具足善光明。
人天禮牟尼, 第一世間覺,
無垢除三苦, 何義說此經?
[0359c08] 此義今說。發菩提心學、菩薩業相應、饒益一 切智人,示現此義。菩薩既發菩提心已,次滿 施等三種具足。此菩提業,非唯發心而能證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偈言:
若發菩提心, 悲眾生苦惱,
彼相應善業, 佛說此勝經。
[0359c14] 又復何義佛說此經?為怯弱者除怯弱故。為 彼始行菩薩行者,聞修無量種種法故爾乃 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生怯弱心。佛知
彼意,為除怯弱,饒益彼故而說是經,言「善男 子!菩薩唯有三種具足」。世尊示言汝勿怯弱。 若我廣說,過不可數菩薩具足。以要言之,三 具足攝。偈言:
若有諸佛子, 畏經無量劫,
怯弱於善法, 久遠得菩提。
如來自然智, 安慰饒益彼,
是故第一覺, 說此修多羅。
[0359c25] 又復何義佛說此經?菩薩欲得趣一切智第 一勝舍,須資糧乘及道方便。示現此義,大導 師言若「汝欲得趣一切智第一勝舍,須道資
糧取施具足,若須所乘取戒具足,知道方便 取聞具足」,示現此義。偈言:
佛子若欲趣, 一切智勝舍,
彼人樂相應, 道資糧等覺;
世尊饒益彼, 說此修多羅。
[0360a04] 又復何義佛說此經?菩薩悕望境界生智,三 種具足,不解其因;覺因饒益,世尊已示:若汝 欲得境界生智,非唯悕望,汝應修滿三種具
足。若施具足當得境界,若戒具足汝當得生, 若聞具足汝當得智。偈言:
菩薩若悕望, 善微妙境界,
欲勝生不劣, 第一增上智;
示現因饒益, 世尊說是經。
[0360a12] 又復何義佛說此經?菩薩欲得過五怖畏,不 解其因。覺因饒益。何等為五?一者不活畏;二 者惡名聞畏;三者死畏;四者惡道畏;五者
大眾威德畏。世尊已示:若汝欲得過五怖畏, 應當修滿三種具足。若施具足,離不活畏、惡 名聞畏。若戒具足,則離死畏、離惡道畏。若聞
具足,則離大眾威德怖畏。偈言:
第一善逝子, 欲離種種畏,
智慧人覺示, 第一廣勝因,
是故牟尼尊, 說此修多羅。
[0360a22] 又復何義佛說此經?為彼疑者斷疑義故。彼 大眾中有人、有天、有阿修羅、有龍、夜叉、鳩槃 茶等,見聞世尊勝身口意不可思議,生如是
心:不知世尊幾種具足,獲得此三不可思議? 是故世尊為斷此疑,已說是經,言「善男子!菩 薩修行三種具足」。此已示現世尊往昔發菩
提心三具足滿,是故得三不可思議。偈言:
若人天修羅、 龍鳩槃茶等,
聞佛勝功德, 而不解其因;
牟尼斷彼疑, 故為說是經。
[0360b03] 又復何義佛說此經?菩薩生於如來種姓、法 種性中相應示現。世尊已示:若人得生婆羅 門姓、若剎利姓,如是之人法性相應。若離法
種,是則卑劣;彼人若生如來種姓,不離法性。 若生法性如來種姓,以滿施等三種具足;若 不滿足是則卑劣。是故如來如是教言「汝滿 具足,莫後卑劣」。偈言:
若生善逝姓, 離過大富樂,
天人所禮讚; 牟尼王令彼,
不離自法義, 說此無垢經。
[0360b13] 又復何義佛說此經?若人自謂行於大乘第 一堅固,是大眾生唯口教言,欲護世間一切 眾生學菩薩行修諸功德而無真實。彼如是
人如說如行相應饒益,是故如來為說此經, 令彼人知修一切行。如來世尊為彼人說「非 此菩提唯言語得,多種苦行乃得成就。我云
何得?我於往昔為取菩提一切行智,悕望利 益一切眾生,彼彼生處種種苦行及種種捨, 所謂種種美味飲食、種種騎乘坐臥等處、園
林池水戲樂之處、宅舍田業城邑聚落、寶莊 嚴具冠髻真珠,及毘琉璃金寶瓔珞眾寶金 剛諸莊嚴具、白象牛馬水牛輦輿莊嚴之具,
并及所乘諸牛馬等僮僕導從,皆以捨施。過 去久遠,我爾時作一切莊嚴見王身時,城邑 聚落國土山川海畔大地,并及人民一切樹林
種種苗稼,及諸藥草無量華果鮮淨妙寶,種 種莊嚴諸粟豆等,滿藏財寶布施貧窮。又復 本作善牙童子,我於爾時所愛妻子捨施不
悋。又復往昔作善王時,滿宮婇女有十千數 捨施不悋。又復往作寶髻王時,直閻浮提上 身寶髻妙莊嚴冠脫施不悋。又復往作迦施
王時,上身愛分捨施不悋。又復往作無怨勝 王,捨身耳鼻施而不悋。又復往作月光王時, 如青蓮華無垢平滿廣長好眼,蓮華面上自
手挑施。又復往作華德王時,白淨無垢猶如 雪堆,及君陀華乳色齒鬘挑施不悋。又 復往作善面王時,廣妙長薄清淨無垢如蓮
華葉,口中舌根自手拔施。又復往作給求者 王,一切世間貧窮乞人憶念我者,令彼心 喜,以一切珠金等珍寶巧作自身寶手用施。
又復往作知足王時,以手足施。又復往昔曾 作光金閻浮提王,捨手足指以用布施。又復 往昔作求善語大富王時,以愛法故,用手足
抓挑自身肉捨以布施。又復往昔作示一 切饒益王子,自捨身血給與病人。又復往作 利益仙王,割肉截足捨以布施。又復往作居
素摩王童子之時,破自身骨脂髓布施。又復 往昔作尼囉拏童子之時,捨心布施。又復往 作降惡王時,捨大小腸乳肚肝肺胞腎胃膽
脾脂頭腦以用布施。又復往作淨藏王時,捨 自身皮以用布施。又復往作金脅鹿王,捨身 皮施。又復往作光明王時,一切身分分分捨
施。又復往作成就一切饒益導主,一切愛物 皆悉捨施,臨被殺者復捨自身而救濟之。又 復往昔身作僕使,捨身供給一切眾生。又復
往昔作求善語大富王時,高千肘山在上捨 身投大火聚,為善說句法因緣故。又復往作 一切施王,盡割身肉稱用施與,為救怖畏來
歸我者。又復往作不悋王時,於被殺者自捨 己身救護饒益。又復往作大悲長者,若入城 內,獄中繫者放令得脫。又復往昔作象王時,
自身作橋度諸眾生。又復往作魚龜瞿陀,受 一切苦自身忍耐。又復往作師子鹿王,不惜 筋脈救濟大眾,不護自身救怨家命。又復
往作悲心仙時,然自身臂,失道眾生作明示 道。又復往作說忍仙時,臠割我身,我救彼 怨。又復往作不休息堅等住菩薩,他入我舍
侵我妻婦,有自在力能忍不瞋。又復往昔 作熊身時,畏失命人來至我所,我皆安慰自 捨愛身。又復往昔作上仙時,心愛正法,以正
法儉無法,渴法愛正法故,破身取皮取血取 骨書寫法言。又復往昔作王童子,為病人 故自捨己命,與作第一難得之藥而施與之。
又復往作勝福德王,於破亂世財物傾盡,近 怨家所自縛己身,以利益他饒益安樂。又復 往作摩那婆時,在深山中見有餓虎睡寤飢
急,自捨己身施令飽滿。又復往作精進比丘, 發勤精進一切智智求相應行,眾生淳熟護正 法故,一切苦惱種種欺陵能忍不瞋。又復往
昔作堅鉀時,一正遍知正像法中勤苦持戒, 如是八萬四千之身,如是阿僧祇那由他百 千苦惱我皆作來,我以悕求一切智智,為欲利
益一切眾生。然我不曾退菩提心,不墮大乘、 不捨本願、不緩大鉀,於菩薩業不生怯弱,不 曾捨離檀波羅蜜、不曾捨離尸波羅蜜、不曾
退墮羼提波羅蜜、不曾破壞毘梨耶波羅蜜、 不曾放捨禪波羅蜜、不疲倦修般若波羅蜜, 不捨攝法修行一切菩薩之道,具足清淨不
錯不謬,堅住一切菩薩之地不倦,一切菩薩 三昧三摩跋提,教諸眾生發菩提心不生疲 倦。聚集一切菩提分法非不得恩,發行一切
菩薩之行堅住不退心,常欲滿一切菩薩諸 願法門不生畏懼,聚集修行一切功德不生 怯弱。何以故?一切世間最勝之處,一切所有
學與無學辟支佛智,所不能證、所不能入、不 能觀察。此佛法名彼不易得,若小功德和集 修行則不能得,小善根者不能得故。如是若
人有此宗願我當成佛,是故翹勤修行精進 如功德法聚集修行,我於此處悕望欲得」。如 是義故,佛說此經。
[0361b16] 以何義故名世尊者,彼義今說。言世尊者,供 養義故。復有餘義,如菩提心憂波提舍彼 說應知。
[0361b19] 何故世尊遊毘舍離大林精舍不餘處者,彼 義今說。如是難者則不相應,隨在何處彼一 切處皆有此難,若在餘處不離此難。更有餘
義,如菩提心憂波提舍彼說應知。
[0361b23] 以何因緣而說如是三種具足不多少者,彼 義今說。以有三分相對義故。以此三種,對治 貪嫉破戒愚癡:以施具足對治貪嫉,以戒具
足對治破戒,以聞具足對治愚癡。又復示 現三種福德:施具足者示施福德,戒具足者 正行福德,聞具足者示修福德。又復有義:一
切眾生隨順淳熟施戒具足,一切眾生既淳 熟已然後能聞,聞已觀察相應淳熟。如是 隨順一切眾生淳熟相應,是故說三。又復有
義:二種具足。一切佛法聚集住處得不亂法, 依止不亂則聞具足,如法正覺一切佛法皆 具足得。如是一切佛法聚集住處,如是因緣 是故說三。
[0361c06] 為當唯有三種具足、為當更有餘 法具足?彼義今說。如是三種總攝具足。若佛 廣說無量具足,皆此中攝。若大海慧修多羅
中彼言「世尊!菩薩所有一切具足、福德具足, 智具足攝,應如是知。何以故?世尊!菩薩若 修福德具足,以是因緣尊勝富貴,復能令他
尊勝富貴」。智具足故口說善語,一切眾生聞 者歡喜。彼施與戒福德具足,聞智具足如是 無違。
[0361c15] 何故菩薩名種姓者,彼義今說。有師說言:有 四種家,如來生處。如偈說言:
諦捨寂靜慧, 此四真勝家,
正遍知家生, 師說言種姓。
[0361c19] 又善方便是菩薩父,般若波羅蜜是菩薩母。 如彼無垢名稱經說「般若菩薩母,方便以為 父,一切眾導師,無不由是生」。菩薩般若波羅
蜜者,持故如母。方便生者,如父生子。如父母 故,說言種姓。如是種姓,父母二種相似義故。 又奢摩他、毘婆舍那,如是種姓生正遍知。一
切姓中此門第一,一切善法是姓是門,如經 中說。佛正法中二法雙行,彼奢摩他父,毘婆 舍那母,彼二法種姓。偈言:
毘婆舍那母, 奢摩他為父,
生一切菩薩; 因毘婆舍那、
奢摩他等故, 有一切正覺。
[0362a02] 又復有義:諸佛菩薩現前正住三昧、大悲,此 二法是如來種姓,因此二法生於如來。諸佛 菩薩現前正住,三昧為父、大悲為母。又復如
是此佛菩薩現前正住,三昧為父、忍菩薩母, 此是種姓。偈言:
佛菩薩現前, 正住三昧父,
若大悲戒忍, 是菩薩之母。
[0362a09] 此偈明何義?說菩薩種姓之義。
[0362a10] 以何義故名具足者?彼義今說。推覓眾物處 處將來,舉掌積聚計挍備辦增益和集,故名具 足。又復多法和集之義故名具足。又復有義:
荷擔菩提故名具足。如外道齋大會具足,初 取羊等將來營辦。如是菩提如前具足,後菩 提覺。又復多法說名具足,如藥和集乃得成
散,如是具足。又復有義:前種姓法堅持不失, 復向彼岸。如大船舶,先和集已後向寶洲。又 復有義:正圓非邪如觀察耳,如是之義故
名具足。又復常修一切勝行,故名具足。又具 足者,欲得出過荷負重擔出到度義。荷負重 擔,不懈怠義、三界過義,故名具足。
[0362a22] 又具足者,平等集修、平等負修、平等行修、平 等起修、平等作修、平等持修、平等拄修、平等 養修,故名具足。等養修者,於諸眾生猶如醫
師,消息病者療治眾病。等負修者,六波羅蜜, 如乘船舶。等行修者,如大乘說。等起修者,菩 薩修學如學射等,先正足住。等作修者,巧作
一切菩薩諸業,如巧作師。等持修者,常無常 等,如稱平等。等拄修者,一切菩薩能拄法 舍,如堂麁柱。等集修者,一切白法如蜜蜂集。 如是等義,故名具足。
[0362b03] 又自田義若和合義,若或多義若別異義,若 或廣義若寬博義若或勝義,若堅固義若牢 固義,若和集義若和合義,若或物義若或財
義,若或取義若積聚義,若或慚義若或愧 義,故名具足。
[0362b08] 何故名施?彼義今說。若破貪貧得大富樂福 德具足,是故名施。施有幾種?彼義今說。略有 三種。何等為三?一者資生施;二者無畏施;三
者法施。資生施者,謂飲食等種種捨施,彼資 生施色香味勝淨潔如法,遠離貪垢無匱悋 垢。離貪垢者,心不狹小,如是捨施,自手多施。
無悋垢者,不存富樂,如是捨施。無畏施者,謂 能救濟師子虎黿王賊水等如是諸畏。何者 法施?倒說法者為之正說,次第學句教彼正
取,廣說則有無量種種,聖無盡意說不可量。 菩薩施業,所謂菩薩須食與食,即是布施一 切眾生色力壽命安樂辯才。
[0362b20] 又菩薩施,心濁等過皆悉遠離。彼濁心施有 十四種:一者心濁;二者先妬;三者嫉心;四者 慢心;五者不減慢;六者瞋心;七者簡擇;八者
疑心;九者惱害;十者亂心;十一者先名;十二 者依准上法選日時等次第行施;十三者懈怠; 十四者先為報力。如是等法能染心故,名為
濁心。心體有濁,故名為濁。先妬施者,得富樂 少,眷屬不愛。先嫉施者,雖得富樂,不樂勝報 惟喜下劣,坐臥床敷止宿等處,食飲富樂貪
著不離。先慢施者,雖得富樂,生下劣姓心不 正直。先不減慢而布施者,後受報時依他得 活,如事王人伎兒使卒誑惑之人,防邏戍護
種種驅使,平准市官當門守戶,放牧畜獸承事 太子,下賤官人恐哧他等,博戲等人捔力相 撲。如是種種廣設方便強力取物,復有踴躍
劫賊之人,如是等業以自利益。先瞋施者,後 得大力畜生等身,師子虎豹蛇蟒熊羆猴等 中生。簡擇施者,後得報時,治生田業作子林
子,若種林人作林等人,得少果報以自存活。 先疑施者,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