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hidharmaprakaraṇapādaśāstra (Zhong Shi Fen Apitan Lun) 眾事分阿毘曇論
Scroll 2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眾事分阿毘曇論卷第二尊者世友造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 共菩提耶舍譯
分別諸入品第三
[0631c08] 如世尊為闍諦輸盧那婆羅門說一切,婆羅 門當知,一切者謂十二入。云何十二?謂眼
入、色入、耳入、聲入、鼻入、香入、舌入、味入、身入、觸 入、意入、法入。問:此十二入,幾色、幾非色。答:十 是色,一非色,一分別。法入,或色、或非色。云
何色?謂法入所攝身口業是色,餘非色。此十 二入,幾可見、幾不可見?謂一可見,十一不可 見。
[0631c16] 此十二入,幾有對、幾無對?謂十有對,二無 對。此十二入,幾有漏、幾無漏?謂十有漏,二 分別。意入,或有漏、或無漏。云何有漏?謂有
漏意行相應意入。云何無漏?謂無漏意行相 應意入。法入,或有漏、或無漏。云何有漏?謂 法入所攝有漏身口業、有漏受陰想陰行陰。
云何無漏?謂無漏身口業、無漏受陰想陰行 陰及無為法。
[0631c24] 此十二入,幾有為、幾無為?謂十一有為,一分 別。法入,或有為、或無為。云何有為?謂法入所
攝身口業、受陰想陰行陰。云何無為?謂虛空、 數滅、非數滅。
[0631c27] 此十二入,幾有諍、幾無諍?謂十 有諍,二分別,二若有漏有諍、二若無漏無 諍。如有諍,無諍如是。世間出世間、有過無過、
依家依出要、使非使、受非受、纏非纏,亦如 是。
[0632a03] 此十二入,幾有記、幾無記?謂八無記,四分別。 色入,或有記、或無記。云何有記?謂善、不善色
入。云何無記?謂除善、不善色入,諸餘色入。如 色入,聲入、意入、法入亦如是。
[0632a07] 此十二入,幾隱沒、幾不隱沒?謂八不隱沒,四 分別。色入,或隱沒、或不隱沒。云何隱沒?謂
穢污。云何不隱沒?謂不穢污。如色入,聲入、意 入、法入亦如是。
[0632a11] 此十二入,幾應修、幾不應修?謂八不應修,四 分別。色入,或應修、或不應修。云何應修?謂 善色入。云何不應修?謂不善、無記色入。如色
入,聲入、意入亦如是。法入,或應修、或不應 修。云何應修?謂善有為法入。云何不應修?謂 不善、無記法入及數滅。
[0632a17] 此十二入,幾穢污、幾不穢污?謂八不穢污,四 分別。色入,或穢污、或不穢污。云何穢污?謂 隱沒。云何不穢污?謂不隱沒。如色入,聲入、
意入、法入亦如是。
[0632a20] 此十二入,幾有罪、幾無罪? 謂八無罪,四分別。色入,或有罪、或無罪。云 何有罪?謂不善色入及隱沒無記。云何無罪?
謂善色入及不隱沒無記。如色入,聲入、意入、 法入亦如是。
[0632a25] 此十二入,幾有報、幾無報?謂八無報,四分 別。色入,或有報、或無報。云何有報?謂善、不 善色入。云何無報?謂無記色入。如色入,聲入
亦如是。意入,或有報、或無報。云何有報?謂不 善、善有漏意入。云何無報?謂無記無漏意入。 如意入,法入亦如是。
[0632b02] 此十二入,幾見、幾非見?謂一是見,十非見, 一分別。法入,或見、或非見。云何見?謂八見 名見,謂五邪見、世俗正見、學見、無學見,餘
非見。
[0632b05] 此十二入,幾內、幾外?謂六內,六外。
[0632b06] 此十二入,幾受、幾不受?謂三不受,九分別。 眼入,或受、或不受。云何受?謂自性受。云何不
受?謂非自性受。如眼入,色入、耳入、鼻入、香入、 舌入、味入、身入、觸入亦如是。
[0632b10] 此十二入,幾心、幾非心?謂一是心,十一非 心。
[0632b12] 此十二入,幾有緣、幾無緣?謂一有緣,十無 緣,一分別。法入,或有緣、或無緣。云何有緣? 謂心法。云何無緣?謂非心法。
[0632b14] 此十二入,幾心 法、幾非心法?謂十一非心法,一分別。法入, 或心法、或非心法。云何心法?謂有緣。云何非 心法?謂無緣。
[0632b18] 此十二入,幾業、幾非業?謂九非業,三分別。色 入,或業、或非業。云何業?謂身作是業,餘非
業。聲入,或業、或非業。云何業?謂口作是業, 餘非業。法入,或業、或非業。云何業?謂法入 所攝身口業及思是業,餘非業。
[0632b23] 此十二入,幾善、不善、無記?謂八無記,四分別。 色入,或善、不善、無記。云何善?謂善身作。云何
不善?謂不善身作。云何無記?謂除善、不善身 作色,餘身作色。聲入,或善、不善、無記。云何 善?謂善口聲。云何不善?謂不善口聲。云何無
記?謂除善、不善口聲,諸餘口聲。意入,或善、不 善、無記。云何善?謂善意思惟相應意入。云何 不善?謂不善意思惟相應意入。云何無記?謂
無記意思惟相應意入。法入,或善、不善、無記。 云何善?謂法入所攝善身口業、善受陰想陰 行陰及數滅。云何不善?謂法入所攝不善身
口業、不善受陰想陰行陰。云何無記?謂法入 所攝無記受陰想陰行陰及虛空、非數滅。
[0632c07] 此十二入,幾見斷、幾修斷、幾不斷?謂十 修斷,二分別。意入,或見斷、或修斷、或不 斷。云何見斷?若意入隨信行、隨法行人無間
忍等斷。彼云何斷?謂見斷八十八使相應意 入。云何修斷?若意入學見迹修斷。彼云何斷? 謂修斷十使相應意入及不穢污有漏意入。
云何不斷?謂無漏意入。法入,或見斷、或修 斷、或不斷。云何見斷?若法入隨信行、隨法行 人無間忍等斷。彼云何斷?謂見斷八十八使
彼相應法入,彼所起心不相應行。云何修斷? 若法入學見迹修斷。彼云何斷?謂修斷十使 彼相應法入,彼所起身口業、彼所起心不相
應行及不穢污有漏法入。云何不斷?謂無漏 法入。
[0632c21] 此十二入,幾學、幾無學、幾非學非無學?謂十 非學非無學,二分別。意入,或學、或無學、或非 學非無學。云何學?謂學意思惟相應意入。云
何無學?謂無學意思惟相應意入。云何非學 非無學?謂有漏意思惟相應意入。法入,或學、 或無學、或非學非無學。云何學?謂學身口業、
學受陰想陰行陰。云何無學?謂無學身口業、 無學受陰想陰行陰。云何非學非無學?謂法 入所攝有漏身口業、有漏受陰想陰行陰及 無為法。
[0633a01] 此十二入,幾欲界繫、幾色無色界繫、 幾不繫?謂二欲界繫,十分別。眼入,或欲界 繫、或色界繫。云何欲界繫?謂眼入欲界繫四
大所造。云何色界繫?謂眼入色界繫四大所 造。如眼入,色入、耳入、聲入、鼻入、舌入、身入亦 如是。觸入,或欲界繫、或色界繫。云何欲界
繫?謂觸入欲界繫四大所造。云何色界繫?謂 觸入色界繫四大所造。意入,或欲界繫,或色 界繫,或無色界繫,或不繫。云何欲界繫?謂欲
界繫意思惟相應意入。云何色界繫?謂色界 繫意思惟相應意入。云何無色界繫?謂無色 界繫意思惟相應意入。云何不繫?謂無漏意
思惟相應意入。法入,或欲界繫、或色界繫、或 無色界繫、或不繫。云何欲界繫?謂法入欲界 繫彼所攝身口業、彼所攝受陰想陰行陰。云
何色界繫?謂法入色界繫彼所攝身口業、彼 所攝受陰想陰行陰。云何無色界繫?謂法入 無色界繫彼所攝受陰想陰行陰。云何不繫?
謂無漏所攝身口業、無漏所攝受陰想陰行 陰及無為法。
[0633a20] 此十二入,幾過去、幾未來、幾 現在?謂十一,或過去、或未來、或現在,一分 別。法入,若有為,或過去、或未來、或現在;若
無為,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
[0633a24] 此十二入,幾苦諦攝、幾集諦攝、幾滅諦攝、幾 道諦攝、幾非諦攝?謂十苦集諦所攝,二分別。 意入,若有漏,苦集諦所攝;若無漏,道諦所
攝。法入,若有漏,苦集諦所攝;若無漏,有為 道諦所攝。若數滅,滅諦所攝。虛空、非數滅,非 諦所攝。
[0633b01] 此十二入,幾見苦斷、幾見集斷、幾見滅斷、幾 見道斷、幾修斷、幾不斷?謂十修斷,二分別。 意入,或見苦斷、或見集斷、或見滅斷、或見道
斷、或修斷、或不斷。云何見苦斷?若意入隨信 行、隨法行人苦無間忍等斷。彼云何斷?謂見 苦斷二十八使相應意入。云何見集斷?若意
入隨信行、隨法行人集無間忍等斷。彼云何 斷?謂見集斷十九使相應意入。云何見滅斷? 若意入隨信行、隨法行人滅無間忍等斷。彼
云何斷?謂見滅斷十九使相應意入。云何 見道斷?若意入隨信行、隨法行人道無間忍 等斷。彼云何斷?謂見道斷二十二使相應
意入。云何修斷?若意入學見迹修斷。彼云 何斷?謂修斷十使相應意入及不穢污有漏 意入。云何不斷?謂無漏意入。法入,或見苦
斷、或見集斷、或見滅斷、或見道斷、或修斷、 或不斷。云何見苦斷?若法入隨信行、隨法行 人苦無間忍等斷。彼云何斷?謂見苦斷二十
八使彼相應法入,彼所起心不相應行。云何 見集斷?若法入隨信行、隨法行人集無間忍 等斷。彼云何斷?謂見集斷十九使彼相應法
入,彼所起心不相應行。云何見滅斷?若法入 隨信行、隨法行人滅無間忍等斷。彼云何斷? 謂見滅斷十九使彼相應法入,彼所起心不
相應行。云何見道斷?若法入隨信行、隨法行 人道無間忍等斷。彼云何斷?謂見道斷二十 二使彼相應法入,彼所起心不相應行。云何
修斷?若法入學見迹修斷。彼云何斷?謂修斷 十使彼相應法入,彼所起身口業、彼所起心 不相應行及不穢污有漏法入。云何不斷?謂 無漏法入。
[0633c03] 問:五陰十二入,為五陰攝十二入、為十二入
[0633c04] 攝五陰?答:十二入攝五陰,非五陰攝十二入。 何所不攝?謂無為法入。
[0633c06] 問:五陰十八界,為五陰攝十八界、為十八界 攝五陰?答:十八界攝五陰,非五陰攝十八界。 何所不攝?謂無為法界。
[0633c08] 問:五陰二十二根,為 五陰攝二十二根、為二十二根攝五陰?答:二 陰及二陰少分攝二十二根,二十二根亦攝
二陰及二陰少分。何所不攝?謂一陰及二陰 少分。
[0633c13] 問:五陰九十八使,為五陰攝九十八使、為九 十八使攝五陰?答:一陰少分攝九十八使,九 十八使亦攝一陰少分。何所不攝?謂四陰及
一陰少分。
[0633c17] 問:十二入十八界,為十二入攝十八界、為十 八界攝十二入。答:展轉相攝,隨其所應。
[0633c19] 問:十二入二十二根,為十二入攝二十二根、 為二十二根攝十二入?答:六內入及一外入 少分攝二十二根,二十二根亦攝六內入及
一外入少分。何所不攝?謂五外入及一外入 少分。
[0633c23] 問十二入九十八使,為十二入攝九十 八使、為九十八使攝十二入?答:一外入少分 攝九十八使,九十八使亦攝一外入少分。何
所不攝?謂十一入及一外入少分。
[0633c27] 問:十八界二十二根,為十八界攝二十二根、 為二十二根攝十八界?答:十二內界及一外 界少分攝二十二根,二十二根亦攝十二內
界及一外界少分。何所不攝?謂五外界及一 外界少分。
[0634a03] 問:十八界九十八使,為十八界攝九十八使、 為九十八使攝十八界?答:一外界少分攝九 十八使,九十八使亦攝一外界少分。何所不
攝?謂十七界及一外界少分。
[0634a07] 問:二十二根九十八使,為二十二根攝九十 八使、為九十八使攝二十二根?答:展轉不相 攝。
眾事分阿毘曇論分別七事品第四
[0634a11] 十八界、十二入、五陰、五盛陰、六界、十大地 法、十煩惱大地法、十小煩惱大地法、五煩 惱、五觸、五見、五根、五法、六識身、六觸身、六
受身、六想身、六思身、六愛身。
[0634a15] 云何十八界?謂眼界色界眼識界、耳界聲界 耳識界、鼻界香界鼻識界、舌界味界舌識界、 身界觸界身識界、意界法界意識界。
[0634a18] 云何十二入?謂眼入色入、耳入聲入、鼻入香 入、舌入味入、身入觸入、意入法入。
[0634a20] 云何五陰?謂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
[0634a20] 云何 五盛陰?謂色盛陰、受盛陰、想盛陰、行盛陰、識 盛陰。
[0634a23] 云何六界?謂地界、水界、火界、風界、虛空界、識 界。
[0634a25] 云何十大地法?謂受、想、思、觸、憶、欲、解脫、念、定、 慧。
[0634a26] 云何十煩惱大地法?謂不信、懈怠、忘念、亂、 無明、邪慧、邪憶、邪解脫、掉、放逸。
[0634a27] 云何十小 煩惱大地法?謂忿、恨、覆、惱、嫉、慳、誑、諂、憍、害。
[0634a29] 云何五煩惱?謂欲貪、色貪、無色貪、瞋恚、癡。
[0634a29] 云 何五觸?謂對觸、增上語觸、明觸、無明觸、非明 非無明觸。
[0634b02] 云何五見?謂身見、邊見、邪見、取見 見、取戒見。
[0634b03] 云何五根?謂樂根、苦根、喜根、憂根、 捨根。
[0634b04] 云何五法?謂覺、觀、識、無慚、無愧。
[0634b05] 云何六識身?謂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 識。
[0634b06] 云何六觸身?謂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 意觸。
[0634b07] 云何六受身?謂眼觸生受、耳鼻舌身意 觸生受。
[0634b08] 云何六想身?謂眼觸生想、耳鼻舌身 意觸生想。
[0634b09] 云何六思身?謂眼觸生思、耳鼻舌 身意觸生思。
[0634b10] 云何六愛身?謂眼觸生愛、耳鼻 舌身意觸生愛。
[0634b12] 云何眼界?若眼於色已見今見當見,隨彼一 一有分。云何色界?若色於眼已見今見當見, 隨彼有分。云何眼識界?若眼見色起眼識、眼
增上見色,若眼識於色、若識分別知色,是名 眼識界。云何耳界?若耳於聲已聞今聞當聞, 隨彼一一有分。云何聲界?若聲於耳已聞
今聞當聞,隨彼有分。云何耳識界?若耳聞聲 起耳識、耳增上聞聲,若耳識於聲、若識分別 知聲,是名耳識界。云何鼻界?若鼻於香已覺
今覺當覺,隨彼一一有分。云何香界?若香於 鼻已覺今覺當覺,隨彼有分。云何鼻識界?若 鼻覺香起鼻識、鼻增上覺香,若鼻識於香、若
識分別知香,是名鼻識界。云何舌界?若舌於 味已嘗今嘗當嘗,隨彼一一有分。云何味界? 若味於舌已嘗今嘗當嘗,隨彼有分。云何舌
識界?若舌甞味起舌識、舌增上甞味,若舌識 於味、若識分別知味,是名舌識界。云何身 界?若身於觸已覺今覺當覺,隨彼一一有分。
云何觸界?若觸於身已覺今覺當覺,隨彼有 分。云何身識界?若身覺觸起身識、身增上覺 觸,若身識於觸、若識分別知觸,是名身識界。
云何意界?若意於法已識今識當識,隨彼一 一有分。云何法界?若法於意已識今識當 識,隨彼有分。云何意識界?若意緣法起意識、
意增上緣法,若意識於法、若識分別知法,是 名意識界。眼入乃至法入,廣說亦如是。
[0634c09] 云何色陰?謂十種色入及法入所攝色。云何 受陰?謂六受身。云何六?謂眼觸生受,乃至意 觸生受。云何想陰?謂六想身。云何六?謂眼觸
生想,乃至意觸生想。云何行陰?行陰有二種, 謂心相應、心不相應。云何心相應行陰?謂思、 觸、憶、欲、解脫、念、定、慧、信、精進、覺、觀、放逸、不放
逸、善根、不善根、無記根,一切結縛、使、煩惱上煩 惱、纏,一切智、一切見一切無間等,如是比心 相應法,是名心相應行陰。云何心不相應行
陰?謂諸得無想正受、滅盡正受、無想天、命根、 身種類、處得、事得、入得、生、住、異、滅、名身、句身、 味身,如是比心不相應法,是名心不相應行
陰。彼二法,總為行陰數。云何識陰?謂六識 身。云何六?謂眼識身,乃至意識身。
[0634c22] 云何色盛 陰?若色有漏盛受,謂此色若於過去未來現 在起欲已起當起,或貪或恚或癡,彼一一心
數煩惱已起當起,是名色盛陰。受、想、行盛陰 亦如是。云何識盛陰?若識有漏盛受,謂此識 若於過去未來現在起欲已起當起,或貪或
恚或癡,彼一一心數煩惱已起當起,是名識 盛陰。
[0635a01] 云何地界?謂堅相,乃至風界,如五法品說。云 何虛空界?謂空邊色。云何識界?謂五識身及 有漏意識身。
[0635a04] 云何受?謂受、覺、知、痛等苦、樂、俱非三境界轉。 云何想?謂想、等想、增上想於像貌轉。云何思?
謂思、等思、增上思,思起心行於業。云何觸? 謂觸、等觸、增上觸,依緣心和合轉。云何憶?謂 心發悟,憶念思惟心行境界。云何欲?謂欲於
緣堅持深著,為作欲樂。云何解脫?謂心解脫, 意於緣解。云何念?謂念隨念不捨於緣,不廢 亂忘。云何定?謂心等住不動移境,不散不
亂、攝受止一。云何慧?謂心於法起 選 擇相, 決斷覺知照了觀察。
[0635a13] 云何不信?謂心不信受、 不正思惟、不修德本、不種善行、不造勝業、意 不清淨。云何懈怠?謂心下劣、不勤勇猛、意不
捷疾。云何忘念?謂念虛妄、外向邪記。云何 亂?謂心亂散飄馳轉動,緣不止一。云何無 明?謂愚三界闇無知。云何邪慧?謂不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