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hidharmajñānaprasthānaśāstra (Apidamo Fa Zhi Zu Lun) 阿毘達磨發智論
Scroll 2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阿毘達磨發智論卷第二尊者迦多衍尼子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雜蘊第一中愛敬納息第四
愛養敬力滅 涅槃蘊究竟
取遍知三歸 此章願具說
[0923a16] 云何愛。答諸愛等愛喜等喜。樂等樂。是謂愛。 云何敬。答諸有敬有敬性。有自在有自在性。 於自在者。有怖畏轉。是謂敬。云何愛敬。答如
有一類。於佛法僧。親教軌範。及餘隨一有智 尊重同梵行者。愛樂心悅。恭敬而住。若於是 處。有愛及敬是謂愛敬。云何供養。答此有
二種。一財供養。二法供養。云何恭敬。答諸 有恭敬有恭敬性。有自在有自在性。於自在 者有怖畏轉。是謂恭敬。云何供養恭敬。答如
有一類。於佛法僧。親教軌範。及餘隨一有智 尊重同梵行者。施設供養恭敬而住。若於是 處。有供養及恭敬。是謂供養恭敬。云何身力。
答諸身勇猛強健輕捷。能有所辦。是謂身 力。云何身劣。答諸身不勇不猛。不強不健。不 輕不捷。無所能辦。是謂身劣。身力身劣。幾處
攝。幾識識。答一處攝。謂觸處。二識識。謂身 識及意識。如二力士相扠撲時。手腕纔交。互 知強弱。又如強者執弱者持。力之勝劣。相知 亦爾。
[0923b06] 云何擇滅。答諸滅是離繫。云何非擇滅。答諸 滅非離繫。云何無常滅。答諸行散壞破沒亡 退。是謂無常滅。非擇滅。無常滅。何差別。答
非擇滅者。不由擇力。解脫疫癘災橫愁惱種 種魔事。行世苦法。非於貪欲調伏斷越。無常 滅者。諸行散壞破沒亡退。是謂二滅差別。
[0923b12] 如契經說。有二涅槃界。謂有餘依涅槃界。及 無餘依涅槃界。云何有餘依涅槃界。答若阿 羅漢。諸漏永盡。壽命猶存。大種造色。相續未
斷。依五根身。心相續轉。有餘依故。諸結永 盡。得獲觸證。名有餘依涅槃界。云何無餘依 涅槃界。答即阿羅漢。諸漏永盡。壽命已滅。大
種造色相續已斷。依五根身。心不復轉。無餘 依故。諸結永盡。名無餘依涅槃界。涅槃當言 學耶無學耶。非學非無學耶。答涅槃應言非
學非無學。有作是說。涅槃有學有無學。有非 學非無學。云何學。謂學得諸結斷。得獲觸證。 云何無學。謂無學得諸結斷。得獲觸證。云何
非學非無學。謂有漏得諸結斷。得獲觸證。於 此義中。涅槃但應言非學非無學。而汝說涅 槃。有學有無學。有非學非無學耶。答如是。汝
何所欲。諸先以世俗道。永斷欲貪瞋恚得。非 學非無學離繫得。彼於四諦。未得現觀。修習 現觀。得現觀已。證不還果。轉成學耶。答如
是。又何所欲。諸先以世俗道。永斷欲貪瞋 恚得。非學非無學離繫得。後證不還果時。即 彼離繫應轉成學若彼今時。轉成學者。先應
是學體常住故。未證不還果。未有學得。已名 為學。不應正理。汝何所欲。阿羅漢向。學諸結 斷。證阿羅漢果。彼轉成無學耶。答如是。又
汝何所欲。阿羅漢向。學諸結斷。證阿羅 漢果時。即彼結斷應轉成無學。若彼今時成 無學者。先應是無學體常住故。未證阿羅漢
果。無無學得。已名無學。不應正理。汝何所 欲。諸阿羅漢。無學結斷。退阿羅漢果時。彼 轉成學耶。答如是。又何所欲。諸阿羅漢。無
學結斷。退阿羅漢果時。即彼結斷應轉成學。 若彼今時轉成學者。先應是學體常住故。未 退阿羅漢果。無有學得。已名為學。不應正理。
復次涅槃不應先是非學非無學。後轉成學。 先是學。後轉成無學。先是無學。復轉成學。又 涅槃不應有學有無學有非學非無學。若如
是者。應成二分諸法。不決定故。應有雜亂。是 則不應施設諸法性相決定。佛亦不說涅槃 有學有無學性。以涅槃恒是非學非無學諸
法決定。無有雜亂。恒住自性。不捨自性。涅槃 常住。無有變易。是故涅槃但應言非學非無 學。
[0923c25] 如契經說。彼成就無學戒蘊定蘊慧蘊解脫 蘊解脫智見蘊。云何無學戒蘊。答無學身律 儀。語律儀。命清淨。云何無學定蘊。答無學三
三摩地。謂空無願無相。云何無學慧蘊。答無 學正見智。云何無學解脫蘊。答無學作意相 應心。已勝解。今勝解。當勝解。云何無學解脫
智見蘊。答盡智無生智。無學慧蘊。與解脫智 見蘊。有何差別。答無學苦集智。是無學慧蘊。 無學滅道智。是無學解脫智見蘊。復次無學
苦集滅智是無學慧蘊。無學道智。是無學解 脫智見蘊。復次無學苦集道智。是無學慧蘊。 無學滅智。是無學解脫智見蘊。是謂差別。
[0924a08] 如世尊說苾芻當知。唯一究竟。無別究竟。 此中何法名究竟耶。答世尊或時於道說究 竟聲。或時於斷說究竟聲。於道說究竟聲者。
如世尊說。
一類聰慢者 不能知究竟
彼不證道故 不調伏而死
[0924a14] 於斷說究竟聲者。如世尊說。
已到究竟者 無怖無疑悔
永拔有箭故 彼住後邊身
此是最究竟 無上寂靜迹
清淨不死迹 諸相皆盡故
[0924a19] 又契經說。有一梵志。名數目連。來詣佛所。 請問佛曰。喬答摩尊。教授教誡。諸苾芻等。彼 受教已。皆能證得最極究竟涅槃界不。世尊
告曰。此事不定。一類能證。 一 類不能。
[0924a23] 如契經說。佛告苾芻。有諸外道。雖同施設斷 知諸取。而彼不能具足施設。謂但施設斷知 欲取見取戒取非我語取。此有何義有作是
說。此是世尊。率爾說法。彼不應作是說。所以 者何。世尊說法。非全無因。或少因故。復有 說者。此言顯彼少分斷者。彼不應作是說。所
以者何。異生亦有能斷少分。我語取故。然佛 世尊。為天人等。無量大眾廣說法要。無倒開 示。令隨類解。有諸外道。竊聞佛說蘊界處蓋
念住乃至覺支等名。或有具足。或不具足。是 諸外道。若有得聞欲取名者。便作是言。我亦 施設斷知欲取。若有得聞見取名者。便作是
言。我亦施設斷知見取。若有得聞戒取名者。 便作是言。我亦施設斷知戒取。如多苾芻 集在一處有諸外道。來作是言。如喬答摩。
為諸弟子。宣說法要。謂作是說。汝等苾芻。應 斷五蓋如是五蓋。能染污心。令慧力劣。損 害覺分。障礙涅槃。於四念住。應善住心。於七
覺支。應勤修習。我等亦能為諸弟子。說此法 要。則喬答摩所說法要。與我何別。而今汝等 獨歸彼耶。然彼外道。尚不能識五蓋名相。況
能了達。住四念住。修七覺支。然竊佛語。故作 是說。施設斷取。應知亦然。又如外道摩健地 迦。不了自身。眾病所集。剎那不住苦空非
我。來詣佛所。鼓腹而言。吾今此身。既無諸 病。應知即是究竟涅槃。彼尚不知無病名相。 況能了達究竟涅槃。然竊佛語。故作是說。施
設斷取。應知亦然。何緣外道。但有施設斷知 三取非我語取。答彼於長夜。執有真實。我及 有情。命者生者。能養育者。補特伽羅。彼既執
有真實。我等寧肯施設斷我語取。說同施設 斷知諸取。斯有何義。答是佛世尊。隨彼言說。 如世尊說。彼諸外道。施設實有有情斷壞。然
依勝義。無實有情。但隨彼言。而作是說。此亦 如是。故無有過。如契經說。有二遍知。謂智遍 知。及斷遍知。云何智遍知。答諸智見明覺現 觀。是謂智遍知。
[0924c02] 云何斷遍知。答諸貪永斷。瞋癡永斷。一切煩 惱永斷。是謂斷遍知。世尊或時於智說遍知 聲。或時於斷說遍知聲。於智說遍知聲者。如
伽他說。
儒童賢寂靜 能益諸世間
有智能遍知 貪愛生眾苦
有智言應作 不作不應言
智者應遍知 有言無作者
[0924c10] 於斷說遍知聲者。如契經說。佛告苾芻。當為 汝說。所遍知法。遍知自性。能遍知者。所遍知 法。謂五取蘊。遍知自性。謂貪永斷。瞋癡永
斷。一切煩惱永斷。能遍知者。謂阿羅漢。諸漏 永盡不執如來死後有等。不應記法。
[0924c15] 諸歸依佛者。何所歸依。答若法實有現有想 等想。施設言說。名為佛陀。歸依彼所有無學 成菩提法。名歸依佛。諸歸依法者。何所歸依。
答若法實有現有想等想。施設言說。名為達 磨。歸依如是愛盡離滅涅槃。名歸依法。
[0924c20] 諸歸依僧者。何所歸依。答若法實有現有想 等想。施設言說。名為僧伽。歸依彼所有學無 學成僧伽法。名歸依僧。
雜蘊第一中無慚納息第五
黑白二根心 掉悔惛睡夢
蓋無明不共 此章願具說
[0924c26] 云何無慚。答諸無慚無所慚無異慚。無羞無 所羞無異羞。無敬無敬性。無自在無自在性。 於自在者。無怖畏轉。是謂無慚。
[0924c29] 云何無愧。答諸無愧無所愧無異愧。無恥無 所恥無異恥。於諸罪中。不怖不畏。不見怖畏。 是謂無愧。無慚無愧。有何差別。答於自在
者。無怖畏轉。是無慚。於諸罪中。不見怖畏。 是無愧。如是差別。
[0925a05] 云何慚。答諸有慚有所慚有異慚。有羞有所 羞有異羞。有敬有敬性。有自在有自在性於 自在者。有怖畏轉。是謂慚。
[0925a08] 云何愧。答諸有愧。有所愧有異愧。有恥有所 恥有異恥。於諸罪中。有怖有畏。深見怖畏。是 謂愧。慚愧何差別。答於自在者。有怖畏轉
是慚。於諸罪中。深見怖畏是愧。如是差別。
[0925a12] 云何增上不善根。答諸不善根。能斷善根及 離欲染時。最初所捨。云何微俱行不善根。 答諸不善根離欲染時。最後所捨。由捨彼故。
名離欲染。云何欲界增上善根。答菩薩入正 性離生時。所得欲界現觀邊世俗智。及如來 得盡智時。所得欲界無貪無瞋無癡善根。云
何微俱行善根。答斷善根時。最後所捨。由捨 彼故。名斷善根。
[0925a20] 諸心過去彼心變壞耶。答諸心過去。彼心皆 變壞。有心變壞。彼心非過去。謂未來現在貪 瞋相應心。如世尊說。汝等苾芻。設被怨賊鋸
解汝身。或諸支節。汝等於彼。心勿變壞。亦當 護口勿出惡言。若心變壞。及出惡言。於自所 求。深為障礙。又世尊說。汝等苾芻。於妙欲
境。不應發起變壞之心。諸心染著彼心變壞 耶。答諸心染著。彼心皆變壞。有心變壞。彼心 非染著。謂過去貪不相應心。及未來現在瞋
相應心。如世尊說。汝等苾芻。設被怨賊廣說 乃至。於自所求。深為障礙。
[0925b02] 云何掉舉。答諸心不寂靜。不止息。輕躁掉舉。 心躁動性。是謂掉舉。云何惡作。答諸心燋灼 懊變惡作。心追悔性。是謂惡作。諸心有掉舉
彼心惡作相應耶。答應作四句。有心有掉舉 非惡作相應。謂無惡作心有躁動性。有心有 惡作非掉舉相應。謂無染污心有追悔性。有
心有掉舉亦惡作相應。謂染污心有追悔性。 有心無掉舉亦非惡作相應。謂除前相。
[0925b10] 云何惛沈。答諸身重性。心重性。身不調柔。心 不調柔。身 [夢-夕+登] 瞢。心 [夢-夕+登] 瞢。身憒悶。心憒悶。心
惛重性。是謂惛沈。
[0925b13] 云何睡眠。答諸心睡眠惛微而轉。心昧略性。 是謂睡眠。諸心有惛沈彼心睡眠相應耶。答 應作四句。有心有惛沈非睡眠相應。謂無睡
眠心有惛沈性。有心有睡眠非惛沈相應。謂 無染污心有睡眠性。有心有惛沈亦睡眠相 應。謂染污心有睡眠性。有心無惛沈亦非睡
眠相應。謂除前相睡眠。當言善耶不善耶無 記耶。答睡眠應言或善或不善或無記。云何 善。謂善心睡眠惛微而轉。心昧略性。云何不
善。謂不善心睡眠惛微而轉。心昧略性。云何 無記。謂無記心睡眠惛微而轉。心昧略性。
[0925b24] 夢中當言福增長耶。非福增長耶。非福非非 福增長耶。答夢中應言或福增長。或非福增 長。或非福。非非福增長。福增長者。如有夢中
布施作福受持齋戒。或餘隨一福相續轉。非 福增長者。如有夢中害生命不與取欲邪行。 故妄語。飲諸酒。或餘隨一非福相續轉。非福
非非福增長者。如有夢中非福非非福相續 轉。夢名何法。答諸睡眠時。心心所法。於所緣 轉。彼覺已隨憶。能為他說我已夢見如是如 是事。是謂夢。
[0925c05] 如契經說。有五蓋。為五蓋攝諸蓋。為諸蓋攝 五蓋答諸蓋攝五蓋。非五蓋攝諸蓋。不攝何 等。謂無明蓋。如世尊說。
無明蓋所覆 愛結所繫縛
愚智俱感得 如是有識身
[0925c10] 諸蓋彼覆耶。答應作四句。有蓋非覆。謂過去 未來五蓋。有覆非蓋。謂除五蓋。諸餘煩惱現 在前。有蓋亦覆。謂五蓋隨一現在前。有非蓋
非覆。謂除前相。諸欲界繫。無明隨眠。彼一 切不善耶。答諸不善無明隨眠。皆欲界繫。有 欲界繫無明隨眠非不善。謂欲界繫。有身見
邊執見相應無明。諸色無色界繫無明隨眠。 彼一切無記耶。答諸色無色界繫。無明隨眠。 皆是無記。有無記無明隨眠。非色無色界繫。
謂欲界繫。有身見邊執見相應無明諸見。苦 集所斷。無明隨眠彼皆是遍行耶。答諸是遍 行無明隨眠。皆見苦集所斷有見苦集所斷。
無明隨眠非遍行。謂見苦集所斷非遍行。隨 眠相應無明諸見。滅道所斷。無明隨眠。彼皆 非遍行耶。答諸見滅道所斷。無明隨眠。皆非
遍行。有非遍行無明隨眠。非見滅道所斷。謂 見苦集所斷非遍行。隨眠相應無明。
[0925c27] 云何不共無明隨眠。答諸無明於苦不了。於 集滅道不了。云何不共掉舉纏。答無不共掉 舉纏。
雜蘊第一中相納息第六
二三相同異 老死無常強
三相一剎那 此章願具說
[0926a04] 色法生住老無常。當言色耶非色耶。答應言 非色。非色法生住老無常。當言非色耶色耶。 答應言非色。有見法生住老無常。當言有見
耶無見耶。答應言無見。無見法生住老無常。 當言無見耶有見耶。答應言無見。有對法生 住老無常。當言有對耶無對耶。答應言無對。
無對法生住老無常。當言無對耶有對耶。答 應言無對。有漏法生住老無常。當言有漏 耶無漏耶。答應言有漏。無漏法生住老無常。
當言無漏耶有漏耶。答應言無漏。有為法生 住老無常。當言有為耶無為耶。答應言有為。 無為法生住老無常。當言無為耶有為耶。答
應言無為法。無生住老無常。過去法生住 老無常。當言過去耶未來現在耶。答應言過 去。未來法生住老無常。當言未來耶過去
現在耶。答應言未來。現在法生住老無常。當 言現在耶過去未來耶。答應言現在。善法生 住老無常。當言善耶不善無記耶。答應言善
不善法生住老無常。當言不善耶善無記耶。 答應言不善。無記法生住老無常。當言無記 耶善不善耶。答應言無記。欲界繫法生住老
無常。當言欲界繫耶色無色界繫耶。答應言 欲界繫。色界繫法生住老無常。當言色界繫 耶欲無色界繫耶。答應言色界繫。無色界繫
法生住老無常。當言無色界繫耶。欲色界繫 耶。答應言無色界繫。學法生住老無常。當言 學耶無學非學非無學耶。答應言學。無學法
生住老無常。當言無學耶學非學非無學耶。 答應言無學。非學非無學法生住老無常。當 言非學非無學耶學無學耶。答應言非學非
無學。見所斷法生住老無常。當言見所斷耶 修所斷不斷耶。答應言見所斷。修所斷法生 住老無常。當言修所斷耶見所斷不斷耶。答
應言修所斷。不斷法生住老無常。當言不斷 耶見修所斷耶。答應言不斷。
[0926b10] 云何老。答諸行向背熟變相。是謂老。云何死。 答彼彼有情。從彼彼有情眾同分。移轉壞沒。 捨壽 暖
命根。滅棄諸蘊。身殞喪。是謂死。云何 無常。答諸行散壞破沒亡退。是謂無常。死 無常何差別。答諸死是無常。有無常非死。謂
除死餘行滅。業力強耶。無常力強耶。答業力 強。非無常力。有作是說。無常力強。非業力。 所以者何。業亦無常故。於此義中。業力強。非
無常力。所以者何。業能滅三世行。無常唯滅 現在行故。
[0926b20] 如世尊說。有三有為之有為相。有為之起亦 可了知。盡及住異。亦可了知。一剎那中。云何 起。答生。云何盡。答無常。云何住異。答老。
雜蘊第一中無義納息第七
無義念無相 知法輪漏盡
多欲足滿養 此章願具說
[0926b26] 如世尊說。
修諸餘苦行 當知無義俱
彼不獲利安 如陸揮船棹
[0926b29] 何故世尊。作如是說。修餘苦行無義俱耶。答 彼行趣死近死至死。非如是苦行能超越死 故。又世尊說。結跏趺坐。端身正願。住對面 念。
[0926c04] 云何名住。對面念耶。答修觀行者。繫念眉間。 或觀青淤。或觀膖脹。或觀膿爛。或觀破壞。 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