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hidharmamahāvibhāṣaśāstra (Apidamo Dapiposha Lun)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Scroll 127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 二十七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大種蘊第五中大造納息第一之一
[0661c10] 大種所造處。幾有見。幾無見。如是等章及解 章義。既領會已。應廣分別。問何故作此論。 答為欲分別契經義故。如契經說。諸所有
色皆是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雖作是說 而未廣辯。大種所造處。幾有見。幾無見。乃 至廣說。經是此論所依根本。彼未說者今應
說之。故作斯論。有說。為止餘師所說。謂 此部內有二論師。一者覺天。二者法救。覺天 所說色唯大種。心所即心。彼作是說。造色
即是大種差別。心所即是心之差別。彼何故 作是說。依契經故。如契經說。眼肉團中。若 內各別堅性堅類。近有執受名內地界。乃至
各別動性動類。近有執受名內風界。彼依此 經故說造色即是大種。又契經說云何等持。 謂善心一境性。由此故說心所即心問彼復
云何立界處蘊耶。答彼作是說諸四大種。 有是能見。有是所見。乃至有是能觸。有是 所觸。諸能見者立為眼界。諸所見者立為色
界。乃至諸能觸者立為身界。諸所觸者立為 觸界。心中有依眼根。乃至有依意根。依眼 根者立眼識界。乃至依意根者立意識界。
即六識身無間已滅立為意界。即心差別有 名為受。有名為想。有名為思。并三無為立 為法界。如界處亦爾。蘊者。諸四大種立為
色蘊。諸心差別有名為受。有名為想。有名 為思有名為識。立為四蘊。問彼云何通契 經所說。諸所有色皆是四大種。及四大種所
造。答彼作是說。非所造聲離四大種別有 所因即於大種立所造聲。云何知然。如契 經說。苾芻當知。觸由二緣。所謂眼色乃至
意法。有六觸處是先所為是先所造。我說即 是故業。應知無聞異生由此所觸受樂受 苦。由此所造或此隨一。非離前六觸處別 有第七觸處而可於中立所造聲。即於前
六說為所造。前經亦然。非離大種別有所 造。即於大種立所造聲。於我非難阿毘達 磨諸論師言。彼所引經別有密意。不可引
證前所引經。彼經前說六觸處者。謂密意說 未明了位。後言由此所造或此隨一者。謂密 意說已明了位。如未明了位已明了位。如是
無分別位有分別位。未可顯位已可顯位。未 可說位已可說位。應知亦爾。又六觸處者說 中有位。由此所造等者說本有位。尊者妙
音說曰。彼經前說六觸處者。謂密意說根無 缺位。後說由此所造等者謂密意說根有缺 位。脇尊者言。有六觸處者密意說欲界。由
此所造者。密意說色界。或此隨一者。密意 說無色界。經義如是。云何可證前經所說 所造色言。又所造言若無異者。餘經所說。復
云何通如契經說。尊者圓滿告尊者慶喜言 具壽當知。所有我執誰之所造。是色所造。是 受想行識所造我執即是薩迦耶見。若所造
言無別義者。豈可身見即是色等。然離色 等別有我執。故知經說所造色者非即大 種。問若離大種別有造色。如何會釋彼所 引經。於眼肉團中有地界等。答彼經說眼
根所依大種不說眼體。又彼經說世所共 知肉團名眼。非說眼根。世於肉團眼想轉 故。尊者妙音亦作是說。世於大種立眼根 名。以是眼根所依止故。有餘師說。彼所引
經於義無妨。彼經但說眼肉團中有地等 界。不言地等即是眼根。於義何妨。尊者法 救說。離大種別有造色。說心所法非即是 心。然說色中二非實有。謂所造觸及法處
色。立蘊處界如對法宗。彼亦不然。諸所造 觸如餘造色應別有故。若無法處所攝色 者無表戒等不應有故。欲止如是二師所 說故作斯論。有說。為止外道所說。謂外道
說大種有五。即前四及虛空。今但說四明 虛空非大種。問何故虛空不立大種。尊者 世友作是釋言。以虛空無大種相故。謂有 增有減是大種相。無增無減是虛空相。有
損有益。是大種相。無損無益是虛空相有 興有衰是大種相。無興無衰是虛空相。是 故虛空不立大種。尊者妙音作如是釋。虛
空大種其相各異。謂有情身中所有大種。多 是先業異熟所生。虛空體無異熟生義。由 此虛空不立大種。大德說曰。虛空雖大而
體非種。不能生故。餘有為法雖能為種而 體非大。相不遍故。由此虛空不立大種。為 止如是外道所執及顯自宗故作斯論。有 餘師說。非但為止他執顯自宗故而作此
論。但於法相相應義中應顯所明故作斯 論。問何故此中先辨大造。答彼作論者意 欲爾故。謂本論師隨自意欲不違法相先 辨大造。有說。有情觀此二種為入佛法
真甘露門。一不淨觀。二持息念。不淨觀觀造 色。持息念觀大種。有說。若觀大種造色漸 次能證佛獨覺聲聞三種菩提。謂若以上智
觀察彼者。起上品身念住。從此次起上品 受念住。次心。次法。次起雜緣。次煖頂忍世 第一法。次起見道。乃至起無學道。皆以上
品。爾時名為上品善士。證得無上正等菩 提。若以中智觀察彼者。起中品身念住。廣 說乃至起無學道皆以中品。爾時名為中 品善士。證得中品獨覺菩提。若以下智觀
察彼者。起下品身念住。廣說乃至起無學 道。皆以下品。爾時名為下品善士。證得下 品聲聞菩提。有說。若觀大種造色。便能降
伏一切憍逸。謂諸有情以色族姓財寶自在 眷屬等故生諸憍逸。若未觀察大種等時。 隨一現前勢力強盛。若觀察已便能降伏。所
以者何如輪王身所有大造。狗等所有大造 亦然。由觀此故便捨憍逸。以如是等所 說因緣。故此蘊中先辨大造。
[0662c28] 契經中說諸所有色。皆是四大種及四大種 所造。諸所有言。總有二種。一有餘義。二無 餘義有餘義者。如世間說諸所有食我盡
欲噉。此但欲噉隨得少分。無餘義者。如世 間說諸所有法我盡欲知。此總欲知一切 法相。此中所說諸所有言。總顯一切色法皆
盡。謂所有色。總有二種。一四大種。二所造 色。除此更無第三色體。問何故大種唯四。 脇尊者曰。此不應責。所以者何。若增若減
俱亦生疑。不以疑故便違法相。但隨聖教 唯說四種。有餘師言。若減四者功用便闕。 若過四者則亦無用。如方床座唯有四足。
問何故名大種。答大而是種。故名大種。如 言大地。如言大王。義別體同。應持業釋。 問云何大義。云何種義。答能減能增能損能
益體有起盡。是為種義體相形量遍諸方 域成大事業。是為大義。問此四云何成大 事業。答與大積聚造色為依。令壞令成是 大事業。由此唯四不減不增。謂減不能成
大事業增於事業復為無用。問餘法何緣 不名大種。答餘無如是大種相故。謂無為 法大而非種。其餘有為種而非大故。唯此四 得名大種。
[0663a22] 問造是何義。為是因義是緣義耶。設爾何失。 俱見其過。若是因義。此四大種於所造色 五因皆無。如何可言能造諸色。若是緣義
諸所造色各除自體。餘一切法無不皆是此 增上緣。如何但言大種所造。答應作是說 造是因義。問此於造色五因皆無。如何因義。
答雖同類等五因皆無。而別有餘五種因義。 謂生因依因立因持因養因。由此能造。有餘 師言。造是緣義。問諸所造色各除自體餘法
皆是此增上緣。如何但言大種所造。答增上 緣義。有親有疎。有近有遠。有合不合。有 在此生。有在餘生。諸親近合在此生者說
名為因。疎遠不合在餘生者說名為緣。由 此義故說諸大種與所造色為因增上。亦 不違理。
[0663b08] 問地水火風何相何業。答堅是地相。持是地 業。濕是水相。攝是水業。煖是火相。熟是火業。 動是風相。長是風業。問地是堅相亦是色相。
廣說乃至。風是動相亦是色相。如何一法有 二相耶。答有亦無失。由此理趣於一法中。 可得施設有多相故。如一有漏法。即有
如病如癰等。廣說乃至。百四十句諸過患相 而無有失。此亦如是。有餘師言。相有二 種。一自相。二共相。堅濕煖動相是自相。色相
是共相。如是二相互不相違。於一法立亦 無有過。
[0663b19] 問此四大種於一切時不相離耶。答如是。 云何知然。如入胎經說。佛告慶喜。初羯邏 藍。若有地界無水界者。便應乾散。今不
散者水所攝故。若有水界無地界者。便應 流治。今不流者地所持故。若有地水無 火界者。便應臭爛。今不爛者火所熟故若 有三界。無風界者應不增長。今增長者
風所動故。問餘經所說當云何通。地界擾 亂。或令至死或令有情受次死苦。乃至風 界亦復如是。答此說大種隨一增時能為擾 亂。非謂四種有時相離。
[0663c01] 問此四大種品類有幾。答品類有四。謂異熟 生長養。等流。變化。有餘師說。品類有三。謂 異熟生。長養。等流。其變化者長養所攝。復有
說者。品類有二。謂異熟生。及長養。變化大 種入長養中。等流攝入異熟長養。評曰。於 前三說中說為善。有四大種非二攝故。
[0663c07] 問一四大種為但造一造色極微。為能造 多。若但造一。如何不成因四果一。因多果 少理不應然。若能造多。則一四大種所造
色有多極微。云何展轉非俱有因。對法者 說。有對造色展轉相望無俱有因。許則便違 對法宗義。答應作是說。一四大種但能造
一造色極微。問如何不成因四果一。因多 果少理不應然。答果少因多理亦無失。世 現見有如是類故。因四果一於理無違。有 說造多。問若爾者一四大種所造色有多
極微。云何展轉非俱有因。答非一果故非 俱有因。以俱有因法必同一果故。此不成 因同猶豫故。評曰如前說者好。
[0663c20] 問大種造色云何而住。為大種在下造色在 上。為大種在上造色在下。為大種造色相 雜而住。大種在外造色處中耶設爾何失。一
切有過。若大種在下造色在上。則諸造色 近大種者。可以大種為能造因。所造色中 有隔遠者。如何可以大種為因。若大種在 上造色在下。則應造色為大種因。不應大
種為造色因。若大種造色相雜而住。大種在 外造色處中者。應斷截時見諸孔隙猶如 斷藕。有說在下為因所依法應爾故。問若 爾於逼近色可說能造。於隔遠者云何造
耶。答不說一樹所有大種。都在其下造諸 造色。但說一樹分分皆有大種在下造色在 上。有作是說相雜而住。大種在外造色處 中。問若爾應斷截時見諸孔隙猶如斷藕。
答雖有孔隙而不可見。以諸大種非有 見故所見孔隙是造色故。問諸內外事其相 各別。內事別者。謂諸眾生若百若千集會一
處威儀形相各各不同。外事別者。謂果石等。 或青或黃或赤或白。香味等相各各不同。如 是相別。為由業異。為由大種異。為由造
色異。答俱由三種。依異熟因故說由業異。 依生因依因。立因。持因養因故說由大種 異。依同類因故。說由造色異。問外事差別
由何業異。答若諸有情行諸妙行。感得外 事形相平直。色香味觸皆悉美妙。若諸有情 行諸惡行。感得外事形相險曲。色香味觸皆
悉麁弊。問諸果石等其相各別。青黃赤白形 貌等異。或有相似由何威力。答由三威力 然大種強。謂諸大種不平等者。便有種種顯 形等異。若平等者則便相似。
[0664a22] 問諸有情類口所發聲。當言何處大種所造。 有說。喉邊大種所造。有說。心邊大種所造。有 說。臍邊大種所造。評曰。總說此聲一切身支
大種所造。若別說者。輕小語聲應言喉邊大 種所造。叱吒哮吼號叫等聲。應言遍身大種 所造。現見此等舉身掉動故。
[0664a28] 問頗有色非四大種。亦非四大種所造耶。 答有。謂一二三大種。此雖是色而非四大種。 唯一二三故。亦非四大種所造以諸大種非
所造故。問何故大種非所造耶。答能造所 造性各別故。因果異故。能成所成性各別故。 如能成所成。如是能引所引。能生所生。能
作所作。能和合所和合。能轉所轉。能相所相。 當知亦爾。有說。大種若是所造。為三造一。 為四造一。若三造一。體用闕少云何能造。
若四造一。應地界等造地界等。則有自性 觀自性過。然一切法他性為緣。能有所作 不顧自體。由此大種不名所造。
[0664b11] 諸四大種有十一種。謂眼處所依。乃至身處 所依。色處所依乃至法處所依。諸所造色亦 有十一種。謂眼處乃至身處。色處乃至法處。
問眼處所依大種。能造幾所造色。乃至法處 所依大種。能造幾所造色。答應作是說。眼 處所依大種唯造眼處。乃至法處所依大種
唯造法處。有作是說。眼處所依大種能造 三種。謂眼處身處觸處。耳鼻舌處所依大種 亦爾。身處所依大種能造二種。謂身處觸處。
色聲香味法處。所依大種亦爾。觸處所依大 種唯造觸處。復有欲令一切大種皆能造 色聲觸。欲界大種皆造香味。彼說眼處所依
大種能造七種。謂眼處。身處。色聲香味觸 處。耳鼻舌處所依大種亦爾。身處所依大種 能造六種。謂身處色聲香味觸處法處所依
大種亦爾。色處所依大種能造五種。謂色處 聲香味觸處。聲香味觸處所依大種亦爾。有 餘師說。眼處所依大種能造十一種。乃至法
處所依大種亦爾。評曰。此諸說中初說為善。 謂眼處所依大種唯造眼處。乃至法處所依 大種唯造法處。
[0664c03] 問云何異相大種能造同相造色。答觀別義 故說亦無失。謂觀別義故。說異相大種造 同相造色。觀別義故。說同相大種造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