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hidharmamahāvibhāṣaśāstra (Apidamo Dapiposha Lun)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Scroll 190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 九十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見蘊第八中念住納息第一之四
[0949b12] 受樂身受苦身受不苦不樂身受。及苦心受 時如實知。此一智謂世俗一切身受及苦心受 唯有漏故。起世俗智則如實知受樂心受
不苦不樂心受時此四智。謂法類世俗道此 二心受通有漏無漏故。以四智知廣釋如 上。問此中何者名身受何者名心受耶。答 若受在五識身名身受。在意地名心受。復
次若受無分別名身受。有分別名心受。復次 若受取自相境名身受。取自共相境名心 受復次若受取現在境名身受。取三世及非 世境名心受。復次若受取事別境名身受。
取事別及和合境名心受。復次若受一墮境 者名身受。數數墮境者名心受。復次若受於 境率爾轉者名身受。思度轉者名心受。復 次若受以色為所依色為所緣者名身受。
[0949b27] 以非色為所依色非色為所緣者名心受。
[0949b28] 如色非色。如是有對無對積聚非積聚和合 不和合廣說亦爾。尊者世友說曰。如佛所說。 彼於爾時受於二受。謂身受心受。云何身
受。云何心受。答無有受是身受一切受皆 是心受。所以者何。心相應故。然諸受若依五 根轉此受名身受。恒以身為增上故。若依
意根轉此受名心受。恒以心為增上故。復 作是說。無有受是身受。一切受皆是心受 心相應故。然諸受依取至境三根轉此受 名身受恒作想故。依取不至境三根轉此
受名心受不恒作想故。大德說曰。若是身 受彼亦心受耶。答若是身受彼亦心受。有是 心受而非身受。謂若計度外事於內取相 及於事取補特伽羅并法處所攝色。心不相
應行無為相。如此類受皆名心受。以於非 實有境分別轉故。是謂身受心受差別。
[0949c15] 受樂有味受。苦有味受。不苦不樂有味受。及 苦無味受時如實知。此一智。謂世俗。以一 切有味受及苦無味受皆有漏故。起世俗智
則如實知。受樂無味受不苦不樂無味受 時如實知。此四智謂法類世俗道。此二無味 受通有漏無漏故以四智知。廣釋如上。此 中味者是愛味著性故。若受與彼為安足處
名有味受。有說。味名一切煩惱取著性故。 若受與彼為安足處名有味受。若受不 與愛或一切煩惱為安足處名無味受。問 若爾者則一切苦受皆名有味。皆能與愛或
一切煩惱為安足處故。又如品類足說。云 何有味法。謂有漏法。云何無味法謂無漏 法。何故此中說有苦無味受耶。答苦受 雖有漏而有少無味依性依彼故說苦無
味依受。謂彼有與煩惱相違及與煩惱不 相雜性。有餘師說。苦受雖皆是有漏而有 能引發隨順勝義無味無漏受者。依彼故 說苦無味受。以能暫時伏諸味故。
[0950a05] 受樂耽嗜依。受苦耽嗜依。受不苦不樂耽嗜 依。受及苦出離依。受時如實知。此一智謂世 俗。以一切耽嗜依。受及苦出離依受皆有漏
故。起世俗智則如實知受樂出離依。受不 苦不樂出離依受時如實知此四智。謂法類 世俗道如前釋。此中耽嗜謂愛耽著性故。若
受與彼為安足處名耽嗜依受。有說。耽嗜 名一切煩惱執著性故。若受與彼為安足 處名耽嗜依受。苦受不與愛或一切煩 惱為安足處名出離依受。問若爾一切苦
受皆應名耽嗜依。皆能與愛或一切煩惱 為安足處故。又如品類足說。云何耽嗜依 法謂有漏法。云何出離依法謂無漏法。何故 此中說有苦出離依受耶。答苦受雖有漏
而有少出離依性。依彼故說苦出離依受。 謂彼有與煩惱相違及與煩惱不相雜性。 有餘師說。苦受雖皆是有漏而有能引發 隨順勝義出離依無漏受者。依彼故說苦出
離依受以能暫時伏諸耽嗜故。
[0950a24] 如說有貪心如實知有貪心。乃至廣說。有 二義故。心名有貪一貪相雜故。二貪所繫 故。有說。此中依相雜有貪而作論。有說。
此中依二種有貪而作論。所以者何。若唯 依相雜有貪而作論者則有漏善。及無覆無 記心等應亦名離貪心。然彼亦是有貪心 貪所繫故。如有貪心應知有瞋心等亦爾。
此中貪所繫故名有貪心。貪對治故名離貪 心。如是說者好。謂貪所繫故名有貪心。貪 對治故名離貪心。若說貪相應故名有貪 心。貪不相應故名離貪心者則貪不相應餘
煩惱相應心等應名離貪心。然彼亦是有貪 心貪所繫故。若說貪相應故名有貪心。貪對 治故名離貪心者。則貪不相應染污心及無 覆無記一分善心。應非有貪心亦非離貪
心。然彼亦是有貪心貪所繫故。有貪心如實 知有貪心。此一智謂世俗智。離貪心如實知 離貪心。此四智謂法類世俗道皆如前釋。瞋
所繫故名有瞋心。瞋對治故名離瞋心廣說 如貪。有瞋心如實知有瞋心。此一智謂世 俗如前釋。離瞋心如實知離瞋心。此三智 謂法世俗道。此中依近對治說故不說類
智。以類智品道非欲界近對治故餘如前 釋。癡所繫故名有癡心。癡對治故名離癡 心。如是說者好。謂癡所繫故名有癡心。癡 對治故名離癡心。若說癡相應故名有癡
心。癡不相應故名離癡心者。則無覆無記一 分善心。亦應名離癡心。然彼亦名有癡心 癡所繫故。若說癡相應故名有癡心。癡對治
故名離癡心者。則無覆無記一分善心應非 有癡心。亦非離癡心。然彼亦是有癡心癡所 繫故。有癡心如實知有癡心。此一智謂世俗。
離癡心如實知離癡心。此四智謂法類世俗 道如前釋。染心者謂染污心煩惱相應故。不 染心者謂善心煩惱相違故。有說。善心無覆
無記心皆名不染心煩惱不相應故。染心如 實知染心此一智謂世俗。不染心如實知不 染心。此四智謂法類世俗道如前有癡離癡
心釋。略心者。謂善心於所緣略攝故。散心 者謂染污心於所緣馳散故。略心如實知略 心。此四智謂法類世俗道。散心如實知散心
此一智謂世俗。此隨所應如前釋。迦濕彌 羅外諸師言。略心者謂眠相應心以說心略 名眠故。如說眠云何。謂眠者所有眠夢不 能持身心略為性。問若爾者。此中所說云
何通。如說略心如實知略心此四智。乃至 廣說。答此文應作是說。略心散心下心如實 知略心散心下心此一智謂世俗。舉心如實
知舉心此四智如前說。評曰。彼不應作是 說。若作是說則染污眠相應心應亦名略 心眠相應故。亦名散心以染污故。由此應 知前說者好。下心者謂染污心懈怠相應故。
舉心者謂善心精進相應故。下心如實知下 心此一智謂世俗。舉心如實知舉心此四智 謂法類世俗道如前釋。小心者謂染污心小
生所習故。大心者謂善心大生所習故。問今 現見無量有情作惡。少有情習善。云何染心 小生所習耶。答此中不以類少名小。但以
淨法少故名小。謂若淨法少生之所習者名 小心。淨法多生之所習者名大心。是故遍生 死海中唯佛多修善法而名為大。非一切
有情。有說。染污心小價得故名小。善心大 價得故名大。以染污心因少所為便起無 量非理作意。令煩惱惡行起如河流。善心不 爾。雖捨百千珍寶或有能起或有不能
起者。有說。染污心少根故名小。善心多根 故名大。謂染污心或唯一根或復至二善 心。一切皆具三根。有說。染污心少隨轉故
名小。善心多隨轉故名大。謂染污心唯三 蘊隨轉。善心或三蘊或四蘊隨轉。有說。染污 心少眷屬故名小。善心多眷屬故名大。謂染
污心無未來修故。善心有未來修故。有說。 染污心少對治故名小。善心多對治故名大。 如一剎那苦法智忍生。能頓永斷欲界見苦
所斷十隨眠等。此一力勝非彼一切如一力 士能伏千人。而無一剎那染污心生有此勢 力。復次染污心中所有上首闕於眼足。彼上 首者則是無明。如說無明為上首為前因
故生無量種惡不善法。及彼種類無慚無愧 善心中所有上首具有眼足彼上首則是 明。如說明為上首為前因故。生無量種善 法及彼種類慚愧。復次無始時來所習不善
法。暫時習善則令永斷。猶如室中多時積 闇。燈明暫照則便除遣。如於多時習無鹽 想暫甞鹽時彼想便捨。此亦如是。不善斷 善無如是事。復次善於不善能畢竟伏。或
畢竟斷。不善於善則不如是。由此等緣染 污心名小善心名大。小心如實知小心此 一智謂世俗。大心如實知大心此四智謂法 類世俗道皆如前釋。掉心者謂染污心掉舉
相應故。不掉心者謂善心奢摩他相應故。掉 心如實知掉心。此一智謂世俗。不掉心如實 知不掉心此四智謂法類世俗道皆如前釋。
不寂靜心者。謂染污心恒喧動故。寂靜心者 謂善心背喧動故。不寂靜心如實知不寂靜 心此一智謂世俗。寂靜心如實知寂靜心。此
四智謂法類世俗道皆如前釋。不定心者。謂 染污心散亂相應故。定心者謂善心背散亂 故。不定心如實知不定心此一智謂世俗。定
心如實知定心此四智謂法類世俗道皆如 前釋。不修心者謂於得修習修俱不修心。 修心者謂於得修習修或俱或隨一修心。不 修心如實知不修心此一智謂世俗。修心如
實知修心此四智謂法類世俗道皆如前釋。 不解脫心者。謂於自性解脫相續解脫俱不 解脫心。解脫心者謂於自性解脫相續解脫。
或俱或隨一解脫心。不解脫心如實知不解 脫心此一智謂世俗。解脫心如實知解脫心 此四智謂法類世俗道皆如前釋。
[0951b17] 如說有內貪欲蓋。乃至廣說。此聖教中內 有二種。一內處攝故名內。如說此六內處。 乃至廣說。二自相續攝故名內。如說於內
身循身觀。乃至廣說。此中依相續內而作 論不依處內。所以者何。若依處內而作論 者。則不應言有內貪欲蓋等。以貪欲蓋等 皆是外法處攝故。然彼雖是外處而以自
相續攝故說名為內。如說有內貪欲蓋。如 實知有內貪欲蓋。此一智謂世俗。此中有者 謂自相續中貪欲蓋現行可得。或未離彼得
獲成就。或彼對治道未生。此一智者以有漏 故起世俗智。則如實知無內貪欲蓋。如實 知無內貪欲蓋。此三智謂法世俗道。此中無
者謂自相續中貪欲蓋非現行可得。或已離 彼得獲成就。或彼對治道已生。此三智者謂 貪欲蓋唯欲界故。彼近對治非類智品。如
未生內貪欲蓋而生。如實知此一智謂世俗。 此中未生而生者。謂由彼彼因彼彼緣內貪 欲蓋生。此一智者如前釋。生已便斷斷已後
不復生。如實知此三智謂法世俗道。此中 生已便斷者。謂彼對治道已生貪欲蓋斷。斷 已後不復生者。謂或畢竟不生。或乃至未
退彼對治道。此三智者如前釋。如貪欲蓋 應知瞋恚惛沈睡眠掉舉惡作疑蓋亦爾。以 彼皆是欲界繫故。
[0951c13] 如說有內眼結。如實知有內眼結此一智 謂世俗。此中亦依相續內而作論。不依處 內。廣說如前所說。有者亦謂自相續中眼結
現行可得。或未離彼得獲成就。或彼對治 道未生。此一智者如前釋。無內眼結如實 知無內眼結。此四智謂法類世俗道。此中無
者亦謂自相續中眼結非現行可得。或已離 彼得獲成就。或彼對治道已生。此四智者謂 內眼結欲色界繫故。彼近對治通法類智品。
如未生內眼結而生如實知。此一智謂世俗。 此中未生而生者。謂由彼彼因彼彼緣內眼 結生。此一智者如前釋。生已便斷斷已後不
復生。如實知此四智謂法類世俗道。此中生 已便斷者。謂彼對治道已生內眼結斷。斷已 後不復生者。謂或畢竟不生。或乃至未退
彼對治道。此四智者如前釋。如眼結應知 耳身意結亦爾。彼近對治俱通法類智品故。 鼻舌結如蓋說。皆唯欲界繫故。如說有內
念等覺支。如實知有內念等覺支。此四智謂 法類世俗道。此中有者謂自相續中念等覺 支現行可得。或已有彼得獲成就。或彼所對
治障已斷。此四智者。有說。此中真實念等覺 支三智知謂法類道智。相似念等覺支一智知 謂世俗智。有說。此中唯說真實念等覺支
則此為四智知。謂世俗智不明了知。法類 道智明了知。無內念等覺支如實知無內 念等覺支。此一智謂世俗。此中無者謂自相 續中念等覺支非現行可得。或未有彼得獲
成就。或彼所對治障未斷。一智者如前說。 如未生念等覺支而生。生已住不忘令圓滿 倍增廣智作證。此四智謂法類世俗道。此中
未生而生者謂由彼彼因彼彼緣內念等覺 支生。生已住不忘等者。問如爾所生則爾 所滅。剎那後必不住如何可說生已住不忘 等耶。答此中說二種善根。謂順住分及順勝
進分。生已住不忘者說順住分善根。生已令 圓滿倍增廣者說順勝進分善根。四智者如 前釋。如念等覺支應知擇法精進喜安定捨
等覺支亦爾。以種類同故。問喜等覺支則 是受。前受念住中已觀。今何故重觀察耶。答 前以受念住門觀察。今以法念住門觀察。
復次前獨觀察。今與餘覺支觀察。復次前 觀察彼自相。今觀察彼共相。復次前觀察有 漏無漏。今觀察無漏。有說。此中亦觀察有
漏無漏。以通觀察真實及相似覺支故。
[0952a29] 如說等隨觀自貪瞋癡增。乃至廣說。問何故 作此論。答為欲分別佛經義故。如契經 說。諸苾芻苾芻尼等隨觀自貪增時。彼應
知退諸善法佛說名退瞋癡亦爾。契經雖 作是說而不廣分別。云何貪增乃至癡增。 彼經是此論所依根本。彼所不分別者今應 分別故作斯論。云何貪瞋癡增。答有下貪
瞋癡纏故中。有中。故上是謂增。此中有 說。依世所現見貪瞋癡增而作論。貪增 者如諸男子於童子位起下貪纏。於少年 位起中貪纏。於盛年位起上貪纏。於彼
妻亦爾。瞋增者如諸男子展轉鬪諍。未發 麁語起下瞋纏。發麁語時起中瞋纏。結憾 謀害起上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