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hidharmamahāvibhāṣaśāstra (Apidamo Dapiposha Lun)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Scroll 33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三十 三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雜蘊第一中愛敬納息第四之五
[0168c26] 涅槃當言學耶無學耶非學非無學耶。乃至 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前雖說有二種涅 槃界。而未說涅槃為是學為無學為非學
非無學。今欲說之。復次為止他宗顯正義 故。謂或有執涅槃有學有無學有非學非 無學。如犢子部。為遮彼執顯涅槃唯是非 學非無學故作斯論。涅槃當言學耶無學
耶非學非無學耶。答涅槃應言非學非無學。 學無學義不相應故。謂為異果明了進修 故名為學。進修滿足更無異果可為進修。 是學種類而非即彼故名無學。涅槃於此二
義俱無故名非學非無學。有作是說。涅槃 有學有無學有非學非無學。如犢子部。彼 作是說。涅槃自性有三種相。一學二無學三
非學非無學。云何學。謂學得諸結斷得獲觸 證。云何無學。謂無學得諸結斷得獲觸證。 云何非學非無學。謂有漏得諸結斷得獲觸
證彼說有過。如何涅槃三得得故便有三 相。一法不應有三種體相即體故。為止彼 說故作是言。於此義中涅槃但應言非學 非無學。謂於此論無倒義中但應說言涅槃
唯是非學非無學性。相常住無變易故。此 中論主齊此應止。若作餘說唐捐其功。有 說。此中應作餘說。問答決擇理更顯故。謂應
理論者。辨分別論者。所說有過。顯自無失。 分別論者所說有二。一說涅槃先是非學非 無學後轉成學。先是學後轉成無學。先是無
學復轉成學。二說涅槃有三種。謂學者常是 學。無學者常是無學。非學非無學者常是非 學非無學。若對前說釋此文者。而汝說涅
槃有學有無學有非學非無學耶者。是應 理論者問。重定前宗。若不定他宗說他過 失則不應理。答如是者是分別論者答。我 說涅槃轉變不定可有三種故言如是。汝何
所欲諸先以世俗道永斷欲貪瞋恚。得非 學非無學離繫得。彼於四諦未得現觀。修 習現觀得現觀已證不還果轉成學耶者。 是應理論者問。彼修行者先是異生今轉成
學。或離繫得轉起學耶。答如是者。是分別 論者答。述前所問於理無違故言如是。又 汝何所欲諸先以世俗道永斷欲貪瞋恚。得 非學非無學離繫得。後證不還果時即彼
離繫應轉成學者。是應理論者詰。彼所宗恐 彼非理印述。尋復以理難言。若彼今時轉成 學者。先應是學體常住故。未證不還果未
有學得。已名為學不應正理。汝何所欲阿 羅漢向學諸結斷證阿羅漢果。彼轉成無學 耶者。是應理論者問。彼修行者先是學今轉
成無學。或離繫得轉起無學耶。答如是者 是分別論者答。述前所問。於理無違故言 如是。又汝何所欲阿羅漢向學諸結斷證阿 羅漢果時。即彼結斷應轉成無學者。是應
理論者詰。彼所宗恐彼非理印述。尋復以理 難言。若彼今時成無學者先應是無學體 常住故。未證阿羅漢果無無學得。已名無 學不應正理。汝何所欲諸阿羅漢無學結
斷。退阿羅漢果時彼轉成學耶者。是應理 論者問。彼修行者先是無學。今轉成學或離 繫得轉起學耶。答如是者。是分別論者答。
述前所問。於理無違故言如是。又汝何所 欲諸阿羅漢無學結斷。退阿羅漢果時。即彼 結斷應轉成學者。是應理論者詰彼所宗恐
彼非理印述。尋復以理難言。若彼今時轉 成學者。先應是學體常住故。未退阿羅漢 果無有學得。已名為學不應正理。若對 後說釋此文者。而汝說涅槃有學有無學
有非學非無學耶者。是應理論者問重定前 宗。若不定他宗說他過失則不應理。答 如是者是分別論者答。我說涅槃體類差別 定有三種故言如是。汝何所欲諸先以世
俗道永斷欲貪瞋恚。得非學非無學離繫 得。彼於四諦未得現觀修習現觀得現 觀已轉成學耶者。是應理論者問。彼修行者 先是異生今轉成學。或離繫得轉起學耶。答
如是者。是分別論者答。述前所問。於理無 違故言如是。又汝何所欲諸先以世俗道 永斷欲貪瞋恚。得非學非無學離繫得。後證
不還果時。即彼離繫應轉成學者。是應理 論者難。汝說涅槃隨學得成學。今既有學 得應轉成學。若彼今時轉成學者先應是 學體常住故者。是分別論者反詰通難我說
涅槃學者常是學故。未證不還果未有學 得。已名為學不應正理者。是應理論者通 彼所詰。重成前難。謂先未證不還果時未 有學得。得順五下分結斷。彼結斷可不名
學。今既有學得得彼結斷。何故不名學。若 有學得不名學者。不應言涅槃隨學得說 學。汝何所欲阿羅漢向學諸結斷證阿羅漢
果。彼轉成無學耶者。是應理論者問。彼修 行者先是學今轉成無學。或離繫得轉起無 學耶。答如是者是分別論者答。述前所問。
於理無違故言如是。又汝何所欲阿羅漢 向學諸結斷證阿羅漢果時。即彼結斷應轉 成無學者。是應理論者難。汝說涅槃隨無 學得成無學。今既有無學得應轉成無學。
若彼今時成無學者先應是無學體常住故 者。是分別論者反詰通難。我說涅槃無學者 常是無學故。未證阿羅漢果無無學得。已 名無學不應正理者。是應理論者通彼所
詰重成前難。謂先未證無學果時無無學 得。得一切結斷。彼結斷可不名無學。今既 有無學得得彼結斷。何故不名無學。若有 無學得不名無學者。不應言涅槃。隨無
學得說無學。汝何所欲諸阿羅漢無學結 斷。退阿羅漢果時彼轉成學耶者。是應理 論者問。彼修行者先是無學今轉成學。或離 繫得轉起學耶。答如是者是分別論者答。
述前所問。於理無違故言如是。又汝何所 欲諸阿羅漢無學結斷。退阿羅漢果時。即彼 結斷應轉成學者。是應理論者難。汝說涅槃
隨學得成學。今既有學得應轉成學。若 彼今時轉成學者。先應是學體常住故者。 是分別論者反詰通難。我說涅槃學者常是 學故未退阿羅漢果無有學得。已名為學
不應正理者。是應理論者通彼所詰重成 前難。謂先未退無學果時未有學得。得見 所斷及修所斷一分結斷。彼結斷可不名學。 今既有學得得彼結斷。何故不名學。若有
學得不名學者不應言涅槃隨學得說 學。復次。有別誦言。汝說涅槃唯是非學非 無學耶。餘如前誦。若依此誦應作是說。此 中具有問答難通。謂分別論者問。應理論者
答。分別論者難。應理論者通。汝說涅槃唯是 非學非無學耶者。是分別論者問。重定前宗。 若不定他宗說他過失則不應理答。如是
者是應理論者答。我說涅槃唯是非學非無學 稱理順經故曰如是。汝何所欲諸先以世 俗道永斷欲貪瞋恚。得非學非無學離繫得。 彼於四諦未得現觀修習現觀得現觀。已
證不還果。轉成學耶者是分別論者問。義如 前釋。答如是者是應理論者答。義如前釋。又 汝何所欲諸先以世俗道永斷欲貪瞋恚。
得非學非無學離繫得。後證不還果時。即 彼離繫應轉成學者。是分別論者難。如有為 法與得相似。既有學得得彼離繫。即彼離繫
應轉成學。若彼今時轉成學者。先應是學 體常住故者。是應理論者通。諸有為法轉變 不定。及有作用可隨得說。涅槃常住無有 作用不隨得變。若今時是學先亦應是學
恐彼非理印述。尋復以理難言。未證不還 果未有學得。已名為學不應正理。此中二 文。前遮涅槃轉變者說後遮涅槃決定者說。
俱顯涅槃體常住故。唯是非學非無學性不 應名學。汝何所欲阿羅漢向。學諸結斷證 阿羅漢果。彼轉成無學耶者。是分別論者
問。義如前釋。答如是者是應理論者答。義 如前釋。又汝何所欲阿羅漢向學諸結斷證 阿羅漢果時。即彼結斷應轉成無學者。是
分別論者難。如有為法與得相似。既有無學 得得彼結斷。即彼結斷應轉成無學。若彼 今時成無學者。先應是無學體常住故者。
是應理論者通。諸有為法轉變不定。及有作 用可隨得說。涅槃常住無有作用不隨得 變。若今時是無學。先亦應是無學。恐彼非理
印述。尋復以理難言。未證阿羅漢果無無 學得。已名無學不應正理。此中二文。前遮 涅槃轉變者說。後遮涅槃決定者說。俱顯涅
槃體常住故。唯是非學非無學性。不應名 無學。汝何所欲諸阿羅漢無學結斷。退阿羅 漢果時彼轉成學耶者。是分別論者問。義 如前釋。答如是者是應理論者答義如前
釋。又汝何所欲諸阿羅漢無學結斷退阿羅 漢果時。即彼結斷應轉成學者。是分別論 者難。如有為法與得相似既有學得。得彼 結斷即彼結斷。應轉成學。若彼今時轉成
學者。先應是學體常住故者。是應理論者 通。諸有為法轉變不定。及有作用可隨得 說。涅槃常住無有作用不隨得變。若今時
是學先亦應是學。恐彼非理印述。尋復以理 難言。未退阿羅漢果無有學得。已名為學 不應正理。此中二文。前遮涅槃轉變者說。
後遮涅槃決定者說。俱顯涅槃體常住故。 唯是非學非無學性不應名學。
[0170c25] 復次涅槃不應先是非學非無學。乃至廣說。 問何故復作此論。答欲令前所說義得明 了故。謂前來雖廣分別而義意未甚明了。
今欲略說他宗有過自宗無失。故作斯論。復 次涅槃不應先是非學非無學。後轉成學。 先是學後轉成無學。先是無學復轉成學者。
遮說涅槃轉變不定有三種者意。若爾涅 槃隨得變易。應無常故不應正理。又涅槃 不應有學有無學有非學非無學者。遮 說涅槃體類差別有三種者意。
[0171a06] 若爾涅槃隨位差別。有雜亂故不應正理。 謂異生位具三得一。至有學位具三得二。 至無學位亦具三種。若具得三應有學得。
若唯得二應非具足。得涅槃者。若無學 位以無學得總得三種。有學等位應亦如 是。則不應言學得諸結斷名學。無學得 諸結斷名無學。有漏得諸結斷名非學非
無學。若言諸位雖各具三。而隨得故各但 名一。是則涅槃隨得轉變。應如前說有無 常過。是故此說亦不應理。若如是者。應成 三分諸法不決定故應有雜亂。是則不應
施設諸法性相決定者。總以正理破前二 說。謂分別論者。一說涅槃隨位不定。一說涅 槃三種性定是則涅槃體有常有無常。故成
二分。復次。彼後所說。亦隨能得有轉變義。 轉變非一故名為二。若不隨得而轉變者。 如何可說涅槃有三。若一涅槃隨得轉變。
則一切法皆應不定。若不決定應有雜亂。 若有雜亂不應施設常無常等性相決定。 佛亦不說涅槃有學有無學性者。總引聖教 破前二說。謂契經中。曾不說涅槃有學有
無學故。彼所說決定非理。雖無處說涅槃 唯非學非無學。而與學無學義不相應故。 定是非學非無學性。以涅槃恒是非學非無 學。諸法決定無有雜亂。恒住自性不捨自
性涅槃。常住無有變易。是故涅槃但應言 非學非無學者。既說他宗有過失已。顯自 所宗無諸過失。以涅槃唯一種故。諸法性 相決定無有雜亂。涅槃常住無有變易。其
理善成。此中得義。如後定蘊得納息中當 廣分別。
[0171b08] 如契經說。彼成就無學戒蘊定蘊慧蘊解脫 蘊解脫智見蘊。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 答為廣分別契經義故。如契經說。彼成
就無學戒蘊。乃至廣說。契經雖作是說而 不廣分別。云何無學戒蘊乃至解脫智見蘊。 彼是此論所依根本。彼所不分別者。今悉 應分別之。復次前說道果而未說道。今
欲說之。復次前說無為阿羅漢果。未說 有為阿羅漢果。今欲說之。復次前說涅 槃。未說菩提今欲說之。故作斯論。問亦 有成就學蘊或非學非無學蘊。契經何故不
說。答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復次 是佛世尊為諸弟子簡略之說。復次是佛世 尊就勝而說。謂諸法中無學法勝。諸有情中
無學有情勝。是故偏說。復次是佛世尊稱譽 長子。故作是說。謂佛或時稱譽長子。或時 稱譽中子。或時稱譽幼子。或時稱譽長子 者。如伽他說。
阿羅漢最樂 以永斷渴愛
亦永斷諸慢 壞裂無明網
[0171b28] 或時稱譽中子者。如佛稱譽七善士趣。或 時稱譽幼子者。如池喻經讚預流果。今稱 譽長子。故唯說無學。復次。若有戒蘊非惡
戒所壞。定蘊非散亂所擾。慧蘊非惡慧所 覆。解脫蘊非煩惱所亂。解脫智見蘊非無明 所蔽者。此中說之。學及非學非無學蘊。無
如是義是故不說。云何無學戒蘊。答無學 身律儀語律儀。命清淨。謂契經說。無學支 中正業即此中身律儀。正語即此中語律儀。
正命即此中命清淨。經說。此三總名戒蘊。問 離身語業無別正命。云何此中建立三種。 答以黑白二法相對建立故。謂前七不善業
道中。瞋癡所起身業名邪業。瞋癡所起語業 名邪語。貪所起身語業名邪命。邪活命故。 遠離此三名正業正語正命。有說。若為活
命故作戲樂事。起不善身語業名邪命。若 為餘事故起不善身語業名邪業邪語。遠 離此三名正命等。有說。若為活命故作醫 呪事。起不善身語業名邪命。若為餘事起
不善身語業名邪業邪語。遠離此三名正命 等。有說。若由四種愛。故起不善身語業名 邪命。若由餘事起不善身語業名邪業邪
語。遠離此三名正命等。有說。若由諂誑等 五。起不善身語業名邪命。若由餘事。起不 善身語業名邪業邪語。遠離此三名正命
等。有說。遮罪身語業名邪命。性罪身語業 名邪業邪語。遠離此三名正命等。有說。加 行後起不善身語業名邪命。根本業道不善
身語業名邪業邪語。遠離此三名正命等。 問云何此蘊名曰尸羅。答尸羅者是清涼義。 遠離破戒熱惱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