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hidharmamahāvibhāṣaśāstra (Apidamo Dapiposha Lun)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Scroll 53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五十 三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結蘊第二中不善納息第一之八
[0273a08] 有結在欲界彼結非墮欲界。謂纏所纏欲 界沒起色界中有。欲界沒生色界者。通異 生及聖者。彼色界中有在欲界起法應如
是。死有滅處中有現前。如種滅處萌芽現 前。彼從死有至中有時。若異生色界三十 一隨眠隨一現前令生相續。若聖者色界修 所斷三隨眠隨一現前令生相續。及住欲界
色無色界結現在前。謂住欲界不死不生而 色無色界結現在前。彼通異生及聖者。若異 生色無色界六十二隨眠隨一現前。謂愛見
疑慢上靜慮者。若聖者色無色界修所斷六 隨眠隨一現前。謂愛慢上靜慮者。彼定後煩 惱現在前。煩惱後定現在前。是謂有結在 欲界非墮欲界。在欲界者有三在除自
體在。不在自界現在前故。非墮欲界者。 墮色無色界故。是界墮非餘墮。有結墮欲 界彼結亦在欲界。謂纏所纏欲界沒起欲界 中有生有。欲界沒生欲界者。通異生及聖
者。異生於五趣生無礙。聖者於二趣生無 礙。謂人天。從死有至中有時。若異生欲界 三十六隨眠隨一現前令生相續。若聖者欲
界修所斷四隨眠隨一現前令生相續。從中 有至生有亦爾。及住欲界欲界結現在 前謂住欲界不死不生而欲界結現在前。彼 通異生及聖者。若異生欲界三十六隨眠隨
一現前。若聖者欲界修所斷四隨眠隨一現 前。是謂有結墮欲界亦在欲界。墮欲界 者是界墮非餘墮。亦在欲界者具四在以 在自界現在前故。有結非墮欲界彼結
亦非在欲界。謂纏所纏色界沒起色界中有 生有。色界沒生色界者。通異生及聖者。若 異生生上亦生下。一一處有多生。若聖者 生上不生下。一一處唯一生。從死有至
中有時。若異生色界三十一隨眠隨一現前 令生相續。若聖者色界修所斷三隨眠隨一 現前令生相續。從中有至生有亦爾。色界 沒生無色界。彼亦通異生及聖者。從死有
至生有時。若異生無色界三十一隨眠隨一 現前令生相續。若聖者無色界修所斷三隨 眠隨一現前令生相續。無色界沒生無色界。
彼亦通異生及聖者。若異生生上亦生下。 一一處有多生。若聖者生上不生下。一一 處唯一生。從死有至生有時。若異生無色 界三十一隨眠隨一現前令生相續。若聖者
無色界修所斷三隨眠隨一現前令生相續。 無色界沒生色界。彼唯異生。從死有至中 有時。色界三十一隨眠隨一現前令生相續。 及住色界色無色界結現在前。謂住色界
不死不生而色無色界結現在前。彼通異生 及聖者若異生色無色界六十二隨眠隨一 現前。謂愛見疑慢上靜慮者。若聖者色無色 界修所斷六隨眠隨一現前。謂愛慢上靜慮
者。彼定後煩惱現在前。煩惱後定現在前住 無色界無色界結現在前。謂住無色界不死 不生而無色界結現在前。彼通異生及聖者。
若異生無色界三十一隨眠隨一現前。若聖 者無色界修所斷三隨眠隨一現前。是謂有 結非墮欲界亦非在欲界。非墮欲界者。 墮色無色界故。是界墮非餘墮非在欲界
者。在色無色界現在前故。容具四在。亦 在自界現在前故。諸結墮色界彼結在色 界耶。答應作四句。如文廣說。然與欲界 四句相翻。謂前初句作此第二句。前第二句
作此初句。前第三句作此第四句。前第四 句作此第三句。雖麁翻前而細有異故。復 廣說。謂前初句有二種。一色界沒起欲界中
有。二魔住梵世訶拒如來。今第二句有三 種。即前二及住色界無色界結現在前。前第 二句有三種。一欲界沒起色界中有。二住 欲界色界結現在前。三住欲界無色界結
現在前。今初句但有前二。前第三句有二 種。一欲界沒起欲界中有生有。二住欲界 欲界結現在前。今第四句有七種。謂即前
二及別有五。一欲界沒生無色界。二無色界 沒生無色界。三無色界沒生欲界。四住欲 界無色界結現在前。五住無色界無色界結
現在前。前第四句有七種。一色界沒起色界 中有生有。二色界沒生無色界。三無色界沒 生無色界。四無色界沒生色界。五住色界
色界結現在前。六住色界無色界結現在前。 七住無色界無色界結現在前。今第三句但 有二種。謂前第一及前第五既有此異故。
復廣說。墮在多少准前應知。諸結墮無色 界彼結在無色界耶。答諸結在無色界彼 結墮無色界。以無色界現在前者。定非欲 色二界結故。有結墮無色界彼結非在無
色界。謂住欲色界無色界結現在前。謂住 下二界不死不生。無色界結現在前。彼通異 生及聖者。若異生無色界三十一隨眠隨一現
前謂愛見疑慢。上靜慮者。若聖者無色界修 所斷三隨眠隨一現前。謂愛慢。上靜慮者。彼 定後煩惱現在前。煩惱後定現在前。是謂有
結墮無色界彼結非在無色界。墮無色界 者。是界墮非餘墮。非在無色界者。在欲色 界現在前故。此有三在除自體在。不在自 界現在前故。諸結非墮欲界彼結非在欲
界耶。答應作四句翻上應知。謂前欲界初 句作此第二句。前第二句作此初句。前第三 句作此第四句。前第四句作此第三句。諸結 非墮色界彼結非在色界耶。答應作四
句翻上應知。謂前色界初句作此第二句。 前第二句作此初句。前第三句作此第四句。 前第四句作此第三句。諸結非墮無色界 彼結非在無色界耶。答如是以無色界現
在前結決定非墮欲色界故。有結非在無 色界彼結非不墮無色界。謂住欲色界無 色界結現在前。謂住下二界不死不生無色 界結現在前。彼通異生及聖者。若異生無色
界三十一隨眠隨一現前。謂愛見疑慢。上靜 慮者。若聖者無色界修所斷三隨眠隨一現 在前。愛慢。上靜慮者。彼定後煩惱現在前。煩
惱後定現在前。是謂有結非在無色界彼 結非不墮無色界。非在無色界者。在欲 色界現在前故。此有三在除自體在。不在 自界現在前故。非不墮無色界者。是界墮
非餘墮。此結墮無色界故。問何故於此立 非句耶。答是作論者意欲爾故。謂本論師 隨欲造論不違法相故不應責。復次欲 顯言論得自在故。謂於言論得自在者
能立非句。若於言論不自在者。尚不能 依是句作論況立非句。復次欲令弟子生 覺意故。謂依非句而作論者。則諸弟子能 生覺意。謂諸法性此亦可爾彼亦可爾不
相違背。復次或有非句與是句別。如後補 特伽羅品中。是句有四三二。非句有五六 四。今則不爾故立非句。
[0274b18] 具見世尊弟子。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 答為止他宗顯己義故。謂有執色九品漸 次分分而斷。如外國師彼作是說。如諸染
污心心所法九品漸斷色亦應爾。為遮彼 意顯諸染污心心所法九品漸斷。色有漏善 無覆無記心心所法。要由第九無間道力一 時頓斷。問何故染污心心所法九品漸斷。色
有漏善無覆無記心心所法。要由第九無間 道力一時斷耶。答明與無明互相違故。謂 下下明起斷上上無明。乃至上上明起斷下 下無明。色有漏善無覆無記與明無明俱不
相違。然與明無明為依安足處。如燈與闇 更互相違。器及油炷不違於二然能為依及 安足處。復次染心心所是自性斷與道相違。 墮何品道現在前時便斷彼品。令失成就
得不成就。色有漏善無覆無記非自性斷 不正違道。諸染污色加行道時已失成就。 諸有漏善無覆無記多分斷已猶有成就隨 地第九無間道時正斷染污心心所法。令色
等上所緣縛盡故亦說名斷。色等法如燈明 起正能破闇。兼能熱器燒炷盡油復次勿 為止他顯己宗義。但為顯示諸法正理 開悟學者故作斯論。問為簡何事說具
見言。世尊弟子復簡何事。答說具見言為 簡隨信隨法行者。世尊弟子為簡異生。問 何故隨信隨法行者不名具見。答若相續中 已具見四諦。已斷四邪見者得名具見。隨
信隨法行者未已具見四諦當具見故。未 已斷四邪見。當已斷故不名具見。復次若 相續中已斷四種無知愚闇已起四種無漏 智者得名具見。隨信隨法行者未已斷四
種無知愚闇。當已斷故。未已起四種無漏 智。當已起故不名具見。復次若相續中已 破四種猶豫疑網。已起四種決定聖智者得 名具見。隨信隨法行者未已破四種猶豫
疑網。當已破故未已起四種決定聖智。當 已起故不名具見。復次若相續中無如霜 雹及餘災害煩惱惡行顛倒見者得名具 見。隨信隨法行者。猶有此事不名具見。如
諸稼穡有災害者不名為具。此亦如是。復 次若已降伏四諦洲者得名具見。隨信隨 法行者。未已降伏四諦洲故不名具見。問 何故異生不名世尊弟子。答若聞佛說三
寶四諦。決定信受者名世尊弟子。異生聞 說三寶四諦。或信不信故不名世尊弟子。 復次若唯事佛不事餘天者名世尊弟子。 異生事佛或事餘天故不名世尊弟子。復
次若於三寶得證淨者名世尊弟子。異生 不爾故不名世尊弟子。復次若於佛法心 不移動如門閫者名世尊弟子。異生於佛 法其心輕動如柳絮疊花故不名世尊弟
子。復次若聞正法已。不為邪聞所壞者名 世尊弟子。異生聞正法已。或為邪聞所壞 故不名世尊弟子。問此中說何等名具見 世尊弟子耶。答此中說預流一來不還阿
羅漢名具見世尊弟子。諸色未斷彼色繫耶。 乃至廣說。此中諸色若時名斷即時離繫。若 時離繫即時名斷。先斷後離繫先離繫後斷
無是事故。染污心心所法。或先斷後離繫。 或斷時即離繫。彼有九品。謂上上乃至下下。 前八品先斷後離繫。下下品斷時即離繫。謂
上上品斷已猶為後八品為所緣繫。乃至前 八品斷已猶為下下品為所緣繫。同地九品 展轉相緣為繫事故。若斷第九品時九品 皆得離繫於前八品所緣繫盡。彼相應繫
先已盡故名得離繫。於第九品二繫俱盡故 得離繫。是謂此處略毘婆沙具見。世尊弟子 諸色未斷彼色繫耶。答如是。設色繫彼色未
斷耶。答如是。前已說諸色若時名斷即時離 繫。若時離繫即時名斷。先斷後離繫。先離繫 後斷無是事故。以一切色最後無間道所斷
故。爾時即名得離繫故。預流一來五地諸 色未斷而繫。不還未離初靜慮染四地諸色 未斷而繫。已離初靜慮染未離第二靜慮 染。三地諸色未斷而繫。已離第二靜慮染未
離第三靜慮染。二地諸色未斷而繫。已離 第三靜慮染。未離第四靜慮染。一地諸色未 斷而繫。具見世尊弟子諸受想行識未斷。彼
受想行識繫耶。答如是。謂預流一來有三 界修所斷受想行識未斷而繫。不還未離初 靜慮染。有八地修所斷受想行識未斷而繫。 已離初靜慮染未離第二靜慮染。有七
地修所斷受想行識未斷而繫。乃至已離無 所有處染。有一地修所斷受想行識未斷而 繫。
[0275b16] 有受想行識繫彼受想行識非未斷。謂家 家或一來或一間。欲界修所斷上中品結已斷 遍知。彼相應受想行識下品結繫。此中家家
已斷欲界前三品或四品結。亦已斷彼相應 受想行識。彼相應受想行識猶為欲界後六 品或五品結為所緣繫。一來已斷欲界前六
品結。亦已斷彼相應受想行識。彼相應受想 行識猶為欲界後三品結為所緣繫。一間 已斷欲界前七品或八品結。亦已斷彼相應 受想行識。彼相應受想行識猶為欲界後二
品或一品結為所緣繫。是謂繫非未斷 具見世尊弟子。諸色已斷。彼色離繫耶。答如 是。設色離繫彼色已斷耶。答如是。前已說
諸色若時名斷即時離繫。若時離繫即時名 斷。先斷後離繫。先離繫後斷無是事故。以 一切色最後無間道所斷故。爾時即名得離
繫故。謂不還者已離色染。五地諸色已斷離 繫已離第三靜慮染。未離第四靜慮染四 地諸色已斷離繫。已離第二靜慮染未離第
三靜慮染。三地諸色已斷離繫。已離初靜慮 染未離第二靜慮染。二地諸色已斷離繫。 未離初靜慮染。一地諸色已斷離繫。具見世
尊弟子。諸受想行識已斷。彼受想行識離繫 耶。答諸受想行識離繫。彼受想行識已斷。謂 阿羅漢三界見修所斷受想行識已斷離繫。不
還已離無所有處染。三界見所斷及八地修 所斷受想行識已斷離繫。已離識無邊處染 未離無所有處染。三界見所斷及七地修所
斷受想行識已斷離繫。乃至未離初靜慮染。 三界見所斷及一地修所斷受想行識已斷 離繫。預流一來三界見所斷受想行識已斷 離繫有受想行識已斷非離繫。謂家家或一
來或一間。欲界修所斷上中品結已斷遍知。 彼相應受想行識下品結繫。此中家家已斷 欲界前三品或四品結。亦已斷彼相應受想
行識。彼相應受想行識猶為欲界後六品或 五品結為所緣繫。一來已斷欲界前六品 結。亦已斷彼相應受想行識。彼相應受想行 識猶為欲界後三品結為所緣繫。一間已
斷欲界前七品或八品結。亦已斷彼相應受 想行識。彼相應受想行識猶為欲界後二品 或一品結為所緣繫。是謂已斷非離繫。
[0275c29] 問諸預流者若斷欲界上上品結。亦即斷彼 相應受等。彼相應受等猶為八品結為所緣 繫。若斷欲界上中品結。亦即斷彼相應受
等。彼相應受等。猶為七品結為所緣繫。此 中何故不說預流。但說家家一來一間為繫 非未斷及斷非離繫。答應說而不說者。當
知此義有餘。復次諸預流者壞相不定。是故 不說。謂具縛者無如是義。不具縛者有如 是義。家家等三皆有此義。其相不壞決定故
說。復次諸預流者。若斷欲界一二品結。無 死生義故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