Śāriputrābhidharmaśāstra (Shelifu Apitan Lun) 舍利弗阿毘曇論
Scroll 3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舍利弗阿毘曇論卷第三姚秦罽賓三藏曇摩耶舍 共曇摩崛多等譯
問分陰品第三
[0543a07] 問曰。幾陰。答曰五陰。何等五。色陰受陰想陰 行陰識陰。云何色陰。若色法是名色陰。云何 色陰。十色入若法入色。是名色陰。云何色陰。
四大若四大所造色是名色陰。云何色陰。三 行色。可見有對色。不可見有對色。不可見無 對色。是名色陰。云何色陰。若色過去未來現
在。內外麁細卑勝遠近。是名色陰。云何色 法。眼耳鼻舌身入。色聲香味觸入。身口非 戒無教。有漏身口戒無教。有漏身進有漏
身除。正語正業正命正身進正身除。是名 色法。云何十色入。眼耳鼻舌身入。色聲香 味觸入。是名十色入。云何法入色。身口非戒
無教有漏身口戒無教。有漏身進有漏身除。 正語正業正命正身進正身除。是名法入色。 云何四大。地大水大火大風大。是名四大。云
何四大所造色。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身口 非戒無教。有漏身口戒無教。有漏身進有漏 身除。正語正業正命正身進正身除。是名四 大所造色。
[0543a26] 云何可見有對色。色入。是名可見有對色。云 何不可見有對色。眼耳鼻舌身聲香味觸入。 是名不可見有對色。云何不可見無對色。身
口非戒無教。有漏身口戒無教。有漏身進有 漏身除。正語正業正命正身進正身除。是名 不可見無對色。云何過去色。若色生已滅。是
名過去色。云何未來色。若色未生未出。是名 未來色。云何現在色。若色生未滅。是名現在 色。云何內色。若色受。是名內色。云何外色。
若色非受。是名外色。云何麁色。若色欲界繫。 是名麁色。云何細色。若色色界繫若無色界 繫若不繫。是名細色。云何卑色。若色不善
若色不善法報。若色非報非報法不適意。是 名卑色云何勝色。若色善若色善法報。若色 非報非報法適意。是名勝色。云何遠色。若
諸色相遠極相遠不近不近邊。是名遠色。云 何近色。若色相近極相近近邊是名近色。
[0543b14] 云何受陰。一受受陰若心受。是名受陰。云何 受陰。二受受陰身受心受。是名受陰。云何受 陰。三受受陰樂受苦受非苦非樂受。是名受
陰。云何受陰。四受受陰欲界繫受色界繫受 無色界繫受不繫受。是名受陰。云何受陰。五 受受陰樂根苦根喜根憂根捨根。是名受陰。
云何受陰。六受受陰眼觸受耳鼻舌身意觸 受。是名受陰。云何受陰。七受受陰眼識界相 應受耳鼻舌身意界意識界相應受。是名受
陰。云何受陰。十八意行及餘意受。是名受陰。 云何受陰。三十六尊句及餘意受。是名受陰。 云何受陰。百八受及餘意受。是名受陰。云何
受陰。若過去未來現在。內外麁細卑勝遠近 受。是名受陰。云何身受。若受身識相應。是名 身受。云何心受。若受意識相應。是名心受。云
何身受。若受五識身相應。眼識耳識鼻識舌 識身識。是名身受。云何心受。若受意識相應。 是名心受。云何樂受。若身心樂受。是名樂受。
云何苦受。若身心苦受是名苦受。云何非苦 非樂受。若身心非苦非樂受。是名非苦非 樂受。云何欲界繫受。若受欲漏有漏。是
名欲界繫受。云何色界繫受。若受色漏有漏。 是名色界繫受。云何無色界繫受。若受無色 漏有漏。是名無色界繫受。云何不繫受。若受
聖無漏。是名不繫受。云何樂根。若身樂受眼 觸樂受。耳鼻舌身觸樂受樂界。是名樂根。云 何苦根。若身苦受眼觸苦受。耳鼻舌身觸苦
受苦界。是名苦根。云何喜根。若身心樂受意 觸樂受喜界。是名喜根。云何憂根。若身心苦 受意觸苦受憂界。是名憂根。云何捨根。若身
心非苦非樂受。眼觸非苦非樂受。耳鼻舌 身意觸非苦非樂受捨界。是名捨根。云何眼 觸受。若受眼識相應。是名眼觸受。云何耳鼻
舌身意觸受。若受意識相應。是名意觸受。云 何眼觸受。緣眼緣色生眼識。三法和合觸緣 觸受。名眼觸受。云何耳鼻舌身意觸受。緣
意緣法生意識。三法和合觸緣觸受。是名意 觸受。云何眼識界相應受。若受眼識界共生 共住共滅。是名眼識界相應受。云何耳鼻舌
身意界意識界相應受。若受意識界共生共 住共滅。是名意識界相應受。云何十八意行。 六喜行六憂行六捨行。如是六喜行六憂行
六捨行。是名十八意行云何除十八意行餘 意受。除十八意行餘意受。是名除十八意行 餘意受。云何三十六尊句。依六貪喜。依六出
喜。依六貪憂。依六出憂。依六貪捨。依六出 捨。云何依六貪喜。眼知色愛喜適意愛色欲 染相應。今得當得已得。過去變滅憶念生喜。
如是喜是名依貪喜。耳鼻舌身意。知法愛喜 適意愛法欲染相應。今得當得已得。過去變 滅憶念生喜。如是生喜是名依貪喜。是名依
六貪喜。云何依六出喜。色無我知無常變異 離欲滅。如實觀過去如此色無常苦變。如實 觀生喜。如是喜名依出喜。聲香味觸法無我。
知無常變異離欲滅。如實觀過去如此法無 常苦變。如實觀生喜。如是喜是名依出喜。是 名依六出喜。云何依六貪憂。眼知色愛喜適
意愛色欲染相應。今未得當未得。已得變滅 憶念生憂。如是憂是名依貪憂。耳鼻舌身意 知法愛喜適意愛法欲染相應。今未得當未
得。已得變滅憶念生憂。如是憂是名依貪憂。 是名依六貪憂。云何依六出憂。色無我知無 常變異離欲滅。如實觀過去如此色無常苦
變。如實觀已。於寂滅解脫勝法悕求。何時當 入。如諸聖人所成就行。緣此生憂。如是憂是 名依六出憂。聲香味觸法無我知無常變異
離欲滅。如實觀過去如此法無常苦變。如實 觀已。於寂滅解脫勝法希求。何時當入。如諸 聖人所成就行。緣此生憂。如是憂是名依出
憂。是名依六出憂。云何依六貪捨。眼見色凡 夫人生捨。癡如小兒不見過患不知報。如是 不知得捨。於色無方便。是名依貪捨。耳鼻舌
身意知法凡夫人生捨。癡如小兒不見過患 不知報。如是不知得捨。於法無方便。是名 依貪捨。是名依六貪捨。云何依六出捨。色無
我知無常變異離欲滅。如實觀過去色如此 色無常苦變異。如實觀已生捨。如是知得捨。 於色有方便。是名依出捨。聲香味觸法無我
知無常變異離欲滅。如實觀過去如此法無 常苦變異。如實觀已生捨。如是知得捨。於法 有方便。是名依六出捨。如是依六貪生喜。依
六出生喜。如是依六貪憂。依六出憂。如是 依六貪捨。依六出捨。如是和合。是名三十 六尊句。云何除三十六尊句餘意受。除三十
六尊句餘意受。是名除三十六尊句餘意受。 云何百八受。過去三十六尊句。未來三十六 尊句。現在三十六尊句。如是和合。是名百八
受。云何除百八受餘意受。除百八受餘意受。 是名除百八受餘意受。云何過去受。若受生 已滅。是名過去受。云何未來受。若受未生未
出。是名未來受。云何現在受。若受生未滅。 是名現在受。云何內受。若受受。是名內受。云 何外受。若受非受。是名外受。云何麁受。若受
欲界繫。是名麁受。云何細受。若受色界繫 無色界繫不繫。是名細受。云何卑受。若受不 善若受不善法報。若受非報非報法不適意。
是名卑受。云何勝受。若受善法報若受非報 非報法適意。是名勝受。云何遠受。若受諸受 相遠極相遠不近不近邊是名遠受。云何近
受。若受相近極相近近邊。是名近受。云何想 陰。一想想陰若想識想究竟識想。是名想陰。 云何想陰。二想想陰身受相應想心受相應
想。是名想陰。云何想陰。三想想陰樂受相應 想苦受非苦非樂受相應想。是名想陰。云何 想陰。四想想陰欲界繫想色界繫想無色界
繫想不繫想。是名想陰。云何想陰。五想想陰 樂根相應想苦根喜根憂根捨根相應想。是 名想陰。云何想陰。六想想陰色想聲香味觸
法想。是名想陰。云何想陰。七想想陰眼識 界相應想耳鼻舌身意界意識界相應想。是 名想陰。云何想陰。十八意行相應想及餘想
識想究竟識想。是名想陰。云何想陰。三十六 尊句相應想。及餘想識想究竟識想。是名想 陰。云何想陰。百八受相應想。及餘想識想究
竟識想。是名想陰。云何想陰。若想過去未來 現在內外麁細卑勝遠近。是名想陰。云何身 受相應想。若想身受共生共住共滅。是名身
受相應想。云何心受相應想。若想心受共生 共住共滅。是名心受相應想。云何樂受相應 想。若想樂受共生共住共滅。是名樂受相應
想。云何苦受非樂非苦受相應想。若想苦受 非樂非苦受共生共住共滅。是名非樂非苦 受相應想。云何欲界繫想。若想欲漏有漏。是
名欲界繫想。云何色界繫想。若想色漏有漏。 是名色界繫想。云何無色界繫想。若想無色 漏有漏。是名無色界繫想。云何不繫想。若想
聖無漏。是名不繫想。云何樂根相應想。若想 樂根共生共住共滅。是名樂根相應想。云何 苦根喜根憂根捨根相應想。若想捨根共生
共住共滅。是名非苦非樂根相應想。云何色 想。若想眼識相應想。是名色想。云何聲香 味觸法想。若想意識相應想。是名法想。云何
色想。色境界思惟色。若想識想究竟識想。是 名色想。云何聲香味觸法想。法境界思惟法。 若想識想究竟識想。是名法想。云何眼識界
相應想。若想眼識界共生共住共滅。是名眼 識界相應想。云何耳鼻舌身意界意識界相 應想。若想意識界共生共住共滅。是名意識
界相應想。云何十八意行相應想。若想十八 意行共生共住共滅。是名十八意行相應想。 云何除十八意行相應想。餘想識想究竟識
想。除十八意行相應想餘想。是名除十八意 行相應想餘想識想究竟識想。云何三十六 尊句相應想。若想三十六尊句共生共住共
滅。是名三十六尊句相應想。云何除三十六 尊句相應想。餘想識想究竟識想。除三十六 尊句相應想餘想。是名除三十六尊句相應
想餘想識想究竟識想。云何百八受相應想。 若想百八受共生共住共滅。是名百八受相 應想。云何除百八受相應想。餘想識想究竟
識想。除百八受相應想餘想。是名除百八受 相應想餘想識想究竟識想。云何過去想。若 想生已滅。是名過去想。云何未來想。若想未
生未出。是名未來想。云何現在想。若想生未 滅。是名現在想。云何內想。若想受。是名內 想。云何外想。若想非受。是名外想。云何麁
想。若想欲界繫。是名麁想。云何細想。若想 色界繫若無色界繫若不繫。是名細想。云何 卑想。若想不善若想不善法報。若想非報非
報法不適意。是名卑想。云何勝想。若想善若 想善法報。若想非報非報法適意。是名勝 想。云何遠想。若想諸想相遠極相遠不近不
近邊。是名遠想。云何近想。若想相近極相近 近邊。是名近想。
[0545b04] 云何行陰。除受陰想陰識陰。餘法非色有為。 是名行陰。云何行陰。思觸思惟覺觀見慧解 脫。無貪無恚無癡。順信悔不悔悅喜心進心
除。信欲不放逸念定心捨疑怖煩惱使生老 死命結。無想定得果滅盡定。是名行陰。
[0545b09] 云何識陰。意入是名識陰。云何識陰。意根是 名識陰。云何識陰。若心意識六識身七識界。 是名識陰。云何識陰。若識過去未來現在。內
外麁細卑勝遠近。是名識陰。云何六識身。眼 識身耳鼻舌身意識身。云何眼識身。緣眼緣 色緣明緣思惟。以此四緣識已生今生當生
不定。是名眼識身。云何耳鼻舌身意識身。緣 意緣法緣思惟。以此三緣識已生今生當生 不定。是名意識身。是名六識身。云何七識
界。眼識界耳鼻舌身識界意界意識界。云何 眼識界。若識眼根生色境界。已生今生當 生不定。是名眼識界。云何耳鼻舌身識界。若
識身根生觸境界。已生今生當生不定。是名 身識界。云何意界。意知法思惟法。若初心已 生今生當生不定。是名意界。云何意識界。若
識相似不離彼境界。及餘相似心已生今生 當生不定。是名意識界。是名七識界。云何過 去識。若識生已滅。是名過去識云何未來識。
若識未生未出。是名未來識。云何現在識。若 識生未滅。是名現在識。云何內識。若識受。是 名內識。云何外識。若識非受。是名外識。云何
麁識。若識欲界繫。是名麁識。云何細識。若識 色界繫無色界繫若不繫。是名細識。云何卑 識。若識不善若識不善法報。若識非報非報
法不適意。是名卑識。云何勝識。若識善若識 善法報。若識非報非報法適意。是名勝識。云 何遠識。若識諸識相遠極相遠不近不近邊。
是名遠識。云何近識。若識相近極相近近邊。 是名近識。五陰幾色幾非色。一色四非色。云 何一色。色陰是名一色。云何四非色。受陰想 陰行陰識陰。是名四非色。
[0545c11] 五陰幾可見幾不可見。四不可見。一二分。或 可見或不可見。云何四不可見。受陰想陰行 陰識陰。是名四不可見。云何一二分或可見
或不可見。色陰是名一二分或可見或不可 見。云何色陰可見。色入。是名色陰可見。云何 色陰不可見。除色入餘色陰不可見。是名色 陰不可見。
[0545c18] 五陰幾有對幾無對。四無對。一二分或有對 或無對。云何四無對。受陰想陰行陰識陰。 是名四無對。云何一二分或有對或無對。色
陰是名一二分或有對或無對。云何色陰有 對。十色入是名色陰有對云何色陰無對。法 入色是名色陰無對。
[0545c24] 五陰幾聖幾非聖。一切二分。或聖或非聖。云 何色陰非聖。若色陰有漏。是名色陰非聖。云 何色陰非聖。色受陰是名色陰非聖。云何色
陰非聖。若色陰非學非無學十色入初四色。 是名色陰非聖。云何色陰聖。若色陰無漏。是 名色陰聖。云何色陰聖。若色陰學若無學。學
人離結使聖心入聖道。若堅信若堅法。及餘 趣人見行過患。觀涅槃寂滅。如實觀苦集滅 道。未得欲得。未解欲解。未證欲證。離煩惱修
道。見學人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觀智具 足。若智地若觀解脫心。即證沙門果。若須陀 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無學人欲得阿羅
漢果。未得聖法。欲得修道。觀智具足。若智地 若觀解脫心。即得阿羅漢果。若實人若趣正 語正業正命正身進正身除。是名色陰聖。云
何受陰非聖。若受陰有漏。是名受陰非聖。云 何受陰非聖。若受受陰。是名受陰非聖。云 何受陰非聖。若受陰非學非無學。眼觸受耳
鼻舌身意觸受。是名受陰非聖。云何受陰聖。 若受陰無漏。是名受陰聖。云何受陰聖。信根 相應意觸受。是名受陰聖。云何受陰聖。若受
陰學若無學。學人離結使。乃至欲得證阿羅 漢果。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