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ṃyuktābhidharmahṛdaya śāstra 雜阿毘曇心論
Scroll 10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雜阿毘曇心論卷第十尊者法救造
宋天竺三藏僧伽跋摩等譯
擇品第十之一
雖已說多法 決定眾雜義
於彼無量處 當復擇其要
牟尼說見道 疾故名法輪
或說學八支 轉至於他心
[0950b11] 牟尼說見道疾故名法輪者。滅二種癡故說 牟尼。寂滅滿足故說牟尼。說者顯示也。彼 見增故說見道。以慧增故。求爾炎故。至非品
故說道。疾者速進也。見道是捷疾道。不起定 故。一品道頓斷九品結。是法故說法。離眾生 故。捨此至彼故說輪。謂捨苦至集。乃至捨滅
至道。復次似輪故說輪。如輪下轉至上上轉 至下。如是見道輪。下忍轉至上智。復轉至 忍。復次上下義故說輪。如輪下至上上至下。
如是見道輪。緣欲界已上緣第一有。緣第一 有已下緣欲界。復次降伏諦方故說輪。如聖 王輪。或說學八支轉至於他心者。尊者瞿沙
說。學八支轉至他心名轉法輪。是故說如來 於波羅奈仙人住處轉法輪。以是義故別於 二乘聲聞辟支佛自力轉法輪。雖拘隣等自
轉法輪自修道非他。然由開悟因緣故說世 尊轉法輪。雖苦法忍起已轉。但道比智起說 名為轉。以彼處具五因緣故。所謂捨曾道。得
未曾道。結盡得一味。頓得八智。一時修十六 行。拘隣等五人及八萬四千諸天見諦。彼先 見諦故以拘隣為因緣。世尊及拘隣起世俗
心。地神知故。於大力尊天所聞故。踊躍歡 喜故。本常守護故。近住地神舉聲大唱。遠 住地神展轉宣告。非彼自力知見。是常勝心
非劣心境界故。如是須臾頃。虛空神天展轉 唱聲乃至梵天不至上地。以彼自地耳識非 分故。有說。以梵名名阿迦膩吒天聲。雖念念
滅而相續起故言聲至梵天。轉輪王出世以 十善業道化導眾生。以十善業道欲界受報。 是故轉輪王出世聲至他化自在天。以未離
欲故不至離欲地。梵天勸請世尊轉法輪故。 是故聲至梵天。淨居天勸發成無上道故。是 故聲至淨居天。成稱業故聲有齊限。問云何 為梵輪。答。
佛說具足道 廣大名梵輪
齊輻輞具足 對治非梵行
[0950c18] 一切八聖道共依廣大故名為梵輪。彼正語 正業正命不壞故名為齊。齊轂也。正見正思 惟正方便依戒立故廣緣故名為輻。正念正
定攝正見正思惟正方便輻故名為輞。煩惱 名非梵。不愛果故。道者對治非梵煩惱是故 名梵輪。已說梵輪。賢聖八支成就齊 (本音優波婆素 如下釋)
。今當說。
謂優波婆素 受時他二說
具足一日夜 離嚴飾威儀
[0950c27] 優波者近。婆素者住。近盡壽三婆邏住故說 近住。三者等。婆邏者護。謂等護一切眾生 (一切經論中言律儀者悉應言等護)
。是故說隨一切眾生慈心住得 律儀。彼若作是念。於此受不於彼受。不得律 儀。心不淨故別受。不得律儀。律儀離增減 故。受者受取由作故。非發心而得。時者謂明
相出時受。他者從他人受。從眾生故不從非 眾生數。不言語故。非嬰孩非眠非癡非狂不 解齋法故。彼此和合故得受。若得犯戒及煩
惱起能見過者從彼受。二俱說者。授者受者 二皆說授者。先說受者隨說。若授者不說則 不成授。授不成故受亦不成。若受者不說則
不成受。無受說故。非無說而作業生。作不 生故無作亦不生。無作不生故則無餘識俱 生功德。若二人一時說者亦不成受。無授故。
具足者。聖八支成就。如比丘不具足律儀則 非比丘。此亦如是。一日一夜者。第三分齊 非分故有二分齊如前說。齋律儀得日夜分
齊。餘律儀得盡壽分齊。離嚴飾威儀者。 謂纓絡被服為嚴飾故。著者悉應捨離住 威儀受。以莊嚴為放逸足故。調伏住則不放
逸。放逸者不應作而作。壞威儀者不恭敬故 不得律儀。黃門時黃門無形二形不生律儀。 何以故。貪欲增故。無慚愧增故。在人趣依三
方非餘。捷疾知覺故。五種清淨因緣修多羅 品已說。問齋幾是尸羅支。幾是不放逸支。幾 是持支。答。
尸羅支有四 不放逸支一
餘則是持支 齋支慧所說
[0951a27] 前四是尸羅支 (尸羅譯言修習亦言正順三昧亦言清涼亦言安眠) 。捨性罪自 性戒故。不飲酒是不放逸支。飲酒是放逸支。
令心失念故。是故離彼名不放逸支。餘則是 持支者。隨順戒故。有說。離非時食是齋。餘者 齋支。復有說。離非時食是齋亦齋支。餘者
是支。如等見是道亦道支。擇法覺是覺亦覺 支。彼亦如是。若說九支者不然。何以故。離 高床大床塗身香華。共立一支。俱莊嚴處起
故。如老死立一有支。俱熟故。彼亦如是。問 離兩舌惡口綺語等是離性罪。何故不立齋 律儀耶。答難護故。常習近故。出家者尚難護。
以常行故。況復在家。如是難護者諸威儀。除 不飲酒。餘遮罪亦不立齋支。問已知惡戒熱 所燒。齋律儀栴檀塗今當說。何故無不具足
律儀優婆塞何所疑俱見其過。若有不具足 優婆塞律儀。優婆塞者。何故無不具足沙彌 律儀沙彌耶。若無者何故說一行等優婆塞。 何得所說非無義。答。
具律優婆塞 比丘律儀一
以彼缺減義 牟尼說少分
[0951b18] 具律優婆塞比丘律儀一者。有一說具足優 婆塞律儀名優婆塞。非不具足沙彌。比丘亦 如是。如說我某甲歸依佛兩足尊歸依法離
欲尊歸依僧諸眾尊我是優婆塞。當證知盡 壽捨眾生受歸依心清淨。乃至第三口作得優 婆塞律儀。問此是離殺生口作。云何得餘律
儀耶。答當知除等故。應說我盡壽捨眾生等。 如戒等取除等故名戒取。彼亦如是。復次捨 眾生者。謂捨自眾生故。從今乃至捨自眾生
所受戒。終不毀犯。復次波羅提木叉律儀於 眾生處得。彼作是說。我從今日不殺眾生。亦 於彼不盜不邪婬不妄語。以護彼故不飲酒。
是故一切遮罪中。離飲酒立優婆塞律儀。以 飲酒一切放逸足故。自所受難護故。是故說 離他婬。當知兩舌惡口綺語亦如是說。以彼
聖人經生猶故知而不說犯。若言無一行等 優婆塞者不然。實有一行等優婆塞建立此 云何。以彼缺減義牟尼說少分。佛以缺戒者
故說少分優婆塞。彼具戒優婆塞。若持一不 持四。是名一行。持二不持三。是名少分。餘 亦如是。謂所得戒令知故為說非無義。問若
人九歲若十歲受優婆塞律儀。然後取妻。以 彼女人為妻分。先於彼女人所為得律儀不。 若得者云何不犯戒。若不得者何得非少分。
答得支非具足得。不他婬處不得離非梵行 處。謂為妻分已不起他婬。所不應作亦如是。 優婆塞受沙彌戒。不捨優婆塞戒得沙彌戒。
以勝為名故不名優婆塞。若彼沙彌還俗時。 說言我作優婆塞。當證知即是優婆塞。若異 者應更受優婆塞律儀。比丘亦如是。已說律 儀。律儀比類今當說。
二律儀妙行 業道初解脫
說業及尸羅 如是七種名
[0951c22] 波羅提木叉律儀作時。即彼剎那無作。凡有 七種名。一名律儀。二名波羅提木叉律儀。三 名妙行。四名業道。五名波羅提木叉。六名業。
七名尸羅。彼一切惡戒對治故名律儀。防護 惡戒故。入七眾具故名波羅提木叉律儀。於 一切眾生所得故。善作故名妙行。得愛果故。
思願道故名業道。思願從彼道轉故。彼最初 隨順解脫故名波羅提木叉。隨一切眾生慈 心得故。業者作。所起作故。言是思者不然。是
說波羅提木叉故。以此當知亦非後三業道。 尸羅者淳善義。不害心起故。後諸無作有五 種名。除波羅提木叉及業道。除波羅提木叉
者。非前故。除業道者。在起業思願後故。已 說律儀類名。謂身身業成就不成就今當說。
成就身非業 或說業非身
或有身業俱 或亦不俱說
[0952a09] 成就身非業者。謂或有凡夫人處卵胎迦羅 羅胞肉段堅厚。前身作已。捨此身未成未能 起作。無麁心現在前故。麁心現在前能起身
業。而彼細心現在前。如是內向外向內事外 事盡當知。復次彼分中極苦逼迫故不能動 轉。何能起作。若生欲界不住律儀。亦非不律
儀處身無作。若眠若狂若醉。無求無方便捨 作因緣。業品已說。或說業非身者。謂聖人生 無色界。彼成就道共身業非身。彼色非分故。
或有身業俱者。聖人處母胎迦羅羅胞肉段 堅厚。若生欲界。處律儀波羅提木叉禪無漏。 住不律儀不住律儀。亦非不律儀身有作。有
作不失。若生色界。此諸身色眾生居故。身業 者。或有說律儀。或說不律儀。或不捨作故。或 亦不俱說者。無色界凡夫非身無色故。非身
業凡夫故。口業亦如是。問世尊說四種入胎 此云何。答。
謂入不正知 及住與出胎
乃至入正知 住出亦復然
[0952a28] 彼少福眾生入母胎。顛倒想轉顛倒解。所謂 風飄雨雪大寒大闇。多眾擾亂聲。入華間林 中草窟華窟樹下牆間。住於母胎。亦顛倒想
及顛倒解。所見如前說。出胎亦顛倒想解。所 見如前。多福眾生見園林浴池殿堂樓閣跏 趺端坐。餘如前說。是名第一入胎。第二入胎
者。自知入胎。不顛倒想不顛倒解。而住出顛 倒。如前說。第三入胎者。自知我如是入胎如 是住胎。出則顛倒如前說。第四入胎者。自知
我如是入胎。住時自知我如是住胎。出時自 知我如是出胎。問此諸入胎者說何等人。答。
初者不淨業 亦復不求智
中二各成一 第四俱成就
[0952b12] 彼初者善業不清淨亦不求智。第二者業清 淨而不求智。第三者求智業不清淨。第四者 俱成就。又說。初入胎者一切眾生。第二轉輪
王。第三辟支佛。第四如來。問須陀洹有不善 業邪。若有者何故不墮惡趣。若無者應離 欲。離欲者無有是處。答。
住於初果者 一種不淨業
而不墮惡趣 業不具足故
[0952b20] 須陀洹雖有修道斷不淨業。無見道斷業。無 對事故。是故不墮惡趣。具不具足故。如車 二輪具能有所運。一輪壞則無所堪。彼亦如
是。鳥譬亦然。愚者墮惡趣非智者。凡夫墮惡 趣非聖人。犯戒墮惡趣非持戒。惡心墮惡趣 非善心。如修多羅品說。食擇品當說今當說。
四食在欲界 四生趣亦然
三食上二界 摶食彼則無
[0952b28] 四食在欲界者。欲界有四食。四生趣亦然者。 四生五趣亦有四食。地獄中鐵丸洋銅。雖復 增苦壞。飢渴故名食。及冷風觸身亦名為食。
三食上二界摶食彼則無者。色無色界無摶 食。身輕微故。無色故。問諸趣一一趣何食 增。答。
於彼餓鬼趣 意思食為增
及與諸卵生 三無色亦然
[0952c07] 於彼餓鬼趣意思食為增者。餓鬼趣意思食 增。以彼意行多故。及與諸卵生者。彼亦意思 食增。以彼處卵生常念母故。得不爛壞。三
無色亦然者。除非想非非想。餘三無色亦意 思食增。意行多故。
胎生摶食增 謂彼人趣中
地獄識食增 第一有亦然
[0952c14] 胎生摶食增謂彼人趣中者。胎生者人趣中 摶食增多。以摶食持身故。地獄識食增第一 有亦然者。地獄識食增。識持名色故。非想非
非想亦識食增。以識持名故。
欲天如人趣 色界觸食增
及與畜生趣 濕生亦復然
[0952c20] 欲天如人趣者。欲界天摶食增。色界觸食增 者。色界天觸食增。受修禪故。及與畜生趣濕 生亦復然者。畜生趣中濕生者觸食增。持義
是食義。如榰持瓶安住不壞。如是以食持 身。身則不壞。牽有故說食。問若然者一切有 漏法是食。牽有故。答增上故說力。能牽有故
說食。有二事故名食。謂前方便牽。牽已復長 養。問何故說四是食。答此不應問一切難起。 但隨量所應故說四。彼摶食者。長養諸根四
大故說食。觸者長養心心法故說食。意思者 長養當來有故說食。識者長養名色故說食。 是故說四食。問若歸依佛法僧者 (梵音中三寶名覆護歸依
趣向義應云歸趣佛覆護法僧亦如是) 。為何所歸。三寶各二種。佛 有二種身。謂生身及法身。法亦二種。謂第一 義涅槃法及一切無我法。僧亦二種。謂第一
義僧及等僧。為歸何等。答。
歸依彼諸佛 所得無學法
涅槃無上法 僧學無學法
[0953a09] 諸佛所成就無學法名為佛。歸者歸佛所得 無學法名歸佛。不歸佛所成就無諍等諸有 漏法。自性不解脫故。以是故當知亦除生身。
若言於如來所起惡心傷足出血不得無間罪 者不然。何以故。起惡心故。謂於佛所得無學 法起惡心而傷足故得無間罪。復次壞佛所
得無學功德所依故。所依壞故依者亦壞。如 瓶壞乳亦壞。歸依愛盡名歸法。善故常故。當 知除餘法。以餘法無善及常故。歸依僧所得
學無學法名歸僧。不歸僧所成就非學非無 學法及生身。以有漏故。亦非等僧可壞故。問 歸依以何為自性。答有說。口業自性。言說
假合故。復有說亦身口業自性。戒自性故。 問歸依有何義。答覆護義是依義。安慰義是 依義。以是因緣故歸依。是受律儀門。修多
羅品說四不壞淨言。擇品當廣說今當說。
緣覺菩薩道 及與三真諦
於彼無垢信 是法不壞淨
[0953a27] 辟支佛所得三根及眷屬。一切菩薩所修行 道及苦集滅諦。緣此諸法起無漏信。是名不 壞緣法。不壞淨壞緣後當說。
隨生清淨戒 佛僧如歸說
此事有二種 說有四種名
[0953b03] 隨生清淨戒者。謂無漏隨生身口業。是賢聖 所重戒。是名戒不壞淨。佛僧如歸說者。佛及 僧當知如前歸依說。彼緣佛法無漏信。是於
佛不壞淨緣。僧法無漏信。是於僧不壞淨。若 緣佛所得無漏法及菩薩所得學法。是名壞 緣法不壞淨。如是緣佛辟支佛法聲聞法乃
至一切學無學法。是亦名壞緣法不壞淨。問 不壞淨有幾事。答此事有二種。謂信及戒。信 者心淨。戒者四大淨。說有四種名者。事緣
建立故有四。以信緣別故為三種。知淨者。若 知若得若持清淨。問何所知。答四真諦。復有 說者名不壞淨。如首羅長者。復次勇猛故不
斷。有說者名不壞淨。如依長者 (此二長者皆得初道魔不能壞 不能斷各依己自說為名) 。問云何次第。答佛知淨在前。佛是
根本。以說故。問佛何所能。答曰覺法。問誰持 法。答曰僧。問彼僧云何得一味。答曰聖戒。復 次能說者為佛。何所說。謂法為誰說。謂僧誰
持法。謂戒。復次良醫者佛。治病者法。看病者 僧。藥者聖戒。是名次第說。彼於苦集諦及下 根。於道諦一因緣得不壞淨。謂信也 (三根於苦集盡生信
厭下根於道未能愛樂唯信也) 。彼於滅諦及中上根。於道諦二 因緣得不壞淨。謂信及欲樂 (三根於滅悉皆愛樂中上根於道乃能愛 樂信俱有)
。修多羅品說沙門果。擇品當廣說今當 說。
所謂沙門果 無為亦有為
有為學果三 無學果第四
[0953b29] 二種沙門果。有為及無為。有為學果有三。有 為無學果第四。一切無為悉非學非無學。
八十九聖人 沙門無為果
亦說於有為 一切沙門道
[0953c04] 彼見道八忍。是沙門八智。是沙門有為果。 八種煩惱斷。是沙門無為果。欲界修道離欲 九無礙道。是沙門九解脫道。是沙門有為果。
九種煩惱斷。是沙門無為果。如是乃至非想 非非想離欲盡當知。顯現故世尊說四。以此 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