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hidharmakośaśāstrakārikāvibhāṣya (Apidamo Cang Xian Zong Lun) 阿毘達磨藏顯宗論
Scroll 22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阿毘達磨藏顯宗論卷第二十二尊者眾賢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辯業品第五之五
[0878b27] 又經中說有三牟尼。又經中言有三清淨。俱 身語意。相各云何。頌曰。
無學身語業 即意三牟尼
三清淨應知 即諸三妙行
[0878c02] 論曰。無學身業名身牟尼。無學語業名語牟 尼。即無學意名意牟尼。非意牟尼意業為體。 何緣唯說色識蘊中有是牟尼。非於餘蘊。
有餘師說。舉後及初類顯中間。亦有此義。 如實義者。勝義牟尼。唯心為體。故契經說。心 寂靜故有情寂靜。此心牟尼。由身語業離眾
惡故。可以比知。意業於中無能比用。唯能所 比合立牟尼。何故牟尼唯在無學。以阿羅漢 是實牟尼。諸煩惱言永寂靜故。諸身語意三
種妙行。名身語意三種清淨。無漏妙行永離 惡行煩惱垢故。可名清淨。有漏妙行猶為惡 行煩惱垢污。如何清淨。此亦暫時能離惡行
煩惱垢故得清淨名。或此力能引起無漏勝 義清淨故立淨名。若謂此亦能引煩惱垢故。 謂作煩惱等無間緣是則不應名清淨者。此
亦非理。善心起時。非為染心起加行故。染心 無間無漏不生。有漏善心能引無漏。故有漏 善得清淨名。順無漏心能除穢故。說此二者。
為息有情。計邪牟尼。邪清淨故。又經中說有 三惡行。又經中言有三妙行。俱身語意。相各 云何。頌曰。
惡身語意業 說名三惡行
及貪嗔邪見 三妙行翻此
[0878c25] 論曰。一切不善身語二業加行後起。及與根 本并不善思。如次名身語意惡行。然意惡行 復有三種。謂非意業貪嗔邪見。豈不契經。
亦說貪等名為意業。如何今說貪嗔邪見非 意業邪。是業資糧故亦名業。如漏資糧亦 名漏等。是諸聖賢所訶厭故。又能感得非愛
果故。此行即惡故名惡行。三妙行者翻此應 知。謂一切善身語二業加行後起。及與根本 并諸善思。如次名身語意妙行。然意妙行復
有三種。非業無貪無嗔正見。智所讚故。感 愛果故。此行即妙。故名妙行。正見邪見雖 非益損他。而為彼本故亦成善惡。又經中言。
有十業道。或善或惡。其相云何。頌曰。
所說十業道 攝惡妙行中
麁品為其性 如應成善惡
[0879a11] 論曰。於前所說惡妙行中。若麁顯易知。攝為 十業道。如應若善攝前妙行。不善業道攝前 惡行。不攝何等妙惡行耶。加行後起等。彼非
麁顯故。且於不善十業道中。若身惡行令他 有情失命失財失妻妾等。說為業道。令遠離 故。若語惡行過失尤重。說為業道。令遠離
故。若意惡行重貪嗔等。說為業道。令遠離 故。加行後起及餘過輕。并不善思皆非業道。 善業道中身善業道。於身妙行不攝一分。謂
加行後起及餘善身業。即離飲酒斷草施等。 語善業道於語妙行不攝一分。謂愛語等意 善業道。於意妙行不攝一分。謂諸善思。十
業道中前七業道。為皆定有表無表耶。不爾 云何。頌曰。
惡六定無表 彼自作婬二
善七受生二 定生唯無表
[0879a27] 論曰。七惡業道中六定有無表。謂殺生等。除 欲邪行。非如是六。若遣他為。至根本時有表 生故。若有自作彼六業道。則六皆有表無表
二謂起表時彼便死等後方死等與遣使同。 根本成時唯無表故。唯欲邪行必具二種。要 是自身所究竟故。非遣他作如自生喜。七善
業道。若從受生必皆具二。謂表無表。受生尸 羅必依表故。靜慮無漏所攝律儀。名為定生。 此唯無表。但依心力而得生故。加行後起如 根本耶。不爾云何。頌曰。
加行定有表 無表或有無
後起此相違
[0879b10] 論曰。業道加行必定有表。此位無表。或有或 無。若猛利纏淳淨心起。則有無表。異此則無。 後起翻前定有無表。此位表業。或有或無。第
二剎那無表為始。名為後起。故此定有。若於 爾時起隨前業。則亦有表。異此便無於此義 中建立業道。加行根本。後起異相。如順正
理廣辯應知。又契經說。苾芻當知。殺有三種。 一從貪生。二從嗔生。三從癡生。乃至邪見 有三亦爾。豈諸業道於究竟時皆由三根。佛
作是說。非諸業道於究竟時皆由三根。加行 有異。云何有異。頌曰。
加行三根起 彼無間生故
貪等三根生
[0879b23] 論曰。不善業道加行生時。一一由三不善根 起。依先等起故作是說。殺生加行由貪起者。 如有貪彼齒髮身分。或為得財。或為戲樂。或
為拔濟親友自身。從貪引起殺生加行。從瞋 起者。如為除怨發憤恚心起殺加行。從癡起 者。如波剌斯作如是說。父母老病。若令命
終便生勝福。以令解脫現在眾苦。新得勝身 明利根故。又謂是法祠中殺生。又諸王等依 世法律。誅戮怨敵除剪凶徒。謂成大福起
殺加行。又外道言。蛇蠍蜂等為人毒害。殺 便獲福。羊鹿水牛及餘禽獸。本擬供食故殺 無罪。又因邪見殺害眾生。此等加行皆從
癡起。餘六加行從三根生。如順正理廣辯 其相貪等加行如何從三。以從三根無間生 故。謂從貪等三不善根。無間各容生三業道。
由此已顯從貪瞋癡無間相應生三加行。依 無間義亦生業道。已說不善從三根生。善復 云何。頌曰。
善於三位中 皆三善根起
[0879c13] 論曰。諸善業道所有加行根本後起。皆從無 貪無瞋無癡善根所起。以善三位皆是善心 所等起故。善心必與三種善根共相應故。此
善三位其相云何。謂遠離前不善三位。所 有三位應知是善。且如勤策受具戒時。來入 戒壇禮苾芻眾。至誠發語請親教師。乃至一
白二羯磨等。皆名為善業道加行。第三羯磨 竟。一剎那中。表無表業。名根本業道。從此以 後至說四依。及餘依前相續隨轉。表無表業
皆名後起。如先所說。非諸業道。於究竟位。皆 由三根。應說由何根究竟何業道。頌曰。
殺麁語瞋恚 究竟皆由瞋
盜邪行及貪 皆由貪究竟
邪見癡究竟 許所餘由三
[0879c27] 論曰。惡業道中殺生麁語瞋恚業道。由瞋究 竟要無所顧。極麁惡心現在前時。此三成故 諸不與取欲邪行貪。此三業道。由貪究竟要
有所顧。極染污心現在前時。此三成故。邪見 究竟要由愚癡。由上品癡現前成故。虛誑離 間雜穢語三。一一許容由三究竟。以貪瞋等
現在前時。一一能令此三成故。諸惡業道何 處起耶。頌曰。
有情具名色 名身等處起
[0880a07] 論曰。如前所說四品業道。三三一三。隨其次 第。於有情等四處而生。謂殺等三有情處起。 要待有情此業道生。故非唯待外物此業道
生。豈不此三亦名色處起。一蘊一念亦得名色 名。此三要託諸蘊總故。偷盜等三眾具處起。 於他有情所受用物。欲攝屬己業道方成。雖
待有情而眾具勝。故說三種託眾具成。唯邪 見一名色處起。由此撥無名色法故。雖此亦 撥涅槃為無。而名色門撥無永滅謂尚無苦
況苦涅槃。是故但言名色處起。豈不邪見。亦 撥有情。何故但言名色處起。由此緣別名色 亦生。但撥有情所依名色。撥能依假不說自
成。又聖教中有無有情理必無。名色亦無同 有情。撥實為無重故成業道撥無假法輕故 非業道。是故不言有情處起。虛誑語等三
名身等處起。語體必依名等起故。語雖亦託 有情等生。而正親依名身等起。又雜穢語不 待有情。無有不託名身等者。或依不共處立
業道無失。麁語雖依名身等起。恐謂唯依外 此業道亦成。故說唯依有情處起。又發麁語 不假飾詞。故不說依名身等起。由何建立殺
業道成。謂由加行及由果滿。於此二分隨闕 一時。不為殺生根本罪觸。頗有殺者起殺加 行及令果滿。而彼不為殺罪觸耶。曰有。云何。 頌曰。
俱死及前死 無根依別故
[0880b04] 論曰。若能殺者。起殺加行定欲殺他。與所殺 生俱時捨命。或在前死。彼能殺者業道不成。 所以者何。以所殺者命未斷故。以能殺者其
命已終。別依生故。謂殺加行所依止身今已 斷滅。雖有別類身同分生非罪依止。此曾未 起殺生加行成殺業道。理不應然。若有多人
集為軍眾欲殺怨敵。或獵獸等。於中隨有一 殺生時。何人得成殺生業道。頌曰。
軍等若同事 皆成如作者
[0880b13] 論曰。於軍等中若隨有一。作殺生事如自作 者。一切皆成殺生業道。由彼同許為一事故。 如為一事展轉相教。故一殺生。餘皆得罪。若
有他力逼入此中。因即同心。亦成殺罪。唯除 若有立誓要期。救自命緣亦不行殺。無殺心 故不得殺罪。今應別辯十業道相。謂齊何量
名為殺生。乃至齊何名為邪見。且先分別殺 生相者。頌曰。
殺生由故思 他想不誤殺
[0880b22] 論曰。要由先發欲殺故思。於他有情。他有情 想。作殺加行。不誤而殺。謂唯殺彼不漫殺餘。 齊此名為殺生業道。有懷猶豫為杌為人。設
復是人。為彼非彼。因起決志。若是若非我定 當殺。由心無顧。若殺有情亦成業道。如是業 道若定若疑。但具殺緣皆有成理。於 剎 那滅
行殺罪如何成。以起惡心行殺加行。令所殺 者。現命滅時。不能為因。引同類命。障應生 命。令永不生。故名殺生。由斯獲罪。已分別殺 生。當辯不與取。頌曰。
不與取他物 力竊取屬己
[0880c04] 論曰。前不誤等言如應流至後。謂要先發欲 盜故思。於他物中起他物想。或力或竊。起盜 加行。不誤而取。令屬己身。齊此名為不與取
罪。若有盜取窣堵波物。於佛得罪。佛將涅 槃總受世間所施物故。盜亡僧物已作羯磨。 於界內僧得偷盜罪。羯磨未了於一切僧。若
盜他人及象馬等。出所住處業道方成。已辯 不與取。當辯欲邪行。頌曰。
欲邪行四種 行所不應行
[0880c13] 論曰。總有四種行不應行。皆得名為欲邪行 罪。一於非境。謂他所護。或母或父或父母親。 乃至或失所守護境。二於非道。謂設己妻口
及餘道。三於非處。謂於制多寺中逈處。四 於非時。謂懷胎時。飲兒乳時。受齋戒時有說 若夫許受齋戒而有所犯。方謂非時。既不誤
言亦流至此。若於他婦謂是己妻。或於己妻 謂為他婦。道非道等但有誤心。雖有所行而 非業道。若於此他婦作餘他婦想行非梵行。
有說亦成。加行受用時並於他境故。有說如 殺業道不成加行。究竟時前境各別故。苾 芻尼等如有戒妻若有侵 [夌*欠] 亦成業道。已辯
欲邪行當辯虛誑語。頌曰。
染異想發言 解義虛誑語
[0880c27] 論曰。說聽力故成虛誑語。謂於所說異想發 言。及所誑者解所說義。染心不誤方成業道。 所誑未解。雜穢語收語多字成。要最後念
表無表業。方成業道。或隨所誑解義即成。前 字俱行皆此加行。此中解義據所誑者能解 名解。非正解義。齊何名為能解正解。前謂解
者。住耳識時。後謂正能分別其義。若正解義 義意識知。語表耳識俱時滅故。應此業道。唯 無表成。是故理應。善義言者。住耳識住。業道
即成。能誑具足表無表故。有言所誑隨解不 解。但異想說業道即成。不爾此同離間語故。 隨忍不忍要解方成。經說諸言略有十六。謂
於不見不聞不覺不知事中言實見等。所見 等中言不見等。如是八種名非聖言。不見等 中言不見等。所見等中言實見等。如是八種
名為聖言。何等名為所見等相。頌曰。
由眼耳意識 并餘三所證
如次第名為 所見聞知覺
[0881a16] 論曰。若境由眼耳意餘識所證如次名所見 等。鼻舌身根取至境故總名為覺。餘經定說 三根所取為所覺故。經言大母。汝意云何。諸
所有色非汝眼見。非汝曾見。非汝當見。非希 求見。汝為因此起欲起貪起親起愛起阿賴 耶起尼延底起耽著不。不爾大德諸所有聲。
非汝耳聞。廣說乃至。諸所有法非汝意知。廣 說乃至。不爾大德復告大母。汝於此中應知 所見。唯有所見。應知所聞。所覺所知。唯有所
聞所覺所知。此經既於色聲法境。說為所見 所聞所知。准此於餘定立所覺。若不許爾所 覺是何。又香等三所見等外。於彼三境應不
起言。已辯虛誑語。當辯餘三語。頌曰。
染心壞他語 說名離間語
非愛麁惡語 諸染雜穢語
餘說異三染 侫歌邪論等
[0881b03] 論曰。若染污心發壞他語。若他壞不壞。俱成 離間語。解義不誤流至此中。若以染心發非 愛語。毀訾於他名麁惡語。前染心語流至此
故。解義不誤亦與前同。一切染心所發諸語 名雜穢語。皆雜穢故。唯前語字流至此中。 有說異前三餘染心所發。侫歌邪論等。方雜
穢語。收侫謂苾芻邪求名利發諂愛語。歌 謂倡伎染心悅他作諸諂曲。及染心者諷 吟相調。邪論者謂勝數明等。述惡見言等。 謂染心所發悲歎及戲論語。輪王現時歌詠
等語。隨順出離與染相違。故彼皆非雜穢語 攝。有說彼有嫁娶等言。雜穢語收非業道攝 薄塵類故。不引無表。非無無表可業道攝已 辯三語。當辯意三。頌曰。
惡欲他財貪 憎有情瞋恚
撥善惡等見 名邪見業道
[0881b19] 論曰。於他財物非理耽求欲令屬己。或力或 竊。如是惡欲名貪業道。於有情類起憎恚心。 欲為逼迫名瞋業道。於善惡等惡見撥無。此
見名為邪見業道。舉初攝後。故說等言。具足 應如契經所說。謗因謗果二世尊等總十一 類。邪見不同。謂無施與。乃至廣說。如是已辯
十業道相。依何義釋諸業道名。頌曰。
此中三唯道 七業亦道故
[0881b27] 論曰。十業道中。後三唯道業之道故立業道 名。彼相應思說名為業。彼轉故轉。彼行故 行。如彼勢力而造作故。前七是業。身語業
故。亦業之道。思所遊故。由能等起身語業 思。託身語業為境轉故。業業之道立業道名。 故於此中言業道者。具顯業道業業道義。雖
不同類而一為餘。世記論中俱極成故。或業 之道故名業道。亦業亦道故名業道。具足應 言業道業道。以一為餘但言業道。善業道義
類此應知。加行後起應名業道。思亦緣彼為 境轉故。理亦應說。而不說者。為本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