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jñāpradīpamūlamadhyamakavṛtti (Bore Deng Lun Shi) 般若燈論釋
Scroll 3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般若燈論釋卷第三偈本龍樹菩薩 釋論分別明菩薩
大唐中印度三藏波羅頗蜜多羅譯
觀去來品第二
[0059c07] 復次初品已說一切法體無起對治。令人信 解。今復次明不來不去緣起差別。使物識知。 遮彼義故。第二品起。此義云何。世間法中。言
說自在。於所作事。深起愛染。今欲拔彼執著 箭故。遮一行相。此外施為。即易可破。彼所 謂者。外人言。應有如是內入體起。何以故。彼
境界差別可言說故。若無此起彼境界差別。 則不可言說。如石女兒不可說。彼有來有去。 若提婆達多耶若達多則不如是。由此譬喻。
自他諸法起義得成。論者言。若施戒禪等。多 修習故。自性起成。或行及住。世間所解此成。 已復成過。如在定者。以慧眼觀。彼施戒等。行
及不行。第一義中。體不可得。彼境界差別可 言說。因義不成故。如遮行起行亦同破。復次 若謂我立因種共汝同解分別俱成者。此義
不然。何以故。彼俱成因。驗無體故。如是異執 有驗。違彼因義故。復次若第一義中。謂有去 者。彼已去未去去處三應可得。如偈曰。
已去不應受
[0059c26] 釋曰。謂去法已謝故。此義自他俱解。不須成 立。偈曰。
未去亦不受
[0059c29] 釋曰。由去者故。如已去者。義意如此。復次云 何未去。謂彼去者。未有起作。以彼法未去 故。能成所成法自在俱得成。以法體法相欲
去者。譬喻驗故。此復云何。以未去亦不受。此 義成立。何以故。以未去故。譬如餘欲去者。復 次優樓佉弟子言。何等未去。為如提婆達多
未去為去如是不受耶。為如提婆達多去作 不去令他解耶。論者言。何因緣故。作如此 問。外人言。若汝意欲受先分別則成我義。若
汝意欲受後分別則違汝因義。是故非先因 義不成。復次我立實外別有去法。汝言非者。 是語不然。實外有去。云何成立。謂自體外
句義和合調達境界有去。調達我意如是以 緣隨轉故如和合調達應如是知。論者言。若 世諦中有去和合。提婆達多顯自體外有句
義和合。彼境界故生其去覺。令他解者。於世 諦中成已復成過。何以故。但有處邊剎那剎 那前後差別。名為和合。調達名者。唯是行聚。
自既無體。何有別去。與彼合耶。如是慧者。我 意所欲。復次去名句義與調達合。第一義中。 無譬喻故。體不可得。如是彼世諦中。亦違道
理。何況第一義諦中耶。此等過失。汝不得離。 復次經部師言。因欲起動生彼風界及四大 造。名為身聚。處邊無間。前後起滅。說名為
去。若謂別有外去法者。是義不然。何以故。隨 所起處起者即滅故。譬如火焰惑者謂去。其 實非也。第一義中。亦無去時。汝於第一義中。
遮彼去者。成所成過。論者言。以遮起故。汝說 方便。此義不成。何以故。焰等去迷智同迷 故彼去者去異亦欲遮故。又世間智人。於汝
所執。不歡喜故。復次僧佉人言。如我法中。動 塵偏增。果則轉了。彼未去者說為去故。論者 言彼執了等。先已遮故。去義不成。此唯分別。
復次諸說去者。聞前過失。心生怖畏。共立 義言。去時去故。無前過失。此義決定。論者 偈曰。
離已去未去 去時亦不受
[0060b08] 釋曰。此義云何。彼去時不可得故。若有去時。 為已去耶。為未去耶。若半去半未去。二俱 有過。外人言。汝言去時亦不受者。是義不然。
何以故。此應受故。云何知耶。彼處舉足下足 相貌。名為去時。如偈曰。
非已去未去 彼處去時去
[0060b14] 釋曰。我所欲者。去時有故。去義得成。復次有 人言。若有去處。彼可說有去。如是言說。音聲 有體。以作與依止。不相離故。已去未去者。不
說遮去。此不相應。汝說去時不受。義既不成。 已去未去。此亦不破。論者偈曰。
若去時去者 云何有是義
[0060b20] 釋曰。如汝所欲。去時去者。此義不成。何以 故。以去者故。如已去者。先已破故。復次若定 分別去時去者。為已去中有去。為未去中有
去。為異此二有去處耶。如先說過。復次第一 義中。去時去者驗無體故。此義云何。偈曰。
去時去空故 去時去不然
[0060b26] 釋曰。如問馬櫪。是誰馬櫪。答彼有馬者。又問 誰馬。答彼有櫪者。如是問何等為去時。答彼 處去。問何處去。答彼去時。俱不明了。或謂無
始世諦所解去時。於彼第一義中。欲成立去。 是義不然。何以故。此一去業屬彼去時此外 何處更別有去而言於彼去時去耶。是故汝
說第一義中諸內入起及彼境界差別言說。 又引提婆達等為喻。立義因譬三皆不成。第 一義中以無體故。或謂如是去業。不屬去時。
以不屬故。安置去名。彼有體故。非因不成者。 如偈曰。
說去時去者
[0060c09] 釋曰。去時兼去。此義應爾。而言無去者。此執 有過。是故偈曰。
去時中無去
[0060c12] 釋曰。於去時中。若無去者。則不可說。以為去 時。去時無去者。世間不信受。是故去業攝屬 去時。與時和合義必定爾。汝言無去有異去
者。是義不然。有過失故。若汝欲避如前過咎。 執言去與去時。和合復如是行去者。此義不 然。如偈曰。
去和合去時 去者唯分別
[0060c19] 釋曰。第一義中。去和合等。皆不可得。但憶想 分別故。若定如此。得何等過。偈曰。
若去時中去 復及此行去
則墮二去過 此義則不然
[0060c23] 釋曰。此謂於世諦中。義不然故。復次偈曰。
若有二去法 則有二去者
[0060c25] 釋曰。何因緣故。作如此遮。若有二法。則有二 者。偈曰。
離去者有去 是義則不然
[0060c28] 釋曰。為是義故。此不應爾。如前過咎。應清淨 故。此復云何。如是一去。於世諦中。觀彼去 者。去時得成。第一義中。與此相違。如是彼境
界差別言說。及譬喻等。驗無體故。內入不起。 無來無去。緣起得成。復次毘伽羅論者言。我 所立義。無前過失。何以故。唯有一行。自體去
故。彼處行時。即名為去。彼行作者。名為去 者。是故汝言。有二去者。及二去法。此過不 然。論者言。第一義中。遮彼去故。時則無體。
時無體故。去亦不成。於世諦中。處邊無間。行 聚續起。名為去者。觀察去時。實無自體。此不 相應。復有人言。決定有去。如是應知。此義云
何。彼依止有故。若此依止無。彼則不有。如石 女兒。倒行等事。去依去者。相貌云何。謂提婆 達多。是故若依止有。彼去則有。以因得成故。
如是諸內入起。及去未去等。亦皆得成。論者 偈曰。
離去者無去
[0061a17] 釋曰。汝言去者。為去依止。以此依止有故。 為去因者。是義不然。何以故。若未說因時。去 則不成。此之過失。汝不得離。如偈曰。
離去者有去 是義則不然
[0061a21] 釋曰。若離去者。去則不成。如此句義。先已分 別。是故偈曰。
若其無彼去 何處有去者
[0061a24] 釋曰。彼去者因。驗無體故。此意如是。何處聲 者。謂不信去者。語義得成。先已廣說。去者無 體故。如是依止因不成過。及與彼義相違過
故。復有人言。去有驗故。無前執咎。汝應諦 聽。我決定立有如是去。此義云何。此若有合。 彼則可指示故。此若無合。彼則不可指示。如
兔無角。不可指示言有角也。今有去與合可 指示言彼調達去以去有故。我立義成。論者 言。汝若定謂有調達去可指示者。為欲令於
第一義中。有去者耶。無去者耶。如偈曰。
彼去者不去
[0061b06] 釋曰。今當安立此義。以方便說。所謂第一義 中。彼去者不去。何以故。以作有故。譬如住 者。是故應知。去者不去。復有人言。我今成立
未去者去。以此方便。不能破我。論者言。如與 去合。於世諦中。說去者。去義已不成。今云何 言未去者去。如偈曰。
未去者不去
[0061b13] 釋曰。彼未去者。以無去故。義意如此。復次若 未去者。云何是去。若或時去。云何名未去者。 此自相違。復次方便說者。第一義中。彼
未去者。不名為去。何以故。以去空故。如彼異 者。前來遮句。應為自部諸師。及食糠外道等。 作如是說。復次僧佉人言。如汝所說。彼未去
者。名為不去。汝立此義。成我所成。論者言。 云何名未去者。外人言。去未了故。名未去者。 若去已了。名為去者。論者言。汝所說了。有過
失故。如先已遮。復次若汝言先未作去。名未 去者。是義不然。何以故。汝自破故。謂彼去 者。先未去時。去有自體。汝義如是。復次汝謂
住等。為未去者故。去者無體。如是意欲者。是 義不然。何以故。汝自立義。還自破故。謂未作 去聲。彼去者。體不可得故。復有人言。有異門
故。名為去者。有異門故。名未去者。由此義 成。無如上過。論者言。汝謂去者。未去者。外 別有異者。與彼去合。是義不然。何以故。如偈 曰。
異去及未去 無第三去者
[0061c04] 釋曰。此明何義。謂離去者。及未去者。無彼第 三。此是去者。未去者故。有如此人難令他解。 復次去未去者。先已破故。汝言有異門故。名
為去者。有異門故。名未去者。此義不成。若謂 去者有作故。此作不遍。汝立因義不成。以彼 無作故者。是義不然。何以故。汝言去者。與去
作合。如是去作。是我所遮。譬如功用作聲。是 其無常。作雖不遍。而作故無常。因義得成。如 是去者。與去作合。我遮此故。非因不成。若有
成立。未去義者。亦應以此未去因。答若謂有 去者。無去者住者。住者立義。譬喻無體。以 所成之法一分不具者。是義不然。何以故。所
成分者。彼此俱解。我引住者。為譬喻故。竟有 何咎。如是一人。說為去者。此義不然。如先說 因有去合故。彼可指示以此為因者。因義不
成。亦譬喻無體。以所成之法具故。違於因義 故。外人言。世間眼見彼去者去。見已起說。雖 有聞等。不勝眼見。以是義故。非因等不成。
[0061c22] 論者言。彼如是見世諦中慧。以此為實。第一 義中。如理諦觀。何等名見。若以世諦所見。為 第一義者。彼不可信。此云何知。如偈曰。
若謂去者去 此義云何成
[0061c26] 釋曰。彼去者去。去義不成。譬如有人自言勇 健。將臨戰陣。望風退走。此勇若成。汝義則 立。云何不成。如偈曰。
去者無去故 不成義如是
[0062a01] 釋曰。如去無體。我先已說。令他解故。何處令 解。如上偈言。已去者不去故。及彼去起亦 先已遮。已去不去者。此是立義。令他得解。云
何令解。如上偈言。若謂去者去。此義云何。成 等如先分別。如是第一義中。無去無去者。以 去不實故。但彼妄置去者。名去彼諍論者。如
是立義得此過失。云何過失。偈曰。
去者去既空 何有去者去
[0062a09] 釋曰。若謂去成去者。與彼去合。是義不然。何 以故。若汝欲避如前過失。第一義中。成立一 去與去者。合彼名為去。此執則墮二去過中。
如偈曰。
去者與去合 則墮二去咎
[0062a14] 云何如此。偈曰。
一去了去者 二謂去者去
[0062a16] 釋曰。以是義故。別有過失。謂墮二去者。此復 云何。偈曰。
離去者有去 是義則不然
[0062a19] 釋曰。所依若無。能依不有。義意如此。必欲無 去。有去者故。及有二去。二去者故。理應有 去。名為去者。又欲去與去者一故。世諦成立。
非第一義。以第一義中譬喻無體。如彼所說。 驗不成故。外人言。定有去。何以故。彼初發足 有故。若世間無物。則無初起。如虛空花。由世
間有物。彼處轉離。即名初發。說為行相。是故 有去。論者言。譬如染鷄。後色雖異。鷄體是 一。汝亦如此。語雖異前。義更無別。如先所
問。今還問汝。為已行名初發。為未行名初 發。為行時名初發耶。三皆不然。如偈曰。
已去中無發 未去亦無發
去時中無發 何處當有發
[0062b03] 釋曰。已去中無發者。謂去作用。於彼已謝故。 未去亦無發者。謂未行無去。去則不然。去 時中無發者。謂已去未去等。皆無去義。云何
可說去時有去。如是三種。俱無初發。是故偈 言。何處當有發。以是義故。汝因不成。立義亦 壞。如是已去未去去時。初發不成。令人信解。
語義如此。云何驗耶。所謂已去無初發。以去 者故。譬如去者。去已未去亦無發。以未去故。 譬如欲去者。未去去時中無發。以去者故。譬
如已去未去者。如是初發無體。因義不成。自 謂為因有過失故。外人言。我有異義。所謂 有彼去言說故。以此方便。去有自體。自位
別故。又和合句義起別語言因故。此若無者。 彼自位差別和合句義起別語因則不得有如 生盲人。眼識畢竟無和合故。不可說言彼生
盲者。已見現見及以當見。今有去法及自位 等。和合句義起別語因。故得說言。彼行止息 名為已去。行法正起名為去時。行作未發名
為未去。是故我說。因有力故。去法不空。所欲 義成。無前過失。論者言。若有去法可說去時。 已去未去是義應爾。彼去無體先已廣說。汝
復執有。今當更破。如偈曰。
未發無去時 亦復無已去
彼初起去空 未去何處發
[0062b27] 釋曰。前無去合彼去不起故。偈意如此。先說 去空。令他得解。驗破外人所立義故。復次 未去何處發者。此明去無故。如是第一義中。
分別不起。此義云何。偈曰。
無已去未去 亦無彼去時
於無去法中 何故妄分別
[0062c04] 釋曰。妄分別者。如瞖目人。於虛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