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gācāryabhūmiśāstra (Yujia Shi Di Lun) 瑜伽師地論
Scroll 32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二彌勒菩薩說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本地分中聲聞地第十三第三瑜伽處之三
[0459b25] 云何初修業者始修業時。於修作意如應 安立。隨所安立正修行時最初觸證。於斷 憙樂心一境性。謂善通達修瑜伽師。最初
於彼依瑜伽行初修業者。如是教誨。善來 賢首。汝等今者應依三種取相因緣。或見或 聞或心比度。增上分別取五種相。一厭離相。
二欣樂相。三過患相。四光明相。五了別事 相。問若依瑜伽行初修業者是其貪行。由 不淨觀方可調伏。云何教彼取五種相。答
應如是教誨。善來賢首。汝等隨所依止彼 彼聚落村邑而住於中。若聞所餘彼彼村 邑聚落。或男或女先受安樂後遭苦厄。或 彼男女自遭重病命終殞沒。或彼 男
女所有 知識親戚眷屬遭如是苦。或彼聚落村邑 邊際喪失財寶。或是他來強敵所作。或火 所燒或水所漂。或由惡作而有喪失。或由
不善修營事業而有喪失。或由不善處分 事業而有喪失。或為非愛共財得便而有 喪失。或由家火而有喪失。若汝現見非是 傳聞。或即於此村邑聚落。非是所餘村邑
聚落。或非是此村邑聚落。亦非他人。即汝 自身先所觸證猛利樂受。後還退失。廣說如 前。汝既如是聞已見已。應當生起深心厭
患。如是生死甚為重苦。所得自體極大艱 辛。而於其中有如是等自他衰損差別可 得。謂病衰損壽命衰損。眷屬衰損財寶衰損。
病病法性死死法性。復有一類淨戒衰損正 見衰損。由是因緣彼諸眾生於現法中住 諸苦惱。於當來世往諸惡趣。諸興盛者雖 現法中住諸安樂於當來世往諸善趣。而
是無常。於彼無常現可證得。若有領受興 盛事者。後時衰損定當現前。諸有領受衰 損事者。後時興盛難可現前。諸興盛事皆 是難得易失。壞法如是汝應深心厭患。極
善作意如理受持。如是處所難可保信。我 今於是生死流轉。未般涅槃未解脫心。 難可保信。如是衰損興盛二法勿現我前。 勿彼因緣令我墮在如是處所。生起猛利
剛強辛楚不適意苦。即由此事增上力故。我 當至誠喜樂於斷修不放逸。又我如是多安 住故。當於無義能作邊際。如是汝應善極
作意如理受持。汝取如是厭離相已。復應 精勤取欣樂相。當自觀察所受尸羅。為善 清淨為不清淨。我或失念或不恭敬或多 煩惱。或由無知於諸學處有所違犯。既
違犯已我當如法以其本性增上意樂。於諸 學處發起深心更不毀犯。我於所作當正 應作。於非所作不復當作。以要言之。於 諸學處當令增上意樂圓滿。亦令所有加
行圓滿。汝於如是正觀察時。若自了知戒 蘊清淨。雖不作思我當發起清淨無悔。然 其法爾。尸羅淨者定生如是清淨無悔。若 起如是清淨無悔。雖不作思我起歡悅。然
其法爾無有悔者定生歡悅。如是且於一 種歡悅所依處所。汝應生起清淨無悔為先 歡悅。復於除障喜悅處所當生喜悅。謂 我今者尸羅清淨。有力有能安住世尊所制
學處。於現法中能得未得能觸未觸。能證 未證。由是處所生喜悅意。若汝獲得前後 所證少分差別。即由如是增上力故。於他
圓滿。所證差別。謂諸如來或聖弟子及自後 時所證差別。當生信解發喜悅意。如是行 相諸適悅意。先名歡悅今名喜悅。總名悅
意。如是名為取欣樂相。取是相已復應教 授告言。賢首。汝由如是厭離相故調練其 心。復由如是欣樂相故滋潤其心。汝於斷 滅世間貪憂應多安住。隨於彼彼所緣境
界勤修加行。或奢摩他品或毘鉢舍那品。 即於彼彼所緣境界。當令心住內住等住。 汝當獲得身心輕安及一境性。汝若如是 背諸黑品向諸白品。由調練心滋潤心
故。復應數數取過患相。謂於所有諸相尋 思及隨煩惱取過患相。言諸相者。謂色等 十相。言尋思者。謂欲等八。隨煩惱者。謂貪
欲等五。汝應於彼取過患相。如是諸相 能令其心作用遽務。如是尋思能令其心思 慕躁擾。如是隨煩惱能令其心恒不寂靜。 若心作用諸相所作。思慕躁擾尋思所作。
恒不寂靜隨煩惱所作。由是令心苦惱而 住。是故如是諸相尋思及隨煩惱。是苦非 聖能引。無義令心散動。令心躁擾。令心染 污。汝應如是取過患相。又汝應依心一
境性心安住性心無亂性。以六種行正取 其相。何等為六。一無相想。二於無相中無 作用想。三無分別想。四於無分別中無所思
慕無躁擾想。五寂靜想。六於寂靜中離諸 燒惱寂滅樂想。汝取如是過患相已。復 應數數取光明相。謂或燈明或大火明。或日 輪明或月輪明。既取如是光明相已。復詣
塚間取青瘀相。廣說乃至取骨鎖相。汝若 不能往詣塚間。當取彩畫木石所作如 是諸相。取是相已還所住處。或阿練若或 林樹下或空閑室。或在大床或小繩床或草
葉座。先洗足已結跏趺坐。端身正願安住 背念。先於一境令心不散繫念在前。復於 其中依六種想作意思惟。謂無相想無分
別想。寂靜想。無作用想。無所思慕無躁擾想。 離諸燒惱寂滅樂想。又於其中汝當審諦 周遍了知亂不亂相。分明現前如如審諦。周
遍了知亂不亂相。如是如是汝能了知諸 相尋思隨煩惱中所有亂相。及能了知心 一境性隨六想修諸不亂相。又汝於此亂不 亂相。如是如是審諦了知。便能安住一所
緣境亦能安住內心寂止。諸心相續諸心流 注。前後一味無相無分別寂靜而轉。又若 汝心雖得寂止。由失念故。及由串習諸相 尋思隨煩惱等諸過失故。如鏡中面所緣影
像數現在前。隨所生起。即於其中當更修 習不念作意。謂先所見諸過患相增上力故。 即於如是所緣境相。由所修習不念作意。
除遣散滅當令畢竟不現在前。賢首當知。 如是所緣甚為微細難可通達。汝應發起 猛利樂欲。為求通達發勤精進。世尊依此 所緣境相密意說言。汝等苾芻當知眾善。
言眾善者。謂於大眾共集會中盛壯美色。 即此眾善最殊勝者。謂於多眾大集會中歌 舞倡伎。假使有一智慧丈夫。從外而來告 一人曰。咄哉男子。汝於今者可持如是平
滿鉢油勿令灩溢。經歷如是大眾中過 當避其間所有眾善及諸最勝歌舞倡伎大 等生等。今有魁膾露拔利劍隨逐汝行。 若汝鉢油一滴墮地。此之魁膾即以利劍。
當斬汝首斷汝命根。苾芻汝等於意云 何。是持鉢人頗不作意專心油鉢拔劍。魁 膾不平地等。而能作意觀視眾善及諸最勝 歌舞倡伎大等生耶。不也。世尊。何以故。是
持鉢人既見魁膾露拔利劍隨逐而行。極 大怖畏專作是念。我所持鉢油既彌滿。經 是眾中極難將度。脫有一滴當墮地者。定 為如是拔劍魁膾。當斬我首斷我命根。
是人爾時於彼眾善及諸最勝歌舞倡伎大 等生等。都不作意思念觀視。唯於油鉢專 心作意而正護持。如是苾芻。我諸弟子恭敬 殷重專心憶念。修四念住當知亦爾。言眾
善者。喻能隨順貪欲纏等隨煩惱法。於中 最勝歌舞倡伎。喻能隨順尋思戲論躁擾 處法。大等生等喻色相等十種相法。智慧 丈夫。喻瑜伽師。平滿油鉢。喻奢摩他所安
住心能令身心輕安潤澤。是奢摩他義。露 拔利劍隨行魁膾。喻先所取諸相尋思隨煩 惱中諸過患相。專心將護不令鉢油一滴 墮地。喻能審諦周遍了知亂不亂相之所
攝受奢摩他道。由是能令諸心相續諸心流 注。由精進力無間策發。前後一味無相無 分別寂靜而轉。不起一心。復緣諸相。或 緣尋思及隨煩惱。是瑜伽師復應如是慇
懃教誨於奢摩他初修業者告言。賢首。汝若 如是精勤修習奢摩他道。如是方便攝受。 正念正知俱行。有喜樂心乃名善修奢摩 他道。若復串習諸過失故。不能於中深心
喜樂。極大艱辛勵力策發方現前者。還應 速疾出無分別所緣境相。於有分別所緣境 相繫念在前。如先所取諸不淨相。汝今復 應作意思惟。先應用彼唯隨相行毘鉢舍
那。或觀青瘀或觀膿爛。廣說乃至觀骨觀 鎖或觀骨鎖。汝於如是初修觀時。於一 青瘀廣說乃至於一骨鎖當起勝解。若 於其中已串修習觀道明淨。於所緣相明
了勝解相續轉時。復應於二於三於四於 五於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或百青瘀或千 青瘀。乃至一切諸方諸維所有青瘀。起無量 行遍一切處無間勝解。於中乃至無有容
受一杖端處。如於青瘀如是。乃至骨鎖 亦爾。汝依如是勝解作意。應當趣入真實 作意。於趣入時應作是念。如我今者勝 解所作。無量青瘀廣說乃至無量骨鎖。真
實青瘀乃至骨鎖。其量過此不可數知。所 以者何。從前際來於彼彼有彼彼趣中輪 迴生死。我所曾經命終夭沒。所棄尸骸所 起青瘀。廣說乃至所起骨鎖無量無邊。如
是所起推其前際不可知故。假使有能 攝聚如是所棄尸骸令不壞爛。一切大地 亦不容受。於一劫中所棄尸骸乃至骨 鎖。假使有能斂在一處。其聚量等廣大脅
山。如從前際後際亦爾。乃至未能作苦 邊際。如是汝依勝解作意。應當趣入真 實作意。又非修習如是青瘀乃至骨鎖毘 鉢舍那。應頓觀察。纔應於一尸骸青瘀
起勝解已。尋復令心於內寂靜。乃至於此 所緣境相喜樂明淨。無諸擾惱不強勵 力。齊爾所時應於如是尸骸青瘀發起 勝解。若纔於此乃至勵力方現在前。爾時於
內應修寂靜。如於青瘀。乃至骨鎖當知 亦爾。由此道理乃至無量當知亦爾。如是 令心內寂靜已。復應發起寂靜勝解。謂從 最後無量青瘀。乃至最後無量骨鎖。內略
其心方便除遣安置眾相不顯現。中不全 棄捨有分別相。亦不分別。唯即於此所緣 境界安住其心。無相無分別寂靜而轉。 彼瑜伽師復應教授告言。賢首。汝先所取諸
光明相。於奢摩他品加行中。及於毘鉢舍那 品加行中。皆應作意如理思惟。若汝能以光 明俱心。照了俱心。明淨俱心。無闇俱心。修
奢摩他毘鉢舍那。如是乃為於奢摩他毘 鉢舍那道修光明想。若有最初於所緣境 多不分明。數習勝解。其相闇昧。由是因緣 後所修習所有勝解。亦不分明。雖多串習
而相闇昧。若有最初於所緣境多分分明。 數習勝解其相明了。由是因緣後所修習 轉復分明。雖少串習而相明了。如是汝由 善取如是厭離相故。善取如是欣樂相故。
善取如是奢摩他相故。善取如是毘鉢舍 那相故。善取如是光明相故。於時時中內 以寂靜。於時時中由隨相行毘鉢舍那。思 擇諸法。即於不淨正修加行增上力故。於
諸念住漸次趣入。將趣入時汝應先於 內身所有三十六物。始從髮毛乃至小便。 善取其相。汝應於是自內身中諸不淨物。 先當發起不淨勝解。數數發起此勝解已。
復令其心於內寂靜。如是名為於內身中 修循身觀。依自身內而發起故。次應於外 諸不淨物善取其相。汝當發起青瘀勝解。 廣說乃至骨鎖勝解。或狹小勝解。或廣大
勝解。或無量勝解。數數發起此勝解已。復 令其心於內寂靜。如是名為於外身中修 循身觀。依他外身而發起故。後復應於自 身內外諸不淨物。善取其相令心明了。又
於他身內外不淨。善取其相。令心明了。於 自所愛汝當發起如是勝解。復於死已出 送塚間。至塚間已棄之在地。棄在地已至 青瘀位。至膿爛位。廣說乃至至骨鎖位。
發起勝解。數數發起此勝解已。復令其心 於內寂靜。如是名為於內外身修循身觀。 依自他身若內若外而發起故。汝復應於 四無色蘊由聞思增上力分別取相。於其
三分發起勝解。一於奢摩他品。二於無散 亂品。三於毘鉢舍那品。於奢摩他品者。 謂若汝心於內略時。起無相無分別寂靜想 行。及無作用無思慕無躁動。離諸燒惱
寂滅樂想行。於所緣境無亂受等四無色 蘊。剎那剎那展轉別異。唯是新新而非故 故相續流轉。汝應於此如理思惟發起勝 解。如是名為於內受心法修循受心法觀。
於無散亂品者。謂汝於先取諸境界緣諸 境界墮不定地。過去盡滅及今失念。心亂 所生諸相尋思隨煩惱境。增上受等四無 色蘊。汝應於此如理作意。如是諸法其性
皆是誑幻所作。暫時而有率爾現前。多諸過 患。其性無常不可保信。汝應如是發起勝 解。如是名為於外受心法修循受心法觀。 於毘鉢舍那品者。謂汝善取毘鉢舍那相
已。住有相有分別作意。於有分別有相所 緣。增上內所生受等四無色蘊。如理作意 思惟此法剎那剎那展轉別異。唯是新新而 非故故相續流轉。如前所說發起勝解。如
是名為於內外受心法修循受心法觀。如 是汝田依不淨觀正修加行增上力故。 於四念住當得趣 入 。又汝應於念住加 行時時修習勝奢摩他毘鉢舍那。汝於如是
四念住中安住正念。隨依彼彼村邑聚落 邊際而住。於心隨順趣向臨入所緣境界。 汝應捨此所緣境相入彼村邑聚落乞食。 應當善避惡象惡馬。惡牛惡狗。惡蛇惡獸。
坑 澗 濠塹。株杌毒刺。泥水糞穢。及應遠 離諸惡威儀穢坐臥具。汝應如是善護己 身。若於如是諸境界相。不應策發諸根。
汝應於彼不作功用善守諸根。若於如是 諸境界相。應當策發諸根。汝應於彼正作 功用善住正念。令諸煩惱不起現行。汝應 如是善護己身善守諸根。善住正念於彼
作意。善知其量受用飲食。又汝應與在家 出家。說應量語。說應理語說應時語說正 直語。說寂靜語。一切世間非法言論皆當 遠離。雖復宣說如法言論不應諍競。何以
故。若諸士夫補特伽羅。住諍競語互相難 詰。其心便住多戲論中。多戲論故其心掉 舉。心掉舉故心不寂靜。不寂靜故便令其 心遠三摩地。如是行已。汝應速疾不捨所
緣結跏趺坐。於奢摩他毘鉢舍那如所取 相。由恒常作及畢竟作修瑜伽行。猶如世 間鑽火方便。起無間加行及殷重加行。汝 應如是恒常修作畢竟修作。又汝應起如
是願心。假使一切贍部洲人。盡贍部洲曾 經壽量。今皆總集在我一身。我亦盡此無 量壽命。決定於斷瑜伽作意勝奢摩他毘 鉢舍那。精勤修習時無暫捨。由正了知如
是所修瑜伽加行有大勝果大勝利故。何 況如是 少 分壽量少時存活。雖極遠去不 過百年。委悉算計但須臾頃。如是汝應隨
所教誨恒常修作畢竟修作。若為此義受 習於斷。汝於此義必當獲得。汝當最初證 得下劣身心輕安心一境性。後當證得世 出世間廣大圓滿。初修業者始修業時。善
達瑜伽諸瑜伽師。依不淨觀如是教誨名 正教誨。如是修行名正修行。如說貪行是 不淨觀之所調伏。如是瞋行是慈愍觀之所 調伏。乃至最後尋思行是阿那波那念之所
調伏。如其所應皆當了知其中差別。餘趣 入門我當顯示。依慈愍觀初修業者。於外 親品怨品及中庸品。善取相已處如法坐。由
利益安樂增上意樂俱行定地作意。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