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gācāryabhūmiśāstra (Yujia Shi Di Lun) 瑜伽師地論
Scroll 74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瑜伽師地論卷第七十四彌勒菩薩說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攝決擇分中菩薩地之三
[0704c20] 復次嗢拕南曰。
攝無性知等 密意等所行
通達與隨入 差別依為後
[0704c23] 問三種自性相等五法。初自性。五法中幾所 攝。答都非所攝。問第二自性幾所攝。答四所 攝。問第三自性幾所攝。答一所攝。問若依他
起自性亦正智所攝。何故前說依他起自性 緣遍計所執自性執應可了知。答彼意唯 說依他起自性雜染分非清淨分。若清淨分 當知緣彼無執應可了知。
[0705a01] 復次三種自性三種無自性性。謂相無自性 性。生無自性性。勝義無自性性。由相無自性 性故。遍計所執自性說無自性。由生無自
性性故。及勝義無自性性故。依他起自性說 無自性。非自然有性故。非清淨所緣性故。 唯由勝義無自性性故。圓成實自性說無自
性。何以故。由此自性亦是勝義。亦一切法無 自性性之所顯故。
[0705a09] 問三種自性幾應遍知。答一切。問幾應永 斷。答一。問幾應證得。答一。
[0705a11] 復次由此三種自性。一切不了義經諸隱密 義皆應決了。謂諸如來祕密語言。及諸菩薩 隨無量教祕密語言所有要義。皆由如是
三種自性。應隨決了。問如經中說無生法 忍。云何建立。答由三自性而得建立。謂由 遍計所執自性故。立本性無生忍。由依他
起自性故。立自然無生忍。由圓成實自性 故。立煩惱苦垢無生忍。當知此忍無有退 轉。
[0705a20] 復次三種解脫門亦由三自性而得建立。謂 由遍計所執自性故。立空解脫門。由依他 起自性故。立無願解脫門。由圓成實自性
故。立無相解脫門。問遍計所執自性何等智 所行。為凡智耶。為聖智耶。答都非智所 行。以無相故。問依他起自性何等智所行。
答是二智所行。然非出世聖智所行。問圓成 實自性何等智所行。答唯聖智所行。
[0705a28] 問諸觀行者通達遍計所執自性時。當言 行於相耶。當言行於無相耶。答若以世 間智而通達時。當言行於相。若以出世智
而通達時。當言行於無相。如遍計所執自 性。依他起自性圓成實自性當知亦爾。
[0705b04] 問若觀行者如實悟入遍計所執自性時。當 言隨入何等自性。答圓成實自性。問若觀 行者隨入圓成實自性時。當言除遣何等
自性。答依他起自性。問遍計所執自性有幾 種。答隨於依他起自性中施設建立自性差 別所有分量。即如其量遍計所執自性亦爾。
是故當知遍計所執自性無量差別。又於依 他起自性中。當知有二種遍計所執自性執。 一者隨覺。二者串習習氣隨眠。問依他起自
性有幾種。答當知如相品類差別。復有二 種依他起自性。一遍計所執自性執所起。二 即彼無執所起。問圓成實自性有幾種。答於
一切處皆一味故。圓成實自性無有安立 品數差別。
[0705b18] 問遍計所執自性當言何所依止。答當言 依止三事。謂相名分別。問依他起自性當 言何所依止。答當言即依遍計所執自性
執。及自等流。問圓成實自性當言何所依 止。答當言無所安住無所依止。
[0705b23] 復次嗢拕南曰。
若無有作業 微細等無體
生執等了知 染苦喻分別
[0705b26] 問若無遍計所執自性當有何過。答於依 他起自性中。應無名言無名言執。此若無 者。應不可知雜染清淨。問若無依他起自
性。當有何過。答不由功用。一切雜染皆應 非有。此若無者。應無清淨而可了知。問若 無圓成實自性。當有何過。答一切清淨品 皆應不可知。
[0705c04] 問遍計所執自性能為幾業。答五。一能生依 他起自性。二即於彼性能起言說。三能生 補特伽羅執。四能生法執。五能攝受彼二種
執習氣麁重。問依他起自性能為幾業。答亦 五。一能生所有雜染法性。二能為遍計所執 自性及圓成實自性所依。三能為補特伽羅
執所依。四能為法執所依。五能為二執習氣 麁重所依。問圓成實自性能為幾業。答亦五。 由是二種五業。對治生起所緣境界性故。
[0705c13] 問遍計所執自性當言微細。當言麁耶。答 當言微細。如微細難見難了當知亦爾。 問依他起自性當言微細。當言麁耶。答當
言是麁然難見難了。問圓成實自性當言 微細。當言麁耶。答當言極微細。如極微 細。極難見極難了當知亦爾。
[0705c19] 問此三自性幾是無體能轉有體。答一。問幾 是有體能轉有體無體。答一。問幾是有體而 非能轉。答一。
[0705c22] 問此三自性幾是不生能生於生。答一。問幾 是生能生生不生。答一。問幾是非生不能 生生及不生。答一。
[0705c25] 問遍計所執自性執無執相云何應知。答此 有二種。一彼覺悟執或無執。二彼隨眠執或 無執。若由言說假立名字遍計諸法決定
自性。當知是名彼覺悟執。若善了知唯有 名者。知唯名故。非彼諸法有決定性。當 知是名於彼無執。若未拔彼習氣隨眠。當 知於彼有隨眠執。乃至未捨習氣麁重。若
永斷已當知無執。問依他起自性執無執相 云何應知。答若由遍計所執自性覺悟執 故。復遍計彼所成自性。是名初執。若善了 知唯有眾相。不遍計彼所成自性。是名無
執。若於相縛未永拔者。於諸相中有所 得時。名第二執。若於相縛已永拔者。於無 相界正了知故。於相無得。或於後時如其 所有。而有所得當知無執。問圓成實自性
執無執相云何應知。答此無有執。此界非 執安足處故。若於此界未得未觸未作證 中。起得觸證增上慢者。當知即是遍計所 執。及依他起自性上執。
[0706a15] 問遍計所執自性當云何知。答當正了知唯 有其名。唯遍計執無相無性。無生無滅。無 染無淨。本來寂靜自性涅槃。非過去。非
未來。非現在。非繫非離繫。非縛非解脫。 非苦非樂。非不苦不樂。唯是一味遍一切 處。皆如虛空。以如是等無量行相。應正了
知遍計所執自性。問依他起自性當云何知。 答當正了知一切所詮有為事攝。云何一切 所詮事耶。所謂蘊事。界事。處事。緣起事。處
非處事。根事。業事。煩惱事。隨煩惱事。生事。 惡趣事。善趣事。產生事。色類事。四大王眾天 事。乃至他化自在天事。梵眾天事。乃至色究
竟天事。空無邊處事。乃至非想非非想處事。 隨信行事隨法行事。順決擇分善根事。見道 事。修道事。預流果事。乃至阿羅漢果事。獨覺
事。等正覺事。滅想受事。到彼岸事。念住事。 乃至道支事。靜慮無量無色定事。修想事。 修隨念事。解脫勝處遍處事。力無所畏願智
不護念住大悲永害習氣。諸相隨好。一切種 妙智。一切不共佛法事。又當了知。同於幻 夢光影。谷響水月。影像及變化等。猶如聚
沫猶如水泡。猶如陽焰猶如芭蕉。如狂 如醉。如害如怨。如飲尿友喻。如假子喻毒 蛇篋。是空無願遠離無取虛偽不堅。如是等
類差別無量。問圓成實自性當云何知。答當 正了知。如先所說差別之相。所謂真如實 際法界。如是等類無量差別。復當了知所 餘差別。謂無形色不可覩見。無所依住
無所攀緣。不可顯現不可了別。不可施 為不可宣說。離諸戲論無取無捨。如是 等類差別無量。問此三自性幾自非染能 令他染。答一。問幾唯自染。答一。問幾自清
淨令他清淨。答一。如染當知苦亦爾。問遍 計所執自性以何為喻。答譬如虛空。問依 他起自性以何為喻。答如害如怨。問圓成
實自性以何為喻。答譬如無盡大寶伏藏。
[0706b22] 問遍計所執自性由何故遍計。答由依他起 自性故。問依他起自性由何故依他。答由 因緣故。問圓成實自性由何故圓成實。答
由一切煩惱眾苦所不雜染故。又由常 故。
[0706b27] 問如說能取真實義慧是無分別。云何應 知無分別相。為由不作意故。為由超過 彼故。為由無所有故。為由是彼性故。為
由於所緣境作加行故。若由無作意故 者。彼與如理作意相應不應道理。熟眠狂 醉應成此過。若由超過彼故者。云何不 與聖教相違。如說三界所有諸心心所皆
是分別。若由無所有故者。云何此慧非成 非心所。若由是彼性故者。云何此慧非成 色自性。及非貫達相。若由於所緣境作加 行故者。云何不謗無分別慧離加行性。若
如是等皆不應理。云何當知無分別慧。答 於所緣境離加行故。此所緣境離有無相 諸法真如。即此亦是離諸分別。由先勢力 所引發故。雖離加行。若於真如等持相應
妙慧生時。於所緣相能現照取。是故此慧 名無分別。
[0706c14] 如是已說真實義分決擇。由五 因緣當知菩薩所有威德不可思議。何等為 五。一者菩薩所有威德超過一切尋思境
故。二者菩薩所有威德世間譬喻不可得故。 三者菩薩所有威德唯繫屬善磨瑩心故。四 者菩薩所有威德與不定地心一向不同分 故。五者菩薩所有威德一向繫屬定地心
故。
[0706c22] 復次於大乘中有十法行。能令菩薩成熟 有情。何等為十。謂於大乘相應菩薩藏攝契 經等法。書持供養惠施於他。若他正說恭敬
聽聞。或自翫讀或復領受。受已廣音而為諷 誦。或復為他廣說開示。獨處空閑思量觀 察隨入修相。問如是十種法行。幾是能生
廣大福德道。答一切。問幾是加行道。答一。 謂第九。問幾淨障道。答一。謂第十。如是種 類餘決擇文更不復現。
[0707a01] 復次如聞所成地攝 大乘中說。大菩提由五種相應。當了知。謂 自性故。功能故。方便故。轉故。還故。而未分 別。今當解釋。
[0707a05] 云何大菩提自性。謂勝聲聞獨覺轉依。當知 此轉依復有四種相。一生轉所依相。二不生 轉所依相。三善觀察所知果相。四法界清淨
相。生轉所依相者。謂佛相續出世間道生轉 所依。若不爾不得此轉依。此道應當不生 不轉。若遠離彼而有此事。未轉依時先應
有此。不生轉所依相者。謂一切煩惱及諸習 氣不生轉所依。若不爾不得此轉依。一切 煩惱及諸習氣便有眾緣和合不生不轉應 不可得。善觀察所知果相者。謂此轉依是
善通達所知真實。所知真如果。若不爾諸佛 自性應更觀察。更有所斷。更有所滅。法界 清淨相者。謂此轉依已能除遣一切相故。是
善清淨法界所顯。若不爾此應無常。應可 思議。然此轉依是常住相不可思議。復次此 不可思議說名無二。由五種相應當了知。
一由自性故。二由處故。三由住故。四由一 性異性故。五由成所作故。
[0707a23] 云何由自性故。不可思議。謂或即色或離 色。如是不可思議。或即受想行識。或離受 想行識。如是不可思議。或即地界或離地
界。如是不可思議。或即水界火界風界或 離水界火界風界。如是不可思議。或即眼 處或離眼處。如是不可思議。或即耳鼻舌 身意處。或離耳鼻舌身意處。如是不可思
議。或有或非有。如是不可思議 云何由處故不可思議。謂或在欲界或離 欲界。如是不可思議。或在色界無色界。或 離色界無色界。如是不可思議。或在人中
或離人中。或在天上或離天上。如是不可 思議。或在東方或離東方。或在南西北方 上下方維。或離南西北方上下方維。如是不 可思議。
[0707b09] 云何由住故不可思議。謂安住如是如是 色類樂住。如是不可思議。安住如是如是 色類奢摩他住。如是不可思議。安住有心
住。如是不可思議。安住無心住。如是不可 思議。安住如是色類聖住。如是不可思議。 安住如是色類天住梵住。如是不可思議。
[0707b15] 云何一性異性不可思議。謂一切佛同安住 一無漏界中。為是一性。為是異性。如是不 可思議。
[0707b18] 云何成所作故不可思議。謂如是如是如來 同界同智勢力勇猛住無漏界。依此轉依能 作一切有情義利。如是不可思議。此復二因
緣故當知不可思議。謂離言說義故。及過語 言道故不可思議。又出世間故。無有世間能 為譬喻。是故不可思議。
[0707b24] 云何功能。謂若略說有十自在。說名功能。 謂壽自在等如本地分已說。
[0707b26] 云何加行。謂若略說有四種化說名加 行。一未成熟有情令成熟故。作菩薩行化。 二已成熟有情令解脫故。於三千大千世
界百拘胝贍部洲中。同於一時方便攝受如 來之化。三即為彼所化有情作聲聞化。四 即為彼所化有情作獨覺化。當知一切諸 佛世尊於此四種變化 事中。遍 十
方界功能 無礙。
[0707c05] 云何為轉。當知此轉略有二種。一權時轉。 二畢竟轉。權時轉者。謂諸有情乃至未成熟。 未解脫來諸佛世尊有變化轉。畢竟轉者。
謂如無盡不可思議諸佛自性大光明轉。如 是能作一切有情所作事轉。
[0707c10] 云何為還。當知此還亦有二種。一權時還。 二畢竟還。權時還者。謂所化有情已成熟已 解脫故。從此無間諸佛世尊現般涅槃。非
畢竟滅。畢竟還者。當知煩惱及諸習氣畢竟 盡故。彼所依處眾苦亦盡。
[0707c15] 云何能讚歎者於如來所能作饒益。謂隨 所讚歎但行自利。非由讚歎於如來所 有異所作猶如造瓶。何以故。如來隱善極
少欲故。復有二種於如來所稱揚讚歎甚 希奇法。一令讚歎者純行自利生無量福。 二於遠離一切所求諸如來所而作饒益。謂 於如來所如如讚歎。如是如是攝受自利。
如如攝受自利。如是如是名以供養攝受 如來。由此因緣生極廣大無盡福聚。又諸 如來有二種事。一不可意事。二可意事。
[0707c25] 復次由六種相當知略攝如來功德。一圓 滿。二無垢。三不動。四無等。五能作有情利 益事業。六功能。
[0707c28] 云何圓滿。謂諸如來成就三界及出世間一 切功德。彼出世間所有功德超過一切語言 行路。是故如來一切歌詠所不能及。由此
因緣彌應讚歎。云何無垢。謂諸功德有七 種垢。一欲。二見。三疑。四慢。五憍。六隨眠。七 慳。彼於如來一切永無。何以故。由諸如來
所有功德不求他知。謂欲令他知我成就 如是功德。又於此德無執著見。又於此德 無有疑惑為功德耶為過失耶。又不以 己所有功德與他挍量。又不觀己所有功
德憍醉掉舉生欣生喜。非彼功德為諸煩 惱之所隨眠。永害煩惱并習氣故。又於功 德無慳悋心。謂勿令他同所證得。
[0708a12] 云何不動。謂諸外道不能動故。一切魔軍不 能動故。一切盜賊不能奪故。一切親屬不 能壞故。一切國王不能壞故。火水風大不
能變故。壽命雖盡亦無退故。由諸如來功 德無盡。是故不動。
[0708a17] 云何無等。謂諸如來所有功德極廣大故。極 尊勝故。極眾多故。大威力故。若淨不淨一切 有情無與等者。是故無等。
[0708a20] 云何能作有情利益事業。謂捨所得廣大無 罪所有安樂。方便示現利他加行。是故能作 利益他事。
[0708a23] 云何功能。謂於所作利有情事。不待作 願而圓證故。彼加行智為親屬故。於彼恒 時而專志故。
[0708a26] 復次由五因緣。當知諸天非所歸依。何等 為五。一由形相故。二由自性故。三由作 業故。四由法爾故。五由因果故。
[0708a29] 云何諸天由形相故。非所歸依。謂由不現 見無交議故。由形暴惡有怖畏故。由習 放逸有貪愛故。由捨利他無悲愍故。由
不了知作與不作。於真實義不通達故。
[0708b04] 云何如來由形相故是真歸依。謂由現見 有交議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