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Vijñaptimātratāsiddhiśāstra (Cheng Weishi Lun) 成唯識論

Scroll 5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成唯識論卷第五
護法菩薩

三藏法師玄奘 

[0023b20] 染污相應唯有喜受 喜愛不然應許喜受 有頂聖言相應
惡趣憂受相應不善 初二靜慮喜受相應有喜善業 第三靜慮樂受相應善業 第四靜慮乃至有頂捨受相應
善業不應理 任運一類 相應末那藏識
說定故此相應唯有捨受 心所相應轉依二十 一心俱起遍行別境十一
八識轉依捨受任運 平等末那心所無記 相應四煩惱染法
障礙聖道隱蔽自心不善 無記上二界煩惱定力 無記染法任運
轉依末那心所 所生欲界現行 相應心欲界繫乃至有頂應知 任運地藏
異熟藏識現在前者 染污 煩惱繫縛 轉依即非

[0023c19] 染污無始相續 羅漢滅定出世無有阿羅漢三乘 無學果現行斷滅
無有學位滅定出世道中 無有染污無始微細一類任運 有漏不能三乘聖道
無我我執得無現在 等流無我所得無漏出世滅定既是聖道等流
寂靜故此非有種子 滅盡定聖道復現乃至 相應煩惱俱生非見染污
極微所有種子有頂 地下煩惱一時勢力金剛喻定 現在前時阿羅漢無學位
永不二乘無學大乘初發心 未成菩薩阿羅漢 中有末那唯有煩惱障 聖教無故四惑相應
雜染說教 出世末那無染意識有染 俱生不共論說藏識決定
一識所謂末那意識所謂意識末那五識一識 乃至五識
滅定第七識爾時藏識無識便 恒定一識聖道第七 藏識一識如何可言起意
藏識顯揚論說末那 相應相應平等故知論說阿羅漢 無染便第七論說阿羅漢
賴耶便第八云何 第七識平等 有所相應 不可說
轉識無學位 第七識第八識 補特伽羅無我 我執證法無我法我執
第八 由此二乘聖道滅定無學 證得法無我 同法第七第六聖道
學位第七第六所立便 有失五識有無 是故有無染污 現前無有
阿賴耶第八

[0024b10] 差別補特伽羅我見相應二法我見相應平等性智相應一切 異生相續二乘以前一類菩薩
阿賴耶識補特伽羅我見一切異生聲聞獨覺相續一切菩薩 現前異熟法我見
一切如來相續菩薩見道修道中法 現在無垢異熟 補特伽羅我見法我見 現前我執依法
我法二見有別 眼識雖是 了別多用相違 聖道滅定現在前時頓悟菩薩修道
漸悟生空現在前時 我執二乘無學漸悟法空 現前法執我執
以上一切菩薩所有我執永不 法空現前 法執相違契經以上一切 煩惱不復現行唯有所知障
煩惱法執 二乘諸菩薩 由此無記 二乘異熟生
異熟異熟生異熟 增上緣 云何應知第七識有別 聖教正理定量薄伽梵處處經
心意識種別起名思量了別如是三義八識 第八諸法諸法 第七藏識思量我等
別境間斷了別 楞伽伽他中說

藏識  思量
境相  名為

[0024c18] 大乘經處處第七識故此別有 大乘經前已廣說不重解脫 第七識

染污  俱生
解脫  

[0024c23] 有染無始四煩惱俱生我見我愛我慢 對治道生煩惱便
爾時相應煩惱非唯 過去未來無自性如是

[0024c29] 聖教顯正契經不共無明 微細覆蔽真實非有異生一切不共無明
真實義慧眼伽他

真義  障礙
行一切分  不共無明

[0025a06] 是故契經異生處長無明 異生 無明便異生無明
不行不應理六識不得 此間末那便 四惑相應無明 不共我見根本煩惱
說理教相隨煩惱 六十煩惱處處 染污末那四煩惱相應 無明俱起不共無始
省察增上 名相為主應名不共無明 不共不共 若爾識相煩惱
應名不共殊勝不共 不共第七識相應無明無始 真義如是
不共應名不共無明 或許不共 故且無明不共無明總有二種
獨行不共非有 無明名相無明獨行無明獨行
契經不共無明 獨行忿 見修不共獨行
不共契經眼色緣生 廣說乃至緣生意識 非有五識增上 有所意識既是六識理應
有如不可說 意識隨念 二分不可說五識無有有所 五根時而
心心決定由此 理趣極成意識不共 無間增上極成六識

[0025b16] 契經思量非有意識現在前時無間已滅非有 未來非有思量不得
如何名為假說不然 正思現在思量 故知別有第七末那
思量正名已滅 契經無想滅定 六識心所無異 無染中一
加行差別不然 差別因由是故 別有契經無想有情一期
中心心所無染 轉識我執便 具縛一期中都無我無我 涅槃便聖賢
如是中間長時無故去來 如是無故所得 相應法前已藏識無故 熏習非理
有染末那無想天我執 契經異生無記 我執應有異生 三性
六識不能 瑜伽染污末那依止 不得解脫末那解脫 境相不能
見分相分不得自在名相 如是伽他

如是染污  
  

[0025c20] 無記無我非有自相六識煩惱俱起去來非有有漏
無漏不可說別有 隨眠相應現相有漏 實有極成不可說有漏 有漏
有漏有漏無漏心 有漏煩惱 非有正因有漏 無記煩惱如何有漏
有漏自身現行煩惱俱生互相 增益有漏由此有漏 有漏異生既然無學 從先有漏
末那我執 有漏非有故知 第七識理趣甚多 智者隨信
中說六識應知隨轉理門 六根類別實有如是 第二能變第三能變云何




次第能變  差別
性相  不善

[0026a15] 思量能變 識相差別總有六根 眼識乃至意識
六識 不共意識五識 無相意識識得 心意名色乃至
六境了別 一切法 得法六識無相 六識五色根自在
自在一切 無相莊嚴論如來五根 五境同類 成所作智決擇有情心行差別
化作 轉識極成故此 便所緣境便當
性相六識自性行相 自性行相 所立別名了別名為 眼識云何眼根了別諸色廣說
乃至意識云何意根了別諸法 且說不共轉依見分 前已轉識不善
無記不善 為此名為人天 為此不善惡趣
苦果 不善不善不可記別 無記轉識十一相應 無慚十法相應不善
無記六識三性 互相五識意識導引俱生 五識三性意識爾時
三性便正理瑜伽 一時轉識相應三性俱起 一心非一生滅無相 三性等流五識或多或少
俱起五識俱生 不必唐捐瑜伽相應意識
耳識非唯相應意識 音聲領受即便領受有希望 耳識理應
轉依無記由此 意識諸處 意識五境同性雜集論等引 五識分說五識三性
偏注偏注便 記性轉識三性自在 色心道諦滅除戲論 六識心所相應




心所遍行  別境煩惱
隨煩惱不定  三受相應

[0026c14] 轉識心所相應遍行 相應屬於 我所
心所成心心所 如畫師資瑜伽 作意未了心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