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hāyānasaṅgrahopanibandhana (She Dacheng Lun Shi) 攝大乘論釋
Scroll 4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攝大乘論釋卷第四無性菩薩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所知相分第三之一
[0398c14] 論曰。已說所知依。所知相復云何應見。此略 有三種。一依他起相。二遍計所執相。三圓成 實相。
[0398c16] 釋曰。已說所知依者。謂不復當說。此 者此所知相。略有三種者。謂一切法要有所 應知所應斷所應證差別故。依他起相者。謂
依業煩惱所取能取。遍計隨合他而得起故。 如是相者何所表知。謂依他起相。遍計所執 相者。謂永無相。永無相者是遍計所執。所取
能取補特伽羅。及法有性之所相故。云何非 有可為所相。謂即如是而分別故。由薄伽梵 說如是言。乃至實有不知實有。乃至非有不
知非有。如是實有知為實有。若非實有知非 實有。圓成實相者。謂即於彼遍計所執所取 能取。或我或法無性之性。用彼為量所了境
性。於彼遍知方能了別。遍計所執決定非有。 有相違性故非為境性故。
[0399a01] 論曰。此中何者依他起相。謂阿賴耶識為種 子。虛妄分別所攝諸識。此復云何。謂身身者 受者識。彼所受識彼能受識。世識數識。處識
言說識。自他差別識。善趣惡趣死生識。此中 若身身者受者識。彼所受識彼能受識。世識 數識處識言說識。此由名言熏習種子。若自
他差別識。此由我見熏習種子。若善趣惡趣 死生識。此由有支熏習種子。由此諸識一切 界趣雜染所攝。依他起相虛妄分別皆得顯
現。如此諸識皆是虛妄分別所攝。唯識為性。 是無所有非真實義顯現所依。如是名為依 他起相。此中何者遍計所執相。謂於無義唯
有識中。似義顯現。此中何者圓成實相。謂即 於彼依他起相。由似義相永無有性。
[0399a14] 釋曰。 謂身身者受者識者。如後當說。眼等六內界 為性。如其所應眼等五識所依意界名身者 識。第六意識所依意界名受者識。彼所受識
者如後當說。是色等六外界。彼能受識者如 後當說。是六識界。世識者謂似三時影現。數 識者。謂似一等算數影現。處識者。謂似聚落
園等影現。言說識者。謂似見聞覺知言說影 現。自他差別識者。謂身等識。我我所執相續 不斷執我我所。他他所等有差別故。善趣惡 趣死生識者。謂似天人及
㮈 落迦傍生餓鬼 死生影現。此中若身身者等乃至言說識。此 由名言熏習種子者。謂彼身等皆由名言熏 習種子。識所變現無別事故。若自他差別識。
此由我見熏習種子者。謂染污意我見熏習 為因變現。若善趣惡趣死生識此由有支熏 習種子者。謂由有支熏習為因變現。如此諸
識皆是虛妄分別所攝者。如前所說身等諸 識所取能取。虛妄分別安立為性。唯識為性 者。由邪分別二分顯現。實唯是識。善等法中
雖無邪執。緣起力故二分顯現。亦唯是識。是 無所有。非真實義。顯現所依者。所取色等名 無所有。能取識等名非真實。此二皆是遍計
所執並名為義。虛妄分別所攝諸識。是此二 種顯現因緣故名所依。如是名為依他起相 者。如上所辨阿賴耶識為種子等。皆說名為
依他起相。謂於無義。唯有識中似義顯現 者。實無所取及能取義。唯有虛妄分別所攝。 種種識中遍計所取。似義顯現。謂即於彼依
他起相。由似義相。永無有性者。謂於緣起心 及心法。所現影中由橫計相。永無所顯。真如 實性。此即名為圓成實相。又一切法從因緣
生。唯識為性。當知皆名依他起相。顛倒橫計 似義顯現。當知皆名遍計所執相。依他起上 遍計所執永無所顯。真如實性。當知皆名圓
成實相。譬如鹿愛自相續力。安立似水所取 能取邪遍計性。當知名為依他起相橫計實 有。水事顯現。當知名為遍計所執相。即於如
是鹿愛事中。橫計水相。畢竟無性。當知是名 圓成實相。又遍計所執相即是遍計所執自 性。依他起相即是依他起自性。亦名分別自
性。圓成實相即是圓成實自性。亦名法性自 性。如是三種即是宣說。應知應斷應證三法。 如大般若波羅蜜多經中亦說。佛告慈氏。若
於彼彼行相事中。遍計為色為受為想為行 為識。乃至為一切佛法依止。名想施設言說 遍計。以為諸色自性。乃至一切佛法自性是
名遍計所執。色乃至遍計所執一切佛法。若 復於彼行相事中。唯有分別法性安立。分別 為緣起諸戲論。假立名想施設言說。謂之為
色乃至謂為一切佛法。是名分別色乃至分 別一切佛法。若諸如來出現於世。若不出世。 法性安立法界安立。由彼遍計所執色故。此
分別色於常常時。於恒恒時是真如性。無自 性性。法無我性。實際之性。是名法性色。乃至 由彼遍計所執一切佛法故。此分別一切佛
法於常常時。於恒恒時。乃至是名法性一切 佛法。廣說如經。
[0399c14] 論曰。此中身身者受者識。應知即是眼等六 內界。彼所受識應知即是色等六外界。彼能 受識應知即是眼等六識界。其餘諸識應知
是此諸識差別。
[0399c17] 釋曰。此諸識者。謂如前說 身等為初。能受為後。言差別者。是此諸識差 別性故。謂即於此有為識中。皆有已行現行
當行差別性故。依之建立世影現識。於此諸 識皆有一等差別性故。依之建立數影現識。 於所受識有上下等差別性故。依之建立處 影現識。餘類應知。
[0399c24] 論曰。又此諸識皆唯有識。都無義故。此中以 何為喻顯示。應知夢等為喻顯示。謂如夢中 都無其義。獨唯有識。雖種種色聲香味觸舍
林地山似義影現。而於此中都無有義。由此 喻顯應隨了知。一切時處皆唯有識。由此等 言應知復有幻誑鹿愛翳眩等喻。若於覺時
一切時處。皆如夢等唯有識者。如從夢覺便 覺夢中皆唯有識。覺時何故不如是轉。真智 覺時亦如是轉。如在夢中此覺不轉。從夢覺
時此覺乃轉。如是未得真智覺時此覺不轉。 得真智覺此覺乃轉。
[0400a05] 釋曰。一切唯識都無 有義。舉夢等喻以顯示者。共成立故如夢中 等。其文易了無勞重釋。
[0400a08] 論曰。其有未得真智覺者。於唯識中云何比 知。由教及理應可比知。此中教者。如十地經 薄伽梵說。如是三界皆唯有心。又薄伽梵解
深密經亦如是說。謂彼經中慈氏菩薩問世 尊言。諸三摩地所行影像彼與此心當言有 異。當言無異。佛告慈氏。當言無異。何以故。
由彼影像唯是識故。我說識所緣唯識所現 故。世尊若三摩地所行影像。即與此心無有 異者。云何此心還取此心。慈氏無有少法能
取少法。然即此心如是生時。即有如是影像 顯現。如質為緣還見本質。而謂我今見於影 像。及謂離質別有所見。影像顯現此心亦爾。
如是生時相似有異所見影現。即由此教理 亦顯現。所以者何。於定心中隨所觀見。諸青 瘀等所知影像一切無別。青瘀等事但見自
心。由此道理菩薩於其一切識中。應可比知。 皆唯有識無有境界。又於如是青瘀等中。非 憶持識見所緣境現前住故。聞思所成二憶
持識。亦以過去為所緣故。所現影像得成唯 識。由此比量。菩薩雖未得真智覺。於唯識中 應可比知。
[0400a28] 釋曰。由教及理者。由至教量。及 由比量。雖未證得唯識真智。應可比知唯識 無境。十地經者。於彼經中宣說菩薩十種地
義。此即安立十地行相名句文身。識所變現 聚集為體。謂彼聖者。金剛藏識所變影像為 增上緣。聞者身中識上影現。似彼法門。如是
展轉傳來于今。說名為教。唯有心者心識是 一。唯聲為遣所取境義。由彼無故能取亦無。 不遮心法由彼與心不相離故。如說若無心所
有法。心未曾轉。若爾滅定何故唯心。是彼宗 過。我大乘宗。若處有心必定亦有心相應法。 若處無有心相應法心亦定無。如是三界皆
唯有心。此言顯示三界唯識。言三界者。謂與 欲等愛結相應。墮在三界。此唯識言成立唯 有諸心心法。無有三界橫計所緣。此言不遣
真如所緣依他所緣。謂道諦攝。根本後得二 種所緣。由彼不為愛所執故。非所治故。非迷 亂故。非三界攝亦不離識故不待說。若爾應
說如是二界。無色界中經部唯有心心法故。 此難不然。識所取義皆無義故非但色無。說 名唯識。何者亦無。餘虛空等識所取義。經部
諸師許無色界。諸心心法。是無色相。無體無 實。所取境義顯現所依。恐彼執為非心心法。 故說三界皆唯有心。解深密經所明意趣。如
十地釋。經謂教法。三摩地者。是能令心住一 境性。心法為體。此所緣境說名所行。本境名 質。似彼現者。說名影像。我說識所緣唯識所
現故者。我說在外識所緣境。唯是內識之所 顯現。即是所緣境識為自性義。此意說言識 所緣境。唯是識上所現影像無別有體。云何
此心還取此心者。此顯作用於自相違。慈氏 無有少法能取少法者。此釋前難。無作用故。 謂一切法作用作者皆不成故。如是生時者。
緣起諸法威力大故。即一體上有二影生。更 互相望不即不離。諸心心法由緣起力。其性 法爾如是而生。如質為緣還見本質等者。譬
如依止自面等質。於鏡等中還見本質。由迷 亂故謂我見影。由鏡等緣威力大故。雖無異 影而似別有影像顯現。此心亦爾。如是生時
等者。謂心心法種種憶念。分別等緣功能大 故。如是生時。雖無有異三摩地等所行影像。 而似別有影像顯現。即由此教理亦顯現者。
謂此教中亦即兼顯比量道理。所以者何。於 定心中等者。序述教中有別理義。謂青瘀等 不離於心。隨所樂欲而顯現故。譬如夢中所
見青瘀等。又於如是青瘀等中。非憶持識等 者。恐彼異計故作此說。謂若有人作如是計。 由彼先於淡泊路等。見骨鎖等今猶憶持。為
三摩地所行影像。為遮此計故言。又於如 是青瘀等中。非憶持識見所緣境現前住故。 若此所緣即是昔日所憶持者。如昔所見方
處決定。如昔所受應如是憶。然不如是修所 成智。是真現量所見境界分明現前。非憶持 識有如是事。若爾聞思所成兩慧相應之識。
憶持本事彼二所行。應離於識此亦不然。由 彼聞等二憶持識。緣過去故。過去無故。所 緣影像並唯是識。譬如憶昔自己少年。是故
此識現所憶持。並唯有識所念空故。如觀行 者所想現前。不淨骨鎖女人影像。由此比量 等語義分明不須重釋。
[0401a01] 論曰。如是已說種種諸識。如夢等喻。即於此 中眼識等識可成唯識。眼等諸識既是有色。 亦唯有識。云何可見。此亦如前由教及理。
[0401a04] 釋曰。教即十地解深密經。理即經中所說道 理。謂三摩地所行影像。及夢等喻皆如前說。
[0401a06] 論曰。若此諸識亦體是識。何故乃似色性顯 現。一類堅住相續而轉。與顛倒等諸雜染法 為依處故。若不爾者於非義中。起義顛倒應
不得有。此若無者。煩惱所知二障雜染應不 得有。此若無者。諸清淨法亦應無有。是故諸 識應如是轉。此中有頌。
亂相及亂體 應許為色識
及與非色識 若無餘亦無
[0401a14] 釋曰。若此諸識亦體是識等者。此問色識一 類堅住相續轉因。言一類者是相似義。前後 一類無有變異。亦無間斷故名堅住。即此說
名相續而轉。與顛倒等諸雜染法為依處故 者。等即等取煩惱業生諸雜染法。眼等諸識 與顛倒等諸雜染法。作所依處。所依處者即
是因義。故者須也。觀彼問意而作此答。謂無 義中顯現似於眼等諸識。一類堅住相續而 轉。由此起彼顛倒等法。若不爾者。若不如是
轉。於非義中起義顛倒。應不得有。若無顛倒。 煩惱所知二障雜染應不得有。無因緣故。若 無雜染清淨亦無。要息雜染顯清淨故。是故
諸識應如是轉者。眼等諸識應如是轉。為不 因力諸法得生非須力耶。不爾隨問興答言 故。彼問所須不問因種。由彼不執別有諸色。
但問何須。阿賴耶識變作諸色。不唯作識故 作此答。亂相許為似色變識。亂體許為非色 變識。順結頌法故文隔越。其義相屬。若無似
色所變因識。非色果識不應得有。以若無境 有境亦無。
[0401b05] 論曰。何故身身者受者識。所受識能受識。於 一切身中俱有和合轉。能圓滿生受用所顯 故。
[0401b07] 釋曰。何故身等如前為問。能圓滿等如 前而答。由此五識一切身中無不具足。受用 所顯若闕一支即不圓滿。
[0401b10] 論曰。何故如說世等諸識差別而轉。無始時 來生死流轉無斷絕故。諸有情界無數量故。 諸器世界無數量故。諸所作事展轉言說無
數量故。各別攝取受用差別無數量故。諸愛 非愛業果異熟受用差別無數量故。所受死 生種種差別無數量故。
[0401b15] 釋曰。何故如說世 等識等如前為問。等者。等取數處言說自他 差別。善趣惡趣及與死生。六變現識無始時
來。乃至所受死生差別無數量故者。如數次 第顯世等識須說之果。
[0401b20] 論曰。復次云何安立如是諸識。成唯識性略 由三相。一由唯識無有義故。二由二性有相 有見二識別故。三由種種種種行相而生起
故。所以者何。此一切識無有義故。得成唯識 有相見故。得成二種若眼等識以色等識為 相。以眼識識為見。乃至以身識識為見。若意
識。以一切眼為最初。法為最後。諸識為相。以 意識識為見。由此意識有分別故。似一切識 而生起故。此中有頌。
唯識二種種 觀者意能入
由悟入唯心 彼亦能伏離
[0401c02] 釋曰。復次云何安立。如是諸識等者。謂依前 理更以別理。種種徵問。由唯識者。是無義 義。故次說言無有義故。所說唯言專為遣義。
無義之理少分已說。少分當說。由二性者。謂 相及見。於一識中有相有見。二分俱轉相見 二分。不即不離。始從眼識乃至身識隨類各
別。變為色等。種種相識。說名相分眼等諸識 了別。境界能見義邊說名見分。又所取分名 相。能取分名見。是名二性。由種種者。種種行
相而生起故。於一識中一分變異似所取相。 一分變異似能取見。此之二分各有種種差 別行相。俱時而起。若有不許一識一時有種
種相應。無一時覺種種境。若意識以一切 眼為最初等者。謂彼意識有能一時取一切 義。增上勢力眼識為初。法識為後。所安立相
是其相分。即此意識了別義邊說名見分。由 此意識遍分別故。似一切識而生起故。是故 意識說名相名見。亦名種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