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n Yang Shengjiao Lun 顯揚聖教論
Scroll 7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顯揚聖教論卷第七無著菩薩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攝淨義品第二之三
[0511c27] 論曰。學十二種分別者。一差別分別。二生 起分別。三轉異分別。四能治所治分別。五能 引勝生定勝分別。六順法分別。七補特伽羅
分別。八下中上分別。九瑜伽分別。十作意分 別。十一引發分別。十二問答分別。
[0512a03] 差別分別者。謂分別三學差別增上戒學。差 別者如經中說。若諸比丘尸羅成就住。守別 解脫律儀軌則所行悉皆具足。於微細罪深
見怖畏。受學學處名具戒者。
[0512a07] 此中尸羅成就住者。謂於所受學處身業無 犯語業無犯不破不穴。如是尸羅成就住。
[0512a09] 守別解脫律儀者。謂七眾尸羅名別解脫律 儀。即此尸羅眾差別故。建立多種律儀。此中 義者。唯依比丘律儀相說。是名守別解脫律 儀。
[0512a13] 軌則具足者。謂或於威儀。或於所作。或於方 便。修善品中軌則具足。隨順世間不違世間。 隨順毘柰耶不違毘柰耶。
[0512a16] 云何於威儀中軌則具足。隨順不違世間及 毘柰耶。謂若是時是處應行。及如是應行。即 於是時是處如是正行。不為世間訶責譏毀。
及不為聰慧正至善人同法者持律者學律者 訶責譏毀。如行住坐臥亦如是知。
[0512a21] 云何於所作中軌則具足。隨順不違世間及 毘柰耶。謂著衣服大小便利用水齒木入村 乞食迴還受用洗鉢安置洗足敷具。又復略
作鉢業衣。及餘所有如法作業。是名所作。 如其所應。若是時是處。應作及如是應作。即 於是時是處如是正作。不為世間訶責譏毀。
及不為聰慧正至善人同法者持律者學律者 訶責譏毀。是名於所作中軌則具足隨順不 違世間及毘柰耶。
[0512b01] 云何於方便修善品中軌則具足。隨順不違 世間及毘奈耶。謂讀誦經典和敬師長。修承 事業瞻侍疾患。互起慈心與欲宣說。方便修
習。請問聽法精勤無墮。於諸聰慧同梵行者 躬自供事。獎勸他人修行善品。及為宣說深 妙之法。入靜密處結加趺坐。諸如是等及餘
善法。是名方便修諸善品。如是於方便修習。 如所說善品中。若是時是處應修及如是應 修。即於是時是處如是正修。由如是修故。不
為世間訶責譏毀。及不為聰慧正至善人同 法者持律者學律者訶責譏毀。是名方便修 善品中軌則具足隨順不違世間及毘柰耶。 若如是相軌則具足。是名軌則具足。
[0512b14] 所行具足者。謂五處非比丘所行。何等為五。 一唱令家。二婬女家。三酤酒家。四王宮。五 旃荼羅羯耻那家。及如來餘所制不應行處。
除此餘是所行。如是以時行無過處。是名所 行具足。
[0512b19] 於微細罪深見怖畏者。謂犯小隨小學處犯 已可出者。皆名微細罪。復次若犯已少用功 出者。名微細罪。若於此中深見怖畏。謂勿令
我因此犯故便不堪任得所未得悟所未悟 證所未證。勿復令我墮於惡趣起惡趣行。勿 復令我後自悔責。勿為大師諸天聰慧同梵 行者以法訶責。又勿令我惡名稱等流布十
方。因見如是現法後法。不可樂事深生怖懼。 為如是故。於小隨小學處乃至命難因緣。終 不故犯。設復失念。或時犯已。疾疾悔過如法
而出。如是名為於微細罪深見怖畏。
[0512c01] 受學學處者。謂先受別解脫律儀時。由白四 羯磨受具足故。略已得聞學處體性及於別 解脫經所說過一百五十學處。唯自誓受我
當盡學一切學處。復從鄔波柁耶阿遮利耶 及諸共談論者。互問難者。數習近者。善同意 者所。數數聞已。又半月半月聞說別解脫經。
由如是受一切學處故。名得別解脫律儀。從 是已後於諸所善學處無有毀犯。設有毀犯 即如法出。若於先所誓受學處不善不達者。
應如先所受。復於鄔波柁耶阿遮利耶等所。 數數請問聽受令善達解。如尊所說不增不 減。善修學已又無倒受持。若文若義。如是名 為受學學處。
[0512c14] 如是廣說尸羅律儀差別已。若略說彼義者。 謂此中薄伽梵以三種相顯了戒蘊。一無失 壞相。二自體相。三自體功德相。此中如前所
說。尸羅成就住者。此顯尸羅律儀無失壞相。 次言守別解脫律儀者。此顯自體相。復言軌 則所行悉具足者。此顯如所受別解脫律儀
觀他增上功德名稱相。何以故。由他見此軌 則所行具足相故。未信者信。已信者增長。由 未信者依此信故。心無輕毀無惡名聞。若不
爾者。雖具足尸羅。由越軌則所行故。則無觀 他增上德稱。若翻於此則無過失。後言於微 細罪深見怖畏受學學處者。此顯觀自增上
功德名稱相。何以故。雖復軌則所行具足故 得觀他增上功德名稱。然毀尸羅已。由此因 緣或生惡趣。或不堪任得所未得悟所未悟
證所未證。若能於微細罪尚見怖畏。何況 上品。又受學學處。由此因緣。身壞命終生於 善趣。又復堪任得所未得悟所未悟證所未
證。以是緣故。名尸羅律儀觀自增上功德名 稱相。
[0513a05] 復次此中薄伽梵顯三種尸羅性。一受尸羅 性。二出離尸羅性。三修習尸羅性。初說尸羅 成就住者。此顯受尸羅性。次說守別解脫律
儀者。此顯出離尸羅性。何以故。由別解脫律 儀所攝尸羅。說名增上戒學。依增上戒學故。 能修增上心學及增上慧學。由依此故。能令
一切苦永盡出離。如是出離。先依尸羅行然 後方得。是故別解脫律儀。說為出離尸羅性。 後說軌則所行悉皆具足。於微細罪深見怖
畏。受學學處者。此顯修習尸羅性。若依如是 相修習別解脫律儀尸羅者。是名修習善修 習。如是名為增上戒學差別分別。
[0513a17] 增上心學差別分別者。若比丘離欲惡不善 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初靜慮具足住。復尋 伺寂靜內遍淨心一趣性無尋無伺三摩地生
喜樂第二靜慮具足住。復離喜故住捨念正 知身受樂聖者宣說有捨念樂住第三靜慮具 足住。復斷樂先已斷苦及喜憂沒不苦不樂 捨念清淨第四靜慮具足住。此差別義如前
已說。是名增上心學差別分別。增上慧學差 別分別者。若比丘於苦聖諦如實知苦。於集 聖諦如實知集。於苦滅聖諦如實知滅。於苦
滅趣行聖諦如實知趣行。是名增上慧學差 別分別。
[0513a29] 生起分別者。謂由尸羅成就故。無悔由無悔 故。生悅生悅故。心喜心喜故。身安身安故。受 樂受樂故。心定心定故。觀如實觀如實故。起
厭起厭故。離欲離欲故。解脫解脫故。自謂我 證解脫。復起如是智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 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0513b06] 轉以分別者。謂或有增上戒學無增上心無 增上慧。或有增上戒學增上心學無增上慧。 若有增上慧學。必有增上戒及增上心。
[0513b09] 能治所治分別者。謂增上戒學是煩惱纏。止 息對治。增上心學是煩惱纏。制伏對治。增上 慧學是煩惱隨眠。永斷對治。能引勝生定
勝分別者。謂增上戒學增上心學能引清淨地 及清淨勝生。增上慧學能引出世決定勝德。
[0513b14] 順法分別者。謂十種隨順學法。一先因。二順 教。三如理方便。四無間殷重修。五猛利樂欲。 六修持力。七身心麁重安息。八數數觀察。九
無怯怖。十無增上慢。先因者。謂先世根熟及 根成滿。順教者。謂無倒次第之教。如理方便 者。謂如教修行。如是修時能生正見。無間殷
重修者。謂如是方便時無空過。修習善品及 至誠。速疾引發善品。猛利樂欲者。謂於增上 解脫起證樂欲念。我何時證於眾聖具足住
處。修持力者。謂二因緣得修持力。一性利根 故。二長時純熟修故。身心麁重安息者。若由 身疲倦起身心麁重。則易奪威儀令得安息。
若由極尋伺起身心麁重。則內修寂靜令得 安息。若由勵意極攝斂心及沈下心惛沈睡 眠纏起身心麁重。則修慧觀及淨勝作意令 得安息。若由自性未斷煩惱順煩惱品身心
麁重隨逐不離。則正修聖道令得安息。數數 觀察者。謂依尸羅數數觀察。惡作善作如實 了知。若於惡作不為不應捨離。若於善作不
為則應捨離。若於惡作為之則應捨離。若於 善作為之不應捨離。如是觀察作意增上力 故數數觀察。一切煩惱已斷未斷。若知已斷
應深慶悅。若知未斷數數應修此對治道。無 怯怖者。謂於時時中應知應觀。於法由不知 不觀不證入故。生於怯怖。心有萎悴心有虛
乏。如是數數生時。心不執著除斷棄捨。無增 上慢者。謂於所得所悟所證中。離增上慢不 顛倒執。於已得中起已得想。於已悟中起已
悟想。於已證中起已證想。如是十法樂正修 行諸學處者。由初中後隨順學處。是故名為 隨順學法。此十法中先因一種隨順增上戒
學最勝。餘之九種隨順增上心學增上慧學 最勝。
[0513c18] 補特伽羅分別者。謂此三學通諸異生及見 諦者。下中上品分別者。謂由行故。及方便故。 由行故者。謂苦遲通行名下品學。苦速通行
及樂遲通行名中品學。樂速通行名上品學。 由方便故者。不殷重方便及不無間方便修 者。名下品學。隨一方便修者。名中品學。具 二方便修者。名上品學。
[0513c25] 瑜伽分別者。謂依四種瑜伽正學學處。一信。 二欲。三正勤。四方便。
[0513c27] 信者。謂二行相及二依處。二行相者。一忍可 行相。二清淨行相。二依處者。一觀法道理依 處。二信解人威德依處。欲者有四種欲。一為
證得欲。二為問論欲。三為證資糧欲。四為方 便修欲。為證得欲者。如一行者於上解脫起 證樂欲。廣說如前。為問論欲者。如一行者起
證欲已。趣僧伽藍中。詣有識者。同梵行者。 正行智者所。為聞所未聞。及已聞者明淨故。 為證資糧欲者。如有行人於尸羅律儀清淨
中。飲食知量中。覺悟方便中。正知住中。及 進上中。起證樂欲。為方便修欲者。謂於無間 方便中。殷重方便中。修聖道中。生希求作證 樂欲。
[0514a11] 正勤者。謂四種正勤。一為聞法故。二為思惟 故。三為修習故。四為障淨故。為聞法故者。謂 為聞所未聞。及已聞者明淨故。策勵於心方
便修習所未委處。為思惟故者。如所聞法獨 在靜處。思惟稱量觀察其義。為修習故者。謂 處靜室數修止觀。為障淨故者。謂為淨諸蓋
晝夜精勤經行宴坐。策勵於心方便修習所 未委處。
[0514a19] 方便者。亦有四種。謂守護尸羅及守護諸根 增上力故。令根律儀清淨善住於念。由善住 念故得不放逸。守護於心修習善法。由不放
逸故。令其內心與止相應。及得增上慧觀察 諸法。如是四種瑜伽分為十六行。此中由信 故。信當得義。由信當得義故。於諸善法起
修作欲。由修作欲故。晝夜精勤。住於策勵堅 固勇猛。由正勤故。攝修方便為令得所未得 義故。悟所未悟義故。證所未證義故。是故此 四種法。說名瑜伽。
[0514a29] 作意分別者。謂了相等七種作意。了相作意 者。由作意故。了達欲界麁相及初靜慮靜相。 云何了達欲界麁相。謂六種尋思諸欲過失。
一義。二事。三相。四品類。五時。六道理。
[0514b04] 尋思義者。謂尋思諸欲多諸過患多諸累惱 多諸疫癘多諸災橫如是諸欲多諸過患。乃 至多諸災橫。是為麁義尋思。事者。謂或於內
諸欲起於貪欲。或於外諸欲起於貪欲。
[0514b08] 尋思相者。謂尋思自相及共相。尋思自相者。 謂此是煩惱欲。此是事欲。如是諸欲或隨順 樂。或隨順苦。或復隨順不苦不樂。隨順樂者。
是貪欲依處及想心顛倒依處。隨順苦者。是 瞋恚依處及忿恨依處。隨順不苦不樂者。是 覆惱誑諂無慚無愧依處及見倒依處。如是
諸欲或暴惡受之所隨行。或不暴惡受之所 隨行。如是名為尋思諸欲自相尋思。共相者。 謂尋思諸欲生苦乃至求不得苦。平等平等
隨逐隨縛。受用欲者。雖復諸欲廣備。亦應解 了是生苦等法。此廣備欲須臾變壞。如是名 為尋思諸欲共相。
[0514b20] 尋思品類者。謂尋思諸欲墮黑品類。如連鎖 枯骨。如穢段肉。如草炬火。如一分炭火。如 蟒毒蛇如夢所見。猶如假借莊嚴之具。如樹
抄果。又復尋思一切有情受追求所作苦。受 親愛離壞所作苦。受無厭足所作苦。受不自 在所作苦。受惡行所作苦。又薄伽梵言。我說
習近諸欲有五過患。一諸欲。少味。二習近 欲者。多諸苦惱多諸過患。三習近欲者。無厭 無足無休無息。四習近欲者。諸結增長。五習
近欲者。無惡不造。又復聰慧正至善人。以無 量門訶責諸欲。謂此諸欲增染無厭。眾所共 有非法顛倒。諸惡行因增長欲愛。智者捨遠
速疾散壞。依於諸緣放逸之地。其性無常為 空為虛。誑失之法如幻如化誘誑愚夫。若現 法欲。若後法欲。若天上欲。若人間欲。一切
皆是魔之所行魔所住處。又依彼欲能令心 生無量種種惡不善法。謂貪瞋恨等諸障礙 法。諸聖弟子學學處時能為障礙。由如是等
差別過失多分尋思諸欲墮黑品類。如是名 為尋思品類。
[0514c11] 尋思時者。謂於去來今世常恒相續。尋思諸 欲多諸累惱多諸災橫多諸過患。如是名為 尋思於時。
[0514c14] 尋思道理者。謂此諸欲由大資具由大追求 由大勞倦。復由種種雜功業處方得圓備成 立增長。雖復如是外資生物增長成滿。然其
法爾速疾散滅。又復父母妻子奴婢諸作業者 朋友官僚兄弟親族等。雖暫集會不久散壞。 又復內身麁色。四大所生。糜飯所長。常棄穢
惡澡浴按摩等。雖復暫治所生苦惱。終是離 散壞滅之法。為治飢渴苦故受諸飯食。為治 寒熱苦惱及為覆障可羞慚處。受畜衣服。為
治惛睡逼苦及為對治行住疲苦。受諸臥具。 為治諸疾病苦。受諸醫藥。如是諸欲皆為治 苦。不應貪著。唯除應如重病所執治病之藥。
或依聖教尋思如是如是諸欲麁相。或復內 自智見發起或復尋思隨順道理或復尋思諸 欲自性。無始世來法爾成就。不思議法不應
思議不應分別。如是名為尋思道理。如是六 種了知諸欲麁相已。又復了知初靜慮靜相。 謂於初靜慮中無如欲界極麁重相。由離如
是欲麁相故。名初靜慮靜相。如是名為了知 初靜慮靜相。由定地作意故。了知欲界麁相 及初靜慮靜相。是名了相作意。此中猶有聞 思間雜。應知。
[0515a07] 勝解作意者。謂如其所應尋思了達欲界麁 相及初靜慮靜相。不為聞思之所間雜。純起 修行勝解緣麁靜相。修習止觀修習之時。如
所尋思麁靜之相數起勝解。是故名為勝解 作意。
[0515a12] 遠離作意者。謂多修習此種類故。為欲斷除 初分煩惱。起對治道與斷煩惱。能對治道俱 生作意。名遠離作意。攝樂作意者。謂已斷欲
界初分煩惱。及已遠離彼品麁重。於後勝品 斷及遠離起於憙樂。又於斷處見勝功德。證 於少分遠離憙樂。於時時中以淨勝作意而
自慶悅。為欲斷除惛沈睡眠掉舉纏故。是名 攝樂作意。觀察作意者。謂如是正修樂斷樂 修已善品方便之所扶持。令欲界繫諸煩惱
纏。若行若住不復現行。如是行者復自思惟。 我此身中為有貪欲為無貪欲。而於諸欲境 不執受耶。為自觀察故。隨於一境思惟勝妙
清淨之相。而彼行者。由未盡斷諸隨眠故。思 惟如是淨妙相時。隨順染習趣向染習臨至 染習。不住於捨亦不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