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entary on the Compendium of the Abhidharma (Abhidharmasamuccayavyākhyā) 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
Scroll 16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第十六安慧菩薩糅釋上集論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決擇分中論品第四之二
[0769b22] 實自性者。謂諸法實有性。假自性者。謂諸法 假有性。世俗自性者。謂諸法世俗有性。勝義 自性者。謂諸法勝義有性。生因者。謂因等四
緣。成因者。謂三量。一現量二比量三聲量。 轉因者。謂順緣起。還因者。謂逆緣起。有相 境者。謂眼等五識所緣色等五境。由緣此所
生唯有無分別相故。有分別境者。謂意識所 緣境。由緣此境有分別生故。對治境者。謂緣 此境棄捨雜染。由能對治故。安住境者。謂緣
此境能生聖天梵住。由眾聖所住故。增益境 者。謂緣此境能轉勝進。是增勝因故。損減境 者。謂緣此境能入無想定滅盡定。是損減心
心法因故。自在境者。謂緣此境發神通等勝 品功德。是自在因故。分析行相者。謂種種 品類分析諸法。如有色無色有見無見。如是
等。差別行相者。謂諸法差別義。如一信相或 名心淨。或名憙樂。或名忍可。如是等。正解 行相者。謂以種種行相正解所緣境。如了別
行相名識。取像行相名想。領納行相名受。如 是等。觀察行相者。謂十六行。即無常等四因 等四滅等四道等四。或世俗六行。謂麁行障
行苦行靜行妙行離行。作隨作行相者。謂作 所作已復更隨作。如由此行善守護已。復更 起餘隨守護行。自類等無間者。謂貪無間還
復生貪。瞋等亦爾。各別種類等無間生故。異 類等無間者。謂貪無間瞋等生。欲界無間色 界生。色界無間無色界生。如是等。三摩鉢
底等無間者。謂三摩鉢底無間相生。如欲界 善無間入初靜慮。初靜慮無間還生欲界。如 是於第二靜慮等及無色定如理應知。退等
無間者。謂從靜慮等退時無間所生起。生等 無間者。謂受生時無間所生。如從欲界無間 生色界等。隣次等無間者。謂諸心心法無間
次第生。於其中間心無斷絕故。隔越等無間 者。謂起滅定等時。前生心心法望後生心心 法。中間隔越故。起等無間者。謂若此法無
間彼法次第生。滅等無間者。謂此法無間彼 法次第滅。如心心法無間滅已。或入滅盡定。 或入無想定等。或入無餘涅槃界。取增上者。
謂眼等根望能取境界。有增上力故。生增上 者。謂男女根望生胎孕。有增上力故。住增上 者。謂命根望身等住。有增上力故。受用雜染
增上者。謂五受根望所受用。有增上力故。又 為貪等所隨眠故。謂樂貪所隨眠。苦瞋所隨 眠。不苦不樂癡所隨眠。清淨增上者。謂信等
五根未知欲知等三根望世出世清淨法。有 增上力故。田增上者。謂共業望器世間生。 有增上力故。執受增上者。謂四大種望所造 色。
[0770a13] 界所依者。謂欲界等所攝身。趣所依者。謂五 趣所攝身。洲渚所依者。謂贍部洲等。村田 所依者。謂若依此村田而有即用此為所依。
補特伽羅所依者。謂若依此補特伽羅而有 即用此為所依。無病所依者。謂若依無病而 有即用此為所依。尸羅所依者。謂若依尸羅
而有即用此為所依。莊嚴所依者。謂若依彼 彼沙門莊嚴諸功德生。即用彼為所依。眾具 依者。謂四依即衣服等。善友依者。謂若依
此善等生起。法依者。謂契經等十二分教。作 意依者。謂七種作意即了相作意等。三摩鉢 底依者。謂七依定如經言。我說依初靜慮能
盡諸漏。乃至依無所有處亦爾。界攝者。謂諸 界種子。由此能攝種所生法。相攝者。謂諸法 自相還能自攝。種類攝者。謂約色種類有十
色處色蘊所攝。如是等。分位攝者。謂順樂受 等分位所攝。助伴攝者。謂色五蘊所攝。彼眷 屬故。如是等。時攝者。謂過去等攝過去等。
方攝者。謂於此方所有蘊等即此方攝。具分 攝者。謂欲色無色無漏諸色攝一切色。一分 攝者。謂眼根攝色蘊。如是等。更互攝者。謂
蘊界處更互相攝。勝義攝者。謂諸法無常苦 不淨空無我真如所攝。他性相應者。謂與他 性相應非己性。不相違相應者。謂雖與他性
相應然不相違非相違。如貪與瞋樂與苦。如 是等。遍行相應者。謂觸受想思作意於一切 心。無明我慢我愛薩迦耶見。此四煩惱於染
污意。不遍行相應者。謂除遍行所餘貪等 信等。所治相應者。謂諸煩惱更互相應。能治 相應者。謂對治道所攝善法更互相應。曾習
相應者。謂除出世間及出世後所得法。餘相 應法。未曾習相應者。謂前所除諸相應法。下 劣相應者。謂聲聞獨覺乘所攝諸相應法。廣
大相應者。謂諸佛菩薩所有相應法。成就雜 染識等乃至七種清淨。已說其相。不復重釋。
[0770b19] 八何詞者。謂何誰信。何所信。用何信。為何 信。由何信。何之信。於何信。幾何信。八若詞 者。謂若能信。若所信。若用信。若為信。若由
信。若彼信。若於信。若爾所信。如是等無量 法門皆有八種。不畢竟出離者。謂由世間道。 畢竟出離者。謂由出世間道。前四易解故不
重釋。相甚深者。謂三自性。雜染甚深者。謂 真如云何染而不染。清淨甚深者。謂即真如 云何淨而不淨。緣起甚深者。謂無有法於所
生起有實作用。然彼諸法種種生起。如是等 又實無我似我顯現。業甚深者。謂有業有果 報而作者不可得。智甚深者。謂無分別智。云
何此智無有分別。而能分明觀真如性。生甚 深者。謂諸菩薩不由業煩惱力而示現受生。 菩提甚深者。謂於無漏界中諸佛菩提不可
建立。一性無量相續所證故。不可建立種種 性。所依無差別故。諸佛甚深者。謂於一大 集會中。有無量無邊諸佛世尊種種身種種
意樂。然不謂有自他差別。又化身佛不住佛 相。而能造作種種佛事。教甚深者。謂於大乘 教中有種種祕密意樂差別三解脫門及一切
法。欲為根本等。已說其相。不復重釋。
[0770c12] 任持方便者。謂於資糧所有方便。瑜伽方便 者。謂奢摩他毘鉢舍那。相方便者。謂於止舉 捨相中所有方便。決擇方便者。謂於順決擇
分中所有方便。隔越方便者。謂即任持方便。 隣次方便者謂即決擇方便。隣次隔越方便 者。謂即瑜伽及相二種方便。於順決擇分中
名隣次於任持方便中名隔越。去聖道遠故。 通達修圓證。餘處已說故不重釋。智究竟者。 謂盡無生智。斷究竟者。謂一切煩惱無餘永
斷。畢竟究竟者。謂由出世間道。不畢竟究竟 者。謂由世間道。下劣究竟者。謂聲聞獨覺。 廣大究竟者。謂諸佛菩薩。菩薩究竟者。謂於
最後位。諸佛究竟者。謂無障智生時。猶如百 千俱胝等日一時出現。二十種引發前已廣 說。攝決擇者。謂由十處攝諸決擇。何等十處。
謂成所作決擇。趣入決擇。勝解決擇。道理 決擇。論決擇。通達決擇。清淨決擇。引發決 擇。句差別決擇。不由功用暫作意時一切義
成決擇。成所作決擇者。謂能決擇成辦世間 種種養命方便等。趣入決擇者。謂能觀察我 於三乘當入何乘。云何令他亦得趣入。勝解
決擇者。謂由聞慧如所聞教起勝信解。道理 決擇者。謂由思慧稱量前後所說意趣。論決 擇者。謂如所聞思建立問論道理。為令展轉
受用法樂。通達決擇者。謂見道能通達諦理 故。清淨決擇者。謂修道以能無餘淨諸煩惱 故。引發決擇者。謂勝進道以能引發勝功德
故。句差別決擇者。謂以二三四句等差別引 發門。演說無邊法義差別故。不由功用暫作 意時一切義成決擇者。謂如來智離先功用。
於一切義暫作意時。無著無礙智見轉故。
[0771a14] 論軌決擇者略有七種。一論體。二論處。三論 依。四論莊嚴。五論負。六論出離。七論多所 作法。於此七門方便善巧名論軌決擇。
[0771a17] 論體者復有六種。一言論。二尚論。三諍論。 四毀論。五順論。六教論。言論者。謂一切世 間語言。尚論者。謂諸世間所隨聞論。世智所
尚故。諍論者。謂互相違反所立言論。毀論 者。謂更相憤怒發麁惡言。順論者。謂隨順清 淨智見所有決擇言論。教論者。謂教導有情
心未定者令其心定。心已定者令得解脫。所 有言論。論處者。或於王家。或於執理家。或 對淳質堪為量者。或對善伴。或對善解法義
沙門婆羅門等而起論端。於王家者。謂若於 是處王自降臨。執理家者。謂若是處處斷王 事。淳質堪為量者。謂商人等。善伴者。謂於
伴侶中立論者。敵論者不越其言。善解法義 沙門婆羅門等者。謂於彼彼論中善通達文 義。論依者。謂依此立論略有二種。一所成立
二能成立。所成立有二。一自性二差別。能成 立有八種。一立宗二立因三立喻四合五結 六現量七比量八聖教量所成立。自性者。謂 我自性法自性。若有若無所成立。
[0771b07] 差別者。謂我差別法差別。若一切遍若非一 切遍。若常若無常。若有色若無色。如是等無 量差別。
[0771b10] 立宗者。謂以所應成自所許義。宣示於他令 彼解了。所以者何。若不言以所應成者自宗 已成而說示他應名立宗。若不言自所許義
者。說示他宗所應成義應名立宗。若不言他 者。獨唱此言應名立宗。若不言宣示者。以 身表示此義應名立宗。若不言令他解了者。
聽者未解此義應名立宗。若如所安立無一 切過量故。建立我法自性若有若無。我法差 別遍不遍等具足前相。是名立宗。
[0771b19] 立因者。謂即於所成未顯了義。正說現量可 得不可得等信解之相。信解相者。是信解因 義。所以者何。由正宣說現量可得不可得等
相故。於所應成未顯了義信解得生。是故正 說彼相名立因。現量可得不可得者。謂依自 體及相貌說。
[0771b25] 立喻者。謂以所見邊與未所見邊和會正說。 所見邊者。謂已顯了分。未所見邊者。謂未顯 了分。以顯了分顯未了分令義平等。所有正
說名立喻。
[0771b29] 合者。為引所餘此種類義。令就此法正說理 趣。謂由三分成立如前所成義已。復為成立 餘此種類所成義故。遂引彼義令就此法。正
說道理是名合。
[0771c04] 結者。謂到究竟趣所有正說。由此道理極善 成就。是故此事決定無異。結會究竟。是名 結。已說立宗等相。今當就事略顯。如無我論
者。即於此事對我論者先說諸法無我。此言 是立宗。次說若於蘊施設四過可得故。此言 是立因。所以者何。若於諸蘊施設實我者。此
所計我為即蘊相。為於蘊中。為於餘處。為不 屬蘊而施設耶。若即蘊相而施設者。蘊不自 在從眾緣生是生滅法。若即彼相我不成就
是名初過。若於蘊中而施設者所依諸蘊既 是無常。能依之我亦應無常是第二過。若離 蘊於餘處施設者。我無所因我亦無用。是第
三過。若不屬蘊而施設者。我應獨存自性解 脫。更求解脫唐捐其功。是第四過。次說如於 現在施設過去。此言是立喻所以者何。若同
現在相施設實有過去者。此所計過去為即 現在相。為於現在中。為於餘處。為不待現在 而施設耶。若即現在相而施設者。已生未滅
是現在相。過去法體亦應已生未滅為相。是 初過。若於現在中施設者。於未滅中施設滅 體不相應故不應道理。是第二過。若離現在
於餘處施設者。除現在外餘實有為事少分 亦不可得。云何於彼施設。是第三過。若不待 現在而施設者。亦應施設無為為過去世。是
第四過。然過去世相滅壞故。無相義成。若同 現在施設即成四過。是故過去相不成就諸 法。無我亦爾。若於蘊施設即四過可得故無
我義成。次說如是遮破我顛倒已。即由此道 理常等亦無。此言是合。後說由此道理是故 五蘊皆是無常乃至無我。此言是結。
[0772a05] 現量者。謂自正明了無迷亂義。自正義言顯 自正取義。如由眼正取色等。此言為簡世間 現所得瓶等事共許為現量所得性。由彼是
假故非現量所得。明了言為簡由有障等不 可得因故。不現前境。無迷亂言為簡旋火為 輪幻陽焰等。
[0772a11] 比量者。謂現餘信解。此云何。謂除現量所得 餘不現事決定俱轉。先見成就今現見彼一 分時。於所餘分正信解生。謂彼於此決定當
有由俱轉故。如遠見烟知彼有火。是名現量 為先比量。
[0772a16] 聖教量者。謂不違二量之教。此云何。謂所有 教現量比量皆不相違決無移轉定可信受。 故名聖教量。
[0772a19] 論莊嚴者。謂依論正理而發論端深為善美。 名論莊嚴。此復六種。一善自他宗。二言音 圓滿。三無畏。四辯才。五敦肅。六應供。善自
他宗者。謂於自宗他宗若文若義前後無間 淳熟明解。言音圓滿者。謂善解聲論方起論 端。離當所說言音過失。所發言音無雜亂等。
無畏者。謂處大眾雖為無量僻執英俊結謀 圍繞。所發言詞坦然無畏。辯才者謂言詞無 滯。敦肅者。謂言無卒暴。觀敵論者。言詞究
竟方乃發言。應供者。謂立性賢和發言溫善 方便隨順。敵論者心。
[0772b01] 論負者。謂捨言言屈言過。由此三種諸立論 者墮在負處受他屈伏。捨言者。謂自發言稱 己論失。稱他論德。謂我不善汝為善等。言屈
者。謂假託餘事方便而退。或說外事而捨本 宗。或現忿怒憍慢覆藏等。如經廣說假託餘 事方便退者。謂託餘事亂所說義。如經說。
長老闡鐸迦與諸外道共論。或毀已立宗。或 立宗已毀。言過者略有九種。一雜亂。二麁 獷。三不辯了。四無限量。五非義相應。六不
應時。七不決定。八不顯了。九不相續。雜亂 者。謂捨所論事廣說異言。麁獷者。謂憤發卒 暴言詞躁急。不辯了者。謂所說法義眾及敵
論所不領悟。無限量者。謂言詞重疊所說義 理。或增或減。非義相應者。略有五種。一無 義。二違義。三損理。四與所成等。五招集過
難義。不可得故。義不相應故不決定故。能成 道理。復須成故。一切言論非理非諦所隨逐 故。不應時者。謂所應說前後不次。不決定
者。謂立已復毀。毀而復立。速疾轉換難可 了知。不顯了者。謂越闡陀論相不領而答。或 典或俗言詞雜亂。不相續者謂於中間言詞 斷絕。
[0772b23] 論出離者。謂觀察德失令論出離。或復不作。 恐墮負處故不興論。設復興起能善究竟。又 若知敵論非法器。時眾無德自無善巧不應興
論。若知敵論是法器。時眾有德自有善巧方 可興論。敵論非法器者。謂彼不能出不善處 安置善處。時眾無德者。謂不淳質樂僻執有
偏黨等。自無善巧者。謂於論體乃至論莊嚴 中不善通達。與此相違名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