Ālambanaparīkṣā (Wuxiang Si Chen Lun) 無相思塵論
Scroll 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無相思塵論陳那菩薩造
陳西印度三藏法師真諦譯
若說隣虛 是根本因 不似起故
非境如根 識似聚起 不從彼生
聚無有體 譬如二月 由此二義
外物非塵 有說隣虛 聚成萬物
識似彼起 故立為塵 隣虛體相
若是實有 識不似故 非境如塵
隣虛若塵 則識無別 若言相異
則識不同 異相在假 故體非真
隣虛體量 眾處無別 若除隣虛
萬識不起 是故萬物 悉是假名
於內塵相 如外而顯 立為識塵
識似現故 是識緣緣 隨生決定
共立功能 令次第起 二根共生
勝能為根 於識無礙 更互為因
勝能為塵 互生無始
[0882c22] 若有人執眼等六識。緣外境起。是人或分別 隣虛為境。是識因故。或分別隣虛聚為境。似 聚識起故塵者何相。若識能了別其體相。
如其體相識起。是故說此名塵。隣虛無此事。 若隣虛實是識因譬如五根。是故隣虛非塵。 若爾隣虛聚應是境。如聚識起故。雖復如此
如其相起。識不從此生。是故聚亦非塵。何以 故。若塵能生識。似其體相可信為塵。何以故。 可說此塵為識生緣故。聚者則不如此。非實
有故。譬如二月由眼根亂。識似二月起二月 非。識境界實無有故。聚亦如此。離隣虛無有 實體故。聚非識境界。是故外塵。由此二義非
識境界。一一分不具故。有諸師說。是隣虛 聚集成萬物。有多種相具足。立此為境界。 何以故。有別相能生證智。非但隣虛及隣虛
聚。是故於隣虛及隣虛聚中。有相為六識作 境隣虛相者非塵。譬如堅等。隣虛中有堅濕 熱動觸。此物實有非眼識境界。眼識不如其
起故。隣虛中萬物亦如此。何以故。隣虛者於 萬物中若生識。是識則無差別。以萬物中隣 虛無有異故。若汝言由相差別故生識異。瓶
等諸物相貌不同。緣此相故起識有異。是義 不然。何以故。如此相貌差別。於瓶等假名物 中。不無於隣虛。實物中則無隣虛。體量不
異故。於萬物中隣虛體量。所謂圓細無有差 別。是故萬物相貌非是實有。是假名有。是假 名相者。謂瓶等諸物。若除隣虛。似瓶等識不
生故。實物者。若析相應法似實物識不滅。如 未析時。於瓶中五塵識生。析竟五塵識亦不 滅故。五塵等是實有由此隣虛及聚。萬物不
能生識。是故外塵非識境界。若爾何法名塵。 於內塵相如外顯現。是名識塵外塵實無所 有。於內識中眾生亂心分別故。起六塵分別。
此分別如在於外。如此顯現。是四緣中名識 緣緣。以是識體相故由此識生故。所以者何。 是識作內塵相。從內塵生。具二法故。是故內
塵名境界。問曰。如塵起識是亦可然。內塵是 識一分共一時起。云何得作緣緣。答曰。立緣 緣者。識緣此生無有二故。緣者或一時共起。
能成餘法從他生。決定隨逐生不生故。問若 次第生所緣能緣相云何。答曰。若因在前 果在後。果隨因因不隨果。若因有果必有。若
因無果必無。果隨因或有或無。是名因果相。 復次為安置功能次第故。立所緣能緣。是似 塵識次第起為生。似果起功能生識相續。問
曰。若內塵是識。緣緣是緣生。經當云何釋經 言依根緣色眼識得生。廣說如經。答曰。功能 體相能共造果。說名為根。問根者體用云
何答勝能為體。此體因何法可比度知。有 由生自果故。是其勝能可得了別。非有四大 色此功能於識中無有妨礙。此功能在識中
離識。其體不可顯示。如我所立根與汝所立 根。同功能為體。此有何異。如此功能及似塵 相。更互為因。如此功能及似塵相生從無始
來悉爾。依功能說名根緣內塵相名境。是亂 識不可言其相。得生此法更互為因亦無有 始。何以故。或功能成熟故起似塵識。或似塵
識故功能得成。識者或異二或不異二或不 可說。如此內塵具二法故可為識境。
無相思塵論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31 冊 No. 1619 無相思塵論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日本 SAT 組織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