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uḥsatyaśāstra (Si Di Lun) 四諦論
Scroll 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四諦論卷第一婆藪跋摩造
陳天竺三藏真諦譯
思擇品第一
般若遍諸法 大悲攝眾生
無相說正道 頂禮人天尊
大聖栴延論 言略義深廣
大德佛陀蜜 廣說言及義
有次第莊嚴 廣略義相稱
名理互相攝 我見兩論已
今則捨廣略 故造中量論
利益說受者 正法得久住
若人達四諦 四信處難動
不更視他面 永離四惡道
八等人天識 後必至苦際
故造四諦論 不由求慢等
緣起義多種 句味前後次
他難及救義 總別相應理
證義及譬喻 依此說四諦
願眾生知此 得天道涅槃
[0375a24] 聖諦有四。此言是經何因何緣。佛世尊說如 此經。云何聖諦有四不增不減。云何聖義及 與諦義。若以聖故名為諦者。前二不應名諦。
若言聖家諦故名為諦義則不定。復有經說。 諦唯是一無有第二。云何四義而不破壞。復 有經說。一切行法是名為苦。故唯二諦。四諦
義不成。復次增一中說。安立諸法從一至二 乃至眾多。云何諦義獨不增一。復次四相既 其不同。云何一時而得並觀。復次四相婆羅
門諦。及與聖諦有何差別。持散偈曰。
云何四聖諦 非諦不定境
唯二增並觀 淨聖諦何別
[0375b07] 云何諸佛於四諦中同有一意。云何唯以四 諦為諸佛上品正說。云何同觀四諦為境。智 慧平等而果有差別。云何阿羅漢於四諦中
智圓無餘。不同諸佛得一切智。若不同者。 於四諦中應有無明。若一切法四諦中。攝勝 奢波葉譬經。應須救解。若不救解應有五
諦。若無五諦餘法非諦。若苦等四名聖諦 者。又說。一苦具足聖諦。如是等經則不須說。 若四諦智說名為苦。是義不然。若知一諦亦
知餘諦者。說後三諦則為無用。云何在先說 於苦諦。若未說因先說果者。何得不違一 二緣生。云何說滅諦後說道諦。持散偈曰。
一意上果異 一切智葉譬
四違一無用 先苦因緣滅
[0375b21] 聖諦有四。云何佛世尊說此經。答有諸弟子 應得聖道。先在外道稟受邪法。或事常行外 道。或不住一處道護命道相違道老聲聞道
思瞿曇道鳥翅衣道事水道編髮道事火道 裸形道等。如是諸道各讚己法。唯有我法真 實無餘諦不相違無死為果。他法不爾。聞此
言已無決定智。如是等法何者真實。何者不 實。是諸弟子於諦非諦。起無明惑為顯實諦。 是故大仙說如是經。譬如有人為偽瓔珞之
所欺張。令其得見真實瓔珞。復次有諸別法 說如此義。若捨俗飾持沙門相。住阿蘭若處 行頭陀法。值遇白法減捨財物。守護慚羞登
上戒車。控制根馬。磨練聞仗被服定鎧。因 此等行。自謂我等是真沙門。是諸人等起沙 門增上慢。令其得見真實沙門故。佛世尊說
如是經。為顯此義。為通達四諦。於聖法中 成實沙門。不由餘行。如沙門經說。若有如此 具如經說。實沙門者。由四諦觀故得成立。
不由世間修行究竟共得有流而名沙門。如 裸形偈說。
[0375c12] 復次已免九難。前佛已生其厭離因法。以善 根香熏習其心。已長聖道資糧意行俱淨。應 通達聖諦。是勤行心。為令服聖諦智藥故。佛
世尊而說是經。如可治病醫則施藥。復次聞 惡道苦最極難忍生厭怖心。為如此人顯不 墮惡道因緣。故說此經。何以故。八地獄中
受生眾生。六方火焰之所圍遶。舉體洞然如 融金色。其出入息皆是火焰受燒熱苦。復有 諸人飢食鐵丸渴飲銅汁。或剉或斫或破或
抽受種種苦。有眾色狗及鐵嘴鳥等之所噉 食。或受餓鬼生。飢渴苦恒隨逼身。咽如針孔。 恒欲食飲終無飽足。渴行求水宿業所逼。若
近河邊便見河燥。或見膿血屎尿臭穢遍滿。 值花果樹變成空林。如偈說言。
月炙如夏日 風觸如火焰
雨渧如洋湯 履地如熱灰
[0375c28] 是故餓鬼受苦最劇。或生畜生道。恒被籠繫 斫破鞭打。互相吞食更相疑畏。心恒不安。 受如此苦。或生脩羅。怨結慳悋慢觸犯受是
等苦。佛諸弟子聞諸惡道有如是苦。畏自墮 彼。欲顯四諦知見不是墮因緣故說此經。如 人應墮海底施以船筏令其得濟。如經中說。
若有眾生於如是苦能如實見則得解脫四種 惡道及生老病一切諸苦。復次為令眾生遠 離五種邪欺誑語。一能生眾惡。二惡人受行。
三賢人遠離。四能發起煩惱。五欺誑為體。為 令他說利益眾生五分正語。一自德相應。二 善人受行。三生長善根。四令離生死蕀刺稠
林。五令至實樂離五邪言行五正語。故說此 經。譬如令捨偽寶取真寶。如經中說。莫說 實邪惡言。若僧聚集應行兩事。一聖默然。二
聖正法言。復次有諸凡夫。各自執著諸別異 諦。我執是實他執為非。由此執故互相鬪諍。 如生盲見象。欲顯最勝無死鬪諍。無更起無
顛倒。是聖諦智慧故說此經。為現此意。執著 斷常說我諸人互相鬪諍。見四諦人則不如 是了達真空故。如佉多柯經說。復次依正師
長住空閑處。受頭陀行減損生具。守護六根 節量飲食。初後夜覺樂一心聽。如理思量正 說及誦。端坐寂定數息觀門。由此因緣成熟
相續。心地靜細或聚動弱。為如是人令得通 達故說此經。如潤滑人施其利藥。若真實義 唯以智根名為通達。應知此根緣四聖諦。是
通達經此中應說。復次為破四惑顯兩方便 故說此經。如偈所說。
生起滅離闇 種種諸邪執
六十二種見 因果中無明
為破此等惑 欲顯不動理
及繫解脫緣 故佛說此經
[0376b03] 復次梵等諸天仙等諸人。婆利等脩羅道龍 等。說藥叉等神。閻摩等。猶不見四聖諦 故。不出三界獄。如蠶處繭。迴轉六道猶如車
輪。漫走闇中墮深坑嶮受大燒熱。若見四聖 諦。則破無明闇得智光明。解脫四惡道。則不 仰觀諸道。由是四聖諦真實無二無倒無諍。
能成如來出世勝用。欲顯此義故說此經。論 主欲顯四諦義無與等者故。說首盧柯。
知外諦不離 律理行勝負
不能度生老 死憂悲大海
則此聖智人 貪瞋引鬪諍
智者求解脫 外諦不應知
若人見聖諦 免惡道勝法
離過無染濁 常行四等心
眾苦所遍滿 解脫三界獄
聰慧求涅槃 應須見聖諦
[0376b19] 持散偈曰。
弟子及沙門 免難畏惡道
過失與邪執 師尊破顯梵
[0376b22] 云何聖諦。唯有四種不減不增。答此問非問。 一切處如是無窮故。復次身見斷見常見無 事見。為對治此四。是故聖諦有四。復次為對
治四倒故說四諦。猶如四念處。復次為離四 種邪執事故。由一切眾生有四種邪執。何者 為四。謂果因解脫方便邪執。一果邪執者。我
見念愛業所生陰界入等。不淨臭穢猶如死 狗。三苦火隨燒。無常金剛之所破壞。我我所 者使作者受者。使受者之所遠離。此中淨樂
常我執。是果邪執。為離此執故說苦聖諦。二 因邪執者。謂世主梵王自在人。雙時自性定 自然非因宿業亡尊曰宿藥地水火風隣虛
空等。此非因不平等因執為生因。是名因邪 執。為離此執故說集諦。三解脫邪執者。歸五 入毘紐體極入空。至世俗住無苦上獨存
離我德三定果暫捨永捨。如是等執解脫者。 非定非永名解脫執。為破此執故說滅諦。四 方便邪執者。謂遠離五塵飲食衣服臥具住
處。風水花果根芽枝葉米麵油滓牛糞。以 此等物為飲食故。樹皮茅藤板編草青鹿皮。 用此等物以為衣服。或復捨此地上。並杵板
刺灰聚。臥此等上。或首下脚上。或隨向日熱 炙身。恒著濕衣恒住水中。大行投巖赴火永 沒水。依時節業盡無因。由此等行謂得涅槃。
是名方便邪執。為離此執故說道諦。以事四 故。故說四諦。猶如聖道。復次為分別希有法 故。聖諦有四。何以故。取陰是眾生依著處故。
說苦應知不可依著。由貪愛故無有寂靜。貪 愛滅故則有寂滅。苦滅者我慢寂滅。心苦對 治故。由修道故無明寂滅。道能對治無明
故。復次一切求解脫人。滅苦得樂。是其勝用。 滅苦云何。由集滅故。得樂由修道故。聖諦有 故。復次經論師說。若人觀見生死過失。觀涅
槃功德。則入正定聚。生死過失云何。謂受生 識起失。此識起因即是貪愛。涅槃功德云何。 謂識不起樂此識不起方便。即是聖道故說
四諦。復次分別世出世因果故說四諦。復次 通達四種故。復次依住四種故說四諦。復次 別相四種故說四諦。問聖義及諦義云何。答
聖義有八。一自在。若繫屬他則不自在。名為 僕隷。不名為聖。諸佛及弟子。於心及法二處 自在。故名為聖。二免貪愛好。如許自在人
出家。三聖種生故。名為聖人。如生婆羅門種。 四於聖地生。地者謂真實無生。譬如生中國 地。五行離生死如婆羅門。六不乘生死車。如
捨則無著。七不更生故。猶如陳種。八恭敬應 往。以福德故。猶如皇帝。持散偈曰。
自在離貪奴 聖種聖地生
行離不乘車 不生恭敬往
[0377a13] 諦義有七。一不倒是諦義。譬如火相。二實有 是諦義。如經中說。三無變異是諦義。四無二 行是諦義。譬如樹提伽蛇耶達多行。五不更
起是諦義。從此智不更起。不同火輪智。六不 相違是諦義。譬如業及聖戒。七文義相稱是 諦義。何以故。言苦者必苦為義。由此七義 故名為諦。
[0377a20] 汝問。若以聖故名為諦者。前二不應名諦。 又若言聖家諦故名為諦者。義則不定者。答 諦是聖因。能生聖故。譬如梵住。故名聖諦。如
經中說。四足為聖與義相應。復次聖人所 說。故名聖諦。如導師路。如經中說。若諸如 來。已正當說皆說四諦。問若以聖說名聖諦
者。凡夫亦說應名凡諦。答承佛神力說故。成 立佛正教故。非凡諦。如舍利弗行因緣。復次 聖人故先所了故。譬如仙藥。復次聖人依真
實見。故名聖諦。譬如世諦。問凡夫依不實 義見。應非聖非諦。答無清淨眼則不能見。譬 如生盲擇真似寶。如翳眼人謬見多月。凡夫
醉狂不得見。此譬如草頭百象。復次智習論 說以體聖故。故說聖諦。譬如烏蛇赤米。復 次經中說。無上聖慧所照了故。故說聖諦。汝
問。復有經說諦唯是一。無有第二。云何四義 而不破壞者。答以無倒義故。一品類異故。四 譬如四倒復次由諦義故。一譬如聖道事用
異故。四譬如道分。復次法相通故。一譬如色 相別故。四譬如四大。復次無我平等故。一無 我者一切平等。譬如同異。復次無變異故。依
心解脫說。諦唯一更無第二。何以故。苦等聖 諦皆有變異。如經中說。一切有為空虛是破 壞法。是一真實無壞心解脫。如變異相相應
皆實不虛。四義亦爾。是故聖諦有四。汝問。復 有經說。一切行法是名為苦故。唯二諦四義 不成者。答分別部說意。一切有為法無常故
苦。不由第一諦義故苦。為離此故。於世尊所 修清淨梵行。是名苦諦。後當廣說。是故四 義不壞。復次三苦種說種經。一切有為分分
攝。有為苦者說具足分。如依苦苦說苦種苦 根苦界苦受等。依壞行苦說亦如是。依一切 受說苦。若無常是苦故。說一切有為。或依行
苦說生起。是苦有生是苦色生。即是苦生。或 說是苦諦。以種種意說苦。是故皆不相違。復 次無變異故。依涅槃說一切有為苦苦田故。
苦相相應故。故苦四諦義不失。汝問。復次增 一中說。安立諸法從一至二乃至眾多。云何 諦義獨不增一者。答義真實故。無顛倒故。佛
說一切皆名為諦。雖一二三名為增一。諦無 增一。為分別諦觀故說有四。為安立智及相 故如四念處。如前因緣成立四諦。是義應知
為知聖諦故四。知苦有因即得見法。如經中 說。若人見十二緣生名為見法。通達出世十 六相。皆由見諦故。繫屬因緣是無常義。譬如
鼓聲。以難陀經為證。若無常是苦。若苦是無 我。若無我是空。若人知此則得見法。通達十 六相。得滅惑離苦。以是義故。聖諦有四。復
次最上品故。不共智境界故。故無增一。如 問復次四相不同。云何一時而得並觀者。答 由想故。經中說。修習無常想。拔除一切貪愛。
是想境界即是苦諦。一切貪愛即是集諦。拔 除即是滅諦。無常想即是道諦。以是義故。雖 四不同一時得見。復次由思擇故。如經言。因
無常等想。思擇五陰貪愛。未生不得生。已生 則滅。此中五陰即是苦諦。貪愛即集諦。不生 及滅即是滅諦。無常等思擇即是道諦。以是
義故。一時得見四諦。復次由觀失故。如經 言。觀結處過失貪愛即滅。結處即苦諦。貪 愛即集諦。滅即滅諦。過失觀即是道諦。以是
義故一時見諦。復次一時見諦。譬如火。火 者是可燒等物。一時燒熟熱照。觀者亦爾。 害生靜出各各自相離滅。證修同在一時。復
次譬如日。日者是可乾等物。謂水種闇花各 各異相。乾熟破開同在一時。觀諦亦爾。復次 譬如燈。燈者是可燒等物。謂炷油闇物各各
異相。燒乾破照皆是一時。觀諦亦爾。復次譬 如船。船者是可到等不同相物。謂彼此兩岸 物流到離。載斷皆在一時。觀諦亦爾。分別部
說。若聚苦相觀達生滅心。厭有為修無願解 脫門。若觀有為唯有生滅。不見餘法。修空解 脫門。若觀寂靜不見有為及生滅相。修無相
解脫門。此中苦相即是苦諦。相生是煩惱。業 即是集諦。相滅即是滅諦。是法能令心離相 見無相。即是道諦。若見無為法寂離生滅。四
義一時成。異此無為寂靜。是名苦諦。由除此 故無為法寂靜。是名集諦。無為法即是滅諦。 能觀此寂靜。及見無為。即是道諦。以是義故。
四相雖別得一時觀。後更思量故不廣說。持 散偈曰。
相思擇過失 火日燈船譬
苦相脫門故 一時觀四諦
[0378a15] 汝問。婆羅門諦及聖諦有何差別者。答世尊 真聖真婆羅門。此諦故無差別。譬如釋與天 帝與。復次婆羅門諦道諦所攝。聖諦者。道果
對治道境界所攝。復次一向善是婆羅門諦。 善惡無記是聖諦。復次唯道是婆羅門諦。道 果是名聖諦。汝問。云何諸佛於聖諦中同有
一慧者。答通達無餘法。相平等故。譬如淨眼 觀色。復次證見法故。譬如火熱明。此事世間 一慧所共證故。復次熟磨法鏡故。諸佛通達
法界。知此一切三世。皆如現在。譬如眾多 水鏡月面影一。持散偈曰。
兩人一無異 道善果故異
無餘證見故 法鏡故同慧
[0378a28] 汝問。云何唯以四諦為諸佛上品正說者。答 能拔眾生度生死海。譬如出世法。復次諦中 最勝故。譬如諦勝。復次能攝一切諸法真實
故。猶如勝奢波葉譬。復次梵釋等諸天不曾 見故。樂行健力毘搜紐天等。智足未履故。智 勤遠行諸外仙人所得故。復次無分別智境
界故。若能知此一切功德之所莊嚴。如舍利 弗等及佛世尊。復次義具足故。由不共故。此 說功德最勝。是故四諦名上品正說。汝問。
云何同觀四諦為境故智慧平等而果有差別 者。答不由境同故智慧同。譬如定及貪欲等。 復次由智慧差別故。故果有差別。譬由業差
別故。果有差別。復次修道異故。故得果不同。 譬如種子不同果有差別。復次觀過失下中 上品故。故得果不同。汝問。若阿羅漢於四諦
中智圓無餘。與一切智則應無異。若不然者。 於四諦中應有無明者。答阿羅漢不知四諦 外。諸佛境界非是無明。所以者何。但有說故。
若阿羅漢不知四諦外言說。非是無明。如勝 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