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n Chi Ru Jing Zhu 陰持入經註
Scroll 2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陰持入經卷下 (此經多 [衛-韋+正] 字他本皆作行)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0018a19] 彼愛欲藥為何等為止愛已解意亦解意已解 病便愈 愛之為病。止為下藥。
[0018a21] 彼癡藥為何等為觀癡已却解從慧解脫為病 愈如是佛說如是二法當知一為字二為色二 法當捨一為癡二為愛 癡與愛者。謂四陰
為字。四大為色。合身中。但有癡愛名與字。 [衛-韋+正] 家當以止觀往消索也。
[0018a26] 二法當自知一為慧二為解脫二法可 [衛-韋+正] 一為 止二為觀彼止已 [衛-韋+正] 令識色已識令愛得捨
知四大為識色。意即不染色矣。不染色者。 即不墮望。故言識色令愛得捨也。
[0018b01] 愛已解意便得解脫自證知止已行滿足便得 捨癡 止 [衛-韋+正] 滿足。便得捨癡。
[0018b03] 已得捨癡便從慧得解脫自證知若比丘已 二法自知字亦色已二法捨癡亦愛如是齊 是便無所著應行畢 謂止觀除癡愛。為 [衛-韋+正]
畢也。
[0018b07] 欲度世是為尚有餘無為未度 無為未度者。 謂已泥洹未泥曰。
[0018b09] 已無為竟 謂已得泥曰也。
[0018b10] 命已竟畢 謂不復受生死壽命。
[0018b11] 便為苦盡令後無苦彼以有是陰亦持亦入已 盡止寂然從後無陰亦持亦入無相連不復起 謂惡意滅。不復起生死。
[0018b14] 是為無餘 謂惡意盡滅無微餘。
[0018b15] 已得度世無為畢是為二無為種彼不貪清淨 本為何等為三界中不得不望不求 已得三 定者。六情不復於三界中有所求索也。謂之 清淨本。
[0018b19] 是名為不貪清淨本是本為誰為不貪身清淨 言清淨亦餘相連清淨法意所念為本 謂無 復邪起所念。在三十七品經也。
[0018b22] 是為不貪清淨本亦有清淨本佛說為八種行 是清淨本彼為三清淨道種是為不貪本何等 為三一為直方便治二為直念三為直定是為
三清淨道種本是故名為不貪清淨本彼無 恚不犯法本為何等若忍所 [衛-韋+正] 未來為不出恚 忍因緣為不恚不恚不受殃。無恚無瞋亦不 瞋
有恚即瞋到。若無恚即無瞋也。
[0018b29] 無怨亦不想怨是為無恚不犯法本是故名 為無恚不犯法本亦有三清淨道種一無恚不 犯法本為正語二為正業三為正致利 謂
得道者為致利也。從身意上前取八道 [衛-韋+正] 。亦 謂從發意止至得道。為致利也。
[0018c05] 是為三清淨道種是故名為無恚不犯法本彼 不惑清淨本為何等為從慧見四諦如有如 有應受清淨不愚不惑不隨惑亦不墮惑 謂
以得三十七品。終不墮是諸惑事也。
[0018c09] 慧明明相見 謂三毒已除為慧明。通八直 道。為相見也。
[0018c11] 從清淨法是為不惑清淨本是本為誰為不 惑清淨所身 [衛-韋+正] 所言 [衛-韋+正] 所心 [衛-韋+正] 亦所相連清淨
法為意思惟相念所法本 法本三十七品法 也。
[0018c15] 亦為從二清淨道種為不惑本一為直見二 為直 [衛-韋+正] 是為從二清淨道種本是故名為不惑 清淨本是為三清淨為八種道已份在所隨
應 份音如部分之分。隨佛教應應三十七 品 [衛-韋+正] 也。
[0018c20] 非常為如是彼非常想為何等一切所 [衛-韋+正] 是 非常想所想計知是為受 已有想計即自知。 遂作不息為受也。
[0018c23] 是為非常想亦從有世間八法何等為八有利 [衛-韋+正] 家獲極供之利心。不悅豫矣。
[0018c25] 無利 修德而累耗。謂之無利也。
[0018c26] 名聞 德馨遠香。謂之名聞。
[0018c27] 不名聞 [衛-韋+正] 備德高。為群邪所遏。謂之不聞 矣。
[0018c29] 有論議 清淨淡泊。邪黨虛謗。謂之論議。
[0019a01] 無論議 德高遏謗。不以憍也。
[0019a02] 若苦 殖志守道。而艱患相紹。或有灰滅之 禍。三塗之罪。謂之苦。
[0019a04] 若樂 獲天王之榮。從心之願。謂之樂也。
[0019a05] 為意不墮不受 墮樂也。處榮不憍。 [衛-韋+正] 不墮 落。邪巧炫耀六情不受。利不為喜。耗即不憂。
法鏡經曰。利衰毀譽。稱譏苦樂。不以傾動。斯 淨定之仰者矣。
[0019a09] 從若干思不受。止護觀思惡得止 護觀不 使失適也。止止不受上若干思想也。 [衛-韋+正] 是二 意故惡止也。
[0019a12] 是名為非常想彼苦想為何等為一切世間行 是為苦所想覺知受 謂知苦而竟故受。 [衛-韋+正] 家當覺滅之也。
[0019a15] 是名為苦想從是要為何等望苦想為已習已 增所念已多 一切眾苦從習增多矣。
[0019a17] 為貪已足 貪從萬物生。望從危生。瞋從嫉 生。愚從不問生。癡從冥生。貪望瞋恚愚癡。是 為足也。
[0019a20] 為不墮貪 謂人從貪望得老。從瞋恚得 病。從愚癡得死。從福德生故。 [衛-韋+正] 家已得三十 七品妙 [衛-韋+正]
。即不墮貪。
[0019a23] 為意不受不墮相牽不墮 牽連也。言道 意連屬。不使墮生死。
[0019a25] 不念 不念惡也。
[0019a26] 若干意護觀為已 惡為得止 已德惡六 情也。得止得止觀也。
[0019a28] 從是思望致是要彼非身想為何等為一切法 不計身不墮身 言一切四大法。不計為身。 身者非常之物。明者不墮身想也。
[0019b02] 為想知想受是名為非身想從是為何等望致 非身想已為念思為已增。令是是自計我 是是者。言自計是我身也。
[0019b05] 為是為意不受捨若干態 態。八十四態也。 言。已覺八十四態。即捨不受也。
[0019b07] 不受跓為觀。 [病-丙+歲] 惡得止 不受跓者。不 跓息也。所以能却。八十四態者。正從觀惡 露得止意也。
[0019b10] 是為從是要致 要者。為作非身想為要致。
[0019b11] 彼惡不淨想為何等為一切世間 [衛-韋+正] 為不淨 所想自知受是名為不淨想從是想為何等望 致不淨想已為念為思為已增令世間五樂意
却捨意不牽不受不復墮若干念以得護 為 [病-丙+歲] 惡得跓是為從是要致 要致者。作非 常想意。
[0019b17] 彼為四思想念 [衛-韋+正] 四思想。思想四禪也。念 斷不 [衛-韋+正] 也。
[0019b19] 何以故。令知五陰 謂以得四禪。即知五陰 所從起。
[0019b21] 故佛說是分別見彼不淨想 [衛-韋+正] 為令色陰從是 解 謂四大惡露皆屬色 [衛-韋+正] 家存身內 [病-丙+歲]
。以 却色欲。故曰從是解也。
[0019b24] 彼苦想 [衛-韋+正] 令痛陰從是解 [衛-韋+正] 家覺身苦痛陰。 即滅也。
[0019b26] 彼非身想行。思想陰亦 [衛-韋+正] 陰從是解 得非 身念。想 [衛-韋+正] 二陰滅也。
[0019b28] 彼非常想行。令識陰從是解 識。識萬物非 常。意不貪著。故言識解也。
[0019c01] 彼從止 [衛-韋+正] 止攝也。攝六情還意不復受。是 為止想也。
[0019c03] 令愛從是解彼從觀 [衛-韋+正] 令癡從是解彼從不 貪為捨貪 捨去華貪。意無有微餘也。
[0019c05] 彼從不恚為捨恚彼從不惑為捨癡彼從非 常想令解有常彼從苦想為解樂想彼從非身 想為解身想彼從不淨想為解淨想彼從止攝
意能得還是為止想令從是止禪 止跓也。 跓意於四禪。
[0019c10] 彼從一切法寂然能得解受是為觀想令止跓 一切知 從觀得止住。觀分別一切。為住一 切知也。
[0019c13] 從欲能得還想是為不貪相令還不與取止 色聲香味細滑邪念。名之曰不與取也。 [衛-韋+正] 家已得四禪。還六情。不復受外六欲。故言還
不與取也。
[0019c17] 已後不復生癡是為無有恚想令從殺還得止 識事亦物是為不惑相為令得止止所世間 所 [衛-韋+正] 為所法能受相是為非常想令知從生亦
知從滅 從生者。貪欲生。 [衛-韋+正] 者知所從生知 所可滅也。
[0019c22] 識為是處 識。識是三毒處也。
[0019c23] 為世間 [衛-韋+正] 作世間更所所識想是為苦為所 思想是為痛種處一切所法不住想是為非 身想是為思想是已見身屍已壞青膖為受
是相 謂是上說言受死相。
[0019c27] 是為不淨思想 思想念上說為不淨也。
[0019c28] 從是為悔却令寂然止是為九品處已分別說 見 現九絕也。
[0020a01] 為一切無為部 謂定部伴。
[0020a02] 說具足是為誰知多聞少聞不為慧者不慧不 為常意在經為意相連生為從不分別觀令 不得非常想。不受非常想。令從是墮五樂。令
五樂覆蓋從所應 [衛-韋+正] 失。令不解苦想。令墮五 陰受入。令為意計是身若干本非一本不捨 不觀。令不墮非身想為意在顏色樂計是身為
淨不計是皮肌覆令不墮不淨想不住受 不受愚者倒想矣也。
[0020a10] 止是想不信令無有想不受喜為從是四種已 除 四種四非常也。
[0020a12] 墮得無為種處佛說信根比丘欲見知當求在 四溝港種為清淨法 [衛-韋+正] 安般六事得 [衛-韋+正] 為清 淨乃墮四意止也。
[0020a15] 不捨方便相令致清淨從清淨發起令墮四 意止佛說精進根比丘欲見知當在四意斷過 去所更 更四意止矣。
[0020a18] 相念不忘為從不忘發生墮四意止佛說念 根比丘欲見知當觀在四意止為一意想是 為定從不惑起令墮四禪處佛說是比丘欲知 定根當知在四禪
數息為身意止。相隨為 痛痒意止。止為意意止。觀為法意止。是四身 止。五陰便止。是為還。還淨是應四禪也。
[0020a24] 從本校計為慧如有能得持 持。持六情 從是發起令墮四諦 由大智總持六情。令 意墮四諦。
[0020a27] 佛說慧根比丘欲見當在四諦為有四輪好郡 縣居輪依慧人輪自本正願輪宿命有福輪 輪者喻車輪也能載致物。言人有是四輪。亦
載致人於道也。四輪應四諦。四禪為屬道 [衛-韋+正] 也。百法四輪義同也。
[0020b03] 彼為道德共居相是為好郡縣居令得賢者依 止處以得道德依猗相是為依慧人從是為墮 有正願處以得正願相是為身正願令墮福
處從清淨行有所入相是名為福令致墮五樂 處 謂五根為五樂處也。
[0020b08] 彼為戒法十一本。一為色持戒無悔 色身 也。身持戒不犯七惡。
[0020b10] 二為已不悔令得喜意 謂身不犯惡故令意 喜。
[0020b12] 三為已有喜令愛生。四為已意得愛為身得 猗。五為已身得猗便得樂 猗。猗四意止也。 得樂得道樂。
[0020b15] 六為已意得樂便得正止七為已意得正止 便知如有。八為已知如有便寂然。九為已寂 然便得離 離五陰冥。
[0020b18] 十為已得離便得解脫。十一為已得解脫。便 見慧 謂已解非常苦空非身為有慧。
[0020b20] 有慧便知生死已盡 十二因緣滅即生死盡 也。
[0020b22] 道 [衛-韋+正] 已畢所作 [衛-韋+正] 已竟不復還受苦 得三 活謂之畢淨 [衛-韋+正]
。足意漏盡謂之竟。直入泥洹。 不還三界受眾苦也。
[0020b25] 戒相為何等至命盡持戒令從是致無悔身不 增罪相為無悔從是致喜令得喜處可意相為 喜令致愛處喜足相為處 足滿。
[0020b28] 令致有猗處 猗三十七品。
[0020b29] 從 [衛-韋+正] 為是為得猗相令致樂處已無 [病-丙+(止/(止*止))] 為樂 相令從是致定處 致定處者謂在所得定
處也。一說言。滅去惡意致善意著之處意隨 使不忘為定相 道力能制意。使之不忘也。
[0020c04] 令致如有慧處不惑如有相隨相是為寂然處 若知非身是為寂然相 得非身念意即寂定。
[0020c06] 令從是致相別離處不近會為相別離 意 淨即與穢離。德遠不與惡會。
[0020c08] 為從是致解脫已為非法 [衛-韋+正] 不受殃 若獲不 退轉。及溝港道。不復於大山受宿殃也。
[0020c10] 是為解脫相令致解脫慧見 慧見。見四諦慧 也。
[0020c12] 為有四道德地何等為四為四行者福彼若 如有知智 謂世間人但知六入耳。道人所 知者。知四意止。
[0020c15] 是為見地為得道迹 道迹。謂須陀洹。
[0020c16] 是為得道福彼如有如有知是為惡却離 如有知者。言如事 [衛-韋+正] 知三十七品。已知三十
七品。其意清淨。便惡六情所受。為却離三 界。
[0020c20] 是名為薄地為有往來福 往來者。謂斯陀 含所住地。三毒薄少。義在安般。
[0020c22] 彼以惡却為不用 惡惡是身。不用不用 世榮。
[0020c24] 是名為相離地彼已相離是為不復還福 不 還阿那含也。終生天上不還人間。謂之不還 也。
[0020c27] 是名為欲竟地無所著亦 [衛-韋+正] 者福是何義 問 義何趣。
[0020c29] 為道弟子有八種道 [衛-韋+正] 謂上四人。種道清 淨。皆得入道 [衛-韋+正] 。
[0021a02] 是名為 [衛-韋+正] 者為是是福是故名為 [衛-韋+正] 者福何以 故為 [衛-韋+正]
清淨為名是為清淨福是為道德有八 種清淨道 [衛-韋+正] 為是是福是故名為清淨福彼為 應得道迹云何已諦相應道 已得道迹。與 四諦相應也。
[0021a07] 弟子便斷三縛結彼為三縛結為何等一為知 身非身二為無疑三為不貿易 [衛-韋+正] 戒 持戒
之士。以取三活。治無想定。救濟三界。不以此 戒貿易天上榮樂。
[0021a11] 已斷是三縛結道弟子便墮道迹不復墮惡道 畢竟道七更天上亦人間已更所在往來便斷 苦從苦得解 謂溝港七死七生。乃得應儀。
[0021a14] 是名為見地為得道迹福 見地見道地。
[0021a15] 彼何等為令意墮是身亦知是身 問。何 [衛-韋+正] 令心或有身。以為有乎。答曰。五陰令惑矣。
[0021a17] 癡為以不聞為世間人不見覺者亦不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