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gang Bore Shu 金剛般若疏
Scroll 4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金剛般若疏卷第四胡吉藏法師撰
[0114a20]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下。第二領解釋疑。文 為二。初領解。次釋疑。領解中為二。初領解。 第二佛述成。初領解為四。第一自領解。第二
明他領解。三明自領解為易。四明他領解為 難。初領解又二。第一經家序其悟解相貌。第 二正明領解。初序其相貌者有四。一標領解
人。二明所領解法。三正明領解。第四領解相 貌。問得解應歡喜。云何乃悲泣耶。答領解相 貌不同。凡有三句。一者得解歡喜。如法華身
子踊躍歡喜。二者得解悲泣。如此文。三得解 亦歡喜亦悲泣。如善集王悲喜交集。喜則欣 今悟。悲則慨昔迷。悲喜雙兼二事也。希有世
尊下。第二明得解。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 得聞者。古來釋經前後不同。一家云。此經在 大品初說以此文為證。既云未曾聞般若。故
知在前。第二師云。此經在大品後說。既在大 品後。何得善吉云昔來未曾得聞耶。彼釋云。 前於大品中。雖善吉已悟而中下根人未悟。
今同其未悟故云未曾得聞。中下根人於今得 悟故同其得悟。故言今始得聞耳。此事已如 前明。今更開一意。上外施格量竟如來自稱
歎經勸物受持。今內施格量竟善吉自稱歎 經勸物受持。是故師弟互文勸緣信悟耳。若 復有人得聞是經下。第二陳他得解。則生實
相者。他云。世諦生真諦不生。即問。實相即是 真諦。既生實相。何不生真諦耶。彼釋云。生實 相之慧耳。實相不可生。但慧從境作名稱為
實慧。境從慧作名。故生慧言生境耳。今明二 諦俱生不生。如義中釋。斯文即證也。但一師 有觀發中中發觀義此明生實相。即是觀發
中。正觀明了則實相現前。故名生實相。此約 迷悟為論。於迷者不現前名實相不生。悟者 現前名為生實相。令生實相既爾。佛性等例
然。至論實相未曾生不生也。是實相者則非 實相者。他還以二諦釋此文。如常彈。今依論 釋簡成實相義。是實相者。獨佛法大乘有此
實相故云實相。即非實相者。天魔外道無實 相故言非實相。是名實相者。論經長有一句。 云實相實相。此句簡二乘。實相有二種。一大
乘實相。二小乘實相。今明是大乘實相非二 乘實相。故云實相實相。前句簡外實相。此句 簡內實相。所以二簡者。以獨佛法有實相。及
獨大乘有實相。生實相之慧。方是希有耳。世 尊我今得聞下。第三述自悟為易。所以易者。 一者明過去久殖三多。二者現在者值佛。內
因外緣具足故信受為易也。又就迹中為論。 須菩提是大阿羅漢。如大品云。般若甚深。誰 能信解。答云。正見成就人漏盡阿羅漢能信。
今須菩提既是羅漢。所以信解不難也。若就 本為論。須菩提內祕菩薩行。或可是往古如 來。示同眾迷。所以悟解為易。若當來世下。第
四陳他悟為難。所以難者。良由生在末世後 五百歲故也。叡法師云。前五百歲得道者多 不得道者少。後五百歲不得道者多得道者 少。前五百歲信無生者多不信者
少 。後五百 歲不信者多信者為少。是以前五百年名正 法。後五百年名像法。能於像法中信。所以為 難也。又明此時眾生不久殖三多。不久值佛。
無內因外緣。能於中生信。是故為難。何以故 下。此釋信為難意也。若言有人能信般若所 信。則是人法之見。不名為信也。此信亦不難
也。明若不見我是能信。即是人空。即是無有 人見。不見般若是所信即是法空。即是無法 見。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者。所以不取我
等相者。非有我相。是故不取我相。以實無我 故無所取耳。故云我相即是非相也。又道理 若實有我人之相則不可離。以道理實無我人
之相。但眾生妄謂為有故我相可離多。故云 我相即是非相也。大品云。眾生所著若有一 毫末之可有則不可離。以所著處無如毛髮
許有可離也。他云。所謂之我見是無耳。能謂 之心是有此不無也。如所謂陽炎是無。能謂 之心是有。今明能謂之心如所謂不異也。若
依論釋者。此明人法兩空。前云無我人相。此 是人空。今云我相即是非相。此則明法空。問 若言此明法空。應云法相即是非法相。何云
我相即是非相耶。答無我有二種。一者人無 我。二法無我。今法無我也。何以故離一切諸 相則名諸佛者。此重釋無相所以也。若有諸
相佛應見之。以離一切諸相名為諸佛故。則 知諸法無此相也。問佛何故離一切相耶。答 有一切相則是有所得。無一切相則是無所
得。有所得故是生死凡夫。無所得名為涅槃。 名為諸佛也。佛告須菩提下第二佛述成。前 領解有四章。今但述第四陳他悟難。明無始
以來習有所得久。昔日又稟小乘有所得教。 忽聞般若無人無法多生怖畏。是故今明能 不怖畏此則為難。所言不驚不怖者。一往怛
愕謂之為驚。內心怯弱名之為畏。一向深惡 前事稱之為怖也。如來說第一波羅蜜者。他 云。般若是六度中第一故言第一。則非第一
者。真諦遣第一也。是名第一者。世諦假名說 第一也。依論解。此般若一經勝餘修多羅。故 名此經為第一波羅蜜。非第一波羅蜜者。餘
修多羅非第一。是名第一。還結此經為第一 也。所以有此文來者。是近遠二義。近者成上 希有之言。以此經第一故信此經。方是希有
耳。此經若非第一。信之不足稱為希有也。遠 成上者。上來所明內外二施不及持經四句 者。由此經是諸經中之第一法也。須菩提忍
辱下。第二釋疑念也。問何因緣故次般若。明 忍辱耶。依六度數前後並非次第。今有何次 第生此文耶。答開善解云。三門說般若。前就
體名二門說竟。今次第三功用門說。明般若 功用無窮。能生諸佛能示世間能斷煩惱。又 攝用導用忘用諸用非一。今此明忘懷。忍辱
之用者。以得此用故。則逢苦不憂值樂不喜。 其功最要故偏明之。又解云。忍與般若俱是 慧。與慧同體。故共明也。今明無方之意不妨
此義。若依論意釋疑故來。眾所以疑者。遠從 前捨身命格量生。上云捨身施不及持經四 句。所以不及者。為捨身是有所得顛倒苦因
還得有所得苦果故不及持經。眾即疑。佛昔 來種種苦行亦應是顛倒之因。應得顛倒之 果不得菩提也。故今釋云。佛昔行苦行。此是
無生忍心。雖復捨身而不苦惱。非但無苦而 還更有樂。故論偈云。苦樂有慈悲如是苦行 果。以修無所得忍故得菩提也。故云如來說
忍辱波羅蜜也。非忍辱者。非是有得捨身忍 辱也。又非忍辱者。此無所得忍不可稱量也。 故論云彼忍辱岸難量也。何以故我於爾時
無我相者。此二義故來。一者反釋無瞋義。若 有我相則應生瞋。以無我相故令誰瞋耶。復 瞋者誰耶。二者明無忍義。即是不忍不瞋為
忍波羅蜜。若有能忍之人則應生瞋。今尚不 見能忍之人。何由有他起瞋之者。此是跨節 釋也。歌利王者。引事證因緣。歌利王即是
陳如本身。昔曾害仙人。仙人發願。汝今無罪 害我我得道時要前度汝。如出毘婆娑文。是 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下。所以有此文
者。為成前忍辱義。新發意菩薩既聞歷世修 忍得於菩提。彼既見有身心或生退轉。如身 子六十劫行菩薩行。後因捨眼遂退成聲聞。
故今勸云。欲不退菩提心者。應離一切相發 三菩提心也。問從上來三處明不住何異。釋 云。初不住為成檀度義勸行無得施也。次不
住為成淨土因義。若心有住則心有穢。心穢 故則土穢。以心無所住故心淨。心淨故土淨 也。今明不住為成菩提心勸不住發心。若心
有住則乖正道。豈是道心耶。菩提是正道。今 發道心故名菩提心耳。若心有住則為非住 者。若心有住則是住顛倒。則為非住。不住般
若也。如大經。不住一切法即是住般若。不信 一切法是名信般若。生義亦爾。是故佛說菩 薩心不應住下。前明勸無住發菩提心。今勸
無住修菩薩行。如善財之言也。問經初已明 發心修行。今何得更說。答前明建廣大等四 心名發心。就不住義以明修行。今此中通就
不住即明發心之與修行。故前離明。今是合 辨也。但舉布施者。布施居六度之初。又檀義 攝六也。如論偈云云。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
切眾生者。前既明無住發心無住修行。人便 謂。既無所住何故發心何故修行耶。即釋曰。 為利眾生故發心修行也。又無住修行方能
利眾生耳。有所住修行不能自利利人也。如 來說一切諸相下。此為成上修行及為眾生。 既言修行。便有行可修。既言利益眾生。有
眾生可利。便是人法見耳。故今明如來說一 切相則非一切相。故雖修萬行無行可修。雖 利眾生實無眾生可利。又引佛誠言勸菩薩
如說修行。佛說眾生與法皆不可得。菩薩亦 須如此而學也。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下。此 文來有近遠。遠意成前內外二施格量義。何
者。前明雖捨內外二施終不及持經四句。人 聞此生疑。諸法實相絕言。云何名字文句能 表實相。而受持四句頓有如此福耶。故今釋
云。實相雖絕言。言是無言因。因言故得表無 言。故受持此言功德無量。問此乃釋言能表 道。云何是釋五語文耶。答以言必能表道故。
佛言是實由能表道故。受持福多。近意者。上 引佛說一切諸相則是非相。說一切眾生則 非眾生。勸菩薩如說而行。今重釋所以。須信
佛說者。良由佛語不虛故也。真語者依真諦 說也。實語者依世諦說也。所以舉二語者。為 如來常依二諦說法故也。如語者。如十方三
世諸佛依二諦說法。此上同諸佛也。不誑語 者。佛不誑眾生。如大經言。何緣當誑如子想 者令墮地獄也。不異語者。為釋疑故來。人疑。
若不誑眾生。何得一佛作種種異說。初三後 一。乃至今常昔無常耶。故釋云。雖有諸說為 成一道。所以不異。如經云。智者終不謂我二
語。我於是人亦不二語。法華云。雖說種種乘 皆為一乘也。次依論釋。唯有四語。故偈云。實 智及小乘說摩訶衍法。記於三世事。是名四
種語。實智即真語。謂說佛菩提也。及小乘說 四諦即實語。說摩訶衍法為菩提。即是如語 也。記三世事合後二為不異語也。此四語含
小大理事因果。真語是果也。如語是因。此二 是大。實語為小。記三世是事也。三語是理。須 菩提如來所得法者。有此文來者。上來至此
凡有三文。引佛語勸信。初引如來說一切相 則非相。說一切眾生則非眾生。此勸菩薩捨 人法見令信無所住教。次引五語證佛語不
虛。勸菩薩信佛說無所住教也。今第三引佛 所證得法。復勸信無所住教。以佛親依無所 住教證得菩提故。菩薩須信無所住教門也。
論經長有一句。謂如來所得法如來所說法。 如來所得法釋已如向也。如來所說無實無 虛者。上來三過勸信語。但恐鈍根守語而住
故。今明佛語非實非虛。以正道絕言。若守言 則失道。故言則非實。非不因言表道。故言則 非虛。指月之譬即其事也。斯乃貫一化之意。
豈一章經耶。須菩提如人入闇下。依流支十 二分。前格量分竟。今是顯性分。今三種彈之。 一者顯性分。經論無文故所以不用。二者若
就布施以明得失判顯性分者。前明忍辱修 行亦應是分也。三者內外格量中各有二格。 今內格中止一章竟。餘有一格量在。何得合
取後格量為顯性分耶。今明二意故有此文 來。一者近生。上來至此凡有三處勸修不住 捨於住義。未知住有何失不住有何得。勸修
不住捨於住耶。故今最後釋其得失。心有所 得則如外無光明內有黑暗。故不見正道。心 無所住如外有光明內有眼目。能見正道。為
此得失故有上來三勸也。依無住之教。如外 有光明。得無所住觀解。如內有眼目。如此 之人見正道也。有住之失反此可知也。依論
生起。云真如一切處一切時常有。何故眾生 有得如有不得如耶。論師云。真如即是佛性。 一切凡聖眾生皆有佛性。何故聖見凡不見
耶。即用經文釋之。如雖常有一色。若外有光 明內有眼目則見。無此內外則不見也。雖常 有真如佛性。心無所住則見。有所住則不見
也。顯性之言事在斯也。今明作此意亦於義 無失。大智論云。或名如或名實相法性涅槃。 但約眾生悟迷故有得不得。至論佛性涅槃。
未曾得失隱顯也。問依論乃明見如不見如。 似無次第便是孤生此文。答此文即接前布 施得失生。故有住布施則不見如。無住布施
則便見如。故非無次第也。但講論者不見其 近。便謂孤生為顯性分耳。講經師雖見其近 文兩施之得失。不得見其因施得失遠明皆
有佛性。為有方便無方便故有見不見異也。 若取近遠兩義。則經論皆成也。須菩提若當 來世下。有此一章來者。還成上捨失從得之
義也。菩薩若捨失從得者。要須受持讀誦般 若故也。問信受門已明若生一念淨信。則為 佛智見得無量功德竟。今何故重說為佛智
見得無量功德耶。答此般若經有三門明功 德。一自信門。二自受持讀誦復為他說門。三 但自受持讀誦門也。初明一念信為佛智見得
無量功德。是自信門明功德也。從三千七寶 施至恒沙身命施。此明自行化他門明功德 也。今此章明受持讀誦自行門功德。故非重
說也。此三門攝一切般若經明功德也。初日 分下。第二三時捨身格量功德也。為二。初明 格量。第二稱歎勸修。格量中為二。初正舉
捨身。第二格量也。異上捨身者有二義。一者 施多。謂日三時捨身。此日初分日中分日後 分。非是三日為三分也。二者時節久。謂無量
千萬億劫常行捨身事也。次格量般若。直明 信心不逆其福已勝。況自受持讀誦為他說 耶。此則格量轉高。般若之福轉重也。又此文
所以來者。上信受門中。直明信心為佛知見 得無量功德。猶未格量信心功德少多。今欲 格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