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Jingang Jing Zuan Yao Kan Ding Ji 金剛經纂要刊定記

Scroll 2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金剛經纂要刊定記卷第二
沙門子璿

[0179b11]

[0179b11] 加祐智明

[0179b12]

[0179b12] 四門 一明經意二明宗旨三明經
解題釋經四門第二二三第四 其餘

[0179b17]

[0179b17] 一一 功能初中

[0179b19] 機緣

[0179b19] 酬報因地因地初發心希求無上菩提四弘誓願煩惱
誓願法門無邊誓願眾生無邊誓願 佛道無上誓願成 唯一度眾生眾生證果
現身說法濟度 法華:「立誓一切 我等無異所願滿足
一切眾生入佛。」

[0179b28] 成道梵王帝釋轉法輪法華:「爾時 諸天帝釋護世四天王大自在天
諸天眷屬千萬恭敬合掌 法輪。」如來默然鹿苑 四十九經教救度眾生
法華:「波羅奈轉四諦法輪

[0179c05] 度生二相通則 一音演說眾生隨類各得解四諦 法顯生空凡夫外道六波羅蜜
空理不定性二乘利根凡夫大乘 一乘法法界定性不定性二乘 菩薩利根凡夫一乘 佛道

[0179c12]

[0179c12] 一大事 。《法華經:「諸佛世尊一大事因緣 出現舍利弗云何諸佛世尊
一大事因緣出現諸佛世尊 知見使得清淨出現乃至 令眾生入佛知見出現。」天長
:「知見故云廣博包含 故云諸佛儀式化生故云眾生 機能。」
由此一大事因緣所以出於開示 悟入四句不出初二能化 兩句能化大開屬於
眾生法華:「雙開菩提涅槃無上 法身三乘同體
二乘不知 。」《華嚴:「開除 心體
心體。」石壁:「一切眾生 佛性大開云心了了分明佛性 斬新領解決定印可不疑一切
。」解釋旨趣不同白璧 黃金至寶

[0180a05] 金剛》, 般若》。同宗何所 無相初中

[0180a07]

[0180a07] 對治我執凡夫五蘊以為主宰 神我幽靈神聖動用
難思我執一切法實有 名為法執佛說小乘我執 為此由是除法我空

[0180a14] 由此

[0180a14]

[0180a14] 煩惱我執 中說所知根本無明起信論:「無明
名為智礙所知障。」依法

[0180a18] 二障過患

[0180a18] 煩惱障

[0180a18] 清淨自在功德妙用過於塵沙 由此覆蔽不得顯現故云不解解脫 自在不解造業
不動業業因果報 受生受生處所五道 故云輪轉輪轉
即是我執故知我執過患

[0180a26] 所知所知障

[0180a26] 不等大乘不論小乘 五蘊皆空心性自心別有
無明覆蔽不得開發華嚴:「不了 自心云何正道顛倒增長一切。」

[0180b02] 諸法性相有別 動靜相等通則諸法 有為不能
根本智性相後得智二智 無明無明不成佛法故云:「 二乘火宅化城
由於法執知法 過患根本二障一心 所知煩惱
猶如起動二義不能所知煩惱相對昭然
可見心慧解脫料揀四句 解脫不解二乘不解慧解脫 菩薩俱解脫不解凡夫

[0180b16] 二執

[0180b17] 三結以前一切過患根本 我法二執二執二障二障 由是過患其二
故知良藥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大神大明乃至 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二執
:「無我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我執無法相無非法相除法 此類

[0180b25]

[0180b25]

[0180b25] 可知

[0180b25]

[0180b26] 猶豫不決心所法煩惱 二種一種現行種子 藏識名為現行
名為種子 現行現行根本 堤防可見

[0180c02] 展轉 故云節節二十七遮斷總有
一則中有須菩提現行 第十一第十九種子 當時盡是現行後代種子
現行即是種子意中二十七

[0180c09]

[0180c09]

[0180c10]

[0180c10] 不動 三時今世善惡今世受苦 現報業今世善惡次生
生報業今世善惡第三已去 乃至後報業今世有人 善惡目下便因果
三時佛名經:「行善 行惡致使世間愚人 善惡不分中說。」

[0180c18] 惡業 惡業小乘不定 四重名為僧殘不定
四句不定定時 不定不然 我法決定我法不決
不定不受

[0180c25] :「若然何以般若:『決定?」

[0180c26] : 「不受如此: 『有人受持讀誦為人輕賤
罪業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先世 消滅當得阿耨菩提。』先世 前生之前名為先世名為
先世三塗輕賤不定不定不受
一者不受 三塗人中有餘貧窮
三塗 時報不定。」

[0181a10]

[0181a10]

[0181a10]

[0181a10]

[0181a11] 成正覺菩提樹三十 四心五分法身成正覺

[0181a12] 成道之後十二人天 四諦緣生三空般若

[0181a14] 妙慧 無相甚深般若法空 般若法空

[0181a16] 住相等於我人眾生 非法我法世間因果
有漏凡夫人天二乘 設有斷惑不無三界緣覺小乘
妙慧

[0181a22]

[0181a23]

[0181a23] 十二 般若妙慧妙慧第六 般若波羅蜜法身真如妙理本不生
煩惱如來藏妙慧煩惱真理顯現大法妙慧法身

[0181a28] 五度五度應身三十 二相八十種好紫磨金積習 波羅蜜五度應身

[0181b01]

[0181b02] 波羅蜜 住相住相便有漏 世間善因菩提資糧論


[0181b06]

[0181b06] 福慧五度 六度即真應身 諸佛果德無量無邊以要言之
法華:「其所得法定慧莊嚴以此度眾生自證無上道。」大意般若致使波羅蜜不成福慧
第六互相資助二果必須彩色 不著無色無相
:「」,修慧 布施修福無我無人眾生 修慧一切修福

[0181b18]

[0181b18] 二果經論 三身二者三身法身無漏無為
報身轉識有為無漏 非理由是理智分為化身 不同由此三身
即是是故 真身淨名經:「佛身無為 」,有為涅槃經:「
如來有為地獄。」是故 智論:「二身真身 應身。」生身應身化身

[0181b29] :「 皆是佛身不分何故?」

[0181c02] :「所以。」

[0181c03] 十二年前小乘 三十二相金色以為真佛不知 故云色相不知法空
但是真身之中影像唯識:「大圓鏡智生身」, 知非彌勒:「應化非真 。」

[0181c09] 不如真身應身 無相名為真身無相名為應身如是見者如實華嚴:「真實
不實不實如是解法名為。」 如是名為不如

[0181c13] 故此

[0181c13] 發明 :「如來三十二相即是發明真身。「是名三十二相發明應身
:「具足色身」,發明真身具足 色身發明應身

[0181c17] 真身 證得應身證得前段 福慧二嚴即是
故此發明即是如是說 眾生二種二種展轉 般若經二執第一二執
猶存第二縱使無疑爭奈 第三惡業無漏第四昭然果證第五由是

[0181c26] 能詮 由於:「
。」《毛詩:「。」

[0182a01] 古今 淺深儒教文宣 孔丘五常仁義禮智信
慎行理家揚名後代二道 皇帝老聃自然自然 是非齊平生死終歸虛無釋教
因緣起用是故:「因緣。」一代佛教因緣小乘生滅大乘無性淺深大約
皆因二種一世出世間世間 種子 土人
無明 老死 器世間有情世間故知三界
因緣二字二者出世間一則 本覺教外始覺始覺五度佛果
大悲眾生應化故知 世間一切淨妙不出因緣二字法華:「佛種緣起是故一乘。」《中論:「未曾有
一法不從因緣生。」:「說是因緣 戲論。」出世間一切諸法空義淺深不同因緣

[0182a24] 諸法 比丘舍利弗:「諸法緣生
如是沙門如是說。」 因緣無體無體空義中論: 「因緣所生我說即是空。」鏡像
雖則不實不得不淨名:「 從業。」

[0182b02] 非空 名為淨名:「說法 不無因緣諸法。」中論
:「因緣所生我說即是空 名為假名中道。」三乘 並不因緣故云佛教

[0182b08] 所謂 各異:《華嚴法界,《法華一乘,《淨名 真如佛性

[0182b10] 約法正立

[0182b10] 般若 種類不同智度論文字能詮二觀觀智實相
羅什後來觀照 隨行五蘊善根實相 境界俗諦觀照
文字性空 眷屬境界同文實相即是法身。《 :「法身本覺。」
般若實相 智論:「名實」,性空 顛倒虛偽空見顛倒
空無乃是實法眼根故知 顛倒虛偽便實相真俗 二諦一實眷屬相應
隨行觀照故知觀照眷屬由是 智論》,深經 立宗觀照實相
一一觀照 化眾生實相由是

[0182c01] 不一不二其一體用 其二寂照非一

[0182c02]

[0182c03] 觀照實相二種般若觀照 實相
不二 非理無理金剛

[0182c08] 萬行 菩薩行必須

[0182c09] 實相 便住相有漏觀照便二乘二事兼行
前行由是起信論中止 ,《法華經內定莊嚴,《華嚴定慧 菩薩依賴,《涅槃定慧不等不見佛性
中說無明邪見自此華嚴:「 無礙」,

[0182c17]

[0182c17] 可知

[0182c17] 文字

[0182c17] : 「出教 文字?」由是:「文字
」,四法 屈曲表示諸法自性 差別即是

[0182c22] :「四法之中文字云何?」

[0182c23] :「所以 文字其三 意識耳識
未必有名未必未必有苗
以是文字性空 般若文字文字 般若文字一體
自體別有一法文字 般若文字成像 。」

[0183a05] 總結

[0183a05] 能所無不文字 能詮般若故云 教體

[0183a08] 分別初中

[0183a08]

[0183a09] 可知

[0183a09] 中文

[0183a10] 東土翻譯前後

[0183a10]

[0183a10] 天平洛陽譯成十四金剛 般若》。真諦太康元年金陵譯成十四
金剛》。笈多開皇十年洛陽譯成 金剛》。貞觀二十二 譯成十八金剛》。義淨證聖
授記譯成十二金剛》。

[0183a16]

[0183a17] 天竺西方 解釋異同

[0183a18] 轉授天親天親 小乘大教轉授正宗文中可見

[0183a20] 依據差別

[0183a21]

[0183a21] 無著天親無著

[0183a23] 結成

[0183a23] 所以不同淨名名義即如何晏 論語孔安國馬融不當
有理

[0183a27] 文義

[0183a27] 題目

[0183a27]

[0183a28] 金剛

[0183a28]

[0183a28] 力士執金剛神形神即此力士
人間故云帝釋乃是天上至寶 薄福。《正理論:「帝釋名曰
不為薄福眾生所見。」

[0183b05] 約法

[0183b06] 經論二義

[0183b06]

[0183b06] 故云般若無物 遇火
刀劍

[0183b11] 涅槃

[0183b11] 《涅槃無著 微妙
即是 觀照般若微細

[0183b16] 不可壞。《智論:「一切語言名相 皆可破壞無相不可破壞。」實相 般若

[0183b18] :「實相般若因果?」

[0183b18] :「 因果增減因果一如普賢: 『大乘諸法實相大乘諸法實相。』
華嚴經:『體用大方廣因果 華嚴。』」

[0183b22] 以下

[0183b22] 經論:「 本覺真性流轉
般若三賢十地貫通 萬行無明惑無不。」:「金剛 不能無不
邪魔不能萬物能破 。」經論金剛喻定,《勝鬘經 ,《梵網經十迴向金剛,《仁王
堅心,《淨名金剛 無生法忍經論金剛座金剛山 如是晉武帝
:「武帝十三燉煌有人獻金 紫石英蕎麥 。」

[0183c07] 真諦真諦

[0183c08]

[0183c08] 一一 分明般若

[0183c09] 災禍苦果 苦果不生
一則不能不可 金剛不然 有漏功德不可不可無漏
隨心金剛 不窮有漏無漏 不盡

[0183c17] 對日始覺本覺見法 無生智起信:「心性常住常住無生。」世間使六合
斷除煩惱大道通同

[0183c20] 佛法現前

[0183c21] 空中太虛真空世間

[0183c22] 中毒令人命終生死延年益壽不滅不生

[0183c24]

[0183c25] 所立 乃是至此不料正義第三二三
第二第一

[0183c28] 般若

[0183c29]

[0183c29] 般若古來 妙慧無相到彼岸 智慧

[0184a03] 功用出體即是 功用本覺即是出體。《大品:「聚沫
陽焰芭蕉幻化」,如是

[0184a06] 相應本覺如來藏 清淨心新生 始覺起用故云
相應本覺不一不二不二 相應不一:「妄心 無明心照般若。」萬有
真空第一義空 清淨本覺涅槃:「佛性 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智慧。」此等
非一二義實相觀照

[0184a15]

[0184a16]

[0184a16] 三慧

[0184a17] 學者大乘行人 名聞測度所聞教理 可以自心思慧然後
修慧有漏無漏深淺通名是故 般若及第 云云

[0184a23] 無著論文

[0184a23]

[0184a24] 波羅蜜中等頓悟 萬法便到彼岸名為頓悟多生習性念念相應聽聞
思惟修行得究竟證入名為 中略唯識中說 二智十度六通
二智十度故第二空無著更加加行

[0184b02] 金剛 金剛煩惱

[0184b04] 因果

[0184b04]

[0184b05] 論文 引用解釋 無著智論可知

[0184b07] 解釋明法我空不為但是二乘因故般若所以揀擇
揀擇無為因位 名為決斷果位 決定名為只是一法
功成 三塗有性何不 妙慧
凡是有心成佛

[0184b17]

[0184b17] 名為
僧人俗人云云決斷揀擇使

[0184b21] 別境中一種智 金剛尼乾經:「
金剛阿修羅煩惱 如是。」《無常經:「金剛智無始 纏縛。」

[0184b26] 波羅波羅蜜

[0184b26]

[0184b27] 梵文以西風俗如此 云云青龍:「。」元康:「天竺 風俗究竟到彼岸。」


[0184c01]

[0184c01] 釋義

[0184c01] 煩惱大河 生死如此有情涅槃彼岸
諸佛生死 必須 四諦理則此岸
修道中流到彼岸 小乘大乘無餘涅槃 二種生死此岸六度船筏三障中流 涅槃彼岸

[0184c10] 涅槃波羅蜜彼岸即是涅槃是故轉依彼岸生死 分段變易煩惱二障圓寂
塵沙滅度:「涅槃無為滅度。」小乘不同小乘生死大乘
寂滅涅槃:「生滅寂滅。」 滅度因故 滅度所以涅槃滅度
涅槃種類下文

[0184c19] 一切

[0184c20] 淨名》經文。:「彌勒授記 一切眾生授記何以一切眾生 寂滅不復以為
:「眾生寂滅 ?」以下便是名為
波羅蜜最勝相應唯識

[0184c27] 順義則是波羅蜜 修慧

[0184c28] 能詮

[0184c28]

[0184c28] 多羅修妬路素怛覽梵音 修多羅西 修多羅聖教
吹散 聖教能持佛語得無
據此 彼此未免由是更加
合於修多羅 契經

[0185a10] 釋義

[0185a10] 義理契理 說理如理云云契合人心契機 令人有所歡喜信受云云契理
雖是

[0185a15] 釋經

[0185a15] 以為般若 道德

[0185a17] 經文。

[0185a18]

[0185a18] 道安法師但是 佛經大小序分說法 正宗本意玄門流通
萬古西域如是 序分時長應作如是觀 正宗分佛說信受奉行流通分

[0185a24] 六成就一一分明 發起者事相 發起正宗法義二序異名
云云 云云佛說 未有結集安立 先發說經

[0185b01] 云云

[0185b01] 如是而立 入滅阿難愁惱阿難:「
佛法後事。」 :「云何後事?」:「世尊 世尊滅後世尊世尊
世尊滅後惡性比丘 調伏佛滅度如何調伏後來 結集一切經何等?」阿難承教一一
但書

[0185b10] 四念 身等 安住身等四處
四處安住四念處

[0185b14] 觀身不淨有漏色蘊具有 種子不淨過去業識種子現在 合成身故淨名:「
從業。」《智論:「 寶物不從道出。」住處不淨之下之上
智論:「 不從不出寶山。」自體不淨 三十六成身
便利十二十二中有
十二。《智論:「 水火不淨不能 。」自相不淨九孔不淨智論
:「種種不淨充滿流出不止 。」究竟不淨一旦命終 狼藉不堪淨名:「
浴衣磨滅。」《智論:「審諦終歸 反復小兒。」《金光明 :「供給終歸不知。」

[0185c04] 即是心所遍行中一 苦苦壞苦

[0185c07] :「樂受?」

[0185c07] :「苦因凡夫。」

[0185c08] :「苦樂云何 ?」

[0185c09] :「行蘊遷流逼迫苦樂 常情不知微細故此三法 。」

[0185c11] 觀心無常生滅 心念滅後生相不絕水流 中說一念中有九十剎那一剎那九百

[0185c14] 觀法無我五蘊五蘊中一 推求無我

[0185c15] 對治凡夫顛倒凡夫顛倒造業 用心自然

[0185c17] 以戒為師 戒律分明菩薩戒:「波羅 木叉大師如來無異。」

[0185c19] 佛法慈悲刑罰比丘惡性 知慚自然調伏

[0185c21] 初等中意第四文中便

[0185c23] 建立建立如是在於

[0185c24] 。《智度論: 「佛滅度諸天王迦葉」,乃至:「法城 法幢欲倒大悲建立佛法。」迦葉
須彌頂聖弟子神通 來集迦葉:「佛法眾生 結集入滅。」聖眾受教
迦葉入定天眼 逐出唯有阿難煩惱未盡爾時迦葉 大眾阿難:「清淨眾
結集法藏未盡。」阿難 悲泣迦葉:「有力得道 阿羅漢不得
。」迦葉:「女人 出家正法五百衰微突吉羅涅槃
多羅不共 突吉羅:『有人四神足 一劫一劫。』不對入涅
突吉羅一時多羅 突吉羅僧伽梨 踏上突吉羅陰藏相入涅
女人羞耻突吉羅。」 :「有如突吉羅 。」阿難長跪合掌
突吉羅懺悔懺悔迦葉阿難 :「漏盡。」阿難 悲泣精誠至於後夜
三明六通 迦葉:「?」: 「。」迦葉:「漏盡神通
。」阿難身入禮拜迦葉 阿難:「得道嫌恨。」 蘇秦張儀云云聖果修心
行事狐假虎威 大眾阿難結集 發言自身相好
大眾知非他方阿難成佛故云

[0186b04] 羅漢自言

[0186b06] 外道 萬法不出有無 初吉故云

[0186b09]

[0186b09] 成就 成就成就

[0186b10] 解釋

[0186b11] 初中

[0186b11] 不計信成就論文

[0186b13] 佛法:「 最初便?」故此

[0186b14] 無量信心寧肯修習由是 五位之內位居十信之中第一十一
善法故知信心之前善法 解行乃至證入華嚴:「 功德長養一切善根斷除疑網
愛河開示涅槃無上道。」

[0186b21] 菩薩萬行 不成智慧有著為主不著 二邊無漏菩提菩提資糧論
波羅蜜 。」

[0186b25] 如是二字智論

[0186b26] 無量義經約法

[0186b27] 眾生 三界只要故云之外 虛妄故云:「諸法實相
魔事。」得道乃至涅槃其中 無不

[0186c02] 梁武帝 無故不無同時 不二即如

[0186c04] 有無不二便 非有有無不是即非
無非

[0186c08]

[0186c08] 我有凡夫外道神我三乘法身餘者故云五蘊第三
流布賓主阿難 不計故云聞者大小乘 不同耳根耳識
耳根 不能云云 名句瑜伽:「比量。」
耳識緣於同時二識 聲名先後異時耳識同時 意識五識皆然

[0186c19] :「 耳根耳聞云何 ?」故此六根一身


[0186c22] 阿難所聞阿難 成道二十侍者二十年前
說法結集

[0186c26] 阿難侍者阿難不著
退受別三昧。《 :「阿難得法自在三昧
說經憶持無異。」法華: 「世尊希有過去無量諸佛如今 所聞。」。《不思議境界:「
千萬億菩薩聲聞在座名曰 舍利弗乃至阿難。」 一實

[0187a07] 三時

[0187a08] 師資道德 大眾 具足故云故云究竟
無異貫通一時。《佛地論:「 剎那相續不斷究竟一時。」一時 自言涅槃:「一時尸首。」
:「一時迦尸。」能所

[0187a15] 不同 參差不同不同不同人間 五十四天王天晝夜倍增參差
不同俱舍:「夜半日沒日出四洲」, 既然云何日月

[0187a19] 楞嚴師資

[0187a21] 聞法妄心 不生心境亡故不得生滅心行實相
染心一對

[0187a24] 理智 之際能所不分動念法體 淨心一對

[0187a27] 凡聖分別不生 因果

[0187a29] 妄念時隔 體用

[0187b02] :「第二?」

[0187b02] :「始覺中根 本覺真諦本本
淨智本覺始覺 約分故云理智 。」

[0187b07] 二者

[0187b07] 一者不同心境理智 凡聖 不同名為故云一時

[0187b10]

[0187b11] 梵音 菩提菩提屬於 無相
覺察覺悟覺悟覺察 真妄
能破和合相續顯現法身 純淨無二唯一菩薩 得究竟薩埵
佛如來究竟覺者

[0187b20] 《起信

[0187b21] 離念

[0187b21] 明本覺心體性 離諸念即是 本覺離念因果分離
離念即是故經云:「大乘諸法 是故本覺究竟覺始終 一更:「即是如來平等法法身本覺。」

[0187b27] 以下本覺離念

[0187b28] 三義

[0187b28] 無生真如如理一則心中 無生起信:「如實空
一切染法相應無念相應本不生 。」起信:「遠離微細心性
常住常住無生。」

[0187c05] 他者 了事即真自心起信:「一切諸法離名字相離心
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一心 真如。」

[0187c09] 滿以前先後 滿不立 故稱滿涅槃經:「自覺自身
佛性他者一切眾生佛性滿 自若無二佛性。」自覺 凡夫二乘滿菩薩中說
自覺便二乘權教菩薩凡夫華嚴:「一切諸法無生亦無滅大導師 。」

[0187c17] 故知

[0187c17]

[0187c17] 無念

[0187c18] 《起信引證

[0187c19] 心體離念因果 名為方名

[0187c20]

[0187c21] 無念無念 無念即是向佛智

[0187c22] 五處

[0187c23] 舍衛舍婆提室羅伐悉底 梵音中印憍薩羅國 憍薩羅國國名
名聞珍奇寶物

[0187c26] 佳麗女色財寶珍奇寶物多聞內外典籍解脫五通仙人
離欲四德 四事外國所聞

[0188a01] 義淨 遠聞有名遠聞

[0188a02] 祇樹 祇園

[0188a03]

[0188a03] 舍衛國波斯匿王大臣須達多王舍城長者檀那時長中夜
營辦須達聞已問言:「大士 國王婚姻?」答言:「無上法王。」 聞已:「何等?」長者
佛功德須達多:「善哉大士 無上何處?」長者答言:「王舍城 竹林精舍。」須達多一心念忽然天明
熾盛猶如白日城門 神力開闢爾時如來出外 經行須達歡喜踴躍不知禮法問世
首陀長者化作世尊接足禮胡跪問訊右繞三匝一面 世尊即為說法長者
聞已須陀洹果:「 衛城。」問言:「舍衛國頗有 容受?」須達多:「便當營辦。」
世尊爾時默然須達多舍衛國 指授儀式須達 祇陀太子祇陀太子樹林
精舍香爐王舍城: 「 如來住處。」 大眾王舍城猶如壯士屈伸
祇陀時長其所奉施 其中涅槃經》、《賢愚經》、 《四分律》、《西域記
般若經》,故云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188b02] 須達祇陀後者以太 儲君須達尊卑真諦 住處一境舍衛
依止處祇園出家人 婆沙:「舍衛遠人祇園近人 。」

[0188b07] 祇陀

[0188b07] 祇陀

[0188b07] 勝者勝林

[0188b08] 梵語給孤

[0188b08] 子曰給孤獨 善施就中孤獨其實

[0188b11] 西國

[0188b11] 梵音 僧伽藍摩眾園僧伽 藍摩 佛法鴻臚寺後置
便以為

[0188b15]

[0188b15] 遐邇稱譽行業

[0188b16] 出家飛行夜叉乃至魔宮出家展轉化度眷屬出家
人從三度出家發菩提心 成正覺莫不降伏

[0188b21] 乞士善友檀越乞食以資智度論:「 比丘乞士清淨活命乞士。」
:「舍利弗乞食梵志 舍利弗:『沙門?』答言:『。』 :『沙門下口?』答曰:『。』乃至
方等答言:『。』:『 不解。』舍利弗: 『出家人植樹不淨活命名下
星宿日月風雨雷電不淨活命四方巧言 不淨活命種種呪術
不淨活命 清淨乞食活命。』 清淨歡喜信解須陀洹。」如是清淨 乞食活命乞士

[0188c07] 淨戒比丘二百五 十戒比丘尼五百清淨 戒名淨戒淨命
乞士淨命淨戒

[0188c10] 梵語僧伽和合

[0188c12]

[0188c12] 成道菩提 成正覺

[0188c13] 憍陳如 婆提富那婆蹉本行:「 成道梵天王轉法輪世尊
:『諸世間得度仙人昔日 大利堪能轉法輪。』:『 何處?』淨天眼鹿野
爾時世尊說法外道 悉皆三衣鬚髮威儀具足比丘
乃至轉四諦法輪阿羅漢果。」

[0188c22] 迦葉 。《智度論:「爾時第一優樓頻螺迦葉火龍為首教化五百弟子那提迦葉
三百弟子象頭山修行伽耶迦葉 二百弟子河曲共計世尊 降伏求索出家師徒阿羅漢果。」

[0188c27] 。《智度論:「摩伽陀聚落婆羅門中有名優
舍利弗婆羅門 目連童子親友外道 出家同心誓願:『得勝
我等甘露相契。』爾時 弟子名曰威儀庠序乞食有方舍利弗白言:『仁者
弟子?』:『別有大師 弟子。』問言:『大師?』答言:『 緣生諸法如是
。』舍利弗於是 法眼淨目連亦復如是共相弟子求索出家
善來鬚髮袈裟執持 聲聞智慧神通第一 眷屬得出受具乃至 。」

[0189a16] 耶舍

[0189a16] 常隨以此諸人 艱苦遇見便 常隨四眾龍天

[0189a19] 流通分 通論相望不異

金剛經纂要刊定記卷第二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 33 No. 1702 金剛經纂要刊定記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資料庫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大正藏編輯
【原始資料】鎮國大德提供北美大德提供西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資料庫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網站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