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n Wang Jing Shu 仁王經疏
Scroll 2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仁王經疏卷中 (本)西明寺沙門圓測撰
教化品第三
[0386a22] 將釋此品。略有二義。初解品名。後正釋文。菩 薩化生。以善示眾名教。令彼改惡為化。品義 如上。或可教眾離惡。化令住善。故名教化。依
本記云。此品宗明分別菩薩得空之階位。應 言五忍品。而言教化品者。自有二義。一五忍 菩薩。攝化眾生。二者如來以五忍法教。教 化諸王。故名教化品。
[0386a29] 經。白佛言 (至) 眾生可化。
[0386a29] 釋曰。第二依文正 釋。上來廣釋二護。文別有三。初觀空品。明護 佛果。是自利行。次教化品。釋十地菩薩利他
行。後二諦品。辨二護所依理。上來已辨護 佛果訖。自下第二。釋十地行。於此品中。大 分為二。初王發三問。後世尊正答。此即初
也。文有兩節。初白佛言護十地行菩薩者。牒 前品中護十地行。菩薩即能護人也。次云何 可行等者。正發問辭。問有三意。一行可行者。
問菩薩自利可行法。二云何行化眾生者。問 利他行。謂依何地行。能化眾生。三以何相眾 生可化者。問所化生實不實相。又解初問自
利依何行相。故以五忍行答之。次問利他依 何位行。故以十地行答之。後問何相眾生可 化。故以幻化身。見幻化眾生。而教化之。至文
當釋。問豈不此品說利他行。如何初問自利 行耶。答護菩薩行。通利自他。就勝說故。但言 教化。
[0386b18] 佛告大王。五忍是菩薩法。
[0386b18] 釋曰。第二如來 正答。於中有二。初答前二問。後佛告大王汝 先言下。答第三問。前中有三。初正答二問。次
爾時百萬下。王以偈讚。後佛告諸得道下。如 來述可。就答二問。於中有二。初正答前問。兼 一答利他。後白佛言下。正答後問。兼答自
利。前中有三。初標宗略答。次善男子下。次第 廣釋。後眾生本業下。釋已總結。前略答中。文 復有三。初標數略答。次依數列名。後結示自
性。此即初也。准下結文。諸佛菩薩。本所修 行。今隨問答。但言菩薩。
[0386b29] 伏忍上中下 (至) 寂滅忍上下。
[0386b29] 釋曰。第二依 數列名。謂地前三賢。未得無漏。不能內證但 能伏除。而不永斷。名之為伏。忍謂忍解。體即
是慧。以伏標忍。名為伏忍。初二三地。得無漏 信。故名信忍。四五六地。趣無生忍。名之為 順。七八九地。安住慧心無生理中。名無生
忍。灌頂菩薩。及如來地。觀第一義寂滅真如。 名寂滅忍。然此五忍諸教不同。若依本業瓔 珞經。略開六性。一習種性。二性種性。三道種
性。四聖種性。五等覺性。六妙覺性。解云。彼 經意者。如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金剛 心。及如來地。廣開即有四十二賢聖。所謂十
解。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依善戒經。 瑜伽四十七。菩薩地。開為十三住。一者種性。 二者解行。十地為十。佛地為一。即名十三。如
此等文。不可具述。然此所說三伏忍位。略有 三釋。一本記云。十信為習種性。十解為性種 性。十行為道種性。十迴向已上。即屬見道。
經說信等為其性故。又下經云。十信十止十 堅心。故知十信。為習種性。一云。此經十信為 習。十解十行為性。十迴向為道種性。如何得
知十信為習。解云。如梁攝論。論曰。於幾時中 修行。十地正行得圓滿。論曰有五人。於三僧 祇劫。修行圓滿。或七阿僧祇。或三十三阿
僧祇。言五人者。一願樂行人。滿初僧祇。次 有三人。謂清淨意樂行人。有相行人。無相 行人。於前六地及第七地。滿第二阿僧祇。
從此已後。第五無功用行人。滿第三僧祇。 彼釋論云。願樂行人。自有四種。謂十信。十 解。十行。十迴向。如須陀洹前有四方便。廣說
如彼。解云。十信初心。入僧祇數。理應攝在習 種性位。由斯義故。十解十行。性種性攝。十迴 向心。道種性攝。如理應知。一云。此經三品伏
忍。如瓔珞經三種伏忍。雖有三說。後說為正。 所以者何。若如初說。如何經說伏忍聖胎三 十人也。應說聖胎人有四十。又違本業經
說。賢聖四十二種。應說賢聖有五十二。若如 次說。二失同前。又彼所引。願樂位中。四種人 者。真諦自案。非論正文。由斯大唐世親論
本。及大業本。皆無此文。故三釋中。後說為 正。順諸聖教。不違道理。
[0387a12] 經。名為諸佛菩薩脩般若波羅蜜。
[0387a12] 釋曰。第 三總結。五忍是可行法。心以慧為性。如經 可知。
[0387a15] 經。善男子 (至) 脩行伏忍。
[0387a15] 釋曰。自下第二廣 釋五忍。即分為五。就伏忍中。三賢不同。復分 為三。此即第一釋習種性。於中有五。一明方
便。二菩薩入位。三顯化力。四釋超過。五彰 勝因。此即第一明方便也。言初發相信者。未 入十住十信人也。謂初發心。而未見理。名為
想信。長耳三藏云。習種性前。有三想發心。謂 假想發。輕想發。信想發。假想發者。藉三種 力。一善友力。謂善知識。二行力。謂受律儀。
三法力。謂通別兩力。通謂如來藏。別謂信 等五根。緣此三力。於佛菩提。假起菩提想。求 以自安安他。如聲聞假觀非青青想而能治
惑。此中乖爾。名假想發。此後想想不已。義 當難識。譬如輕毛無所倚著。名輕想發。此 後心路轉明。信珠顯現。名信想發。即入十信
位。故名初發想信也。恒河沙眾生者。顯發心 者多入。位者小。是故經云。譬之魚子。菴羅樹 華。結果甚小。修習伏忍者。即修十信。為伏
忍方便。故瓔珞經說。一賢名門。謂初發心。未 上住前。有十恒名字菩薩。常修十心。謂信進 念定。及至願心。又曰十信以前。想心中行者。
是退分善根。若一劫至十劫。修行十信。得入 十住。
[0387b09] 經。於三寶中 (至) 迴向心。
[0387b09] 釋曰。第二正辨入 位。於三寶田。生十種心。就十心中。前五自 利。後五利他。前五心者。信等五根。後五心
者。一施。二戒。三護三寶。四求勝果。名為願 心。五迴求菩提。名迴向心。問瓔珞經。及華嚴 等。所說十住。與此經異。有何意耶。後十住
者。一發心住。二持地住。三修行住。四生貴 住。五方便具足住。六正心住。七不退住。八童 真住。九法王子住。十灌頂住。解云。舊來相
傳。十住二種。一者別相十住。如瓔珞經發 心住等。二者通相十住。謂信心等。以為十住 體。諸位皆行十信心故。是故本業經中。初地
菩薩。百法明門。所謂十信各有十心。即百法 也。今此經中依通相說。故不相違。
[0387b23] 經。是為菩薩 (至) 化眾生。
[0387b23] 釋曰。第三顯其化 力。謂十住菩薩。作銅輪王。王二天下。南西二 方。故言小分化生也。
[0387b26] 經。已超過二乘一切善地。
[0387b26] 釋曰。第四釋超 二乘地。
[0387b28] 經。一切諸佛 (至) 為聖胎也。
[0387b28] 釋曰。第五彰成 勝因。謂諸菩薩長養行者。十心。令成聖胎 故。
[0387c02] 經。復次善男子 (至) 有十心 (或有本云。次第起于慧地。性種性有十心。且依前本) 。
[0387c03] 釋曰。自下第二明性種性。文別有四。一明入 位。二顯位體。三辨攝化。四釋離過。此明入 位。於三忍中居第二位。故言復次。三中第二。
名中伏忍。與前聞慧。隣接而生。即是思數。不 依定水。故名乾慧。即思慧也。今言干者。此 字謬也。故瓔珞經。說有六性。亦名六慧。言六
性者。如前所引。習種性。性種性。道種性。聖 種性。等覺性。妙覺性。言六慧者。聞慧。思慧。 修慧。照寂名性慧。寂照慧。故知干慧。即思
慧也。習已成性。名性種性。有十心者。總標其 數。問善戒經等。習後性前。何故此經。習前性 後。答瑜伽等說。立第八識。分別現行種子
差別。種子為性。現行為習。故彼經說。先性 後習。今此仁王本業經等。不說第八。唯現非 種。初起名習。習以成性。故彼此說。互不相 違。
[0387c19] 經。所謂四意止 (至) 無我也。
[0387c19] 釋曰。第二顯位 體性。文別有三。初明四意止。即四念處。次明 三意止。即三善根。後明三意止。謂三世因
果忍。言四意止者。用慧為體。而言意止者。意 謂心王。由慧力故。令心止住四種境中。故名 意止。身受心法者。辨所觀境也。言不淨苦無
常無我也。正明四觀除四顛倒。所謂觀身不 淨。能除淨倒。觀受是苦。能除樂倒。觀心無 常。能除常倒。觀法無我。能除我倒。
[0387c28] 經。三意止。三善根。慈施慧也。
[0387c28] 釋曰。第二三 善根斷嗔貪痴。此明三種善根。令心止住三 種境。故名三意止。慈是無嗔。施無貪。慧是
無痴。如其次第。除嗔貪痴。薩婆多宗。義如上 說。今依大乘。自有兩釋。一云同薩婆多。無痴 善根。以慧為體。一云離慧以外。別有無痴。如
成唯識等。今此經文。同薩婆多。用慧為體。
[0388a06] 經。三意止。未來果忍也。
[0388a06] 釋曰。第三緣三 世因果忍。謂緣過去。唯因非果。若緣現在。亦 因亦果。望前後故。緣未來世。唯果非因。在
後時故。此亦是慧。忍受前境。故名為忍。
[0388a10] 經。是菩薩亦能化一切眾生。
[0388a10] 釋曰。第三攝 化應知。
[0388a12] 經。已能過 (至) 所不能壞。
[0388a12] 釋曰。第四離過。謂 過我人等者。遠離我見。然彼我見。有眾多名。 謂我人知者見者眾生。如瑜伽有八種。名依
大般若。有十三名。言外道倒想者。六十二見 等。
[0388a17] 經。復次善男子。修行上伏忍。進入平等道。 名為道種性地 (或有本云。復有十道十種性地。旦依前本) 。
[0388a18] 釋曰。第三 釋道種性地。文別有四。一標位總名。二出位 體性。三攝化分齊。四辨勝用。此即初也。謂
入初地。離能所取平等聖道。此與聖道為因 性故。名道種性。
[0388a23] 經。所謂觀色 (至) 解脫忍。
[0388a23] 釋曰。第二別出體 性。文別有三。初明五忍。次顯三忍。後辨二 忍。合成十忍。總釋意云。有情流轉。五蘊為
體。流三界處。尋其根本。不離二諦。故成十 忍。忍謂忍解。然即是慧。前文五忍。從果 立名。由觀五蘊。得五分法身故。後之五忍。從
境立名。尋即可知。此即第一明觀五蘊。得前 五忍。謂觀色蘊。便得戒忍。表無表戒。皆色 蘊故。准此經文。表無表戒。皆是色也。觀識蘊
得知見忍。以了別識與知見慧。義相順故。觀 想蘊得定忍。以彼假想。能入定故。如四無色 由想故得。觀受蘊得慧忍。以依受故。立於四
禪。由依禪故。能發者慧。是故觀受。而得慧 忍。解脫忍者。是解脫身。解脫有二種。一者有 為解脫。即是勝解。二者無為解脫。此明由斷
行蘊所攝煩惱。偏得行蘊所攝勝解。名解脫 忍。於境自在。名解脫故。是故婆沙。及佛地 論。皆說勝解為解脫身。故言觀行蘊得解脫 忍。若廣分別。義如別章。
[0388b13] 經。觀三界因果 (至) 無相忍。
[0388b13] 釋曰。第二釋 三忍。謂觀三界苦得空忍。於苦果上立空義 故。於三界因。得無願忍。以煩惱業為諦因
故。通觀因果。得無相忍。證因果空。證無相 故。又解。觀欲界因果得無願。極可厭故。觀 色因果以得空。離麁法故。依欲色得無相。諸
十相法多分盡故。如是等釋。不可具述。
[0388b20] 經。觀二諦虛實 (至) 得無生忍。
[0388b20] 釋曰。第三明 二諦忍。謂觀俗得無常忍。觀真得無生忍。此 約有為無為。以釋二諦。
[0388b23] 經。是菩薩 (至) 四天下。
[0388b23] 釋曰。第三攝化分 齊。謂道種性。作金輪王。化四天下。又解。是 菩薩十堅心者。結上十忍。
[0388b26] 經。生一切眾生善根。
[0388b26] 釋曰。第四辨其勝用。 義顯可知。
[0388b28] 經。又信忍菩薩所謂善達明行者。
[0388b28] 釋曰。第 二明信忍。文別有四。一標名配位。二明除障。 三明攝化分齊。四明發行種子。此即第一
標名配位。言信忍者。標名。以無漏信。信三寶 苦。故名信忍。言善達明中行者。配位如 下經說。善謂善覺。初地菩薩。現證二空。故名
善覺。達即離達。所謂二地。離犯戒垢。達真俗 境。故名離達。明即明慧。謂第三地。以三慧 光。明諸法故。名明慧。此上三地。五蘊假人。 名為行者。
[0388c09] 經。斷三界色煩惱縛。
[0388c09] 釋曰。第二明除障也。 然此除障。諸教不同。就實正理。如成唯識第 十卷說。謂一切障。二障所攝。煩惱障中。見
所斷種。於極喜地見道初斷。彼障現起。地前 已伏。修所斷種。金剛喻定現在前時。一切頓 斷。彼障現起。地前漸伏。初地已上能頓盡。
令永不行。如阿羅漢。由故意力。前七地中。雖 暫現起。而不為失。八地已上。畢竟不行。所知 障中。見所斷種。於極喜地見道初斷。彼障
現起。地前已伏。修所斷種。於十地中。漸次斷 滅。金剛喻定現在前時。方永斷盡。彼障現起。 地前漸伏。乃至十地。方永斷盡。八地已上。六
識俱者。不復現行。無漏觀心。及果相續。能違 彼故。第七俱者。猶可現行。法空智果起位方 伏。前五轉識。設未轉依。無漏伏故。障不現
起。雖於修道十地位中。皆不斷滅煩惱障 種。而彼麁重。熏漸斷滅。由斯故說。二障麁 重。一一皆有三住斷義。雖諸住中皆斷麁重。
而三位顯。是故偏說。然此經文。且依此品。地 前伏忍。而伏非斷。信忍三地。說斷三界色 煩惱縛。順忍三地。能斷三界心等煩惱。無生
忍地。亦釋三界心色等習。至寂滅忍。佛菩 薩斷三界心習。即此下文受持品說。初地斷 貪。二地斷嗔。三地斷癡。四地斷見。五地斷
疑。六地斷三界集因集果。七地斷三界習因 業果。八地觀心心寂滅。九地滅心心相。十地 證一切法解脫。住金剛臺者。為顯諸地勝劣
差別。就障麁重。說貪嗔等。非就實義。所以 者何。就實正理。如前所說。煩惱障中。見所 斷種。見位永斷。修所斷種。要至金剛一剎那
中。方能頓斷。若所知障。地地別斷。故知煩 惱障中。位位斷者。就麁重說。然此所說色心 煩惱。自有兩釋。一云從境得名。若緣色者。名
色煩惱。若緣心者。名心煩惱。或可從喻得名。 色心相望。色麁心細。是故麁惑。名色煩惱。其 細惑者。名心煩惱。色心習者。就習氣中。若麁
習氣。但言色心煩惱。若微細者。名色心習。問 習氣以何為體。解云。舊相傳說。二障種子 若麁易斷。名為正使。細而難斷。名為習氣。
慈恩三藏。依瑜伽等說。習氣無堪任性。亦 名麁重。謂由二障種子力故。所引有漏五蘊 上有無堪任性。與所依蘊。非一非異。無別體
性。故言非異。斷不斷別。故言非一。然此麁 重。無體性故。不能別得擇滅法無為。而 斷位者。且加煩惱障中。見所斷種。唯有一
品。所引習氣。有無量品。若依二乘。從七方 便。漸斷習氣。乃至羅漢。入無餘依隨所依捨。 若迴心者。至菩薩見道無間道時。斷見所斷
種。所引習氣。解脫道時。方能斷盡修所斷種。 乃至菩薩金剛心時。方能斷盡所引習氣。至 妙覺位。解脫道中。方能斷盡。若廣分別。如成
唯識記。問若爾如何此經等云。於諸地中。斷 貪嗔等。又菩薩地。說二障種。有三位斷。如何 會釋。解云。如上所引。成唯識論第十卷說。
由此道理。本業瓔珞上卷所說。三賢菩薩。伏 三界煩惱麁業道。麁相續果。亦不起麁。是見 道。喜忍伏三道業道。離忍伏人中業道。明
忍伏六天業道。焰忍伏諸見業道。勝忍伏疑 見業道。光忍伏心因業道。無生忍伏果業道。 不動忍伏色因業道。光忍伏心因業道。寂滅
忍伏心色二習業道。無垢忍伏習果道。習前 已斷。而果不敗亡。是故佛子三賢。名為伏斷。 喜忍已上。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