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A Comprehensive Commentary on the Prajnaparamita Heart Sutra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幽贊

Scroll 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幽贊
大乘 

[0523b13]有情結習所蔽邪教大乘空有互生善友
不能真俗有無心境取捨令正法義有情獲利
中道解深密經一切法無自性無生本來涅槃相生勝義三無性勝義菩薩白佛世尊
聲聞四諦希奇未了諍論處所次復大乘隱密一切法無自性無生
本來涅槃希奇未了諍論處所一切無上勝義了義諍論
處所金光明經三法有情法實生死海大聖法王證法自性善巧方便
機宜中道實相

諸佛  無我
諸法實相  無我無非

[0523c06]一音無邊眾生隨類各得解天鼓發聲末尼求雨種種法門
涅槃天人

觀佛  聖諦
  真實

[0523c13]龍猛採集空宗

真性有為空  緣生
無為無有  

[0523c17]世俗說法勝義諦一切真空非空勝義性空有情由是次生空見無著菩薩說中
二執

虛妄分別  
唯有  
一切法  非空不空
有無  中道

[0523c25]世俗我法勝義諦二空宣說諸法有空諸法非空非有名字空有雙非勝義
有空有為無為我所稱之為有空空有空有對機
病假有空學徒所知兩端妙理是非智者般若波羅蜜
大經通名心經別稱般若心經蘇漫多心經般若
般若慧義一實真理二觀文字第四眷屬萬行第五境界諸法福智
理解般若證法真理萬行攝一切法波羅彼岸
菩提涅槃所知二教四行五果般若有無真俗
滿彼岸體用修行最勝得名波羅蜜多菩薩種姓大菩提心
行事無相迴向菩提不為二障行慧一切善業到彼岸波羅蜜多
波羅蜜多第三波羅蜜多佛果無異因果通名堅實大經隨機
傳習退傳法聖者堅實三分二序甄綜精微提綱
以為妙理格言般若
心目瑜伽論水陸十地

[0524b04]觀自在菩薩

[0524b04]中略二分觀自在二執二空菩提薩埵二利大經
菩薩摩訶薩般若波羅蜜多如是觀實有菩薩不見菩薩不見菩薩菩薩自性空菩薩菩薩不見
生空總有三分觀自在上人修行發心舍利子菩提
薩埵獲勝斷除四處離苦菩薩修行人發心
廣大深遠退屈觀自在初發意煩惱無明建立捨身求佛智慧勇猛等覺
退屈自在拔濟妙用三業歸依必應六通無暇
飛輪摧伏難思觀自在空有自在縱任所得勝果六度慧觀
自在自在二心自在生死無染自在所得自在作善自在
所得勝解自在所得自在精進所得神力自在最勝所得自在
十法自在契經所得位階補處等覺觀自在觀音詞義菩提薩埵菩薩菩提
薩埵方便有情一切利益安樂菩提薩埵有情度生弘誓菩薩薩埵
大菩提精勤勇猛菩薩修行名為薩埵三菩提有情菩薩悲智遍行慈愍紹隆淨剎
相應上位大心妙慧成就觀自在指示西方大經

[0524c14]般若波羅蜜多

[0524c14]破法說法大經不見般若波羅蜜多不見般若波羅蜜多般若自性
般若性空修法第二菩薩萬行難行退屈
備受無義眾苦菩提出生有情般若修學退屈舍利子
發大心退退言行世俗出世無分別智觀空一切
思慧名為勝義無所得無分別故都所行名為無垢稱不行菩提憶念大經不見
不見不行無自性言行所行名為非有所行不行有所有所
不行動念攀緣為生出世名為譬如幻士有所
無似因緣無分別不見無行除非除法無法可行
迷悟毀傷體空非有如何勝義體空所行
有情無明不明應從一切其先便同異無所不為即是
聖道受持思惟除邪言行不見無行由此不見不見不行假有所行
無行不見不見不行是故佛果殊勝無邊廣大無由證得
行者大乘二種種姓五位漸次修行二種一本種姓無漏本性功能種姓正法
熏習云何本性種姓修習大菩提性樂無罪應時財寶
成就惡業作惡常行慈愛報恩不以非法樂修福業輕罪見聞受苦過於
善事法樂僮僕恒生反報納受不久
凡事勇決究竟大義無畏輕蔑法義思惟好樂寂靜愛慕出離慈愍
惡事中有不能煩惱無間業善根惡趣便不受猛利增上
有情輕微[*]。菩提本性真實善友菩提顛倒
方便善根未熟生死五位無邊善法所得五位資糧發起大菩提心乃至
四十精進不退十迴向二十一發
三修四生五方便正心不退童真九法王子灌頂三十歡喜饒益無盡善現
無著尊重善法真實四十迴向救護眾生三等一切一切處無盡功德隨順平等善根隨順
一切眾生無著十法界無量加行位資糧等持一明二明印順無間三通
初地初心真相見道四修見道金剛定十地修道十地離垢發光難勝現前
遠行八不善慧十法究竟金剛定解脫道佛身圓寂圓滿佛果五位云何修行修行
大利先發大菩提心正行譬如大海住處最初發心亦復如是五乘善法皆因
世界初始即為荷負諸眾生五趣無量種類荷負依止空界無不大菩提心亦復如是空有
厭離菩提求證眾生初發心下劣一念多劫發心修行利樂功德發心
一者見聞神力二者聞說菩薩藏見聞佛法念言法住四者眾生無慚憂苦惡行放逸
懈怠不信念言濁世如是煩惱發心菩提願由此便大菩提心發心
親近善友供養諸佛善根勝法柔和能忍慈悲淳厚深心平等信樂大乘求佛智慧厭離
生死惡趣無暇眾苦逼迫自身之中五蘊四大惡業九孔臭穢不淨三十六無量煩惱燒煮身心
念念遷流造業六趣輪迴思惟深心菩提觀佛果相莊嚴法身具戒無畏無量勝法
妙智慈愍眾生開導正路有情皆除功德希求眾生觀眾生不信
惡業正法信受邪道眾苦惡業憂悲苦惱愛別離苦怨憎會苦
生苦犯戒無間業無慚大乘聰敏善根自貢改悔
無暇妙果涅槃惡趣深心發心如是發願決定
無上菩提有情一切義利隨意諸佛釋迦佛

三無數劫  勝觀
然燈寶髻  釋迦牟尼

[0526a17]無著菩薩由此

清淨增上  堅固
菩薩  無數三大

[0526a20]起信精進定慧根除大願善友以為惡友方便棄捨大菩提心修善增長
退屈名為最初修行初發心無上菩提大乘諸菩薩生死海作出勇猛定當
登彼岸修行二種一境二行所得不知真妄境界煩惱受眾
由此最初善惡斷行果德便諸佛聖教無邊修行不過修行云何
名為境界觀察所生一切色心心所愚夫愚夫不了妄執性相
無名我法真理虛空圓成所知有無無法
有法有理應分有為法緣生事故一切無為圓成有漏法名顛倒
無漏法圓成顛倒境界修正福慧二種一切功德根本
甚深綱要勝義應時詳審唯識漸悟頓悟小乘大乘無不華嚴經

心如工畫師  種種五陰
一切世間  無法
  眾生
眾生  差別
諸佛了知  一切
如是  人見真佛
  
一切作用  自在未曾有
欲求  三世一切
應當如是觀  諸如來

[0526b28]智度論菩薩三界所有心所隨心見佛心作即是佛心我身自知
悉皆虛妄無明諸法實相唯識最為第一為主獨立
我法離心因緣法性離心離心決定非有名為唯識一切唯一識心無餘
善友惡友理事真俗不無虛妄依他起性世俗圓成實性勝義是故諸法離心

傍生人天  其所
  真實
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