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String of Pearls of Remarks on the Prajnaparamita Heart Sutra 般若心經略疏連珠記
Scroll 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般若心經略疏連珠記上[0555b18] 立斯題者。示無胸臆爾。謂此記文。 是皆佛祖之靈蛇夜光赤野丹淵明 月虧全者也。第以朱絲金縷貫連 成記。有類蒼梧之珠丘焉。
宋玉峯沙門師會述
[0555b23] 將釋此疏。文二。初題目二。初標疏題。然題目 有二種。冠之經首則曰經題。標於疏前乃曰 疏目。今即疏題。般若等是所解之經略。疏乃
能解之疏。取所解之經目。能解之疏分。取他 名有財釋。若云之疏。即依主釋。略者。要略之 略。非別有廣疏也。并序者。兼有一序也。二顯
嘉號翻經者。京口僅公所刻。夾科經疏之後 刊。祖師自題云。法藏長安二年於京清禪寺 翻經之暇。屬司禮部兼檢校雍州長史滎陽
鄭公再三殷勤令出略疏。既曰翻經之暇。非 曾預譯場之謂也。沙門者。此翻勤息。次二字 疏主之令名。述者述而不作之謙詞也。二本
文三。初總標名意。二開章釋文。三慶讚回向。 初中二。初通敘玄綱彰般若大宗二。初正敘 幽深三。初超言以指體二。初體玄。夫以等
者。夫乃發語之詞。以言由也。真源者。非虛妄 念慮曰真。是諸法性體曰源。即實相般若無 相真如也。清涼釋剎那際三昧云。即窮法真
源謂窮彼剎那時相。都寂則剎那無際。由達 清淨真如本無相故。則以無相真如為真源 矣。貞元曰。妄隨境變體逐相遷。鼓擊真源浩
蕩無際。彼以衣珠祕藏為物性之真源。草堂 曰。般若之心是萬法之體。又曰。真空者。即靈 妙心源。良由本是真如。一心與生滅合。名黎
耶。變起根身器界色等諸法。推之無體歸於 真心之空。則第一義空為諸法之本源。故曰 真源。論曰。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經云。從
無住本立一切法。鎮國曰。無住性空真如皆 實相之異名。疏主又曰。令機證真源入果海 也。則以果海為真源矣。素範者。素表無瑕範
持自性。謂其體若氷霜。性猶珠玉。在煩惱泥 不改堅白。論云。如如體中過恒染法。皆悉空 空無所有故。疏主曰。素範超情空有以茲雙
泯。冲漠者。冲曰深玄。漠言廣遠。疏主又曰。 廓無涯而超視聽。深無極而抗思議。論曰。超 思惟之境絕窺竀之域。是豈筌罤所能獲哉。
筌者。取魚之器。罤者。網兔之罝。以況談思與 真理隔絕也。妙覺下二用妙即觀照般若也。 鎮國曰。離覺所覺故名妙覺。經云。如來今得
妙空明覺。論曰。覺心源故名究竟覺。又論曰。 薩般若慧唯有覺照。無一一法而非覺故。疏 主即曰。妙證真源之知慧也。玄猷者。猷者道
也。因也。言此妙覺入真源之正道克妙果之 深因故。下疏云。由斯妙慧翻生死過。盡至真 空之際奧。頤者謂般若淵海深而不可極也。
大論云。智慧大海唯佛窮底。超於言象者。經 云。般若義者無名無說。又曰。真般若者清淨 如虛空。無知無見無作無緣。古德云。體本絕
待名說俱寂故。超言象也。前云筌罤。乃言象 之喻而互舉者。欲文妙耳。周易略例云。言生 於象。故可以尋。言以觀象。象生於意。故可以
尋。象以觀意。意以象盡。象以言著。故得意忘 象。得象忘言。猶罤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 罤。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存言者非得
象。存象者非得意。然彼欲學者捨詮而求旨 也。今之疏者。乃謂妙空真覺理圓言偏畢 竟不可說相故。疏主曰。渺渺玄猷名言罕尋
其際。茫茫素範相見靡究其源。是則即言忘 言即相忘相。非謂滌除萬物。相塞視聽。寂寥 虛豁。然後為真者也。問曰。時然後言非其時
而言謂之過言。且此教之興。欲令行者發大 心修廣行。破外迴小斷障得果益眾生也。疏 主何由約彼萬法之源妙覺極果而遽敘耶。
答曰。欲顯修因同果地覺故。文殊創問本起 之因。至聖首提究竟之果。若性非金玉雖琢 不成寶器。故經云。不能了自心云何知正道。
又問。苟敘首楞圓覺頓教深經可如高論。今 此經者列屬五時漸教明矣。何以直敘真源 妙覺。以漸濫頓寧無過乎。答曰。吾祖心遊大
教妙悟圓宗。行行令了自心。字字朝宗頓旨。 圓頓宗主華嚴祖師。豈與夫三時五時之學 士。會權歸實之漸人。同日而語哉。又況一經
之所宗萬行所由生也。雖真下二三諦以彰 玄下疏云。令悟二諦中道生正見故空假皆 中。色空無寄方為此經所宗。第一義諦之真
空。故於中有二。初二諦存泯。文有二句。上句 相違義故雙泯。下句相作不相礙義故雙存。 鎮國曰。色空相望總有三義。一相違義。二不
相礙義。三相作義。結云。此三無礙方曰真空。 亦稱妙有義。記曰。所以真俗雙泯者。真者真 空之理為真諦也。俗者色等諸法為俗諦也。
又曰。但約緣起萬差為俗。無性一味為真。雙 泯者以二諦不一相違義故。以俗害真。真泯。 以真違俗。俗亡。互奪兩亡。是曰雙泯。又曰。
此緣起法由性空故。令彼幻有亦不得有。是 故一切唯是真空。經云。諸法畢竟空無有毫 末相。又云。一切法空如劫盡燒等。大般若云。
色等空故空中無色。依彼幻有非有之門。及 依真空非不空門。說彼真空永害幻有。是故 遂令俗相永盡而為真諦。又此緣起法由幻
有相故。令彼真空亦成不空。唯是緣起幻有 差別故。楞伽云。非遮滅復生相續因緣起故。 攝論瑜伽等中明依他起法。永不是無。如是
並依真空非空門。及依幻有非不有門。說彼 緣有永非是空故。方為俗諦。如是二諦極相 形奪方成本位。瓔珞云。世諦有故不空。真諦
空故不有。故雙泯也。二諦恒存者。宗致曰。以 若不緣生不無性。故謂緣有者。顯不自有。不 自有者則是無性。又無自性者顯非自有。非
自有者則是緣有。下經云。色即是空空即是 色。論云。智障極盲闇。謂真俗別。執亦不得以 性空故。而不許緣生以無緣生空不立故。論
云。有為法空以從緣生故。又此是真空非斷 空故。若待滅緣生方為空者。是則情中惡趣 空也。是故以真奪俗俗盡而俗常存也。又亦
不得許緣有故。違害真空。以若不空非是緣 有。自若有者非緣生故。是故以俗害真真泯 而真常存也。又不異有之空方為真空。不異
空之有方是幻有。是故此二不二存泯同時 也。空有下二。一味圓彰。圭山曰。謂一真心性 非空非色。能空能色如鏡之明。是於二諦之
後。加第一義諦。謂無性故緣生空亡也。緣生 故無性有亡也。空有俱亡為一味法故云常 顯。下疏曰。幻色存亡無礙真空。隱顯自在合
為一味。圓通無寄是其法也。良以下三中道 以顯妙。清涼曰。意明此中空有皆是中道。然 幻有真空雖通三性。諸祖釋義多就依他以
敘諸宗立義不同。諸教淺深逈異。而宣政之 來奧義湮微。遂令駕說之流多抑深經以為 權淺。今當先敘諸家所宗空有。令晝然在前
後銷疏文。初言幻有者。亦名緣有妙有假有 似有。宗致曰。此大乘內於緣生法二宗盛諍。 一法相宗說此緣生決定不空。以有因緣之
所生故。猶如幻事不可言無。若言空者應非 緣生。如兔角等。又云。三論但破小乘外道。遍 計實我實法。不破大乘依他起性。以是幻有
非過失故。若此亦破則是斷滅惡趣空攝。非 正法故。既是深過。明知緣生決定不無。攝論 瑜伽深密經等決定說有不可違故。此乃始
教相宗說。此幻有不許即空也。二空宗說。此 緣生法決定是空。以從緣生必無自性。猶如 幻事不可言有。若言有者則不從緣。不從緣
故則非緣起之法也。又云。設使瑜伽等論所 立。依他三論。亦破以諸緣生無不空故。若此 不破見不亡故。理非盡故。此是始教空宗說。
此幻有不得言有。若言其有則是病眼愚夫 所取。法執未盡也。三法性宗說。此幻有從緣 無性。如幻化人非無幻化人。幻化人非真故。
云幻有。亦名妙有。以非有為有故名妙有。又 曰。以即空之色為妙色。由了無色而現色故 成妙色。又曰。即空之有方為具德之有。又曰。
幻有義者是則非有非不有名為幻有。又云。 不墮一邊為俗諦中道等。此乃法性宗約空 有相。即以顯幻有義也。次言真空者。一法相
宗約彼遍計所執。密意說言諸法自性皆空。 翻彼小乘而空六識依圓。是有不得即空遍 計。是空但是空無亦曰真空。二空宗說。心境
俱空平等一味。圭峯曰。以諸法無性即名真 理。如幻花無體。即是太虛。又引門論云。大分 深義所謂空也。假名及中道但就空說。清涼
曰。三論宗云。妄說為有真諦故空。依計是俗 俗故是有。圓成是真真故是空。從緣生法決 無自性。故曰真空。若言有者。即是法執。智光
竺汰康朗諸師之所宗也。汰法師本無論曰。 非有有即無非無無即無。故曰真空。所以肇 公作不真空論演義釋。其題曰。此中真空非
是對妙有之真空。此真空是所破病。彼謂真 諦一向無物為真空故。肇公以不不之云不 一向是無物故。曰不真空。又曰。此但得三論
一分空義耳。草堂曰。彼且不立真何況於妄。 以真諦為真空也。三法性宗所說真空。鎮國 曰。即色之空方曰真空。亦稱妙有。又曰。要皆
即有之空。方為具德之空。又曰非空之空為 具德耳。此即法性宗所顯中道之真空也。次 銷疏文。文有四節。初對總融空有以顯中道。
所以前科三諦圓通。空有一味者。良由幻有 真空無二為中道故。一疏結成中道云。非空 非有是中道義。鈔云。然其正意合真空二義。
總名非空。合幻有二義總名非有。空有不二 故為中道。真空二義即空與非空。幻有二義 即有與非有也。言真空者。清涼曰。由無性故
空。是空義緣生故空。是空之所以。所以即是 因緣。謂何以無性得成空義。釋云。由從緣生 所以無性。是故緣生無性。是空之所以。既是
從緣生法無性故空。故曰真空。而又不待壞 彼差別法體然後方空。是故真空未甞不有。 又即此有法緣生無性。便名真空。故云。即有
以辨於空。言幻有者。清涼曰。緣生故有是有 義。無性故有是有之所以。又曰。何以緣生得 為有義。釋云。特由無定性故方始從緣而成
幻有。是故無性是有所以。既是從緣無性之 有。則此有常無自性。故云。幻有未始不空。又 即此無性舉體從緣而成於有。是故即空以
明於有。然此疏文直明真空。是即幻有之真 空。幻有是即真空之幻有。故云。總融空有以 顯中道。有空下二別融空有以顯中道。即於
幻有真空之上。各顯一中道義也。初言有者。 是指幻法自體即幻有上非不有義也。次言 空有者。謂此幻法從緣無性。即空之有。是空
家之有。故言空有。故不有者。以其舉體全空 無所有故。即幻有上非有義也。非有非不有 無二為一幻有。宗致曰。一非有義。謂舉體全
空無所有故。二非不有義。謂不待壞彼差別 相故。大品云。諸法無所有如是有。是故非有 非不有。名為幻有。次云空者。是指真空上非
不空義也。言有空者。謂此真空是緣生無性 之空。即有之空。是有家之空。故云有空。故不 空者。不待滅緣生方為空。故全有之空故不
空也。即真空之上非空義也。非空非不空無 二為一真空。宗致曰。二真中亦二義。一非空 義謂以空無空相故。二非不空義謂餘一切
相無不盡故。是故非空非不空名為真空。經 云。空不空不可得名曰真空。中論云。無性法 亦無一切法空故。宗致合此有五重中道。一
謂非有則是非不有。以此無二為幻有。莊嚴 論云。無體非無體非無體即體無體體無二。 是故說是幻。此以無體為幻體故說無二。由
此無二不墮一邊故名中道。此是俗諦中道。 二真中非空即是非不空。以此無二為真空 雙離二邊。名為中道。此是真諦中道。三幻中
非有則真中非不空義。幻中非不有則真中 非空義。以並無二故。由此無二與前無二復 無二。是故二諦俱融不墮一邊。名為中道。此
是二諦中道。四幻中非有與真中非空融無 二故。名為中道。此是非有非空之中道。經云。 非有非無名為中道。五幻中非不有則是真
中非不空。此則非非有非非無之中道。謂絕 中之中也。是故二諦鎔融妙絕中邊。是其意 也。此中初二中道是空有別融。後三二諦交
絡以顯中道也。不空下三顯正揀非。以明中 道言不空等者。即無性故。空緣生故。空為真 空也。鎮國云。顯正也。空而非斷者非無見斷
見之空。鎮國云。揀非也。斷見之無是定性之 無。定無則著斷。今緣生故空非是定無。無性 故空亦非定無。定無者一向無物。如龜毛兔
角。今但從緣無性故非定無。是故空而非斷 也。不有等者。亦先顯正後揀非。不有之有者。 即無性故有緣生故有。此二種有並非常見
之有。常見之有是定性有。今從緣無性之有。 非定性有。顯是幻有顯正也。既非定性之有。 故云有而不常揀非也。則是真空妙有離斷
常之中道也。四執下四離謗。具德以顯中道。 鎮國曰。中道者非唯非有非無而非斷非常 等。皆中道也。四執者亦云。四謗。鎮國謂。定
有者增益謗。定無者損減謗。亦有亦無相違 謗。非有非無戲論謗。一異俱不俱常無常等。 皆曰四謗。如情所封定執四句。故皆成謗。般
若離四句不可以有無取故。今四執既亡即 成四德。吾祖又曰。然皆具德不成四謗。謂此 四句即是具德以稱真故。不同情計。又曰。盡
有之空盡空之有。方為具德。又皆即有之空 方為具德之空。即空之有方為具德之有。又 隨一句必具餘三。若隨闕者則非具德。百非
斯遣者。論曰。百非非非千是非是。非百非背 千是非非。中中背背天天。演水之談。足斷而 止。審慮之量。手亡而住。可謂般若二諦中道
之大宗也。古云。境智餘科不貫義似未安。故 不欲循其轍也。上來正敘幽深竟。般若下二 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