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Fahua Xuan Yi Shi Qian 法華玄義釋籤

Scroll 3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法華玄義釋籤卷第三
天台沙門湛然

[0830b05] 一代通約 經意初二悉檀
名義同異功能自證利他 得失初二名義同異 初一同異一向一向
凡夫聖人 聖人凡聖得失次後初二 經意一明經文,初一
權實開權方知一代 不同

[0830b16] 釋名 南嶽正解
優檀那第十七菩提分:「之一所行三三昧所謂 聲聞所行優檀那諸佛菩薩
眾生一切行苦優檀那乃至涅槃寂滅優檀那諸佛菩薩具足 以此轉授眾生名優檀那
牟尼展轉相傳名優檀那 乃至具足第一名優檀那。」 地持經」,
名為如下大論明法 不同大乘小乘雖是 大乘菩薩
生死涅槃生死無常無我又名故知
。「教行不同 屬世故云世智」。

[0830c06]

[0830c06] 傳授差別

[0830c07]

[0830c07] 故云 菩薩法行故云經過 牟尼傳教
。「增上第一 三界故云第一」; 第一」。明文。「如此
。「南嶽可見

[0830c13] 相中 大師初文初文 料簡初文世界五陰
差別,「, 「第一義,「。「外人外人 世界差別總計
自然梵天 》。為人 釋疑初文
,「在於 釋疑 文中
初文中說世間

[0830c27]

[0830c27] 云何

[0830c27]

[0830c27] 有人不信 斷見 有神常見佛言 佛說是故
在生

[0831a03] 罪福善根為人故云

[0831a06] 對治有無對治初文 對治名為」。
第一義無能故云」。實性 對治能所 通論無非
對治便故且

[0831a12] 次第 二種不同 二種初文今文
第一義教法正當不可說 內證今文 說中論證初文證法
故云諸佛所得」, 第一義文中 明證功能言說妄想
證法明法 過去諸佛所得涅槃不生滅法 。「一偈世界世界
第一義 四句無非第一義。「 引證。「一家四門
切實四句次第四門。「中論證入實意利根 。「止觀第二。「
故云第一義」。

[0831b01] 十五 料簡初文十五 事理假實善惡善惡善惡
三世內外 無學十三 十四一番十五四諦
十五令人一切法 自行具足 十五使歡喜
十五一法不無次第 人法內外 凡聖三五方法四一
觀法 施法不成 義通能所人法迷悟 不可

[0831b16] 事理迷悟 中有 生歡喜屬世
假實 歡喜屬世實法假名五陰和合有人
為人有人無人」, 實法實法虛幻可以。「雙非 第一義言語道斷」,故云雙非
第一義一一論證假實相對 一番假人實法 以內三界無漏
內外不同

[0831b29] 料簡人名 得人 不立人名惡人
為人何故令人得名不同三世來世 為人為人本生宿當來 宿惡名
對治可見四善根 對於內外已去 無常故云
對治第一義 聖位見道生理聖位聖位方名第一義 凡聖雙非即是內外

[0831c13] 世界 釋疑十五世界 第一義為人對治第一義第一
今文展轉相生世界 世界善生 有無不見
大論本文故作 作者

[0831c21]

[0831c21] 相異以為世界 三通

[0831c22]

[0831c22] 十六法相 不定 多人二三始終
何人不假聞法歡喜惡見 有利 料簡

[0831c28]

[0831c28]

[0831c28] 大師淨名世人釋論令人 釋經 何以釋論

[0832a02]

[0832a02] 相成經解釋論別論

[0832a04] 來意樂欲 異義名義
不會初二世界 不同即是引證佛經明相 引證似因因果
善惡因為佛道 。《淨名本文非道」, 深淺道體必得 成果

[0832a13] 為人 引證單證化主兼行化主不宜行者
,「止觀第五 待機

[0832a17] 不分教具
一一四諦

[0832a20] 初文 理由
一心次第三觀空觀 初中

[0832a24] 用世所以親緣親疎
世界 ,「 字音

[0832a29] 為人為人 止觀隨一

[0832b01] 對治明治隨一 善用為人第一義 第一義不得故云
」,第一義由此 第一義故云」,二觀一心 不可說理即向來
不可說 不可說大經 大論義通淨名
在於不分直言 不可說。「生生十因緣止觀 十因
眾生 四教十二部初四 轉法輪即是四佛當分
法輪應對祕密不定十二部大論 論證四教五時四教中文
可見不可別教 華嚴》。「常寂光,《普賢:「 佛世界常寂光毘盧遮那住處」。「
皆是寂靜」,止觀第二 三昧菩薩造論天親五通明論初文
摩得勒伽」,菩薩 故云正法 」,第八
第七顛倒微妙讚頌 令正造論可見。《 華嚴十地品》,下一代四時
方等部未有別論可以唯識通用無性全同敗種。「五百羅漢 」,止觀第六世間有漏法輪
五通長生欲界 十善色天說出華嚴經本菩薩 (云云) 。「誠信孔子
四德定禮詩書,「。「,《爾雅。」兄弟亦作 [-+]
君臣第一義

[0832c12] 問答料簡初文 來意初文
假令自證 正說五時 多少大經四不可說
初文可解三藏,《: 「甚深不可說第一義諦無聲」, 比丘諸法獲得真實知見。「無言
第十三王舍城中師將軍產生 如是善男子念法慎言童子聞已不復啼泣嬰兒
乃至有人父母不祥不能父母答言 不能具足有福
因為名曰無言佛力父母眷屬 之中釋迦牟尼十方一切
身子神變偈讚 無言即是契理。《大品》「不可得第十憍尸迦白佛菩薩行般若時一切
不可得乃至知者乃至無上 不可得何以般若不為得法。」 一一文中諸佛無不
四諦出世間因果縱長 四諦之中一諦

[0833a08] 料簡問答 可知三乘 自利利他
,「比丘馬鳴相傳:「馬鳴 未有比丘自立斬首比丘便馬鳴久久
比丘我有比丘於是馬鳴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