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hua Xuan Yi Shi Qian 法華玄義釋籤
Scroll 9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法華玄義釋籤卷第九天台沙門湛然述
[0876a25] ◎次明慧聖行,中二:先標列,次釋。釋中但 釋四種四諦、不復判開者,前之兩行並在 外凡,雖辨淺深,初心立信須明濃淡以
標遠志。今慧聖行始從初住終至初地,行 自親證故不勞判,況歷位竪深義同四教已 當於判,初地證同義當於開,是故此行不
復辨開。若欲判之,住前如乳,生滅等四如 後四味。所言開者,至初地時,地前諸行皆 入初地薩婆若海,變為無緣一切法相,具
如後辨。今此四四諦雖並在別教,既約生 滅等四竪判一教,別教菩薩即此自行而用 化他,故十行中橫辨此四全為利物,所以 四相各附彼教而為相狀,故初用生滅教
慈悲六度在道諦中明,次無生無量中慈悲 六度在滅諦後明,次無作中於四諦後略 言無緣慈悲及明攝諸度及離怖畏得二 十五三昧。又復四中皆以苦集二諦並苦前
集後,道滅並以道前滅後。所以爾者,生滅 等四智雖巧拙,莫不發足皆知苦斷集,先 廣習道法後取涅槃,故與常儀所列稍 異。生滅菩薩既不斷惑,故道諦中具諸願
行無生無量,並斷惑已方乃赴難。無作既 在初地已證,以願滿故且略不論。真如分 滿分具諸行,是故於此但明廣攝。若通論
願始並在戒聖行初,此中分進,分論故爾。 今初明生滅四諦,自為四文不同。初苦諦 者,苦體常作逼惱迫窄之事不自在故,三
苦八苦廣如《大經.聖行》中明。皆可見故,是顯 了法,故云「現相」。三界皆苦不出此三,故云 「三苦」。三苦如《止觀》第七記。「以不起迷著依正」
者,此中恐剩「不」字。此集諦慧中先明三惡 由迷依正,次明三善由達世間因果過故 不行十惡及以十善,善之與惡俱是生長之
相,故知剩「不」字。「終不」下至「邪僻失真」,明 十善業道,以一「終不」字冠下諸句,終不殺 他活己,不殺也。終不奪彼潤身,不盜也。終
不耽湎不淨,不婬也。終不隱曲求直,不妄 也。終不離合至榮辱,不兩舌也,謂離親合 怨間榮搆辱。終不內諂外佞,不綺語也。闕
不惡口,以兩舌兼之。終不引納無度,不貪 也。終不縱毒傷道,不瞋也。終不邪僻失真, 不邪見也。「生長等相」者,以由集故復至來
世,故名為「長」。由集輪迴,故名為「轉」。遍起有 因,故「云二十五有相」。道滅諦慧中俱云「除 相」者,除是滅家之相,苦集是所除,道是能除,
滅是除已,故無能字。從所滅為名,故云「除 相」。
[0876c13] 次無生中文二:先四諦,次願行。初四諦中 自四,並有標結,文相易知。從此下不復分 出,一一並有法譬等,可見。滅中云「若有一
法過涅槃者,我亦說之如幻如化」者,《大論》第 五十先引經云:「諸天子心念:應何等人聽 須菩提所說?須菩提知諸天子心念,語言:
如幻人聽法,我應用如是人聽,無聽無 聞,無知無證。須菩提云:我如幻化乃至知 者見者如幻如化,歷一切法乃至佛亦如
幻化,涅槃法亦如幻化。」論釋云:「一切眾生 中佛第一,一切法中涅槃第一,聞是二事如 幻驚疑,謂須菩提錯說為聽者誤,是故更問
須菩提。須菩提言:以二法皆從妄法生故, 法屬因緣,無有定實。須菩提作是念:假令 有法過勝涅槃,能令如幻,何況涅槃?涅槃
是一切法滅,是故無有法過涅槃者。」
[0876c28] 問:
[0876c28] 若 無有法過涅槃者,何以說若有法過涅 槃,亦如幻化耶?
[0877a01] 答:
[0877a01] 凡譬喻法,或以實事、或 以假設。如佛說言:若令樹木解我語者,我 亦說令得須陀洹。但樹木無解語者,佛為
解語人引此喻耳。又須菩提欲引般若之 力大故,故云設有法過涅槃者,以智慧力 亦能破之,故云如幻。
[0877a06] 弘誓約道中云「如空中 種樹」者,《大論》引經云:「舍利弗白佛:是諸菩 薩所說,若能解者,大得功德。何以故?是諸菩
薩乃至得聞其名得大利益,何況聞其所 說?世尊!如人種樹不依於地,而欲令得 其根莖枝葉成其華實,是難可得。諸行性 相,亦復如是。不住一切法而住生死,不住
如空,住生死如種。」今文亦爾,雖知道無 能治所治、能度所度,而常修道以治苦集、 以利眾生,能所俱空,而治而度俱如幻化,故
無所得。是故菩薩以幻法門破彼幻惑,以 幻大悲利幻含識,自他功畢於幻涅槃,得 無所得。
[0877a18] 次無量中二,先四諦,次弘誓。先四諦 中三:先與小對辨,次「此慧」下正釋,三「二乘」下 對斥二乘以顯真正。初文二:先引經,次「若
是」下釋經意。初文者,先迦葉難,次佛答。難中 云「所不說者如十方土」者,如《止觀》第七記。 次四諦如文。顯正中,「脈」是苦,「病」是集,「藥」是
道,「差」是滅。又言「診脈」者,總舉治病之方。「識 病」如《止觀》中知病,「精藥」如《止觀》中識藥,「得差」 如《止觀》中授藥。次弘誓等諸行中成種種眾
生淨種種佛土,如《止觀》第二記。總而言之, 無量四諦慧具如從空入假破法遍。
[0877a28] 次無作 中但言苦集即道滅者,發心之來誰不為 斷煩惱生死,廣集佛法求無上道,但此教 意達道滅體,於生死煩惱之中,故云眾生
心行中求。此則實知真斷妙修理證,故知竪 行住行猶迷,迴向薄知,初地少證,即其意也。 於中二:初正釋四諦慧,次「如此」下明觀成,
具行願等。初文二:先總立,次「大經」下釋。釋 中又三:先釋解惑因緣,次「若是」下釋成四 種,三「大經」下釋無作。初文二:先釋,次相即。
初又二:先迷,次解。初文者,即苦集。言「寶珠在 體」等者,《涅槃》第八〈如來性品〉云:「譬如王家 有大力士,眉間有金剛珠,與餘力士捔力
觸珠尋沒膚中,都不自知是珠所在。其處 有瘡命醫欲治,醫善方藥知瘡因珠入, 其珠入皮即便停住。醫問力士:額珠何在?
力士驚答:額珠無耶?將非幻化?即便啼哭。醫 慰力士:不應愁苦,因鬪入體,今在皮中, 影現於外,鬪時毒盛,不覺珠入。力士不信,
反怪醫欺。醫令執鏡,乃自見珠。」鬪瘡如集, 入體如苦,鏡喻於道,珠喻於滅;唯有憂悲, 如但有三苦,無復歡喜如無圓解。若解瘡
體即是珠體者,即知苦集即是法性,以不 知故唯有苦集。「道滅」下相即可知。迷解在 人,體恒相即。次釋四者,體既相即,雖復名
四體實非四,故言「四非四」也。圓融四諦 秖是一實,於中二:初正明四諦體即,次「四 既非四無量」下融通地前。初如文。次文者又
二:先融,次結成三諦。初文者,收地前諸行 無量亦非無量,何但無量亦非無量,則住 中空亦非空。次「何但」下結成三諦,先結,次
引證。初文者,攬前二諦非二諦,故成中道。 雙亡雙照即結成三諦也。雙非即亡空亡 假,故名為「寂」。正入秖是入中,故名為「照」。而
亡而照,故曰「雙流」。不同通教但空偏假立 雙流名,與而言之四教俱有雙流之位而行 相各別。次引《大品》文者,先引,次「寂滅」下釋
經意。初文者即是三智顯前亡照,經文初總 標一切種智即寂滅相,從「種種」下論文釋 也。「名一切種智」者,結。次從「寂滅相」去今文
釋經意也。遮流約智用,亡照約智體。從「無 心」下轉釋智體,智體成就不須作意,亡 照而常、任運而寂,而知寂即是亡、知即是照,
依次第義即在初地,不次第義應明六即。 「大經云」下釋無作中言「無苦無諦是實」者, 《涅槃》十二云:「真實之法即是如來虛空佛性。
文殊問言:若如是者,如來虛空及與佛性, 有何差別?佛言:有苦有諦有實 (乃至道亦如是) 。善 男子!如來非苦、非諦、是實 (虛空佛性亦爾)
。」苦秖是俗, 諦秖是真,實秖是中,今從勝說但云「是實」, 諸法皆爾是名無作。故經又云:「復次善男子! 言真實者即是如來,如來者即是真實;真實
者即是虛空,虛空者即是真實;真實者即是 佛性,佛性者即是真實。」故知虛空佛性秖是 中道異名耳。四諦俱實故名無作。
[0877c24] 次明願行 觀成具法中三:先略引,次引《地持》等廣釋 離五怖畏等,三約《大經》廣明二十五三
昧。初文又七:初明得無緣慈悲,次「修色」下 明具道品,三「遍捨」下明具諸波羅蜜,四「修 此」下結地名離五怖畏,五「得入」下明具二
十五三昧,六「我性即實性」下明具真應二身, 七「此地」下明具四德。初文言「無緣慈」者,慈 具三種,亦從勝說故云「無緣」,具如《止觀》第
六記。次文云「一切道品無不具足」者,但具 不思議念處,一切諸法於念處中無不具 足,今此四念處中但舉身念,餘三念處及六
科皆略。「枯榮」如《止觀》第七記。三具諸度中 若合十為六成無作六度,如《止觀》第二記。 彼修此證首楞嚴者,具如《止觀》第一第二記。
八自在者,《大論》名八神變,《大經》名八自在 我。言神變者,無而歘有,有而歘無。言自在 者,不謀而運一切無礙,故與《大論》義同而名
小異。今略出經論,以顯相狀。言八神變 者,一能小,二能大,三能輕,四能自在,五能 有主,六能遠至,七能動地,八能隨意所作。
言作小者,令自他身及世界等極如微塵。 大及輕舉,準說可知。言自在者,謂大小長 短等。言有主者,現為大人心無所下。言
遠至者,有四種:一飛到,二此沒彼出,三不 往而到,四一念遍到十方。言地動者,謂六 及十八。言隨意者,一身多身、山壁直過、履
水火蹈虛空、四大互為等。八自在者,《大經》 二十云:「一者能示一身多身數如微塵,二以 塵身滿大千界,三以大千身輕舉遠到,四
現無量類常居一國土,五諸根互用,六得 一切法而無法想,七說一偈經無量劫,八 身如虛空存沒隨宜不可窮覈。」
[0878a27] 四明得名 中初結地名,次離五怖畏中又二:先略標 列,次「大經」下釋。用《大經》等意,以申此文,然
離畏之名實通大小,以三菩薩至聖位時 皆能離五怖畏,三藏菩薩至第三僧祇即能 離畏,是故此言通於大小。如《雜含》中亦云
「成就四力離五怖畏」,五怖畏名與《地持》同。 言四力者,一覺力,二進力,三無罪力,四四 攝力。言覺力者,善不善、罪不罪、習近不習近、
卑法勝法、分別法無分別法、緣起法非緣起法, 皆如實知,是名覺力。精進力者,謂四正勤。 無罪力者,謂三業無過。四攝力者,謂愛語
等。若辨異者,其名雖同,寬狹巧拙長短曲 直不無差別。次釋《大經》意者,一一皆先舉 經,「若言」者並是引經,「即無」等言即是解釋,
並可見。下文復有《地持》及章安私釋,故不復 委論三昧三身四德等。次引《地持》等廣釋 中又二:先引《地持》,次私釋。初文又二:先《地
持》,次引《地經》、《地論》同。初文中言「眾具」者,謂 資身所須。夫有惡名者於他有求不能益 他,故無求益彼常離惡名。「我見」是見惑,「我
想」是愛惑,二惑若無故離死畏。此位必在實 報土生,尚無方便及小乘惡道,況有界內 四趣惡道?大眾畏可知。次《地經》同者又二:初
引同,次「十地」下以論三業料簡。初言「同」者, 《華嚴.十地品》同也。經釋初歡喜地中離五怖 畏云「是菩薩離我相故,尚不貪身,況所用
物?故無不活畏。復作是念:我若死已,所生 必見諸佛菩薩。故無惡道畏。我所志樂無 與等者,何況有勝?故無大眾威德畏。心不
希望恭敬供養,我當供養供給一切眾生, 故無惡名畏。遠離我見無我想,故無有死 畏。」又廣發諸願,一一願下皆云廣大如法
界,究竟若虛空,盡未來際,盡一切劫。然此 諸願以十大願為首,又以十不可盡法與 眾生願。何等為十?一者眾生不可盡 (下九略不可盡字) ,
二世界,三虛空,四法界,五涅槃,六佛土,七 佛智,八心所起,九起智,十世間轉法輪。若眾 生等盡,我願乃盡 (上九句皆爾) ,而眾生不可盡乃
至轉法輪不可盡,我諸願善根亦不可盡。 乃至第十地,一一地中皆是解脫月請乃說。 第二地說觀十善。第三地說觀多聞。第四 地說作循身觀四住處乃至八道。第五地
說知四諦及知諸世間法。第六地說十二 緣觀。第七地說觀佛功德起方便行。第八 地說一切佛現身觀,莫捨忍門勸觀常住, 入無功用心,是菩薩現十種身,謂於眾生
身、作己身、國土身、業報身、聲聞身、辟支佛身、 菩薩身、佛身、智身、法身、虛空身,次國土身作 頭亦如是,乃至虛空身作頭亦如是,乃成
百身。第九地說知一切法差別,知四乘相 為眾生說。四乘相者:謂聲聞乘相,支佛乘 相,菩薩乘相,佛乘相。第十地亦云知四乘
相,乃至差別樂說一切法門無邊法門。以 此驗知是別教地相,故至第八地始觀十 種身。今文依《地論》略釋,與《大經》初地離五
怖畏、得二十五三昧同。次料簡中二:先引 論文,次解釋。言「愛善道等及無愛憎身」者, 不於善道起愛、惡道起憎,名無惡道畏; 不於善惡身起愛憎,名無死畏。
[0878c28] 「私謂」去章 安三釋,初一番約離五怖畏,故無作苦集 壞,為顯圓道滅故,故云無作。縱使地前行
次第行,至此據位亦是無作苦集諦壞。準此 應云離界內外兩五怖畏,同體我想不生,無 界內外依報愛,故離兩處不活畏。既得常身,
欲常饒益十界眾生,故離九界惡名之畏。 於同體我見我想不生,故離分段、變易二死 畏。於實報土中受生,必常與舍那佛法身
菩薩共會故,無方便教惡道畏也。既得法 身無過上者,故離大眾威德畏。次番約壞 二十五有因果,故苦集壞、道滅立。後番約
四諦立,故四德成。此之三番宛轉相成。離五 怖者,由有因果壞,有因果壞故四德成就。又 應約分段三有乃至因緣三有,方稱文意。
又作此釋者,意顯怖畏不可孤離,四德不 可孤立,乃並由於無作四諦,亦由破於三 有因果。
[0879a16] 三從「今釋」去引經廣釋,即大師自 釋。此二十五三昧即《大經》釋聖行文末在第 十三卷中具足列名,於中二:先正釋,次
釋疑。初又二:先通釋別名意,次「通釋」下正 釋。初文中二:初正明四意,次「雖有」下簡示。 初文四義即四悉意,次第對四意如文。言
「隨時」等四名者,此二十五名皆是隨時趣爾 而立,即是通意;故世界義通下三悉,已下三 名即是別意。言「隨義便」者,如月光日光青黃
白等。言「對治」者,如熱焰不退歡喜等。言「依 理」者,如常樂我等。故知四義即是四悉意也。 次簡示中言「多用對治」者,於前四義對治
意多,如隨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