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Fahua Wen Ju Ji 法華文句記

Scroll 9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法華文句記卷第九 ()
天台沙門湛然

安樂行品

[0316a25] 生起 五意 不必一概
法師法師流通三品 三明生起不同
法師品流通是故 三法流通正說 方能
如來使何故世尊弘經功用使上方下方
長物熱病是故 傳經開顯 三德不當 修德隨時同異無非
一乘一乘佛性大經佛性 祕藏流通所以法師便
寶塔處處 莊嚴釋迦 三佛
多寶釋迦分身 三變破見 無知無明
三法調達身為床座若非安能輕生 相好有法法身報身
應身波羅蜜般若波羅蜜慈悲喜捨師弟 道具三身三法

[0316b27] 安樂三德 一品無非三德三德 三義四行來意三明
四行次第四明四行正解初文 二業安樂弘經口業文中
法師〉,初文三德 法身三德使 :「法身天龍
三法弘經

[0316c07]

[0316c07] 若爾涅槃

[0316c08]

[0316c08] 妙法一心三德本來 涅槃

[0316c09] 是故弘經法門經論 三門不動等於
一一出行三結 正是中道引文不動。「五受:「不受乃至不受不受。」
三藏不受凡夫五受 外道四句 不受乃至圓教四門若爾 名為五受名為
入理方名不受

[0316c19] 因果展轉 樂行極地。「大品 如實三教皆是
因果應須 偏圓通教三乘因果別教菩薩圓教菩薩因果
品名大經菩薩 。「七方便

[0316c28] 文中附上四行不出三業止觀慈悲
問答料簡 三行解釋結對 品名大論引證
因果因時 因果三業三業三密三輪三德異名
般若口密解脫身密法身如此總結總有二重 別自異義。「
不異如來涅槃人法 不異 法身。「
不異寶樹五行初三法身 大經第十三德
可見五行等同聖行梵行 應知正在中正
五品六根是故品題行為 安樂

[0317a21] 料簡 折攝 彼此有無無疑。「一子地
,《大經聖行三地聖行堪忍聖行不動地聖行無所畏梵行 慈悲一子地
平等。」慈悲 通途云何攝受同在 歡喜地此地不為普現色身隨宜
折攝一切 同理。「 法門
三法三法 以此三法即世 即為般若對治法身第一義

[0317b07] 來意 不須初文不須八十
初二菩薩眷屬發誓 經本八千」,八十偈讚
爾時世尊八十諸菩薩稱讚 諸菩薩念佛告勅佛教。「 不須四行不須
權實不須 受權。「 第二第二
。「不須 第三第三二乘 。「神力不須第四第四
神通。「 四行防護故云圓行」,利他故云弘經」。
。「 來意五品六根 五品初心
說法弘經四行第三 正當說法以資自行即是 以為方法

[0317c01] 安樂下行次第 次第次第不同 行次
智者四行四行既是三業 弘誓止觀同時一一 一切差別 次第

[0317c07] 四明行體假實。「說法」、「離過 慈悲止觀第四慈悲
三行不及 南嶽天台止觀慈悲止觀
身業有所 具足三德具德明相,「
慈悲誓願止觀四行故知行相 弘經

[0317c18] 行處近處淺近 因果因果
十地非獨 淨名等覺名為
。「三家 得名所以 能忍
七方便所行 。「得名二義 一一深淺不可
深淺正當 七方便 下去義通
。「既是法師品淺深。「忍辱 。「若爾釋疑。「
忍辱

[0318a07] 下文觀空寂滅 畢竟深淺 得空
必經圓行事理二諦 真俗一邊

[0318a13]

[0318a13] 何不

[0318a13]

[0318a13] 二行 始終二行慈悲

[0318a14]

[0318a14] 慈悲 止觀三業止觀三業 悲者

[0318a16]

[0318a16] 誓願有為 慈悲

[0318a17]

[0318a17] 身業名為

[0318a18]

[0318a18] 惱亂 灼然在身 即是實相十八空

[0318a21] 若是止觀

[0318a21]

[0318a22] 近處 止觀即是止觀

[0318a23] 「 三法行處不行 不分三法以為三重 一法一法一諦
而立三行一法 。「一諦一切功能 三行
功能無分別 緣於一處一切三行 三行如此
三法總結 經意
。「不行無行 不行 能行勝行不行故云
第二行者 一地一切 一地柔和萬物
一地第二,「 ,「 乃至」。「
功德,「所生, 「功德柔和。「 不行第三行者
即是無分別 不行性相無二諸法實名不分無不 分別不行不分。「
使三相 ,「休息 三句休息即行不行不行
即非不行總結可知故知 三法三法

[0318b26] 二法 生法異名二空二空
何者真俗假實 三教二乘 真俗假實二空
法空俗諦生空真實: 「世諦真諦」, 真俗不二二空
真俗不思議真俗 同義斟酌 開合,「柔和
伏忍,「善順順忍。「無生 ,「寂滅忍五忍順忍 六忍伏忍
五忍四十二 無生寂滅 六忍增減可知一地
十一四十一 一同 無非無生寂滅
二空以為二空 別異今圓今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