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 Hua Yi Shu 法華義疏
Scroll 6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法華義疏卷第六胡吉藏撰
譬喻品之二
[0526c08] ◎「時諸子等各白父言」下,此第五、等賜大車 譬。就文為三:一、索車;二、賜車;三、得車歡喜。索
車者,大乘機發也。賜車者,為說一乘也。得車 歡喜者,聞一乘悟解也。義唯有此三,不得多 少,譬上〈方便品〉說一乘也。索車是一經大
宗,今略釋之。有人言:昔得羅漢後出遊觀心, 以天眼照見未來猶有生死,則煩惱未盡未 有盡智,猶有生死無無生智。佛何故說羅漢
有盡、無生智耶?以就佛索覓盡、無生智故言 索車,車者即是盡、無生智也。今謂不然,昔既 見有生死未盡,即知三乘非是究竟,亦應即
知一乘是究竟,云何復有索也。又三藏教內 明羅漢,云何已得知三界外事也?若小乘已 明三界外事,與大乘復有何異耶?今所明者
索車之譬但就今辨,非昔教存也。但索車譬 凡有二門:一者、無索假設索譬,二、約疑情明 有索也。言無索而假設索譬者,凡有二義:一
者、欲顯三乘是方便,二、欲顯一乘是真實。 顯三乘是方便明道理無三,顯一乘是真實 亦道理有一,蓋是一經大宗,故假設索車譬
也。欲顯三乘是方便者,前明長者辨無有三 乘,虛指門外無三說三;此就父明三乘是方 便也。門外若實有三車,子出門外便見有三
則不索三也。以其索三故知門外無有三車, 驗父前言理實無三方便說三,此寄子索三 以顯三是方便也。
[0527a08] 問:
[0527a08] 何故寄父子並顯三乘 是方便耶?
[0527a09] 答:
[0527a09] 此教所興正為破執三乘是實, 故宜明三乘是方便,即是開方便門,然後始 得顯真實義,故寄父子明三乘是方便也。
所言寄索車譬顯一乘是真實者,下明等賜 即是有一,將明一有宜辨三無,三無不彰 則一有不顯,故寄索三以顯無三;如其有
三則不索三,以其索三故知無三,在三既無 一有便顯,故方得賜一也。蓋是經之正意, 不須異釋也。
[0527a17] 所言就疑情明有索者,然迷悟 二門俱無有索,昔既執三則見有車,證得小 果便不索車;今若領悟知有一無三亦不索
三,而今言有索者,約彼疑情言有索耳。佛 昔說有三,今教明無三,惑者將今無三徵覓 昔有三,故言索耳。
[0527a22] 問:
[0527a22] 為三人索三,為二人索 三?
[0527a23] 答:
[0527a23] 據出門而索三者,但是羅漢辟支二人 索三耳。小乘明菩薩從初發心乃至補處,未 斷煩惱猶是凡夫,故在門內不得言出門
外索車;大乘菩薩出三界外,自知未至佛果 亦不索車。又三車譬三乘果,羅漢辟支至二 果處覓果不得故索果也;無有菩薩至佛果
處覓佛果不得,故無菩薩索佛果車也。
[0527a29] 問:
[0527a29] 若 爾,但二人索,但應索二,何得索三耶?
[0527b01] 答:
[0527b01] 一人 二人俱得索三,無所疑也。
[0527b02] 問:
[0527b02] 若爾,言二人索 者,何得文云諸子索耶?
[0527b03] 答:
[0527b03] 蓋是總相稱為諸 子,非是門外三人名為諸子。故後合譬釋 云:若見無量億千眾生出三界苦得涅槃 樂,此但明二乘人出三界得涅槃樂,不說菩
薩,則知不必皆是三子索也。
[0527b07] 問:
[0527b07] 頗有菩薩亦 有索車不?
[0527b08] 答:
[0527b08] 若據門外無菩薩索,若通論門 內約疑情者,昔說有三今說無三,菩薩以無 徵有亦有索也。
[0527b10] 問:
[0527b10] 既其索三,云何賜一?
[0527b10] 答:
[0527b11] 既以疑情故索,疑是解津,若有解津則大機 已動,扣佛說一,即是索一,故後賜一也。
[0527b12] 「爾時 長者各賜諸子」,此第二、明賜車也。索所不 與者,無三可赴索也。與所不索者,有一以賜
機也。就文為二:初、標等賜大車二章門;次、 釋二章門。標二章門者:一、標等賜章門,二、標 大車章門。所與之人非一,故云各賜也。等一
者,昔三機偏發,以大車賜菩薩不賜二乘,故 若偏賜;今三病既消、大機並發,等與大車, 對昔與偏,故今明等賜。故下文云「不令有人
獨得滅度,皆以如來滅度而滅度之」,即其證 也。「不令有人獨得滅度」者,不令菩薩獨得大 涅槃也。「皆以如來滅度而滅度」者,亦令二乘
證大涅槃也。「大車」下,第二,標大車章門。即是 出所賜車也。「其車高廣」下,第二、釋二章門也。 前、釋大車章門;次、釋等賜章門。
[0527b26] 釋大車章門 有三:初、釋大車;次、釋白牛;後、釋儐從。初又 二:前、釋大,次、釋車體。「其車高廣」者,釋大義
也。出二種生死表為高,備萬德稱為廣。 又出二死為高,即是大涅槃果果義;備萬 德,菩提果義,下還將二果合之。又出二生死
則累無不盡,備於眾德即德無不圓;累無 不盡不可為有,德無不圓不可為無,非有非 無故名中道,中道之法稱為一乘也,故云廣
高。此對二眾,但出分段之近,故名為下;不具 萬德,目之為狹也。若就因車釋者,略舉願行, 願則上求佛道為高,下度眾生為廣;行趣無
上菩提為高,遍學諸道為廣也。「眾寶莊校」 者,第二、釋車體。前、總釋,次、別釋。雖標高廣,恐 非眾寶所成,是故次明眾寶莊校,即是萬德
為果車體,若據因車,萬行相資成其運用也。 「周匝欄楯」下,第二、次別釋車。前、總標,後、別 釋,為解義故。就別釋車又開為二:前、釋車
外莊嚴;次、釋車內莊嚴。釋車外莊嚴,歎大乘 化他德;釋車內莊嚴,明於內德,果德無窮不 出斯二。歎外德中略舉五門:一、歎總持;二、歎
四辨;三、嘆四等;四、歎四弘;五、歎四攝。初一 是能持,後四為所持。欄楯以譬總持,持內 物不失為欄,遮外物不侵如楯;總持亦然,持
眾德令不失,遮眾惡令不生。普持眾德、遍遮 眾過義言周匝。此既是眾德之本,又是小 乘所無故在初說之,同上歎於菩薩也。「四面
懸鈴」者,次歎四辨。總持為眾德之本是故 在初,四辨為化物之要故次說之。車之有鈴 動而聲發,大乘化運四辨暢音。又釋但取樂
說辨,如鈴之聲用化四生故言四面,故前歎 菩薩德中初明得陀羅尼,次明得樂說辨才, 今之二句還同上也。「張設軒蓋」者,次歎四等,
四辨外被要由四等內充,故次嘆也。軒之為 用必高出而下覆;慈悲亦然,高出二乘、下覆 六道,雖曰覆車,實覆車中之人也。「亦以珍奇
雜寶而嚴飾之」者,明向慈悲為眾德所成故 體是真實,不同外道二乘假想慈悲也。「寶 繩絞絡」者,次歎四弘,軒不施絡則飄鼓
飛揚,是以安繩而遐持令不動。由此四弘 御于四,等盡未來際不捨四生。又復防持 令無愛見之過也。「垂諸華瓔」者,次歎四攝。雖
有四弘誓願復須四攝之行,華瓔垂下悅於 來眾,四攝府順仰歸若林也。
[0528a17] 「重敷綩綖」者, 第二明車內莊嚴,譬內德也。綩綖柔軟為車 之縟,可以適體,譬禪定柔軟可以安身,以
定有八重故言重敷。又百千三昧故云重 也。綩綖者,外國精絹也,名槃縮繡,富貴者 重而敷之,以譬三昧非一。「安置丹枕」,有人
言:車之前後兩橫木名為車枕,依此兩枕 竪四楗施廂壁也。信為萬善之基,戒為眾 德之本,大乘德行猶藉二法,猶車兩枕也。
今謂此非車枕。何以知之?既敷縟竟後方安 枕,此乃是欲臥之枕,非車枕也。又下偈「明茵 縟之上敷以白疊」,則以疊代枕,故知是承首 之枕也。
[0528a29] 問:
[0528a29] 何故車內安枕?
[0528a29] 答:
[0528a29] 此既明內德, 則有息化之義,如臥之像。故《涅槃》云「入大涅 槃深禪定窟,眾不見故名入涅槃」。今於縟上
更安枕,譬於禪定內入般涅槃也。又佛有時 間乃至八萬劫入深三昧,亦是息化,故是欲 臥之像。
[0528b05] 問:
[0528b05] 何故名為丹枕耶?
[0528b05] 答:
[0528b05] 丹是赤色 中之盛,由深定故多所發生,其功顯灼如 丹色也。又釋古人合神丹為枕,令得長靈 之壽,譬入涅槃則常樂我淨也。
[0528b08] 「駕以白牛」者 第二、釋御車之牛。竺道生法師用《淨名經》意 釋此文云:「六通無垢名為白牛,故云象馬五
通馳。」今明萬德與平等大慧,其義不同。萬德 但有運而無導,故但車非牛;平等大慧亦運 亦導,故具車牛兩義。五度對波若,其義亦
然。「大白牛車」者,謂平等大慧也。「膚色充潔」 者,種智圓滿為膚充,清淨無染為色 潔。「形體姝好」者,無有相貌為形體,寂滅
微妙為姝好。「有大筋力」者,上明慧體,今明慧 用也。照用之深、能斷大惑、普載之重、適道 之遠,而無疲極,具此四義為大筋力。「行步平
正」者,遊乎中道行無偏邪也。「其疾如風」者, 不疾而速,感無不應也。又一念遍知一切 法,亦是其疾如風,用大乘之化入於五道 為駕,與之如遊也。
[0528b23] 「又多僕從而侍衛之」者, 第三、明儐從也。既以佛果萬德為車,則以佛 為登車人,從教修行者崇侍如林,故下偈
云「佛所悅可,一切眾生所應稱讚供養禮 拜」,即儐從之義也。若據因車,此文既明無學 之位,已得出宅,此始登車;自學人已下皆為 儐從。
[0528b29] 「所以者何」下,第二、釋等賜章門。就文 為二:第一、前明有大車之所以,次、明等賜。 今前釋有車之所以將明賜車,故前釋有車
之所以,「而作是念」下,明等賜也。初、明不應不 等。「今此幼童」下,明應等賜也。初、明同是子故 應等賜。「愛無偏儻」下,平等愛故宜等賜也。「我
有如是七寶大車」下,前二句明心等,今此章 辨財多也。「其數無量」者,車則不二、乘者不 一,以乘者不一故言無量也。「所以者何」下,舉
多況少也。「周給一國」者,國謂眾生也。假使 十方眾生一時機發並與佛乘,而佛乘猶不可 匱,匱者竭盡也。故《大品》云「十方三世佛皆
學波若,而波若不可盡」,波若則一乘 也。「何況諸子」者,明今會堪聞而悟者,蓋不足 言故也。
[0528c14] 「是時諸子」下,第三、得車歡喜譬。
[0528c14] 問:
[0528c14] 大 車既譬果乘,諸子是因,云何得乘果車?
[0528c15] 答:
[0528c15] 解 從佛得,隨分皆會,故云各乘耳。又因必得 果,故云得車也。所期是小而遂獲大,賜踰 意表名「非本所望」也。
[0529a02] 「舍利弗」下,第六、明不虛 譬。所以有此譬來者,從上許賜文生。眾伏疑 云:始則許三,終遂不與,似若虛言;初不許一
後遂賜一,復如妄說。今欲融會許賜斷彼疑 心,故有此章來也。就文為三:初、反質;二、奉答; 三、稱歎。反質者,謂佛虛妄本出聲聞;今
令其自稱不虛,則不虛事實,故《釋論》云「佛反 質身子,令身子口自稱不及菩薩,則審大小 優劣之異」。今亦然也。又身子既已領悟則知
三一,迹返而旨符,故寄之融會息眾疑也。「舍 利弗言不也」者,此第二、奉詶。「不也」者,不虛妄 也。
[0529a13] 問:
[0529a13] 何故許而不與、與而不許?
[0529a13] 答:
[0529a13] 所以許 者,稱彼根緣得出火宅故須許也。理畢竟無 三,又非佛本意,云何可與?故終不與也。與而
不許者,若遂許其大,不稱根情無由出宅,故 始不許也。終遂與者,大機既動稱佛本心,道 理有一,是故與也。就文有二:初、明昔無三
說三非虛妄,第二、就今與一明無虛妄。佛 但略反質今不虛妄,而身子廣答具明今昔 不虛妄。又舉昔況今,昔無三說三尚不虛妄,
況今有一與一豈虛妄也。二文各有一釋 一況。初明一釋者,長者但令諸子出於火 難得全法身慧命,都不與車亦非虛妄。所 以然者,既得法身慧命即是可保重義,故非
虛也。
[0529a26] 問:
[0529a26] 此據何義明不虛耶?
[0529a26] 答:
[0529a26] 約得二種實 益故不虛。一者、實出三界;二者、實全身命,故 不虛也。
[0529a28] 問:
[0529a28] 何故復言若全身命便為已得玩 好之具?
[0529a29] 答:
[0529a29] 上雖言得二種實益是故不虛,而 不得車,應是虛妄。所以釋云:若全身命即已 得玩好故亦不虛也。
[0529b02] 「何況方便於彼火宅而 拔濟」者,第二、況也。上明直令諸子得出火 難全其軀命,尚已非虛,況方便說有三車令
得免難而有虛耶?前據實益故已是不虛, 況長者心實豈是虛耶?
[0529b06] 「世尊!若是長者」下,第 二、明今不虛妄也。亦有二階,初釋,次況。初 釋中為三:一、標不虛;二、「何以故」下,釋不虛;三、
「以是因緣」下,結不虛。大意明長者言雖許三 令得出宅,意不與三遂長者本心,是實故無 虛也。「何況長者」下,第二、舉況也。前明本意不
欲與小,假令都不與最小已非虛妄,何況本 意欲與於大,今遂與之,豈虛妄也。「佛告舍利 弗」下,第三、稱歎也。一善哉歎解昔三不虛, 一善哉歎其今一不虛也。
[0529b15] 「如來亦復如是」 下,第二、合譬,合上六譬即成六章。今先總序 合譬之大意,略有四義:一者、譬中顯者即
不合之。二者、譬中不具足者合更足之。三者、 譬中一途次第,合譬即復示一途,謂轉勢 說法。四者、依譬文而正合之。合此中六譬意
者,合第一總,譬明佛有極樂無極苦;合第二 見火譬,敘眾生有極苦無極樂;合第三救子 不得譬,明初成道時即欲拔眾生極苦與其極
樂,但未堪故息化;合第四救子得譬,且拔其 重苦與其小樂;合第五等賜大車譬,拔其輕 苦與其大樂;合第六不虛譬,明前許小樂後
與大樂,義不相違。上總譬有六義,今正合化 主,兼合餘五,以化主為本,然後起化,故須 正合之。「一切世間」者,合上國邑聚落也。世間
有二種,今正取眾生世間也。「之父」者,合上長 者也。「於諸怖畏」下,合上財富無量也。就文 為二:一、歎所離,二、歎所得。所離即是空義,
所得謂不空義。以空義無一切累故法身 不有,有一切德故法身不無,不有不無謂中 道也。又無一切累謂解脫也,有一切德即
法身波若也。又無一切累謂果果也,具一切 德即果義也。又良由無患故能救患,將明救 患故前序無患;良由有德故能濟無德,將明
濟於無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