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 Hua Yi Shu 法華義疏
Scroll 7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法華義疏卷第七胡吉藏撰
信解品第四
[0542b20] 信解義,六門分別:一、來意門;二、釋名門;三、出 體門;四、信解相門;五、信解位門;六、同異門。
[0542b21] 來 意門者,為中根人說法凡有四章,初正說已 竟,今是第二中根領解也。
[0542b23] 問:
[0542b23] 〈方便品〉云「若實 得阿羅漢,不信此法無有是處」,若爾聞初法 說即應領悟,何待譬喻方信解耶?
[0542b25] 答:
[0542b25] 經言必 信者,蓋據始終為言耳。不言初法說即能信 解。又中根之人初聞法說虛心已信,但由未 解故至譬喻方得分明,所以今文與〈方便品〉
不相違也。
[0542b29] 二、釋名門者,然信解之名有離有 合,所言離者凡有三義:一者、疑除稱信,執破 名解。疑是猶預之名,信是決定旨。聲聞猶預
權實、踟蹰一三,此疑既息故稱為信,即信三 是權、信一為實也。執破名解者,解是了悟為 義,執是迷執之名。既執三為實有,則封一為
實無,此執既除是故稱解。解者解三是無、悟 一為有。此釋出《注法華經》,故彼云「不疑所譬 曰信,遂悔封言稱解」也。二者、信起於不信,解
生於不解。不信者不信三權一實,此心遂改 是故生信。信者信三為權、信一為實,雖復信 三為權,未解所以權,雖信一為實,未悟所以
實,今遂悟所以權、遂解所以實,故名為解。此 即信在其初、解在其後。故《智度論》云「信為能 入、智為能度」,即其證也。然初信非無有解,但
解淺故名信;後解非無有前信,信深故名解。 三者、信破邪見,解破無明,故《涅槃經》云「有信 無慧則長無明,有慧無信則長邪見」。今有信
故破邪見,有解故破無明,則二法相資也。但 此義難明,今更以四句釋之。一、信而不解,雖 復虛心信受而未能解,謂鈍根正見人也。二
者、解而不信,謂利根邪見人也。三、亦信亦解, 謂正見利根人也,即四大聲聞也。四、不信不 解,謂鈍根邪見人也。
[0542c23] 次、合釋信解者,略有二 義:一者、上有所對;二、下有所形。上有所對 者,解有二種:一者、見解;二者、信解。憑師義少
見理情多,如諸菩薩,故〈譬喻品〉云「若有菩薩 於是眾中能一心聽諸佛實法」,是名見解;若 憑師義多見理情少,故前文云「其餘聲聞信
佛語故得入此經非己智分」則是信解。今對 於菩薩見解,故目聲聞為信解也。二、下有所 形者,信是決定為義,雖因佛得解,解心堅明
謂理必爾,不同凡夫悠悠之解,故云信解。
[0543a03] 三、 出體門者,依《阿毘曇》,信解有二體,信是善大 地中信數,解是通大地中慧數。依《成實論》,信
之與解並以心為體,然心上有信解之用,故 義說為二。今明若見有心與數異體及以一 體,皆是一異執見,非信解體,後門當具釋之。
[0543a09] 第四、信解相門者,舊云信解義多不出四句, 謂權、實、有、無。以三乘為權、一乘為實,道理唯 一、無有三乘。今明蓋是一往封執言,未是虛
心妙悟。若必執一乘是實、三乘為權,捨三而 取一者,還是取捨有所得心耳。《涅槃經》云「有 所得者名為二乘」,猶未領悟何名信解?又若
有所得則無道無果,下文何得云「我今得道 得果」耶?又若言三是定無、謂一為實有,猶是 有無二見,如〈方便品〉云「若有若無等具足六
十二」,既具諸見即便有愛見,愛見即是煩惱, 煩惱故業,業故受苦,如此之人如服甘露還 成毒藥,是即舊病不除新惑更起,故非信解
相。今言信解者,可尋經本宗。〈方便品〉云「諸法 從本來常自寂滅相」,何一何三?亦非權非實。 但倒情既重不可頓階,故方便誘引漸令開
悟,故前說五戒十善以止三途之惡,次說三 乘之聖令捨三界之凡,乃至欲息三乘之麁 故明一乘為妙,如此皆是對治悉檀,以榍出
榍用輕倒除重倒耳。《智度論》云「譬如執事比 丘舉手唱言眾皆寂靜,是為以聲遮聲非求 聲也」。說善止惡非留於善,乃至說一除三寧
存於一?若能三一兩捨、權實並除,心無所依, 乃名信解。故〈方便品〉云「我以無數方便引導 眾生令離諸著」,即其證也。
[0543b03] 第五、明信解位者, 聲聞迴小入大,始得入菩薩十信之位,故 前文云「汝舍利弗以信力故得入此經」,即其證
也。又真諦三藏云:「十七地論文亦作此判」。又 理數應爾,學小乘猶未信大,今破小執而信 大者,則知始學十信也。
[0543b08] 問:
[0543b08] 聲聞迴小入大得 入十信位者,為入十信初心,為十信滿足耶?
[0543b10] 答:
[0543b10] 但入十信初心。故《涅槃經》云「須陀洹人八 萬劫到,乃至辟支佛人十千劫到」,所言到者 至十住初心,故知迴小入大未具十信也。真
諦三藏云:「闡提有二:一、凡夫;二者、二乘」。凡夫 闡提不信三一,二乘闡提信三不信一。今聞 《法華》破三,始得入菩薩十信位。所言十信者,
信、進、念、定、慧五根為五,第六不退心,第七迴 向心,第八戒心,第九護心,第十願心。
[0543b17] 問:
[0543b17] 迴小 入大至十信,是何信耶?
[0543b18] 答:
[0543b18] 但得初信心耳。何 以知然?如前引羅漢二萬劫十信始滿,故知 但是初心。
[0543b20] 問:
[0543b20] 直往菩薩十信與迴小入大十 信何異?
[0543b21] 答:
[0543b21] 互有優劣。直往菩薩十信,方便用 強、波若用弱,以諸菩薩多修眾行濟度眾生 故方便用強,不欲專心修於空觀斷除煩惱
故波若觀弱。二乘專修空觀以斷煩惱故波 若觀強。今迴小入大始學行行度物故方便 用弱。
[0543b26] 問:
[0543b26] 羅漢迴小入大既在十信,為在界外 受生,為在界內受生?
[0543b27] 答:
[0543b27] 界外受生。如《釋論》及 《勝鬘經》皆云羅漢三界外受反易生,直往十 信菩薩則在界內受生。
[0543b29] 問:
[0543b29] 若爾,直往十信則 劣、迴小十信則勝,何得前云迴小之人在初 心耶?
[0543c02] 答:
[0543c02] 已如前互有強弱釋之。迴小之人偏 修空觀斷除煩惱故在界外受生,直往之人 不專觀空斷結故在界內受生,而涉有化人
慈悲深淳則迴小之人所不能及,故直往為 勝。
[0543c06] 問:
[0543c06] 二乘斷結受生是菩薩何位?
[0543c06] 答:
[0543c06] 依《法華 論》釋〈分別功德品〉,地前菩薩界內受生,登地 已上界外受生。依《智度論》,七地菩薩肉身中
得無生忍,捨肉身即受三界外法性生身。依 真諦三藏釋《攝大乘論》意,自十行第六心去則 三界外受生。經論不同,難可詳定也。
[0543c11] 第六、同 異門者,凡有七異:一、略廣異,身子述解則略, 中根陳悟則廣。二、遠近異,身子近序現在,迦
葉遠陳往昔。然身子序現在,但從鹿薗已去 至於法華,迦葉自華嚴已去竟一乘之說。三、 通別異,身子別序自身,迦葉通陳一切眾也。
四、有無異,上無譬說,今則有之。五、少多異,上 但序三教,今具述五乘。六、歡喜異,身子昔憂 今喜,迦葉昔不懷憂,但今非意所求忽得大 珍故生歡喜也。
[0543c20] 問:
[0543c20] 何故爾耶?
[0543c20] 答:
[0543c20] 蓋是互現不 同,又示身子利根能推理同教異,故昔憂今 喜;中根之人但保執小教謂為至極,故昔不 懷憂也。
[0543c23] 七、約人異,上根領解唯有一人,中根 領解則有四人,下根領解其數無量也。
[0543c24] 問:
[0543c24] 《毘 婆沙》言一切聲聞開為三品,上根唯一人,以 身子獨六十劫修行故;中根亦一人,謂目連 也;餘一切聲聞並屬下根。今何故中根有四
人耶?
[0543c28] 答:
[0543c28] 目連乃是聲聞之中根悟入大乘,未 必勝於迦葉,故入中根之數也。
[0543c29] 品開為二:初、 經家序其得解之相,第二、發言自述領解。就 初又有四別:一、辨得解之人;二、明所聞之法;
三、內心歡喜;四、外形致敬。初人法一雙,後喜敬 一雙也。四人之中初明善吉者,或可當時 起席善吉在初故爾。或可善吉有轉教之工 故在初列也。
[0544a06] 問:
[0544a06] 《淨名經》四大聲聞與今何異?
[0544a07] 答:
[0544a07] 彼經明身子之慧、目連之定、善吉空解、迦葉 有行,以此四人為大聲聞。此經明身子利根 獨拔眾人之外,非四大聲聞所攝,乃以善吉
解空、旃延達有、迦葉頭陀、目連禪定也。
[0544a10] 問:
[0544a10] 《度 佛境界經》明八大聲聞,是何人耶?
[0544a11] 答:
[0544a11] 未見經 說。意謂十弟子中四大聲聞即為四人。又三 藏法師云:「迦旃延解修多羅藏,優波離解毘
尼藏,富留那解阿毘曇藏,阿難總持三藏,合 八大人也。」
[0544a15] 「從佛所聞」下,第二、明所聞之法,即 是得解之緣。但得解之緣凡有二種:一、以法 為緣;二、以人為緣,即授身子記是也。以法為
緣現生歡喜,以人為緣預欣得記故喜也。「發 希有心」下,第三、內心歡喜,正是領解也。「即從 坐起」下,第四、明外形致敬。「偏袒右肩」者,未起
之時正被袈裟,外國依律不著障 [月*皆] 及偏袒 衣著者得突吉羅罪。今言偏袒者,直是露於 右肩,更無內衣也。
[0544a23] 「而白佛言」下,第二、發言自 述領解。就文為二:初、正述領解;次、歎佛恩深 難報。以解由佛得故歎佛恩,又良由領解方
識佛恩,故歎佛恩深以成領解。初文又二:前 長行,次偈頌。長行為三:謂法、譬、合。以類相從 開之為二:初、法說略述領解;次、譬說以下廣
述領解。前略後廣為解義故。就初又二:第一、 序昔迷;第二、述今悟。
[0544b01] 序昔迷又二:初、明執小 故不求大;二、明聞大亦不求大。所以但明此 二者,蓋是具迷大小二種教也。佛說小本欲
令悟大,如舉指本為示月,今逐執小不求大、 守指而忘月,蓋是迷小教也。二者、昔親聞大 法令其捨小悟大,而遂樂小不欣於大,復是
迷於大法。自靈山之前唯此二病,故具序之 也。「我等居僧之首」者,四因緣故不求無上菩 提:一者、居僧之首,但是誨授於他,非自進求
之時也。二、「年已朽邁」者,意志衰畢不堪自進 業也。三、「自謂已得涅槃」者,謂所得究竟,不更 修因也。四、「無所堪任」者,沈寂空理不能更須
修行。如四河合流同注海口,非大力龍莫能 自返。三解脫俱流注涅槃海,聲聞小力不能 自出,故云無所堪任。亦如《淨名經》云「猶如敗
種不任生牙」,具此四義故不進求菩提也。
[0544b16] 「世 尊往昔說法既久」,第二、明聞大不求於大。前 迷小教後迷大乘者,以佛初說小、後說大故
也。就文為三:初、明欣小不樂大;次、解釋之 也;後、結也。「說法既久」者,說大乘法久也。「身體 疲懈」者,心不樂大,故不能忘惓所以疲懈也。
「但念三空」者,厭此報身欲入空以忘之也。「於 菩薩法」下,上明樂小,今不欣大。「遊戲神通」者, 大士現變不難,喻之如戲。又現通度物可以
自娛,故名為戲。又如通非真實,故稱為戲也。 「淨佛國土成就眾生」者,起願為淨土,興行為成 就眾生也。「心不喜樂」者,前明住小不求於大,
今明非但不求親聞大法,亦不一念好樂。「所 以者何」下,第二、釋不樂大也。就文為二:初、明 昔不樂大。「又今我等」下,明今不樂大。「於佛教
化菩薩」下,第三、結不求大。
[0544c02] 「我等今於佛前」下, 第二、明今了悟序得解歡喜。「聞授聲聞記」者, 明得解緣也。上雖聞法、譬二說,義猶未決,聞
授聲聞記方審一乘。又法、譬二說為令聲聞 作佛,故授二乘記。是此經之正宗,故偏舉之。 《智度論》云「《法華經》授二乘記作佛」,即其證也。
「心甚歡喜」,正明歡喜也。「不謂於今忽然得聞」 者,釋歡喜義,則簡異身子。身子以昔憂故今 喜,迦葉本無心悕求,非意而獲大寶,故喜也。
「深自慶幸」者,前明歡喜,今自慶也。「獲大善利」 者,即佛道也。
[0544c12] 「世尊!我等今者樂說譬喻以明 斯義」下,第二、廣序領解也。又開為三:初、請樂 說;二、正說譬;第三、合譬。上來法說略序釋迦
一期大小二教事猶未盡,今舉喻廣述無量 事及始終法門,方得顯迷悟之情及歎佛功 德也。「以明斯義」者,譬文雖長但明得失義。初
二章為失,後章為得,設譬明此二義。「譬若有 人」下,第二、開譬。今以三門釋譬喻義:一、來意 門;二、少多門;三、領解門。
[0544c20] 來意門者,依《法華論》 說火宅譬破於凡夫,明窮子譬斥二乘人執, 所以前破凡夫次須斥二乘者,示次第法門破
病階漸也。聲聞人謂三乘所得涅槃法同、三 乘並是、三無學人亦無異,故今明二乘所得 法如彼草庵,如來所得法猶如大宅,二乘之
人猶如窮子,如來之人如大富長者,是故迦 葉自說大小具明優劣,令諸學小乘人捨小 入大,故說此譬喻也。二者、令諸菩薩知大乘
尊勝小乘鄙劣,決定住大不退取小,故說此 譬。又令稟佛教人具識釋迦一化始終法門, 知權實、前後、淺深、顯密等教,故說此喻也。
[0545a02] 第 二、定譬少多門者,釋此喻不同,今宜開為十: 一、初為父子喻,二、中途相失喻,三、子漸還鄉
喻,四、父子相見喻,五、喚子不得喻,六、冷水 灑面喻,七、誘引還家喻,八、付財密化喻,九、陶 練小心喻,十、委囑家業喻。初為父子喻者,釋
迦於過去世時為其說大乘法名之為父,其 曾稟大化故稱為子,故下文云「此是我子我 之所生」也。中途相失喻者,觀心微弱煩惱強
盛,為惑所牽流浪生死,子失父也;如來覓其 大乘善根成就不得,謂父失子也。子漸還鄉 譬者,法種眾苦樂求涅槃,故苦極有反源之
義,故積習善根漸有趣向大理,故名子漸還 鄉譬。父子相見譬者,於一形之內大乘善根 成就,有悟入大義,名子見父;見其一形之
內大乘善根成就,名父見子。喚子不得譬者, 初成道時大機未熟不堪受大化,故名喚子不 得。冷水灑面喻者,初成道時大乘善根未熟,
但有人天善根成就,故為說人天之教,如冷 水灑面即便醒 [酉*吾] ,故名冷水灑面譬。誘引還 家譬者,前於道樹下說人天教,蓋是世間生
死乘譬向他家,次趣鹿薗說於二乘,是出世 法令從世間歸於出世,出世之法是長者家, 故名誘引還家譬。付財密化譬者,小志漸移、
大機遠動,故命說大法密誨小心,故名付財密 化譬。陶練小心譬者,從《波若》以後《法華》之前, 諸方等教毀訾聲聞、讚揚菩薩,令稍鄙小心
漸欣大道,名陶練小心譬。委囑家業譬者,小 執既除大機成就,故為說一乘令紹繼佛業,故 名委屬家業喻也。
[0545b02] 第三、頌解門者,此之十譬 還領解〈譬喻品〉六譬,初為父子譬領上總譬 中長者及三十子也。中途相失譬領上見火
譬中汝諸子等先因遊戲來入此宅也。子漸 還鄉譬還領見火譬中聞有人言汝諸子等先 因遊戲來入此宅,蓋是眾生有機扣佛,故佛
應入生死,有機感佛即是子漸還鄉。佛應入 生死如父知子應反,故中止一城。父子相見 譬還領見火譬,眾生有機感佛如子見父,佛
應入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