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 Hua Yi Shu 法華義疏
Scroll 10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法華義疏卷第十胡吉藏撰
安樂行品第十四
[0593c28] 釋安樂行凡有六門:一、來意門;二、釋名門;三、 開合門;四、體相門;五、階位門;六、同異門。
[0593c29] 來意 門者亦有二義:一者成前,二者開後。成前者 凡有三意:一者、佛教聲聞凡有三事:一、令迴
小入大發菩提心,則上三周說是也;二、令修 菩薩行,則四安樂行是也;三、令得佛果,後〈壽 量〉文是也。為此因緣故有今品來也。二者、妙
法蓮華凡有二種:一者、善巧用門;二者、真實 體門。上破三辨一謂對治之用,三病既廢一 藥亦除,欲顯不一不三無二正觀即妙法華
體。下偈云「觀一切法空如實相亦不行不分 別」,則知三一兩捨、緣觀並忘,今欲攝用歸體 故有此品來也。三者、〈持品〉末云「惡世弘經被
毀辱誹謗受諸苦惱」,小行之流多生退沒不 能弘經,是故今明安住四行雖居惡世常受 快樂,今欲示末世弘經模軌故說此品。二、生
後者,將明遠壽之果,故今說遠壽之因即四 行是也。
[0594a16] 二、釋名門者,釋四行名不同,今依竺 道生及《注法華經》辨四行者:一、空寂行;二、無 憍慢行;三、離嫉妬行;四、慈悲行。第一前明空
寂行者,空寂即是諸法實相、波若正觀,既乖 實相理則便有苦無樂,與理相應則便有樂 無苦,今正明弘經安樂之義,是故初明空寂
行也。雖內修空觀,但始行之人觀力未成,處 眾說法多恃解陵物,是故次明離憍慢行。夫 為師匠若恃解陵他則忌他勝己,蓋是有識之
常情、為弘經之巨患,是故次明離嫉妬行。通 法之人雖無憍慢嫉妬,但所化之流凡有二 種:一、求大道,二、執小乘。於此二人多生愛恚,
若起愛恚則癡使隨之,故須於學大乘者當 起慈心,於非菩薩宜生愍側,是故次辨菩薩 慈悲行。義不盡者文當具足,通稱安樂行者,
安住四法則便得樂故稱安樂。行者涉行之 義,謂心行此四法也。
[0594b03] 第三、開合門者,開成四 行、合但二門:初一是智慧,後三為功德。心安 福慧弘道利人則便得樂,謂福慧一雙也。二
者、雖有四行不出得離二門,得門之中有兩 種德:空寂是智慧,慈悲為功德;中間二種稱 之為離,故離門亦兩:、一離憍慢;二、離嫉妬。謂
得離一雙也。三者、雖有四行不出空有二行, 初一是空行,餘三為有行,謂空有一雙也。四 者、雖有四行不出自行化他,初三為自行,慈
悲是化他,謂自行化他一雙也。
[0594b12] 第四、體相門 者,第一行以畢竟空觀為體,第二行以無憍 慢心為體,第三行以無嫉妬心為體,第四行
以慈悲心為體。然此四行唯一正觀,約用不 同故開四種:觀實相義名空寂行,即此正觀 離過之義謂無憍慢嫉妬,即此空觀拔苦與
樂故名慈悲,慈悲心不礙畢竟空、畢竟空不 妨慈悲,雖行慈悲常畢竟空、畢竟空不捨慈 悲,是故超凡越聖稱菩薩行也,亦是空悲二
道。《大品》云「菩薩住二法魔不能壞:一者、知空; 二、不捨眾生」。
[0594b22] 第五、階位門者,從初發心乃至 佛地五十二位皆具四行,其中自有成與未 成及功用無功用義,明昧淺深隨位差別,但
經正意為接退沒之人,末世弘經多受苦惱, 故令安住四法則便得樂,高位已上自具四 行無俟說之,是故發心之人須依此品自行 化他坐禪誦經懺悔。
[0594b28] 第六同異門者,〈法師品〉 末明於三事:一、入慈悲室;二、著忍辱衣;三、諸 法空為座。與今四行義不同者,上文前明有
行,次辨於空。所以然者,上品正釋法師。夫為 法師則為物說法宜前運慈悲,但慈悲之心 久處生死多諸患難宜應行忍,雖有慈悲忍
辱若不入空觀則慈悲忍不成,故次明空行, 故從有入空。此品正為惡世弘經多受苦惱 心生退沒,故前明入畢竟空則不見身心,自
他俱靜便得快樂,故初明空行;以得空觀故 能不起憍慢嫉妬,以得空觀故導成慈悲,故 前明空行後辨有行。又兩品欲示空有不二, 故前後互說也。
[0594c11] 就品為二:一、問;二、答。問中為 二:初、歎前;二、問後。答中亦二:初、總標四行名; 二、別出四行體。「安住四法」者,心安住四法則
無復苦,故得安樂,名安樂行。「一者安住菩薩 行處及親近處」下,第二、別出四行體。又開四 別:初、正明行體;二、歎教;三、勸修;四、總釋安樂
義。就出四行體即為四別。就初行體又開為 三:第一、正明行體。末後四行半偈,第二、辨安 樂相,初文即是釋行,後文釋安樂相。行謂因,
安樂即行所得果。偈後長行,第三、總結初安 樂行。就初文又二:一、長行;二、偈頌。長行又 二:一、標行、近二章門;二、雙釋二門。「行處」者,修
行之人已入於理而履行之,名為行處;雖未 入理親而近之,名為近處。此二始終之名,故 合為一。
[0594c25] 問:
[0594c25] 行處既深,近處為淺,何故前明行 處,後說近處耶?
[0594c26] 答:
[0594c26] 前明行處舉深心標旨,使 習而近之。
[0594c27] 問:
[0594c27] 約位云何
[0594c27] 答:
[0594c27] 有人言:七地已上 已入於理稱為行處,自爾已還入無生理漸 近稱為近處。今明依《智度論》,無生既有二處,
行、近義亦爾;但經意正為始學之人標此二 處,以得無生相應名為行處,若未與般若相 應,令發心之人漸漸習近,故名近處。若親近
無生則與顛倒疎遠便得安樂,若與顛倒親 近、實相疎遠則受苦惱也。
[0595a05] 「云何名」下,第二、釋 行、近二章門,則為二別。釋行處章門為三:謂 標、釋、結也。「若菩薩」下,釋章門也。此文意多含,
今以七義釋之:一、依《智度論》二忍解之,「住忍 辱地」者,謂生忍也;後明觀空,謂法忍也。《論》云 「菩薩行生忍得無量功德,行法忍得無量智
慧」,生忍是違順等境,菩薩能安忍之,於違不 瞋、於順 不 貪,故是功德;法忍不受一切諸法, 知其空寂,故得智慧。此據空有二門以分福
慧。又生空位淺與功德之名,法空既深受智 慧之稱,此約二空淺深以分福慧。又俱就有 門以明二忍,忍違順眾生為生忍,忍眾生違
順等法為法忍,此二亦有淺深。眾生五情取 之不得,又是假名,是故易忍;違順等法是見 聞現事,是故難忍。以約忍有淺深以分福慧。
然自有福慧不二、無有淺深,今約觀門階級 故分淺深也。初文四句:一、「住忍辱地」者,總明 三業也。忍辱名地有二種義:一者、不為外緣
所動故名為地,二者、能生如地,以能忍諸辱 得通大法,萬善便生,故名忍心以之為地。「柔 和善順」者,柔和其言不逆誤物,謂口忍也。「而
不卒暴」者,雖刀杖加之而身不妄動,以不加 報故是身忍。又是威儀庠序名不卒暴,如《大 品》云「菩薩一心安祥」也。「心亦不驚」者,又但非
身口不加報,亦不起一念嗔心,謂意忍也。又 能安同異故心不驚。「又復於法無所行」者,上 辨生忍,今是法忍。二者、上是觀方便,今是正
觀體,以調身口然後始得入實相觀也。三者、 上明菩薩行,今明菩薩解。四者、住忍辱地是 方便慧,觀空謂實慧也。五者、住忍辱地是外
行處,觀空是內行處。六者、住忍辱地然後觀 空者,要前明有中行諸功德,以有資空然後 始得從空出有,不爾者墮二乘地。七者、住忍
辱地然後觀空者,欲簡異耶見觀空。《智度論》 云「邪見空,前作惡業然後撥之;今言真空者, 前行施戒忍禪然後觀空也」。「又復於法無所
行」者,以住忍辱地調柔身口故得入空,以入 空故不行一切生死涅槃等法也。「而觀諸法如 實相」者,上不行顛倒之法,今觀實相法也。「亦
不行」者,初明不行不實,次明行實,今實不實 一切不行,故言亦不行也。「不分別」者,亦不分 別行與不行也。上忍辱等即世諦觀,觀諸法
實相乃至不行不分別,謂第一義諦觀,以諸 佛說法常依二諦,故菩薩依佛修學亦作二 諦觀也。
[0595b20] 次就生、法二空釋者,從初不行至觀 實相謂法空,不行不分別謂生空觀,出《正法 華》。下偈中亦有此意,初不行一切法即法空,
亦不分別男女謂眾生空,先明法空後辨生 空者,一是說門次第,二惑者謂有人能作法 空觀,故復除其觀主,《智度論》亦有此文。
[0595b25] 次就 三諦釋此文者,住忍辱地等謂世諦觀,於法 無所行而觀實相謂真諦觀,亦不行不分別 謂非真非俗中道觀。不行者不行真諦也,不
分別者不分別世諦事也,故名非真非俗中 道觀。此三諦是因緣義,以不二言二,二名二 諦,二不二為中道也。
[0595c02] 次就泯境智釋者,又復 於諸法無所行乃至觀諸法實相,明緣盡於 觀也。所言緣盡觀者,一切顛倒邪緣皆盡於
正觀內也。亦不行不分別者,觀盡於緣也。以 邪緣既盡,正觀亦息,故緣觀並忘境智俱寂。 後偈中亦有此意,初明生法二空謂盡緣,次
偈言「不得諸法不知不見」即盡觀也。故肇師 《涅槃論》云「法無有無之相,聖無有無之智。法 無有無之相,故無數於外,聖無有無之智故
無心於內,於外無數,於內無心,不知何以目 之,強稱正觀也」。
[0595c12] 「是名菩薩」下,第三、結行處也。
[0595c13] 「云何名」下,第二、次釋近處。就文亦二:初、明有 近處;次、明空近處。亦前是形近處,次是心近
處。夫始行者擇閑居以靜身,然後心定以近 理。
[0595c16] 問:
[0595c16] 行處中亦明空有,與今何異?
[0595c16] 答:
[0595c16] 前明空 有為深,今明空有為淺,故始行者有空有二 觀可擬地前柔順忍也。深行者亦有空有二 觀,登地已上無生忍也。
[0595c19] 就文又二:一、明不應 親近;二、明所應親近。不應親近凡離十緣:一、 不近國王,謂離憍慢緣。二、不近外道,謂離邪
見緣。始行之人未能邪正等觀故不應近也。 《注經》云「未能天地一指、萬物一馬,故不應近 於外道」。「路伽耶陀」者,舊云是惡解義,「逆路伽
耶陀」者,是惡論義。《注經》云「路伽耶陀者,如此 間禮儀名教儒墨之流也。逆路伽耶陀者,如 老莊玄書絕仁棄聖之例」。又言路伽耶陀翻
為世間行,《正法華》云「讚序歌音」;逆路伽耶此 云逆世間行,《正法華》云「結偶習俗」也。「亦不親 近諸有凶戲」,第三、離散亂緣。「那羅」者,此翻為
力,《注經》云「文身幻術等是也」。文身者,以彩畫 身使班也。「亦不親近旃陀羅」下,第四、離惡業 緣。「旃陀」者,此云可畏,亦云惡;「羅」者,下姓也。「又
不親近求聲聞」者,第五、離小乘緣。始行菩薩 大照未圓恐容染小法,故令意形宜隔、行止 勿共。「或時來者隨宜說法無所希求」者,若有
機感即為說法,不為名利無所希求也。「又菩 薩」下,第六、離染愛緣。五歲已還名小女,許嫁 為處女。又云立志不嫁為處女。「亦復不近五
種不男之人」者,第七、離無志緣。《十誦律》五法 第一卷云:一、生不能男;二、半月不能男;三、妬 不能男;四、精不能男;五、病不能男。又云:天、刑、
都、變、半。天者天性不能,刑者被刑者,都者都 無根,變者女變為男猶不能也,半者半月能 半月不能也。注云:一、無根,二、二根,三、不定
根,四、有限根,五、妬不能男也。「不獨入他家」者, 第八、離譏嫌緣也。「若為女人說法」下,第九、離 能生他愛緣。「不樂畜年少弟子」,第十、離自生
染愛緣。
[0596a20] 問:
[0596a20] 何故不親近此十緣耶?
[0596a20] 答:
[0596a20] 始行之 人顛倒強、觀行弱,忽親近非道之緣者,進無 濟彼之功、退有愛累之失,如少湯投氷反助
成結;若得正觀現前,隨意親近,如通達非道 即是佛道,不見產業之事不入波若觀者。又 《攝大乘論》明菩薩有甚深戒,具作十惡五逆
等業,則進有濟彼之功、退無愛染之失。又菩 薩有二門:一、世界門;二、第一義門。世界悉檀 隨國土風俗譏嫌,雖是深行不得親近。二、第
一義門,不見近與不近,四句不行。雖有二門 而未曾二,適時而動。
[0596b01] 「常好坐禪」下,第二、明所 應親近。
[0596b02] 問:
[0596b02] 攝心應在觀始,何故在終耶?
[0596b02] 答:
[0596b02] 由 遠離諸緣方得攝心耳,所以在後明之。又遠 離十緣謂菩薩戒,常好坐禪謂菩薩定,後明 觀空即智慧也。
[0596b05] 「復次」下,第二、明空親近處。就 文為二:初、作第一義觀;次、明世諦觀。初有十 七句。「觀一切法空」者,不見有也。「如實相」者,顯
空觀是真實也。「又觀一切法皆如皆是實相, 不顛倒」者,不取空相也。「不動」者,不生動念也。 「不退」者,一得不失也。「不轉」者,不為異緣所動
也。「如虛空」者,畢竟清淨,不如數論外道所計 虛空也。「無所有性」者,本性爾也。「一切語言道 斷」者,四句不能詮也。「不生不出不起」者,《智度
論》云「緣邊畢竟不可得故名不生,因邊不可 得名不出,果邊不可得故名不起」。又解,不從 外來故名不生,不從內出故名不出,不從內
外合有故名不起。「無名無相」者,外無名故無 名,內無相故無相。又離十相故名無相。「實無 所有」者,實錄無所有。又實錄無所無,乃至實
錄無顛倒五句也。「無量無邊無障無礙」者,六 情不能量故名無量。又不墮三世名為無量。 又言,無空有之量故稱無量,邊不可得故言
無邊。又無斷常諸邊故名無邊。即有是空、即 空是有,空有不二故云無礙。法性自爾,累不 能障,故云無障。
[0596b25] 「但以因緣有」者,第二、明因緣 世諦觀。前明真諦、後明世諦者,示實相為本、 諸法為末。又上明常好坐禪修攝其心,則從
有入空;今從空出有。《瓔珞經》云「從有入空名 第一義觀,從空出有名平等觀,因是二觀為 方便得入中道第一義觀」也。「從顛倒生故說
常樂」者,上明空有二諦,即是顯正義;此句敘 緣迷,以不識因緣有故從顛倒生計有常樂。 常樂屬上句也。有人言:諸法實無所有,從顛
倒生,是故見有如眼病見空華也。光宅云:「以 取相因生諸法,故云從顛倒生也」。有人言:顛 倒者即釋成上因緣義。上云因緣者,如《大品》
明眾生顛倒因緣故有六道也 (常樂字向下牽之也) 。
[0596c08] 偈文 為二:第一、雙標行近二處;第二、釋行近二處。 初一行半,謂雙標也。「常離國王」下,第二、釋二
門也。長行明行近二處各有空有二門,今偈 轉勢說法,前合釋行近二處有門,次合釋行 近二處空門,欲以空有合為一類也。釋有門
中,前釋、次結、就釋中但釋有近處、不釋有行 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