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aofa Lianhua Jing Xuan Zan 妙法蓮華經玄贊
Scroll 3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妙法蓮華經玄贊卷第三 (本)沙門基撰
方便品
[0694b23] 略開三門:一來意,二釋名,三出體。來意有 三:一者依八品為正宗中,蓮華有出水、開 敷之二德,妙法具果秀、行竦之兩能。又經下
言今此經中唯說一乘,故以破二、會二歸 於一乘為法華之正主,故三周說逗彼三 根。此品初說一乘為利鶖子,鶖子上根最
初於〈譬喻品〉中領解,佛為述成授記,乃至 天子說偈竟,是第一周。〈譬喻品〉中舍利弗 請,我今無復疑悔下,佛說譬喻利彼中根,
中根四人信解佛說,〈藥草喻品〉為重述成, 便為授記,是第二周。〈化城喻品〉說往結緣 化城不實,利彼下根,滿慈子領、佛印述訖,
便授五百及學無學記,是第三周。自下更無 說一乘處,故但一乘是法華體。今既眾集 緣和警之已畢,機器符會正可陳宗,且法
說一乘利上根性,故〈序品〉後〈方便品〉來。二 者依十九品為正宗中,〈方便品〉下初十二品 明一乘境,〈安樂〉、〈涌出〉明一乘行,〈如來壽量〉
至〈常不輕〉合此五品明一乘果,說境令 知乘之權實,勸應捨權而取於實,聲聞悟 此遂便得記。於中分三:初之八品正明權
實、三根得記。次之三品歎人美法、勸募持 行。後〈持〉一品稟命捨權持行實法。科初八 品與前無別,故〈序品〉後〈方便品〉來。三者論
云:「自此已下示現所說因果相,此意從前〈序 品〉之後,明經宗旨所說因果體相相狀。」此有 三釋:一云所說諸佛智慧為果,能詮智慧
教門名因,如門為入室之所由,故教為顯 理之處,蓮華但說二義因、果,故即智、詮。 二云三請已後明一大事,開、示、悟、入,前三
為果、後一為因,正是一乘之宗旨,初揚智 門之意,欲發鶖子等疑,令其固請說一 乘故,蓮華二義雖解《無量義經》,果秀因開,
此亦未爽通理,由此即以開示悟入為 果及因。三云初智及門,門因智果,開示悟 入三果入因,教、理、行、果俱法華故,令識
昔者教行方便說三,今談乘體理果唯一, 聽三乘之教、解一乘之理,行三乘之因、證 一乘之果,法華意也。如前已釋,此品具明
經所說宗因之與果,故〈序品〉後〈方便品〉來。
[0695a05] 釋名者,「便」方連反,今為去音。佛智有二:一 真實智、二方便智。真實智有二:一者實法、二
者實智。實法亦二:一體實,謂有為無為;二真 實,謂真如妙理。實智亦爾:一如體實智,即觀 體實無漏真智,對凡妄智不知名實智,根
本、後得二智俱是。二證真實智,唯正體智, 此有五對:一對知妄名實智,二對知事 名實智,三對知相名實智,四對知詮名
實智,此之四種實智皆是唯觀第四真智,餘 四所對如次皆是四世俗智。五對知權智 名實智,謂一乘理、智,對知二權智,此依 證智以第四真智對後三俗智;若依趣入
智,以第三真智對第三俗智。
[0695a17] 方便智有 三或四:一進趣方便,謂見道前七方便智, 進趣向果名為方便,所學有則曰方,隨位 修順宜曰便。二施為方便,謂方便善巧波羅
蜜多,後智妙用能行二利故名方便。此 則 有三:一教行方便,言音可則曰方,稟教 獲安名便;二證行方便,空理正直曰方,智
順正理名便;三不住方便,莅真入俗曰方, 自他俱利名便。上三皆是第二施為。三集成 方便,諸法同體巧相集成故名方便。且真
如中具恒沙佛法,以智為門、以識為門皆 攝一切故。〈菩薩地〉云:「此法善巧成,是故名 方便」。《十地》云:「總、同、成、別、異、壞,以總對別
之方便也。」苞總有則曰方,以少含多名便。 四權巧方便,實無此事,應物權現故言方 便,謂以三業方便化也。此對實智名為
方便,利物有則曰方,隨時而濟名便。此 體即於施為中出,更無別義,故體唯三。
[0695b05] 今 此有三:一接下方便唯引於下,二顯上方 便唯顯深妙,三通彰方便遍於上下。一接下 方便者,此經下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
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又云「正直捨 方便,但說無上道」,於前四中權巧方便也。 此乃有三:一身方便,執持糞器而著垢衣,
伽耶成道等是。二語方便,下云「我此九部法 入大乘為本」,又趣波羅奈轉四諦法輪等 是。三意方便,下云「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
我今所得道亦應說三乘」等,是上同古佛 下順有情。《佛地經》云「成所作智起三業化」, 正與此同。依此解云,施為可則曰方,善逗
機宜曰便。《往生論》云「正直曰方,外已為便」, 方是方術,便謂穩便,便之方名方便。二顯 上名方便者,《無垢稱》云「有方便故解,無
方便故縛」,此經下云「我設是方便令得入 佛慧,一切諸如來以無量方便度脫諸眾 生」,入佛無漏智初設方便顯後佛智故,即
四方便中施為方便,理妙可則曰方,巧用能 顯曰便,其義深遠其語巧妙,便通教理,方 之便名方便。三通彰方便,下經大眾疑云「何
故世尊慇懃稱歎方便而作是言:佛所得法 甚深難解,有所言說意趣難知」,方便是總, 下二句別。「佛所得法」是顯上,明今一實;「有
所言說」是接下,彰昔三權。又云「佛悉知是已 以諸緣譬喻言辭方便力令一切歡喜」,接 下顯上二皆通故,即十二種方便喜巧波羅
蜜多,隨應配攝,方者統情機之法軌,便 者濟物理之要宜,方謂方軌方法,便謂要 便宜便,情謂有情,機謂機要,統攝機情機
要之軌法名方,貫人貫法故,物謂人物,理 謂道理,濟益人物道理之要宜名便,濟人 益法故,此言意顯濟人益法之軌則故言 方便,亦方亦便故名方便。由此義推乃通
三釋。三種合是十二種方便善巧波羅蜜多, 隨應配攝。《瑜伽》四十五說十二種中,初六 依內脩證,後六依外成熟。內六種者:悲心
顧戀,了知諸行,欣佛妙智,不捨生死,輪迴 不染,熾然精進。外六種者:令以少施等善 感無量果,令以少戒等力引大善根,憎
聖教者除其恚惱,處中住者令其趣入, 已 趣入者令其成熟,已成熟者令得解脫。此 中接下即外成熟,此中顯上即內成熟,此
中通彰合是內外一十二種。十二種中為成 後四,復脩六種方便善巧:一隨順會通,將 為說法,先現軟美可愛身語令生愛敬,
於法起樂,漸次為說,彼不解空密意言教, 一切諸法無性無事無生無滅如幻夢等, 如理和會,彼經不說一切法體都無所有, 但無所執可說自性,據第一義非其自性,
既彼性事都無所有,有何生滅?又如幻夢 非如顯現,又非彼事都無所有,故說如 幻令彼了知。二共立要契,見有來求,先 共立契令知恩德供養恭敬持淨戒等,然後
與之。三異分意樂,共立契已彼不速行,以 利益意先許不與,先為親友隨順化導,彼 不依學現憤恚相,所作乖違詐不隨益,此
等權時外現棄捨,非內意樂不為救拔。四 逼迫所作,有自在力於親屬等能正教誡, 不知恩德毀戒等者,或斷所求、驅擯訶 捶,令正脩習。五施恩報恩,於曾彼所有大
恩德,彼期酬報勸令脩善名大報恩。六究 竟清淨,果道滿已住知足天,乃至下生成 等正覺,令生欣樂,往生隨下,請轉法輪廣
為饒益。此中方便即是六中隨順會通,會 昔三權通今一實,《決擇》、《唯識》又說有二種: 一拔濟方便善巧,即外六種;二迴向方便善
巧,即內六種。如其所應皆此所攝。
[0696a15] 出體 性者,方便乃智以慧為性,無分別智內 冥 真境,後得智中利他說法,能起方便之妙 用故,以後得智為性,《唯識》等說後五波羅
蜜多皆後得智為性故,其能所詮性又各別, 因智為顯;今從根本故智為性。
[0696a20] 下釋本 文,第一周中有四:初世尊曉喻,次鶖子領 解,次如來述成,後佛為記別。同中下根文各
四故,此四之中初一即〈方便品〉,後三皆在 〈譬喻品〉中。佛曉喻中論判為五:初歎法勝 妙分;「吾從成佛」下,第二歎法師功德分;「爾時
眾中漏盡阿羅漢」下,第三大眾定疑分;「佛告 舍利弗止止不須復說,若說是事一切世間 皆當驚疑」下,第四定記分;「舍利弗諸佛出
於五濁惡世」下,第五斷疑分,法為佛師,人由 法以成德,人為能顯,法假人以弘宣故。 初歎法妙、後歎人勝,諸聲聞等於自所證
已為決定,聞歎所說遂有疑生,故有定疑 分。佛心所為先已定訖,唱止邀其固請,亦 令惡人退席,既爾分明解釋其義,故有定
記分。眾人之內聞前所說又有疑者,佛為 重解,故有斷疑分,遂成五分。或分為二: 初歎法及師妙,眾遂疑生;後佛更為定記解 釋,眾復疑生重釋此疑,故分二也。
[0696b09] 一品之 中今科為四:初二深先唱警察群生之心, 次四眾驚疑發揚鶖子之情,三開斯實相 啟彼權門,四勸發喜心令欣作佛,品末三
行頌是。
[0696b14] 經「爾時世尊 (至) 所不能知」
[0696b14] 贊曰:二深先唱 警察群生之心。文中有二:初長行、後偈頌。 長行有二:初歎所證所說法妙,「吾從成佛」下
歎如來身能證能說法師勝妙,初中有二:初 總標勝妙,後「所以者何」下釋斯勝妙。初中復 二:初顯自在從定而起,後告鶖子正陳所
說。「安」者徐也,「詳」者審也。論云:「以如實智觀 從三昧安詳而起,起已告舍利弗者,示現 如來得自在力故,如來入定無能驚寤故。
觀無量義處定名如實智觀,佛定殊勝,入 已餘人不能驚佛令從定起,非佛自出 餘不能令出,故自從定起。又顯於定中 入出縱任得自在故,即由二義故從定起。
雖是無量義處三昧,多是第四禪,功德勝故。 不告餘人獨告舍利弗者,隨深智慧與如 來相應故,謂舍利弗聲聞之中最為上品,
智慧利根一聞即解最先悟入,佛凡說法必 應機根,由彼智慧最為第一,根法相符故 名相應。相應者隨順義,非是智慧相似名
為相應,根合佛法名相應,故不告菩薩。」 論有五義:一為諸聲聞所作事故,妙法蓮 華為聲聞說,聲聞所作捨於權乘非菩薩 故。二為諸聲聞迴向大菩提故,令其發心
趣大果故。三護諸聲聞恐怯弱故,若告菩 薩即諸聲聞謂此一乘非為已分,心生怯 弱不能進脩,今告聲聞令除此意,是汝 等分除怯弱心。四為令餘人善思念故,令
餘聲聞善思念之,其舍利弗已蒙佛告,我 是彼流亦應被告,深生信仰起脩學心。 五為諸聲聞不起所作已辦心故,昔諸聲 聞謂所得滅果滿證圓所作已辦,今歎法
妙告彼不知,令捨小心。菩薩於五事全 不相應,故雖利根佛不正告,傍告無爽, 告三乘人有疑悔者令皆斷故,正告不 定性兼任持所餘故。
[0696c19] 所歎之法略有二種: 一者智慧,二智慧門。故論云:「有二甚深:一 證甚深謂智慧,二阿含甚深謂智慧門。」智慧
門者即能詮教,智慧甚深即所詮理。梵云 阿笈摩,此名為教,或翻為傳,上古諸佛傳 至今故。此甚深義通教及理,然理正得甚
深之名,門深乃稱難見覺等。二乘不知亦 通此二,自餘別屬理教二法,論意如此。論 說智慧者謂一切種、一切智智義故,一切 智人之智名一切智智,體通性相名一切
種,即佛果位涅槃、菩提,或一切智者無分 別智,重言智者是後得智,義者境也,即一切 智智之境,故名一切智智義。何謂彼境?謂
一切種,一切種者謂若空若有、有為無為、有 漏無漏,若教若理名一切種。種謂種類,法體 種類眾多非一,攝一切盡名一切種,謂此
一切種是一切智智之境,即此一切種境名 為所詮之智慧也。
[0697a07] 今以理窮,智慧有五,攝 一切法盡方名一切種。一智慧性,謂真如, 故下經云「唯佛究竟盡諸法實相」。論自釋云
「如來藏性為體,攬法成人,人之所成即是 智慧」,故引下為證。二智慧相,即無漏,能觀 正體後得二智為體,下云「方便知見皆已具
足盡思共度量不能測佛智」等是。三智慧 伴,塵沙萬德有為功德是,下云「如來知見 廣大深遠,無量無礙力無所畏皆具足」等是。
四智慧因,謂能詮教及萬行是,下云「其智慧 門難解難入」。論云阿含甚深,又論引經云 「如來能說一切法、種種言詞」,又云「盡行諸佛
無量道法」等是。五智慧境,謂若空若有、有為 無為、真俗諦境,下云「如是相如是性」等是。 今智慧門既是方便,能詮教深故所詮理深,
即餘四慧。義雖可爾,然依諸教,五甚深中 多唯慧性真如為體,以阿含甚深即昔三教, 故證甚深即一乘體,無上甚深是大菩提,
故《勝鬘經》中說「一乘體唯真如故」,即〈化城品〉 之寶所也。今此經中依實勝慧,唯取智性 智相為體,菩提菩提斷皆名菩提,智及智
處皆名般若,攝一切故。火宅牛車即智相 故,牛車言作,各與一故;寶所舊有,即智性 故,眾共取故;示悟知見即是二故,由此有
故餘三自成,下云「一大事因緣」即唯此二。 若因若果,謂此智慧是一乘真理,其智慧門 是三乘權教,總標實權理教二別,欲令二
乘捨權取實行因證果,故《勝鬘》由此說二 乘等四智究竟得涅槃者是佛方便,欲令 捨二權而取一實故。其證甚深,論有二義:
一體妙、二難了。體妙者,論云「證甚深有五種」。 難了者,論云:「又甚深者,一切聲聞辟支佛所 不能知故。」其五甚深,古來唯依真如解:一
者義深,差別義也;二者體深,自體性也;三內 證深,正智內證、餘智不得故;四依止深,法界 法性諸佛本故;五無上深,體最勝故,謂大菩
提即是所證無上正等正覺果也。若兼觀照 智性、智相合名五證,義甚深者其義甚深, 謂正智如之用故;體甚深者謂真如,法本
性故;內證甚深者重顯正智,內冥如故所以 名深;依止深者重顯真如,一切德本所以 名深;無上深者謂大菩提,大菩提者如來所
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著《金剛般若論》 云:「無上菩提是法身理,三藐三菩提是報 身智」,故即通顯此之二種,體過一切所以 名深,此為本意。
[0697b23] 若通義解,或隨所應所 詮,四慧皆有義、體、證、依四深,或智慧相、 性、伴、境四法,如次配初四種甚深,唯無上
深在大菩提,諸德主故。又非喻所喻、思議 所思議故名甚深。上來解深唯在智慧不 通慧門,准論解經,慧門亦有五:論名總
句阿含深故即五難是,無量者智性、智相、智 伴、智境如其次第,體遍、用寬、德備、法廣,如 空無限、德數無窮,終必無盡,故名無量。
然今但說智性、智相二種智慧名為無量, 體、德、作用皆具無限,無窮盡故。其門甚 深亦有二義:一體妙、二難了。體妙者,論引經
云:「其智慧門難見、難覺、難知、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