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aofa Lianhua Jing Xuan Zan 妙法蓮華經玄贊
Scroll 6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妙法蓮華經玄贊卷第六 (本)大慈恩寺沙門基撰
[0757a05] 經「佛欲重宣此義 (至) 有一大宅」。
[0757a05] 贊曰:下頌。 總有一百六十五頌,分之為二:初八十四 行半頌頌前法喻,後「告舍利弗汝諸人等 皆是吾子我即是父」下有八十行半頌,是
第三大段,勸信解於此經、欣當成之佛智。 初中有三:初六十五頌半頌上喻說,次十 八行頌頌上合說,後一行頌頌前結說。以是
因緣十方諦求更無餘乘,除佛方便是也。初 六十五頌半頌喻說中分二:初五十三行 半頌喻昔權,後十二行頌喻今實。初文分
四:初半頌頌三界佛有喻,第二有三十二頌 半頌五趣危亡喻,第三有十四頌見設權方 喻,第四有六頌頌依言勉難喻。初喻長行
有六,今但頌二:一家主,一宅相。前云多有 田宅,「此中有一大宅」者,三釋如前。
[0757a20] 經「其宅久故 (至) 基陛頹毀」。
[0757a20] 贊曰:第二三十 二頌半五趣危亡喻中長行有四,今分為三: 初三頌宅宇危朽,次半頌人眾甚多,後二十
九頌諸方災起;不頌第四眾子遊居。宅宇危 朽中分二:七句通明三界五蘊無常,五句別 明色身無常、無我、不淨、空義。「宅久故」者,竪
而論之識蘊無始念念生滅,猶如幻事,名 為久故。橫而論之亦成頓弊,非漸漸滅。「弊」 者敗也壞也。「堂舍高危」者,色蘊無常,以舍
替閣高必易傾、危必不安,猶如聚沫不堅 實故。「柱根摧朽」者,行蘊無常念念遷謝,業盡 都死故名摧朽。「摧」者折倒朽毀壞也,如芭
蕉故。「梁棟傾斜」者,受蘊無常,既失正受何 可安哉?如浮泡故。「基陛隤毀」者,亦即行蘊 業思名基陛,以安命根之柱故也。「隤」者墜
下,「毀」者壞也。行攝法多,業果二別,故開為 二句。
[0757b07] 經「牆壁 圮 坼 (至) 雜穢充遍」。
[0757b07] 贊曰:「牆壁 圮 坼」 者,想蘊無常。 「圮 」音父美反,毀也覆也。「坼」音
恥格反,裂也。《玉篇》「分也」。已上七句,合明三 界五蘊無常,隨應有處皆如是故。已下五句 別明色身無常等義,三句無常、一句無我、一
句不淨,由此三義是故成空。「泥塗」喻肉。《切 韻》「塗,鞔覆也」。「阤」者隤也毀落也。「阤」音池爾反。
《說文》「奮衣作褫」。《切韻》「山崩曰陊」。《玉篇》「折薪 隨其木理作阤」。或有為「褫」,不知所從。今 應為「阤」。《廣雅》「
[(毤-八+ㄙ)-毛+ㄆ] 也」。《方言》「壞也」。《說文》「山崩曰 阤」。或為「陊」。「覆苫」喻皮膚聊亂而且墜。《爾雅》 「白蓋謂之苫」。編白蓋為之
覆 屋曰苫。「椽梠」 者,「梠」音力舉反,桷端木,今謂雀梠。「差」音楚 宜、楚佳二反。「脫」音徒活反,又吐活反。喻骨
節、筋脈相連無常。椽既差矣,骨節無常;雀 梠亦脫,筋脈無常。《瑜伽》第十九引經頌言 「有城骨為墉, 筋肉而塗飾, 其中有貪 恚, 慢 覆
所任持。」
[0757b24] 慈氏釋言城謂八識, 骨充塼石,筋代繩絍,肉當塗鞔,形骸為 墉周匝圍繞。此城中有四種惡法之所任
持,二是在家起,謂貪與瞋,二是外道起,謂 慢與 覆 。在家由著欲,惡行相應,於正法中 尚不信受,況能修善?設有勸說,反生瞋恚。
外道恃惡說法而生憍慢,不能自然趣三 寶所;三寶往化彼,由 覆 故尚不悔過發露 諸惡,況能信解修諸善法?二種心城尚不能
入,況能取為已有?《涅槃》亦言「是身如城,血 肉筋骨皮裹其上,手足以為却敵樓櫓,目 為竅孔,頭為殿堂,心王處中,故以肉為泥 塗、皮為 覆
苫、骨筋為椽梠。」以上色身無常 之法。「周障屈曲」者,「障」音之尚反,《說文》「障隔也, 蕃隔曰障」。《玉篇》「之讓、之楊二反。有作璋,擁塞
隔界也」。此喻無我。宅中周匝有障,屈曲難 越。明知無我,若有我者純一無曲,亦無障 故。「雜穢充遍」喻不淨也。若欲界身三十六物
所充滿故。由此三義故亦成空。
[0757c13] 經「有五百人止住其中」。
[0757c13] 贊曰:頌人眾甚多。
[0757c14] 經「鵄梟鵰鷲 (至) 交橫馳走」。
[0757c14] 贊曰。下第三段 有二十九頌,諸方災起,分三:初十七頌半總 明虫鬼交加變怪之相,次十頌半別明虫鬼
叢雜紛起所由,後有一頌結成上難。總明變 怪即是總辨十煩惱相,別明紛起即是別 明三界惑相。長行災起唯說火焚,今加虫 鬼說諸惡相,欲令眾生厭怖深故,如三毒
等毀責之故立種種名。初中分三:初有六 頌明怪鳥毒虫稍遲鈍故,喻貪等五;次十 頌明靈神異鬼稍捷利故,喻於五見;後一
頌半通結此二。初中復二:五頌半別明,半頌 結之。初文分五:初半頌喻貪;一頌半喻瞋; 一頌喻癡;一頌喻疑;一頌半喻慢。此初二
也。此中配屬無別教文,但行相相應即義 相配,順古且然。論本不釋理未必爾,義符 順故未必不然。貪愛有四:一現有愛,二後
有愛,三貪喜俱行愛,四彼彼喜樂愛。皆據別 行相,以現可見故。「鷲梟鵄鵰」如次配上品 四愛,「烏鵲鳩鴿」如次配下品四愛。或性鈍
貪、現怪貪、大力貪、動身貪、非法貪、發語貪、 卑下貪、多婬貪,如次配八。八鳥多貪,故以 為喻。瞋喻有十一:一蚖,音愚袁反,又五丸
反。依《遺教經》,黑短蛇也。《漢書》「玄蚖」,韋昭解 曰:「玄,黑;蚖,蜥蜴也」。崔豹「蛇醫也,大者長三 尺,其色玄紺,善魅人。蠑蚖、蜥蜴、蝘蜓、守
宮,四種別名。」《玉篇》「蛇醫也。在舍為守宮, 在澤為蝘蜒。」准此《遺教》應言「黑蚖」。錯為「蛇」 字。今解蚖有二:一蜥蜴,二黑短蛇。故《遺教
經》言「睡蛇既出乃可安眠」,故彼不錯,但名 黑蚖非蠑蚖也。有為「黿」,愚袁反,謂是水 虫惡性之物。理亦不然。彼為「黿」字非此「蚖」
故。二蛇,自餘凡蛇也。三蝮,蝮蛇也。《爾雅》「蝮 蚖博三寸,首大如擘,江准以南謂 虺 為蝮, 有牙最毒,鼻上有針。一名反鼻蛇,色如
綬文,文間有鬣,大者七八尺,螫手則斷手。 嶺南多有。」四蝎。五蜈蚣。《字林》「蝍蛆甚能制 蛇」。綠身赤足者良;黃足者不堪用,人多
炙之令赤非真。六蚰蜒。江南大者即蜈蚣。七 守宮。山東云「 [虫*束] [虫*(不/見)] 」,陜以西謂壁宮,以血
塗女人臂,必有私情洗之不落,可以守 宮。亦云在石為蜥蜴,在澤為蝘蜓,在舍 為守宮,通名蠑蚖,八百足。九鼬。余救反。《切
韻》「虫名,似鼠作鼬;獸名,似猿作 貁 」。《玉篇》「 貁 , 似貍,搏鼠」,與《切韻》別。「鼬,似鼫啖鼠」,亦呼
為鼪鼠。由此經本有作「鼬」作「 貁 」。依《字林》作 「狖」,古文作「雖」非但余救反,亦余季反,建平
名也。《山海經》「鬲山多蜼」,郭璞云:「似獼猴, 面大,蒼黑色,尾長四五尺,似獺尾,頭有兩 岐。天雨即自倒懸於樹以尾塞鼻。江東
養之捕鼠,為物捷健。」《爾雅》「蜼仰鼻而長尾」。 今依《切韻》作「 貁 」字。此乃猿類,狀如狗形, 此非惡性,故不取之。應作「鼬」字,與 貁
同, 去聲呼,乃是黃 [要/曰] 之儔,性能傷殺,其形小 也。依古文作「蜼」。若依《玉篇》作「 [豸*由] 」。依《字林》 作「狖」。有作「
狖 」,不知所從。十貍。野猫也。應 作「貍」。無「狸」字。《說文》云「從豸、里聲」。十一鼷 鼠。《說文》「小鼠」。《玉篇》「有螫毒,食人及鳥獸,雖
至盡不知亦不痛。」《春秋》所云「食郊牛角者」, 今謂甘口鼠,此等多毒故以喻瞋。瞋之別 相緣十事生:一己身,二所愛有情,三非愛
有情,四過去怨親,五未來怨親,六現在怨親, 七不可意境,八嫉妬,九宿習,十他見。總瞋 為一、別行為十,合配十一。隨煩惱中忿恨
等五名「諸惡虫輩」,逢緣生起名「交橫馳走」。 又猛利瞋、被惱瞋、報怨瞋、現相瞋、害毒瞋、 不斷瞋、嫉妬瞋、煩惋瞋、私切瞋、損殺瞋、潛
計瞋,如次配之。「交橫馳走」,結上瞋也。
[0758b21] 經「尿屎臭處 (至) 而集其上」。
[0758b21] 贊曰:此喻於癡。 三十六物如尿屎等,癡增上故寶著其身, 如蜣蜋虫集其惡處不覺不淨,耽迷生死 愚於三際,起七九種故名諸虫,類非一
故,如《瑜伽》第九說。「臭處」者,不可愛樂、可厭 賤皂。「臭」謂惡氣。「處」音昌與反,息也,謂惡氣
息。《切韻》又云「鵄恕反」。《玉篇》「居也,止也」。既作 去音,便惡處所。
[0758b29] 經「狐狼野干 (至) 骨肉狼藉」。
[0758b29] 贊曰:此喻疑也。 「狐」音扈都反。《玉篇》「妖獸,鬼所乘」。狐有三德, 其色中和,小前大後,死必守丘。野干,色青黃
如狗,群行夜鳴,聲如狼,能緣木巢於危巖 高木。狐形稍大,野干形小,而兩形相類大 小有殊,故《禪經》云「見一野狐,又見野干」。狼
可知矣。此疑三寶三世三界,故說三獸。「咀」 音慈呂反,又鋤呂反。「嚼」音在爵反。《玉篇》「咀,唅 也、味也、唶也」。或為「齟」字。「嚼」,噬也、噍也、茹
也。唅之名咀,噬之名嚼。以足躡履名 踐蹋。斷筋骨名 [齒*齊] 。傷皮肉名齧。「 [齒*齊] 」音 在諸反,甞至齒作嚌。不知「 [齒*齊]
」字所從,恐 錯為「 [齒*齊] 」,應作「 [齒*來] 」齧,齧挽曰 [齒*齊] 。其 [齒*齊] 有作
截音,未詳。「齧」音五結反。「噬」齩也。多噬為齧, 至齒為嚌,由此骨肉遂致狼藉。疑發於口 如咀嚼,心疑諦理如踐蹋,疑苦集之軟法 如 [齒*齊]
甞至齒,疑滅道之堅法如齧傷皮肉, 因此生死之尸狼藉擾攘。
[0758c17] 經「由是群狗 (至) 變狀如是」。
[0758c17] 贊曰:初一頌半喻 慢,後半頌結之。慢有七九名群狗,多因 疑生故名由是。「搏」擊打也。「撮」持取也。「搏」音
補各反,手擊也。《玉篇》「拍也、捬也」。「撮」音子活反, 手取也。《釋名》「撮,卒也,謂暫卒取之」。《玉篇》「與
四圭曰撮同」,謂三指撮也。手把作「攥」,子括 反,今非彼義。高舉陵他名搏,望他順已名 撮,卑劣慢不如於他如飢羸, 闕 小悕望故。
心雖高而悚慄名障惶,觸緒事生名處處, 心恒不足如求食,皆卑慢相。心慢蔑他名 鬪諍,身起慢相名摣。「摣」音側加反,《釋名》「摣,
叉也」,謂五指俱往叉取。《玉篇》「五指捉擊也、把 也」。《切韻》「以指按作戲」。「掣」音尺制反。《字書》「牽
也」。《玉篇》「引而縱之」。又尺析反,曳也,謂五指 捉曳。指按而曳撦攞引縱,或復向前而 咬 名 摣,卑身就他故。向後而挽名掣,我慢却偃
踞故。有作「 [齒*(虎-儿+且)] 」字,《說文》「齒不正也」,非此義。語 起慢言名啀齜嘷吠,聚露脣齒名啀齜,出
聲大吼名嘷吠。「啀」音五佳反,犬鬪也。「齜」音 士佳反,齒不正作齜 [齒*(虎-儿+且)] ,開口見齒作齜啀。
又不知「喍」字所出。皐者熊虎聲,《玉篇》「咆也」。 「咆」鳴也。「若哭作號」,結其舍恐怖變狀如是。
[0759a09] 經「處處皆有 (至) 食噉人肉」。
[0759a09] 贊曰。下十頌明 靈神異鬼喻於五見。分五:初三頌半喻邪 見,二頌半喻戒取,一頌半喻身見,半頌喻
見取,兩頌喻邊見。初中分二:一頌總喻邪 見自體,二頌半喻差別行相。此初也。「魑」刃知 反,「魅」美祕反。《說文》、《玉篇》「老物精也」。《通俗文》「山
澤怪謂之魑魅」。張平子《西京賦》云「山神, 虎形,名魑。澤神,猪頭人形有尾,名魅」。「魍」音 文兩反。「魎」音良獎反。《通俗文》「木石變怪名
魍魎」。《春秋》及《玉篇》云「水神也」。添夜叉、惡鬼, 總有五類。喻邪見緣、撥五門緣、撥五法心 心所等有五行相,謂謗因、果、作用、實事及
非四見諸餘邪見。損傷善法、毀壞良田, 無所不生名處處有。損害逾廣,如噉人肉。
[0759a23] 經「毒虫之屬 (至) 各自藏護」。
[0759a23] 贊曰:下二頌半差 別行相。中分二:初一頌明由邪見生鈍煩 惱亦由煩惱復生邪見,後一頌半明由邪 見生諸惡見及不善行。所餘煩惱名為虫
獸。「孚」音撫夫反,信也。《玉篇》「姥伏也,卵孚也、 生也」。《通俗文》「 匹 付反,卵化曰孚」。《廣雅》「孚,生也」。
《方言》「鷄伏卵而未孚是也」。「乳」音濡主反,又而 遇反。《蒼頡篇》、《玉篇》「乳謂養子也」。「生」雖平、去
二音,應從平音。《玉篇》「生產進也,生養造也。 因物造變謂之生」,產亦生也。鳥養卵名孚, 獸養子名乳。由邪見故長諸煩惱如孚
乳,生諸煩惱如產生,逐撥五門之邪見。 煩惱別別生長名各藏護。藏護者資養義。或 諸煩惱虫獸之屬,生長邪見名自藏護等。
[0759b07] 經「夜叉競來 (至) 甚可怖畏」。
[0759b07] 贊曰:明由邪見 生諸惡見及不善行。諸惡見等如夜叉,日日 增長名競來。因起煩惱更生惡行名爭取
食。食是資長義,故惡身行滿名食既飽。邪見 轉多名惡心轉熾,遂形於語名鬪諍聲。三 業惡行邪見所增,損害彌多名甚可畏。故由
邪見生三惡行,非由邪見親發身語,因 勢遠生故作是說。
[0759b15] 經「鳩槃荼鬼 (至) 縱逸嬉戲」。
[0759b15] 贊曰:下二頌半 喻戒取。中分二:初一頌半喻總行相,後一 頌喻別行相。此初也。然諸古師先無正文
多取小乘以解戒相,今依新文大乘義解, 學者應知。「鳩盤荼」者可怖畏鬼,此喻戒取。 重執隨順諸見戒生,不緣餘法,如踞土
埵。《字林》「蹲,坐虛也」。「踞」音居御反,垂足實坐, 倚也亦蹲也。「埵」音丁果反,小土聚隅也、堅土 也。《玉篇》「丁戈反,小塊累也,亦堅土也、堁也」。
有作「堆」音,聚土也。非也。若單執戒為勝因 生取,名離地一尺;執順戒之禁為勝因 生取,名二尺。或執為勝,如一尺;更執為因,
如二尺。戒取必須具此二相,不爾是邪見 所攝。不須別配上界二取,不說餘惑通 上界故。雖執欣求出世滅果,去生人天 名往,還沈惡道名返,常沈生死、虛功苦
行名遊行,執為最勝乖背正道名縱逸, 執為正因染著生死名嬉戲。
[0759c03] 經「捉狗兩足 (至) 怖狗自樂」。
[0759c03] 贊曰:別明行相 也。外道所求涅槃解脫非真勝法。生死可 惡喻如於狗,得彼戒禁猶如兩足,涅槃因 故,如足戒禁別故稱兩。或執為勝、為因
名兩。堅著戒禁如捉狗足,執行順己如 撲足倒。「撲」音蒲角反,倒也。《通俗文》「爭倒曰 撲」。有作「朴」,音普卜反,打也。《玉篇》「擊也、手搏
也」。今非此義,亦非「朴」字。宣揚苦行及彼涅 槃以示眾生,如令失聲。執著若戒若禁能 到涅槃,如以狗足加狗之頸。以此安處
而修苦行以求涅槃,義同怖弄於狗耽翫 不捨,雖苦謂樂,以娛己情故名自樂。
[0759c15] 經「復有諸鬼 (至) 叫呼求食」。
[0759c15] 贊曰:此喻身見。 俱生身見無始恒行,故名長大。分別起者與 不善性無慚愧俱,喻如裸形。裸是露義,無
羞恥故。無明所覆名黑,迷無正理名瘦。 堅執五蘊曾不暫輟,名常住中。諸煩惱 因之而起,我語取因此而生,名發惡聲。處 處廣起我見滋長,如叫求食。
[0759c22] 經「復有諸鬼其咽如針」。
[0759c22] 贊曰:喻見取也。其 頭如山、咽喉極小如針許大,不堪受食;見 取亦爾,執自見等為因為勝謂大如山, 不受他見如針極小。
[0759c26] 經「復有諸鬼 (至) 或復噉狗」。
[0759c26] 贊曰:下二頌喻 邊見,分二:初頌喻總行相,後頌喻別行相。 此初也。「首如牛頭」,頭有二角,一邊見中含
常、斷故。常、斷必依我見後起,如依牛頭 有二角故。「或食人肉」喻斷見也,損害善深 由執斷故,全不肯脩如食人肉。「或復噉狗」
喻常見也,不妨善生損害淺故猶如噉狗。
[0760a03] 經「頭髮蓬亂 (至) 叫喚馳走」。
[0760a03] 贊曰。喻別行相 也。因此邊見生六十二見中四十七見,如 髮蓬亂。因此見故共諸外道互相非斥,如 殘害 兇 險。外道妄見名 兇
險,故 兇 惡險 阻也。無正教食及正理水以資長故,如飢 渴所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