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Guanyin Xuan Yi 觀音玄義

Scroll 2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觀音玄義
天台智者大師 門人灌頂

[0884c23] 第二結束二明 即為十法界因緣 四諦三諦二諦一實諦
大本二明觀智明智觀智因緣 四諦三諦
二諦一實諦一番 如此大本三諦 通論十法界皆是因緣所生因緣
真諦俗諦 中道第一義諦別論六道因緣生 二乘菩薩界佛界
一次第三 一心三觀次第瓔珞入空 二諦假名平等觀二觀方便
中道第一義諦三觀即是大品 三智一切智一切內法一切 一切外法不能
用以一切一切一切智二道 一切種差分別假名 道種智一切種智一種一切
一切寂滅種種 一切種智觀智異名 因時三觀即是
大經十二因緣涅槃 大品瓔珞摩訶衍 三觀三智經合涅槃
入空生滅一切智涅槃 二觀一切智三經 五眼天眼肉眼
世智三觀三智從此 一切智四智一切 肉眼天眼一切智慧眼
對法一切種智佛眼中論因緣 生法一句觀智三句三智 觀智四教涅槃
四教生滅一切智三藏教 一切智通教道種智 別教一切種智圓教所以
三觀四教 所以明教 一佛四教四相
四教既有應有補處即是 菩薩四教

[0885b08] 諸法寂滅 可以大經生生不可說乃至不生 不可說不可說云何

[0885b10] 不可說利物因緣 非但生生乃至不生不生佛教出生死苦三藏教釋論
菩薩釋迦釋迦 發願始發菩薩心即是行人 菩提名為苦集滅道
慈悲心一切六度行願拔苦 所以者何名為餓鬼 菩薩慳貪悲心
自行慈心 示現安樂滿弘誓 乃至愚癡生天修慧
修慧苦集悲心 眾生眾生解脫自證 慈心眾生眾生感應得度故知
六度時節鴿 滿須摩提不妄語尸滿歌利王不動 滿精進滿闍梨坐禪
滿大臣分地般若滿如此修行 僧祇不知作佛作佛第二僧祇 作佛作佛第三僧祇
僧祇百劫三千二百 三十二大人相現時菩薩摩訶薩不斷肥羊世智般若
菩薩行聲聞僧祇 念處僧祇三僧祇 百劫道場
第一三十四結成十六 乃至解脫無學爾時道場三十 四心名為三藏所以釋迦
精進弟子純熟精進八相 即是三藏教說教補處 百劫最後六度誓願
滿慈悲眾生拔苦就此但是因緣生世智即是三藏教 音義

[0885c17] 三藏釋迦彌勒同時發心 成賢

[0885c18] 釋迦 百劫彌勒諸佛何必 十一

[0885c20] 百劫

[0885c20] 法門 百劫精進力通教大品 第一義諦無言說道煩惱
涅槃般若 三藏釋論不淨 菩薩行殺人
身命勇士烈女捨身得中 滿波羅蜜不見能所 財物三事檀波羅蜜
乃至無著般若 不信一切違失 相應諸法一切有所
一切諸法故知得空慧能 一切法菩薩無量劫修行 阿僧祇如是種種三藏摩訶衍
通教大品菩薩發心薩婆若 相應發心 便菩薩即是假人
慈悲苦集修道 慈悲誓願一切眾生苦集與其 諸法不生不滅三事
乃至一切法著名般若以此 能破四住第一義三乘 十地所謂乃至佛地十地
聲聞乾慧地念處性地四善根 八人地見地薄地二果離欲地三果已辦地四果佛地
菩薩地方便道觀雙流 佛地煩惱不盡三界利益眾生佛國土
三藏菩薩六度菩薩修行 未盡慈悲五道示現 眾生拔苦解脫
得度通教入空一切智即是通教觀世音別教別異 不共般若中道
方便說中次第廣明歷劫修行 大品菩薩初發心遊戲神通佛國 次第修習恒沙法門四住
塵沙無明十信 四住十住正斷四住 十行無知成道種智界外
塵沙回向界外塵沙成道種智 中道無明十地無明見佛一切 譬如塵垢然後次第
亦復如是菩薩發心慈悲修行 無明成就慈悲法界眾生 拔苦假觀道種智
別教觀世音圓教中道 二邊非空外觀十法界眾生 水中月不在不在不可
可謂畢竟三諦宛然具足 無後一心觀智一諦三諦三諦
大品菩薩初發心道場 度眾生初心三諦一切佛法 慈悲一心修萬行波羅蜜
四住六根 淨名進入十住初心無明 實相三智現前如來一身無量湛然
一切即是知見悟入正直 方便無上道 即是圓教一實三觀一心
阿字門一切大經發心 畢竟如是二心是故敬禮 即是知見稱為佛見
一切種智佛眼佛眼見佛 譬如流入本名 大論十智如實智本名
實智如是五眼具足成菩提而今 佛眼大經大乘肉眼名為 小乘慧眼名為肉眼
如是圓教人法四諦 無緣慈悲不二定慧成真二身 法界一切逗機
無缺寶藏金剛般若拔根究竟解脫 楞嚴法界相與涅槃大自在 中道第一義諦一切種智圓教 音義

[0886c11] 觀眾生非空非有云何

[0886c12] 淨名中說

[0886c12] 十法界非空 即是一切因果

[0886c13] 不明中道 無權實則因果 中道權實四諦苦集
因果因果乃至一實四諦 出世因果宛然具足一念心中所以者何實相慧覺諸法非空非有名為佛寶
法性三諦具足即是法寶如此 理事名僧三教賢聖 圓教四十二賢聖大經
月光增損十五 十五偏圓前後 不無實相光明
智光諸法不生般若 即是諸法不滅煩惱大經 亦稱無明故知如是
日日如是十五 圓光圓光中道 菩提滿故云不生不生大涅槃
三十究竟無餘無明 故云不滅不滅 初三日月三十心智日月
十地十四日月等覺十五 月喻妙覺仁王天王般若十四 十四般若即此如此僧寶
中道一實一切因果 不明中道非空即是 四諦出世因果三藏三寶
常生無生四諦通教三寶 不生不滅真諦無量四諦別教 三寶次第非空
四諦一體三寶相望 可以

[0887a15] 一法三諦一心三觀具足諸法 圓教四教

[0887a17] 次第三觀一心三觀明教 一切諸法利根四教 鈍根不假漸次分別圓頓
四教雖說種種 一乘如來深法示教利喜 方便引導空法入佛
方便無用故云事實 圓頓一切種智中道正觀 觀世音方便

[0887a26] 復次有所 方便言語道斷 行處不可說不生不生契理方名
觀心 無為無數非一無色無相覺知覺知四運
豈可次第次第偏圓猶如 無有心性畢竟無心因緣 明心既有有方便正觀
虛空陰陽如是偏圓 次第觀心即是方便漸次 觀心具有三諦三觀
無後無有次第一念具足十法界 種性因緣生 三諦無量無邊一心具足次第
華嚴一切世間無不 畫師種種五陰觀心心所 觀心心所一切
不可不可不定 空空非空不定非有非空非有 二邊名為中道觀心非空非有
生法非空非有如是一切諸法 一心如是觀諸佛 菩提淨名實相觀佛
等於佛觀等於華嚴 差別如來 觀心皆是方便名為如此
名為真實正觀知見坐如來座如此慈悲即是入如來室安忍即是 如來衣即是如來莊嚴
如來如此觀心觀佛 第二普門即為通途 義解
三明權實四明觀心世間門戶貴賤 十惡五逆三途
五戒十善四禪至人外道 四倒 四句善惡有漏
生死佛法亦復 三藏四門通有無餘涅槃通教四門 通化通常別教四門通常圓教
四門通常四十六教門 觀門三十二分別 大本相者三藏四門所謂
有門成實空門有門 非空非有一一廣明行法賢聖 通理通教四門
非空非有一一賢聖通理別教四門觀佛 有門觀佛迦毘羅城無門觀佛
罪人 無門觀佛二邊中道非有無門 通理圓教四門
一門三門三門一門不一 圓融一一不思議 通理大本
權實三藏通教十六皆是 別教圓教 八門皆是
凡夫外道見愛不能 三界何況三藏通教通化亦復 別教圓教實相
法門十法界性相三諦一時圓通 中道二諦稱為普門

[0888a03] 復次 中說入不二門生死涅槃不依 不依涅槃名為不二亦復非一何以
一對不一 不二不在不一不二 不無不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