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Exploring the Mysteries of the Avatamsaka Sutra (Huayan Jing Tan Xuan Ji) 華嚴經探玄記

Scroll 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華嚴經探玄記卷第一
魏國西寺沙門法藏

歸依大智  十身盧舍那
充滿諸法  無上大慈
方廣離垢  圓滿解脫
普賢文殊  海會大菩薩
具縛  大法
  智力
  
  傳燈報佛

[0107a14]法性無涯視聽智慧大海無極思議眇眇名言茫茫相見
法界心境一味能所歸寂體用圓融叵測於是陽谷太陽無言
巨壑是故蓮華無盡牢籠上達佛境然後忍土三根
道牙歸一機緣所以不思議華嚴經海會山王理智
法界虛空於是大小極微法界因陀羅重重
隱隱無礙圓通剎那一念永劫三生究竟堅固十信
無異因之五位無異十身是故東城童子
百十圓成一生使華藏浩浩
思議巍巍視聽是故舍那陶甄龍樹六百後方
包含軌範圓覺滿萬行本體貫穿縫綴能詮
故云大方廣佛華嚴經世間淨眼光潔照明淨眼故云世間淨眼語言
相從故稱三十四故稱第一大方廣佛華嚴經世間淨眼品第一如下

[0107b22]經略十門 一明 差別  能詮教體  釋經題目
部類傳譯文義分齊 文解釋

[0107b27]

[0107b27]大教因緣無量智論般若起因須彌山不以因緣如是因緣故而有所
般若波羅蜜流行世間法華如來一大事因緣出現所謂開示悟入知見如來
應供等正覺性起正法不可思議所以者何因緣成等正覺無量無數阿僧祇因緣成等正覺何等一者無量菩提不捨
一切眾生如是乃至廣說

[0107c09]無盡何者 願力   顯德  開發 見聞 成行


[0107c13]一切諸佛無盡世界如此無盡法輪大王常規未來際是故
下文不思議品一切法虛空等世界周遍度量一一處於念念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等身乃至未來際一一化佛不可說不可說
微塵一一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一一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音聲一一音聲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修多羅一一修多羅不可說不可
佛剎微塵一一中說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句身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句身音聲充滿法界一切眾生無不一切未來際
轉法輪如來音聲無異不可窮盡經文。處於一念出於念念如是如是念念無盡一一次第
周遍虛空法界一切世界如是無盡無盡法界剎那此處
不待因緣諸佛下文何故時局遮那一一微塵
海安護念彌綸一切毛孔無量佛剎莊嚴清淨安住一切處盧遮那演說正法
不該十方法界發心無量劫一念一念即是無量劫無量劫不思議品一切
諸佛一微塵普現三世一切佛剎一微塵普現三世諸佛自在神力一微塵普現三世一切眾生一微塵普現三世一切諸佛佛事
一切前後諸佛

[0108a20]願力如來本願力教法顯現是故盧遮那十方國土中一世界海願力自在普現轉法輪
盧遮那佛神力一切中轉法輪普賢菩薩音聲遍滿一切世界海即是十方虛空法界一切世界
剎土同時皆是願力所致是故盧遮那本願力雲集無量無數劫
本願力即由願力如來不出無有涅槃大願顯現自在

[0108b02]如來平等無有改易眾生現身說法三義佛果色聲清淨功德增上緣攝化雲集
日光微細最勝神力淨心諸佛(現身)。法界過去微妙無心彼此一切。(說法)
佛果無有色聲平等理智增上願力相應有形雲集三世一切佛法清淨其所應化普現妙色一切諸如來無有佛法
其所應化演說三通二義有無無礙法界無障礙舍那佛身充滿諸法普現一切眾生充滿菩提樹一切佛剎微塵
毛孔有無菩薩普賢行正是分齊

[0108b18]最初是故最初經法然後鹿
小乘性起猶如日出高山如下

[0108b23]顯德佛果殊勝諸菩薩證得二種依果蓮華莊嚴世界海正果如來十身三世間如下
無礙四句剎海毛孔毛孔
是故一門一切無不如下果德

[0108c03]菩薩修行一道五位二種一次十信十解十行十迴向十地滿
階位漸次二圓一切前後諸位是故一一滿佛地無礙如下會所

[0108c09]開發開發眾生心如來性起功德諸菩薩修學無明[-+]顯性二種言說顯示
二教修行顯現如下微塵經卷

[0108c13]見聞無盡自在法門大菩薩諸眾生等於見聞金剛種不盡當令究竟
性起

[0108c17]九成普法諸菩薩普賢行一行一切初發心便成正覺具足慧身不由
菩薩受持方便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二種如下

[0108c22]得佛二種普賢一切一切如下二智成德
具足十身三世間逆順自在依正無礙不思議品顯示如是經教興起

[0108c29]第二一明三藏   相違 種類  一部 三部 九部
十二

[0109a04]三藏

[0109a04]修多羅修妬路契經二義契理二義貫穿法相攝持
貫穿世親貫穿於是由此為此有所真俗
十善密意諸法無性貫穿縫綴貫穿縫綴契合聖言
穿義理散失隱沒縫綴連合佛地論名為聖教貫穿攝持
化生名為契經契理契經顯示繩墨五結何故
能持相似以此是故翻譯其所

[0109a21]調伏調調和制伏除滅惡行
調伏三義煩惱尸羅清涼三業猶如息滅故云
十誦律名為性善守信能持波羅提木叉隨順解脫持戒解脫別解脫

[0109b01]阿毘達摩達摩對法二義一對涅槃涅槃
有對進修世親攝論無住涅槃菩提分妙門
名數攝論諸法隨一名相相等數數一法名數伏法
正說依止方便契經契經
攝論解法阿毘達摩修多羅易解無比法大法正理契經名為
名為對法同上摩得勒伽名分別解脫
論義雜集解釋契經出生義理名為莊嚴論第四云何
一切出體分別

[0109b24]第二契經二攝決擇義理對法下文戒行約同
或是下文具足無盡別教三藏如何小乘教義三乘
一乘教義是故如意無分別入教三乘一乘表示教攝可見

[0109c04]第三聲聞藏菩薩藏聲聞小根三藏教聲聞聲聞藏菩薩三藏教
所行菩薩藏莊嚴論第四三藏上下差別聲聞藏菩薩藏

[0109c10]第四相違緣覺十二因緣何故緣覺諸緣我執生空
羅漢入滅菩薩下乘何故聲聞藏緣覺佛世聲聞得名小乘菩薩乘
何不菩薩藏菩薩入涅槃二乘差別菩薩唯一何故普超三昧經三藏入大乘論三乘即為
三藏聲聞藏緣覺菩薩藏經論大乘之中三藏據此緣覺莊嚴論如何
據理教行是故相違

[0109c25]第五種類聲聞藏經論諍論聲聞藏契經四阿含調伏五部對法二十互相不同不妨聖果
是故名為諍論聲聞藏瑜伽聲聞地聲聞決擇聲聞相應不同婆娑補處所能是故
名稱聲聞藏小乘不同聲聞中說聲聞不盡聲聞
差別三假聲聞藏大乘經聲聞迴心所立法門聲聞名數四諦道品大乘經
不能菩薩是故名為聲聞藏小乘聲聞藏為此名為聲聞迴心即是菩薩藏
聲聞迴心二種勝者一往藉此是故方便名數信受

[0110a17]第二菩薩藏聖教小乘菩薩藏菩薩三十四等次成佛不論十地
不同聲聞婆娑俱舍大乘菩薩藏菩薩次第雖說迴心直進不同十地漸次佛果瑜伽菩薩地大乘經
中說三不菩薩藏菩薩普賢行五位圓融一切一行一切法界無礙自在始終一一
滿具足智論般若波羅蜜一者大品經方等經聲聞二者不共不思議
聲聞中共別教是故菩薩藏菩薩聲聞各別
菩薩藏菩薩各別成佛成佛唯一淺深成佛實有
成佛即為一成通有三義小乘聲聞開本
聲聞相對本門不共二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