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Dafang Guang Fo Huayan Jing Shu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

Scroll 12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十二
清涼華嚴寺沙門澄觀

[0582b05] 第二 剎海 偈頌長行二次
第三 剎海
地面故云大都分布 車輪有別帝釋殿天珠當心其次貫穿
如是展轉上下四面四角相當在地 相似重重故云
諸佛次第 分為中間右旋 不可說佛剎
塵數不可說佛剎塵數 一百一十一 中央分為
不可說所持世界中有 發光菩薩行 因故摩尼
摩尼出生約法萬行 海底寶光
世界正是種子一一 光明遍照法界第二 所持世界大數下方
二十諸佛 可知第二不可 十九佛剎塵數
二十二百佛剎塵數二十二十下層中文 七事一舉世界之際
金剛大同 蓮華無邊一界 為此何妨
摩尼摩尼五上眷屬二障眼清淨
佛德無邊隨一已去 遠近純淨染淨
眷屬中間諸事可以 一面之中 即是文體第十三
即此娑婆虛空法云大小 虛空無形不可見相 有形梵本三曼多 ()
(天宮) 伽伽那 (虛空) 楞迦 (莊嚴) (形狀) 形狀之前虛空
天宮之上然後綴飾 天宮莊嚴有理 有理無形 隨俗指空
平野如法 梵王眾生隨俗第十五 卍字法云
乃是吉祥海雲深廣 古來三藏 義通
以為吉祥集成第三非唯
分為一總 一一眷屬 其所本剎
有若以下 不可說佛剎中間 十九佛剎不可說
唯一故知 不可說 所在香水河中
初三十門周匝圍遶 所謂廣說十門形狀十八事 須彌山全同
如是 眷屬一一 不可說塵數
故云一一 無盡一一有如微塵 二義
一世界繁文故云二者佛剎 譯人何不一一
塵數譯者 香河明知。 (第九) 第二右旋處中
有種即為 第一離垢以定即是為首二次
下方 所持二十 第一二十七事相去遠近
形狀五上眷屬七佛 清淨即或 遠近下方
第十四四洲 俱舍東洲半月 西滿月北洲四洲
中文 大數可知第二諸佛離垢 海南第二無盡光明 香水海
故云 第三右旋云南 不正 可見第二已去
釋種蓮華 下方所持
二十初一世界 純淨中間相去數量佛號 第三金剛光明
第四莊嚴第五金剛莊嚴第六蓮華因陀羅第七積集第八莊嚴第九金剛第十
可知解釋 (第十) 。第三第十 不可說佛剎塵數
即為所持即為 中一一有
以定次第 海邊 第一如是總結
大數最近廣說最近 中文 下方所持二十
一舉下層第十 金剛幢中央第十三更第十三中央娑婆
四更第二十重者最上 最上二十最上何以 最上繁文何以不加乃至
最上 上下相當 不可說本能方面 一道布列之外右旋
第五金剛莊嚴 最近 前後必定第十
所持二十最初 下方香水海因陀羅華藏香水海
不便第一 梵本脫漏後人相似
可知次第 第三分為一總 不可說
不可說一種是以 即是能持剎海大蓮華 種種光明菩薩
異名 海底中間海底即此 總稱或是譯者
各各異門 成就大同一一 世界一一世界猶如網孔
相接相當天珠華藏華藏建立 上來長行第二重頌總有
一百一初一華藏 分量真性 無礙安住一百偈頌所持
初九能持所持 初一行列
一佛加持第二所持九十一 一二不同 第一二十八
因緣各各眾生充滿種種 各各佛力加持 微細各各
第三十世界體性 第四世界各各莊嚴具第五 各各莊嚴無間第六
世界形狀上文第七各各差別第八各各 第九光明有無
各各寶光各各光明第十 十一音聲善惡各各法海 半偈種種多端難思
難思中分十八中分初三 有成初一長時
有成一偈 業種淨心因緣一明淨業三通
染淨隨心染淨二分業因 是以即是異熟 業緣一偈明心
眾生異見十八 說中初六染淨四明 苦樂不同
初一煩惱 染淨善惡屬於菩薩眾生
初一惡業 善業法華淨土天人 充滿
無故難思 世相不同無生歸因 變則染淨佛緣何不
苦樂初三苦樂中有三惡趣二明人天第二一一微細
第三十明體 可知第四莊嚴第五 莊嚴三世無間
一塵普見第六眾多差別第七剎住時分第八多少可知第九
光明有無初一無後九有第十十一 音聲善惡初二惡道人天 善惡佛菩薩各各 演說法海

毘盧遮那品第六 (第十一)

[0584c21] 來意因之前因因故不以取法
盧遮那曠劫因之嚴淨其事 釋名光明遍照 廣大
一品明本世界 本事世界最初 本事佛剎塵數
處中第一剎海第二世界 名勝佛出世說法後說
可知第三諸佛一方如今 娑婆四天下 感應第二諸佛
居人第三諸佛大林道場 即如四洲華山
明山標舉 居人 第二居人
故人為主清淨 守禦
優鉢羅白四 蓮華從此大城 南下略釋
一一圍繞莊嚴世界不同安立不可第三道場道場蓮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