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Dafang Guang Fo Huayan Jing Shu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

Scroll 2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二十
清涼華嚴寺沙門澄觀

夜摩天品第十九

[0654b11] (第十九) 自下第三十行來意 十行 明相目足次品
來者初二 正宗一品進趣 感應道交
後說釋名 夜摩天夜摩時分十行
時而聞者時而見者 人名 約法十行
次品大同梵本 有神譯者神變神變 一處
一切處前後 同時無障礙 時分天宮如來夜摩相違
須彌兜率可知 意趣可知釋文 一品分為第一
十方 須彌 說法第二爾時世尊
第三夜摩天王見佛 以下殿初一起行故云化作無著蓮華一行
所以百萬百萬位 百萬夜摩圍繞三從
法門 因緣福智深心契理願行四體 生法末後一句法教流通
第五殿第六如來 第七爾時 樂音止息譯人不如十解 樂音止息不及迴向事理
無礙熾然退前進 第八偈讚 之前如次理實
三世諸佛標名吉祥
殿初一 不同初二別名二字三字以下別名十方
成名世間寶王夜光 智光無明 寶王可知 智光
去者不可九十 可知殿別名初一 寶清莊嚴殊勝無垢
不見可謂普眼如是莊嚴無處善因第九爾時
殿第十殿下寬容

夜摩宮中偈讚品第二十

[0655a12] 來意讚揚行體 三天偈讚來意大旨 行願以為釋名不異
少有釋文 放光偈讚初中一明亦即神通二十
菩薩一一眷屬十萬下來處分 十住迴向 合當十萬譯人或是
傳寫名下菩薩同名 十行建立聚集深密無間菩薩
可以消息諸菩薩 同名十解 菩薩諸佛同名
了了分明十行 菩薩共相
十如 無盡第二爾時下放 輪指有用
信解第三爾時 林下偈讚菩薩即為 以東上方
佛力菩薩 功德圓滿功德歎佛 故云功德十二以是
普遍初八奇特 初一放光 感應二明
自在 深廣中一體用自在 下半一身
不可得即是一則不可得是故 非一由此自在一塵 不周十方遍十方一塵之內
非分難思議深廣 上半下半不住 無處本位
無不無邊第二 功德智慧 初一 初二
三果 校量初一長時大行校量 長時供佛校量供佛校量第三
勝林勝義甚深深廣無涯 初三佛德廣博 甚深橫豎初二一法
孟夏意譯梵本敵對 西域如來聖教三際 西域記正月十六五月十五
孟夏 四月可知 陽光時長
四時正月黑半為首 妄為 三無性由於 圓成體性
三性 三無性三性但是 三性但是有無不二
一實有無 初三生無自性性 勝義無自性二修
自性分為正觀無生緣生先有 未來因緣心識
無有 因緣所生
自生他生不共 先有 三義
無生三義無生 緣故利益無生即是見因緣法
見佛因緣無生 勝義無自性上半下半二義
一者非唯無生 生法無性無所有 圓成
真性無所有勝義無自性 真性不立二義一成無性無有 無有龜毛長短大小
究竟無能 能所究竟明相無自性 總結上半
不了現見為生 所生下半無性
善說第四信樂 不畏無畏 初一法身
身證法界應用不動 初一 難聞三明成佛過去
當成四有一偈 起行第五 名為慚愧偈讚如來 初三難思
自在佛智 種智難思
一者欲生智慧 無不 暗冥芙蓉
安可二者熏習不從煩惱所生是故二心不同 若爾何以
煩惱中有佛法如來 大智若爾 煩惱菩提云何體性
實義真妄 二門二相寂然二門 即非一者如此
智慧一切法滅除世間
性相二相不同 五明性相功能不等第二三句
心緣體性 不同中有無相理事相反 涅槃真妄相反同一分別義門
是故初心後心 不同識身不同 眼識不合識身
相合安得相生功能不等 非唯各別智能不滅去毒
一偈如來出世 第六理事差別身心 精進
相接 相成初一約法 其所
三句 所知 初四上半
下半在於 諸法其所其所一體 雖是一法
橫豎理事交徹非法 真法非法妄法異義黃色 斤兩差別
真法非法 無不 無不無體 異體故云無有
指環展轉差別異法相望 非法不可 有法非法無故中論不生非法
不生無故體性無異如故 諸法 性相事事
全同 事事第二假名不實 是故緣成眾生
無能安有無實 無實緣故正報眾生依報眾生
三世無喻無相 過去應名過去未來故知 過現諸法
相如差別差別四相 無性差別四相 別自一切諸法
自性無喻疑云 云何有性相等故此涅槃有無強立
無餘諸法真俗分別 分別一切境界第二 知者展轉疑云既有
分別無能 所知無性無知 次復疑云
所知數法所知智慧差別反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