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fang Guang Fo Huayan Jing Sui Shu Yan Yi Chao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Scroll 7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 第七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0047c16] ◎疏。二陳隋下。天台四教中二。先敘昔。後 順違。前中亦二。先師宗。後立教。師宗言陳 隋者。故天台傳云。陳隋二代。三帝門師。謂
陳朝一帝。即是後主。隋有二帝。即文帝煬 帝。煬帝為晉王時。即請為菩薩戒師。終 於煬帝之時。故云陳隋二代。天台山名。舉
處辯人。僧名智顗。而言智者。帝為立號。 美其德也。承南嶽者。故韋虛舟傳云。自佛 教東流。祕密斯闡。思大師之所證。智者大師
之所弘。故思大師一見。便云。昔日靈山同 聽法華。宿緣所追今復來矣。又入道場澄 心云。非汝不證。非我不知。師資傳芳。故 並序耳。
[0047c28] 疏。立四教云下。正立中二。先正 立四教。後通相料揀。前中四教。即為四別。 每教皆有三節。一立名。二所證。三所被。其
四教所詮。即四種四諦。一生滅四諦。二無生 四諦。三無量四諦。四無作四諦。廣如四諦 品。今初。一三藏教者立名。至下當釋。
[0048a04] 疏。此 教明因緣下。辯所詮理。其因緣之言。通於 四教。因緣故生滅。因緣故即空。因緣故假名。
因緣故中道。因緣為主故。四教皆帶之。言 生滅四真諦理者。苦以逼迫為義。集以增 長生死為事。道以除患為功。滅以累盡
為名。有苦可知。有集可斷。有滅可證。有 道可修。迷則苦集生。而真道滅。悟則苦集 滅。而正道生。有可生滅。故云生滅四諦。苦 定是苦等。故得名真。
[0048a13] 疏。正教下明所被。鹿 苑初轉法輪。俱隣五人見諦成道等。但有小 乘得道。未有大乘得道。故言傍化為菩
薩。智度論云。佛於阿含中雖為彌勒授 記。亦不說種種菩薩行。故菩薩為傍也。
[0048a18] 疏。二者通教等者。文分為三。初正立。二引 證三解妨。初中亦有三段。初名即以同釋 通。故法華云。我等同入法性。肇公云。三乘
同觀性空而得道也。即三獸度河。一水無 二耳。
[0048a22] 疏。此教下。辯所詮。從緣生法。無性 即空。非色敗空。不要析破。故云即空。若 約中論偈明四句。初教即因緣所生法。此
教即我說即是空。第三亦名為假名。第四 亦是中道義。故此云因緣即空。言無生四真 諦者。第二種四諦也。謂解苦無苦。名為苦
諦。解集無和合。名為集諦。解滅無滅。解道 無道。四諦性空本無生滅。不同初教有可 生滅。疏。是摩訶衍初門者。揀非深極。言
初門者。以空遣有。未彰妙有中道義故。
[0048b03] 疏。正為菩薩下。所被機。雙明二空。故云正 為菩薩。言傍為二乘者。初以空門遣蕩 小乘執心。令漸通泰。故云傍通。疏大品下。
二引證。此雙正名及所被機。既三乘當學 故。是通教三同稟也。二乘既學即傍為也。云 何欲得三乘。當學般若。如云了法無生
名般若者。當聲聞學無生。便云一切諸法 皆悉空寂。無生無滅。無大無小。無漏無為。 如是思惟。便於嚴土利他不生喜樂。但欲
趣寂故成聲聞乘。若聞無生。知從緣生故 無生。從緣滅故無滅。無生無滅因緣之理。如 是學者成緣覺乘。若聞無生。便知一切諸
法。本自不生今則無滅。即生滅而無生滅 故。不礙於生滅。滅惡生善。悲智兼濟。成菩 薩乘。同學一無生而成三乘故。若欲成自
乘。當學無生般若。又如無所得是般若。羅 漢得之。實無有法名阿羅漢。緣覺得之不 得緣相。菩薩得之心無罣礙。以無所得能
得菩提。故言三乘同稟般若。以此義推。則 二乘人同學二空也。而云等者。具云欲得 緣覺乘。當學般若波羅蜜。欲得菩薩乘。當
學般若波羅蜜。此明般若能成一切道果 也。
[0048b25] 疏。然教理智斷下。解妨難。謂有難云。此 通別教名。皆智論中。共般若不共般若。以 立。何不二名共教。三名不共教。而云通別
耶。故今釋云。通則上通別圓。下通二乘。遠 近俱通。共但共小。得近無遠。故名通耳。別 有二義。不名不共。次下當釋。又言皆通
者。上之八字。字各一義。一教通。二理通等。 一教通者。三乘同稟因緣即空之教。二理通 者。同見偏真之理。三智通者。同得巧度一
切智。四斷通者。菩薩界內惑斷見思同也。 五行通者見修無漏行同也。六位通者。從乾 慧地乃至辟支佛地。位法同也。七因通者。九
無間同也。八果通者。九解脫二種涅槃界 同也。通義雖八。因教方知。故名通教。餘教 例知。疏三別教者下。文中分二。先正釋。後不
名下。通妨難。初中亦三。立名可知。此教下。 二明所詮。因緣假名當中論第三句。無量 四真諦理。即第三四諦。言無量者。苦有無
量相。非諸聲聞緣覺所知。集滅道各有無量 相等。
[0048c15] 疏。的化菩薩下。三明所被機。即華嚴 法界品意。
[0048c16] 疏。不名不共下。二通妨難。初牒 疑情。謂有難言。既言別即不共。便是智論不 共般若。何不名為不共教耶。疏。兼欲下。
解釋以別有二義。一不共二乘義。如上說。 二歷別不融。故名為別。若云不共不兼後 義。故云兼欲揀非圓故。疏。以一因下。出非
圓之相。一因逈出者。對他顯別。不同通 教。三乘通修。今一道出離。逈超二乘。亦離 二邊。以顯中道故。一果不融下。當法明
別。一果不融者。果別謂三德。三身各不融 故。不能一德一切德等故。歷別而修者。當 體以明因別。修布施時。非戒等故。初地不
知二地功德等故。疏。不德因果圓融者。因 果互望不融。不能因該果海果徹因源故。
[0049a01] 疏。四圓教下。文中亦二。先正立。後對前結 成。前中又二。先釋義。後引證。前中亦三節。 釋名可知。
[0049a03] 疏。此教下辯所詮。略無無作四 諦之言。言不思議因緣二諦中道者。即論 第四句。亦是中道義。而言不思議者。佛性
中道故。又因緣即空故。不可作因緣思。即 假故不可作空思即中道故不可作二 思。即一而三。即三而一。為不思議。因緣二
諦。即真俗二諦。中道即第一義諦。三諦義 也。又融二諦即是中道。不似通教多約真 諦。別教多約俗諦。言事理具足者。通多約
理。別多約事。圓中舉事乃是即理之事。舉 理乃是即事之理。無理不明無事不具。 言不偏不別者。不偏。謂非偏真。不滯一
邊故。不別者。謂不歷別。必須融攝故。餘 如大意合離中辯。
[0049a16] 疏。但化下。三所被根 也。最上利根。即圓融之機也。
[0049a17] 疏。華嚴經 云下。引證。即晉經。今當七十三。經云。佛為 說修多羅。名圓滿因輪。偈中云。彼佛知眾
根將熟。而來此會化群生。顯現神變大莊 嚴靡不親近而恭敬。佛以一音方便說法 燈普照修多羅。無量眾生意柔軟。悉蒙與授 菩提記。義則大同。名有小異耳。
[0049a23] 疏。別則教 理等下。對前結成。謂別圓各有教等八事。 別教八者。一教別。謂恒沙佛法。別教菩薩 不通二乘。二理別者。藏識有恒沙俗諦之
理也。三智別者。道種智也。四斷別者。塵沙 無知界外見修無明斷也。五行別者。歷劫修 諸波羅蜜。自行化他之行也。六位別者。謂三
十心伏無明。是賢位。十地發真斷無明。是 聖位。是謂別也。七因別者。無礙金剛之因 別也。八果別者。解脫涅槃四德。異二乘也。
圓教八義者。一教圓。正說中道。言教不偏 也。二理圓。中道即一切佛法也。三智圓。一 切種智也。四斷圓。不斷而斷。無明惑斷也。
五行圓。一行一切行也。六位圓。從初住一 地具足諸地功德也。七因圓。雙照二諦。自 然流入也。八果圓。妙覺不思議三德之果。
不縱不橫不並不別也。故云圓則教等皆圓。
[0049b11] 疏。又此四教下。第二通相料揀。於中三段。 一立教所因。然依中論三觀之偈。而用此 偈。有三重不同。一則一教之中各成三觀。
如前大意合離中辯。二四句各配一教。如 向立教中明三離合。用之。以成四教。如今 文是。如云從假入空。義同因緣所生法。我
說即是空。從空入假者。義同亦為是假名。以 連第二空句故。從假入中者。義同亦是中 道義。以連上假名句故。今合初二句。成初
二教。通用四句。為別圓兩教。從假入空析 體異者。謂觀因緣假有之法皆悉空寂。云 何知空。若云色者唯五根五境及無表色。
此十一色合成色蘊。色蘊故空。又於此中 一一推徵。謂一眼色。從八微生。假合成色。 析至極微。都無實色。故曰色空。此名析法
成藏教也。若云因緣所生。即無自性。舉體 即空。不須析破。如淨名云。色性自空。非色 滅空。體達此色。有來即空。故云體法明空
通教起也。從空入假等者。即三觀邐迤故 成別教。謂先觀真諦本來空寂。出觀入俗 涉有化生。淨佛國土等。故云從空入假。由
入俗。故又多流散。次觀中道動寂無二。遠 離空有動寂二邊。三觀不在一時。故名別 教。三觀一心等者。即空即假即中。即一而
三。則三而一。非先非後。非一非三。亦如 前大意合離中第四義辯。
[0049c07] 疏。又此四教下。 第二辯其所釋。揀異餘師。餘師或云。般若 是空教。法華是中道教。涅槃是常住教。此是
圓教。此是偏教。局定一經。今則不爾。故云 一部之中容有多故。而言容有者。不必具 多。或一或二或三或四。故彼師云。三藏但。
謂明小故。方等對。謂呼淨名等為方等教。 對小說大。般若帶。謂帶小說大。華嚴兼。 兼別說圓。法華無復兼但對帶。唯說圓
教。但者唯一教。對則具四。如淨名云。諸仁 者。是身無常無強無力無堅。速朽之法不可 信也等。即藏教也。迦延章云。不生不滅是
無常義等。即通教也。富樓章云。無以穢食 置於寶器。無以瑠璃同彼水精。大非小 分。即別教也。如須菩提章云。不斷婬怒癡 亦不與俱。不壞於身而起一相。不滅癡
愛起於明脫等。皆即圓教。故具四也。般若 部中唯有三教。無前藏教。已被訶破。不為 彼故。華嚴兼者。以寄位修行。行布羅列。兼
斯一分故。法華唯此一事實故更無餘教。而 涅槃十仙果證羅漢者。具於四教。若爾寧 異方等。雖有四教而皆知常住。故得異
前。垂入涅槃。意欲普收。故得具四。如文 有之。
[0050a01] 疏。又更以四種下。第三用四儀式。 復成八教。謂一頓教。二漸教。三不定教。四 祕密教。初即華嚴經。初成頓說故。二即始從
鹿苑終至鶴林三乘一乘。並稱為漸。若約 化法頓教攝二。謂圓及別。漸教具四。謂藏 通別圓。然此二教。本是劉虯初立。以南中
諸師加於不定。三教漸中初開有三。即是岌 公。故云漸頓如岌公。後二即於不定教中 開出。而與前不定不同。謂從一音異解中
分成此二。淨名云。佛以一音演說法。眾 生各各隨所解。普得受行獲其利。斯則神 力不共法。釋曰。各聞不同。即所說不定。謂聞
大者知彼聞小。聞小者知彼聞大。即名 不定。故云若互相知名為不定。若聞小乘。不 知彼人聞大。聞大乘者。不知此人聞小。
即名祕密。故云互不相知。謂聞大不知彼 聞小。小即於聞大者為祕密。聞小不知 彼聞大。大即於聞小者為祕密。此之二教
所說化法。俱通藏通別圓故。頓中唯二化法。 餘三具四教法。是故以化儀取法。華嚴之 圓。是頓中之圓。法華之圓。是漸中之圓。漸頓
之儀。二經則異。圓教化法。二經不殊。大師本 意判教如是。又詺圓教亦名為頓。故云圓 頓止觀。由此。亦謂華嚴名為頓頓。法華名
為漸頓。以是頓儀中圓頓漸儀中圓頓故。
[0050a26] 疏。此師立義下。第二辯順違。復二。初聰 明順違。初順。後但三藏教下。辯違。以 名濫故。故靜法與作四種過。一濫涉大乘
失。以大乘亦有三藏。應名三藏教故。二大 無三藏失。以彼不名三藏故。三特違至 教失。彼云不得親近小乘三藏學者。有小 乘言揀異大乘故。明知三藏不唯屬小。四
有不定失。以小乘諸部有不立三故。如 經量部。但立經律二藏故。有立五藏。成實 三外立於雜藏及菩薩藏故。以有此四失
故。總許其破。云名似小濫。正許初失。然下 皆為通。
[0050b08] 疏。所以爾者下。別為會釋。於中三 段。初別釋藏教難。文有四節。以通五難。 謂上四失之外。第五云何不立小乘。難言四
節者。一出三藏名之所據。通違至教之 失。及濫涉大乘失。謂大小乘論同立此名 故。濫涉之失不在於己。若有難言。智論之內
小乘之名隨自宗語。三藏之稱隨他宗言。 非共名也。故今釋云。智論是隨他名。成論 小乘。云何亦名三藏。豈隨他宗耶。即由上
義不違至教。以羅什譯經多依智論。小乘 三藏為欲成文。二言雙舉。小乘之過不在 三藏。但責其心小耳。故訶小乘。不責所 詮三藏。
[0050b20] 疏。初對舊醫者。第二明立三藏 所以。四教之初。敵對舊醫之三故。須特立 三藏。三又條然不同故。無濫涉大乘。所以
偏從立號。亦猶五塵皆色。而色獨得總名。 故三藏雖通標總名。便為小乘別稱。言 舊醫者。即涅槃第二。新舊二醫之喻。舊醫
即喻外道。戒定慧者。然各有二。一邪。二 正。舊邪戒者。謂雞狗等。正戒者。謂十 善道。舊邪定者。九十五種所說鬼神之法。
或能知世吉凶現神變相也。正者。即四禪 四無量四無色發五通是也舊邪慧者。因 身邊見。發諸邪智撥無因果。食糞裸形等 也。正者。即因身邊見發諸世智。說有因
果諸善法也。今佛說三藏教。所明戒定慧。 即是新醫從遠方來。曉八種術。如來所說。 一戒者。即五種得戒。發一切律儀無作有作。
如五部毘尼是也。二定者。即依八背捨入 九次第定等。發六神通是也。三慧者。即是 生滅四諦。破身邊二見六十二見。發真無
漏。成十一智三無漏根是也。此戒定慧。一 切外道尚不聞名。況有其分。故云初對舊 醫等。言三事條然不同者。上對舊醫下 對通別圓教。由不同故立三藏名。即由此
義諸部多明三藏。從多立名。非不定失。
[0050c15] 疏。通教融三故下。第三明後三不稱三 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