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fang Guang Fo Huayan Jing Sui Shu Yan Yi Chao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Scroll 24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 第二十四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0181a06] 疏。三別釋者。前之二釋。一則一一別對。二則 互相總對。今不對前。則七八兩段義不相 關。七約法開悟。八約身成益。身法不同故
不相對。上言對前為三者。前二相由故名 為對。今與前別亦是對前。
[0181a10] 疏。此上菩薩法 化始終下。上約順釋。今乃逆收。以彰深妙 耳。細尋易了。
[0181a12] 疏。初悲智相導度眾生而不疲 者。悲無大智。即成愛見。愛見悲者。則於生 死有疲厭心。今劫海修行而無疲厭。明有
智導矣。智若無悲。則多趣寂名為下劣。今 脫苦眾生。心無下劣。即有悲導矣。悲故能 度。智故無疲。
[0181a17] 疏。次偈空有雙觀等者。空有 雙觀即是前半。空無分量。有無邊際。入法 門而常寂。即是後半。內前觀有入一切法 門。由前觀空而恒寂滅。
[0181a20] 疏。後偈等者。三世 二利是願皆修。斯則名為物我無滯便成。 後半化他自淨。
[0181a22] 疏。言與前影略者。前有入 塵。此中即無。此有住一毛端遍動諸剎。塵 塵多身剎那頓現等。彼皆略無。
[0181a24] 疏。分與無分 皆無礙故。乃至然各四句者。總相而言。分即 是事。無分是理。理事既融故無障礙。言各
有二四句者。事理皆四故。理四句者。一無 分限。以遍一切故。二非無分。以一法中無 不具故。三具分無分。謂分無分一味。以全
體在一法而一切處恒滿故。如觀一塵中 見一切處法界。四俱非分無分。以自體絕待 故。圓融故。二義一相非二門故。事四句者。
一有分。以隨自事相有分齊故。二無分。以 全體即理故。大品云。如色前際不可得。後 際不可得。此即無分也。三俱以前二義無礙。
是故具此二義。方是事故。四俱非。以二義 融故。平等故。二相絕故。
[0181b08] 疏。身等不唯分故 等者。謂由上諸義理性不唯無分。故在一 切處而全體。在於一內不唯分故。常在一
中而全在一切處。而事法不唯分故。常在 此處恒在他方。不唯無分。故遍一切處而 不移本位。又由理性不唯無分故。不在 一事外。不唯分故。不在一事內。事法不唯
分故。常在此處而無在。不唯無分故。常 在他處而無不在。是故無在無不在。而 在此在彼。無有障礙也。然此中有兩對事
理。各有二四句。乃成八句。疏中但出二句。 謂上云證理不唯無分故。即初對約理一句。 其一切法皆爾者。舉例耳。今云身等不唯
分者。即是後對中約事一句。以身等即事 也。餘之六句略而不出。故上總言各二四 句。意中含取。
[0181b23] 疏。於體不計有無二邊者。一切 諸法體。不出於有與無故。於義不著常等 者。就一有上。自有常無常之義。謂生滅。是
無常義。不生滅。是常義。又不生滅。是無常義 等。只要一有法上。即有常無常。我無我。苦 之與樂。淨非淨等。故云諸法相遍。於行不
習苦樂者。斷見計樂行。常見計苦行等。住正 道者。則不分別。是邪是正。因果交徹故。世 間性空。即是出世間故。隨順觀察世諦。即
入第一義故。於諦常自二。於解常自一。故 未堪實化。權為說三。大根既熟便為說實。 權是即實之權。實是即權之實故。
[0181c05] 疏。照初 二藏令菩薩證者。一如來藏在纏含果法 故。二自性清淨藏。在纏不染故。此二本有 故令其證。
[0181c08] 疏。照次二藏令菩薩成者。一法身 藏。謂果位為功德所依故。二出世間上上 藏。謂出纏超過二乘菩薩故。並已出纏故 致成言。
[0181c11] 疏。照第五藏令化令淨者。以第五 法界藏。通因通果。外持一切染淨有為。名 為法界。內含一切恒沙功德。故復名藏。以
有因故化之。以有染故淨之。餘如前說。
[0181c15] 疏。三中後二如下業中者。即藏有三義。中後 二義下動剎網。一一塵中現無數佛。即第二 義。三雨法雨。即第三義。妙法輪雲。即如來
藏故。便是所證。二出離雲。即令化令淨。三 大願雲。令得令成義。
[0181c19] 疏。謂色如燈雲者。相 海品云。如來眉間有大人相。名遍法界光 明雲。摩尼寶華以為莊嚴。放大光明具眾
寶色。猶如日月洞徹清淨。其光普照十方國 土。於中顯現一切佛身。復出妙音宣揚諸 法。
[0181c24] 疏。亦具同時具足等十門及教義等者。 十門可思。但法是所依體。事中一華事。由 此華事為理所融故。具十對令同時等。
而康藏和尚約義分齊釋成云。一教義。謂 見此蓮華能生解故。二事理華。即是事舉 體同真故。三境智華。是所觀同智性故。
四行位。是萬行華。隨位別故。五因果。因事 之華。覽因成果故。六依正。全是所修亦能 依故。七體用。體同真性。用應機故。八人
法。恒覽於人。攝為法故。九逆順。逆同五熱。 順十度故。十感應。遍應一切。亦能感故。
[0182a05] 疏。 而其本意正表義耳者。以十玄十對。凡舉 一事必具十玄。凡一玄門必收十對。泛明 一法。一一圓收故。若作教者但是傍來。然其
本意唯表義耳。
[0182a09] 疏。忽然現者。隨難牒釋。準 觀佛三昧海經第二。明地金剛白毫相光云。 此相現時。佛菩提樹白毫力故。根下自然化
生寶華。縱廣正等四十由旬。其華金色金剛 為臺。佛眉間光照此華臺。其光直下至金 剛際等。與此大同。
[0182a14] 疏。亦如涅槃從牛出乳 者。即第十四經。南本十三云。爾時眾中有 一菩薩。名住無垢藏王。有大威德成就神
通得大總持三昧具足。得無所畏。即從座 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長跪合掌白佛言。 世尊。如佛所說諸佛菩薩所可成就功德 智慧。無量無邊百千萬億。實不可說。我意
猶謂故不如是大乘經典。何以故。因是大 乘方等經力故。能出生諸佛世尊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時佛讚言。善哉善哉。善男子。
如是如是。如汝所說。是諸大乘方等經典。 雖復成就無量功德。欲比是經不可為 喻。百倍千倍百千萬億。乃至算數譬喻所不
能及。善男子。譬如從牛出乳。從乳出酪。 從酪出生酥。從生酥出熟酥。從熟酥出 醍醐。醐醐最上。若有服者眾病皆除。所有諸
藥悉入其中。善男子。佛亦如是。從佛流出 十二部經。從十二部經出修多羅。從修多 羅出方等經。從方等經出般若波羅蜜。從
般若波羅蜜出大涅槃。猶如醍醐。言醍醐 者。喻於佛性。佛性者。即是如來。善男子。以 是義故。說言如來所有功德。無量無邊不
可稱計。釋曰。彼約讚法勝。能從微至著。今 但取從佛出教。以況眉間出眾耳。然此段 經文諸說不同。若澤州先於菩薩申已
解中。有一問云。此經是其言教。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是其果證。教淺證深。何故菩提不 及是經。釋言。此中偏名宣說佛性之詮。法
身之教。以之為經。所證即是性淨因果。所 生菩提是其方便。因果性淨為本。方便為 末。末不如本故。佛菩提功德不及準後。
佛答其義如是。次下釋佛答。合中云。以佛 合牛。約應身佛。十二部經合乳。說小乘經。 修多羅合酥。名大乘教。藉小開大故名為
出。後四俱大乘。詮事之教名修多羅。謂施 戒等事。方等合生酥。即大乘中破相空教。 因事顯理故名為出。以般若合熟酥。究竟
離相證實之慧。名為般若。依理起慧。是故 名出。約行辯教。亦得名出。般若經云。然 此般若即是向前菩提體也。以醍醐合涅槃。
般若了因。了彼無始法性涅槃。是故名出。 約實辯教。亦得名出。涅槃經言。佛性即是 如來者。是法身如來。非報身如來。報身功德
不及此經。故不即之。上皆遠公之意。若望 經意未必如是。謂此公堅將大小事理。以 配五味。乃成屈曲。如何不說大乘十二部
等耶。今謂無垢藏意。推功歸本。果從教生。 如來述成。成其推功之義。醍醐最上功本由 乳。如來至極功歸於教。故涅槃即是如來。
如大即是菩提。誠謂。滔滔之水本於濫觴。合 抱之樹生於毫末。故說教為佛本。何用強 分大小法報別耶。然佛自揀此經。異於小
乘。今牛出乳。是大教耳。若爾何成五味。謂 十二部經辯所說教。出修多羅者。十二分 教出生契理合機之義故。修多羅出方等
者。由契理故顯出真理。正理廣陳為方等 故。從方等出般若者。依理生智等。般若 出涅槃者。以智契理成極果故。故云涅槃
猶如醍醐。醍醐喻於佛性。佛性即是如來。 文理昭然。何須屈曲。亦有說。言從佛出十 二部經是本質教。從十二部出修多羅是
影像教者。亦是妄推度耳。都無本影之意。
[0182c18] 疏。故此十句攝為五對者。重收前釋。謂一如 理如量對。二法身報身對。三身毛心念對。 四外感內安對。五竪見橫圓對。
[0182c20] 疏。既現既至 者。疏於釋文之前。總彰讚意。於中有二。先 正釋。後總科。今初。既現即勝音讚。既至即十
方菩薩讚。罔極者。即無極之情。故詩序云。情 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則詠歌之。詠 歌之不足則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故生
公用此意釋說偈意云。以罔極之心詠歌 舞蹈耳。
[0182c27] 疏。初一眉間菩薩讚下。科釋。先總 科。二新眾纔集下。明讚次第。於中亦二。先 正明。後結彈。今初。亦是通妨。謂有問言。若
以後十為十方菩薩讚者。十方先來。何以 後讚。故今通云。現瑞與讚。二皆同時。則勝 音與十方讚亦同時。自是結集。集讚一處
耳。又應問言。既是結集排次居然。合排十 方在前。何以向後。故釋云。承前讚勝音德 次。是故先舉勝音讚耳。
[0183a06] 疏。昔人不曉下。二 結彈古德。於中又三。初正辯非。次何者且 眉間出眾下。立理。三況法界品引例合歎。
[0183a09] 疏。亦含諸問思之者。文含四十句。且收十 海。初偈即佛海。次偈演說海。三一偈變化海。 一毛示現故。四一偈眾生海。五一偈世界海。
六一偈法界安立海。七一偈波羅蜜海。八一 偈佛壽量海。已證佛地必有壽故。九一偈 解脫海。普賢開覺已離障故。已獲神通作
用解脫故。十一偈名號海。身雲普遍。隨物 立名故。十海既爾。攝餘問例然。故令思 之。
[0183a17] 疏。則十身圓融遍四法界者。以但言佛 身故通十身。但云法界故通四界。以體即 理。以用即事。體用無礙即事理無礙。即一即
遍。即事事無礙。又初句體遍。次句明用。第 三句明用遍第四句不動本也。本有二種。 一真身為本。本體自遍。以用如體故。不動
本而能普遍。二應用之中自有本末。菩提座 身即本。周十方即末故。下不起樹王而昇 四天。正明不動本而周遍。今明雖遍法界 而處此座。明不壞末而歸本。此二不相
離故。
[0183a27] 疏。以不動本而周遍。釋不壞末而 歸本耳。
[0183a28] 疏。上則事如理故等者。菩提座身是 事。以如理故周遍。言此則事含理者。一毛 是事無不包故。由理有二義。一無處不
遍。二無法不包。猶如虛空具包遍義。今事 如理故具上二義。即事事無礙中。事理融 通門也。
[0183b04] 疏。又一毛表解脫門者。約觀心釋。 一毛外有內空能容受故。
[0183b05] 疏。初二總身總相 遍等者。然有四句。謂一總遍總中。二總遍 別中。三別遍別中。四別遍總中。然所遍通
依正。且約能遍為正。所遍為依。依正各有 總別。正總即全身。別即眼耳乃至一毛。依 總即全一國土。別即若樹若石。乃至一塵。
初但言剎中安坐故。是總身總相遍。後明 身遍塵中之土。總遍別中。疏言眾中者。即 大眾海中為揀昔解。以為勝音眷屬讚故。
則是勝音眾中菩薩故。今明是新舊二種大 眾海中。
[0183b15] 疏。又句各一智者。上約二智。此約 四智。四智之相已見第一經。今但取其與今 經文相應之處。而引之耳。
[0183b17] 疏。力無畏等皆 無異故者。即問明品文。經云文殊法常爾。法 王唯一法。一切無礙人。一道出生死。一切諸
佛身。同共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 言相同者。即相似名同。非謂共也。
[0183b21] 疏。此 即無礙慧身不依一切者。上以無住本釋無 依。無依是理故無住。即實相之異名。今以智 慧釋無依故。出現品云。一切佛法依慈悲。
慈悲復依方便立。方便依智智依慧。無礙 慧身無所依。故疏離諸分別。是無差別者。 上釋無差別。約理無二。今釋無差。但心無
分別耳。故無差別與無分別。有通有局。局 則無差別是理。無分別約智。通則理亦得 名無分別。故問明品云。佛剎無分別。無憎
亦無愛。智亦得名無有差別。謂無差智為 能證故。今用通義。以無分別釋無差別。
[0183c04] 疏。能現能生身土。智影皆無二故者。即唯識 釋大圓鏡智之能。亦如上引。
[0183c05] 疏。即法身無 色應物現形者。引證此語。正是肇論。論云。 法身無色應物現形。般若無知對緣而照。
若取其本據。即是經云。佛真法身猶若虛 空應物現形如水中月。下經亦云。佛以法 為身。清淨如虛空。所現眾色形。令入此法 中也。
[0183c11] 疏。以智契如下。會上二身令無障 礙。是真法身。引金光明。已如上引。即三身 品。
[0183c13] 疏。望前應身即重化者。應身對法報。應身 是化身。今於應身上起化。故云重化。如釋 迦是應身如涅槃受供。於其毛端現多化
佛。即重化也。
[0183c16] 疏。先一偈顯真佛者。此約法 報無礙之身。為真佛也。第一義常者。本有 常也。智符於理。湛然常照者。即是修成。合
本有也。若依法相。後常是相續常。今依法 性宗。冥符於理。同理常也。故生公涅槃疏 云夫真理自然悟。亦冥符真。則同無差悟。
豈容易不易之體。為湛然常照。即其義也。 顯者離二障者。亦有二意。若別說者。離煩 惱障故法身顯。離所知障故智身成。合則
二障俱障二身。離於二障俱顯二身。智性 本有非照今有故。
[0183c26] 疏。諸根相好一一無邊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