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fang Guang Fo Huayan Jing Sui Shu Yan Yi Chao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Scroll 27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 第二十七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0202b16] 疏。又此互出顯佛淨土十八圓滿十五攝故 下。第四別示義門。於中三。初攝十八圓滿。 二攝世界成就。三揀定所宗。初中四。一總
標。二列名。三正攝。四同異。今初總將二品 之文。共攝十八圓滿。疏言十八下第二列名 文無次第及圓滿言。而十八具足。一顯色圓
滿。二形色圓滿。三分量圓滿。四方所圓滿。五 因圓滿。六果圓滿。七主。八輔翼。九眷屬。十 任持。十一事業。十二攝益。十三無畏。十四
住處。十五路。十六乘。十七門。十八依持圓 滿。疏云何攝耶下。第三正明相攝先徵。此 具下釋。釋中文意皆是佛地論中之意。細尋
可知。十八名相第五迴向更當廣釋。此但 舉於此十五名攝彼十八。其有難者引經 會釋。
[0202c01] 疏。劫住轉變十八中無下。第四明同 異通有四種同異。此有二門。一立名同異。 如上別對中明二開合同異。亦如上說。然
上體及佛住。各攝於二清淨莊嚴各攝於 三則四門攝十。餘之八門各攝其一。則十 二門以攝十八。即開合異也。三有無異。即是
劫住及劫轉變釋無所以。略有二意。一以彼 攝此。謂果攝劫住有剎之果。必有劫住之 時分故。事業圓滿攝此轉變。菩薩神通如來
作用皆轉變故。二者不用彼攝何必定須十 八圓滿。加於此二以成二十數正圓滿故。 如以六通為十通等。謂劫住窮未來故下 示於二種圓滿之相。四從其無差別下明通
局同異。彼十八事各各不同。今無差別通該 十八。由無差別約融攝說。故令十八得圓 滿名。則此十四皆約隨宜由此無差別故 名圓滿無差。既同下躡跡生難。上云餘十
四事皆是隨宜。故稱各各。其無差別稱實 而說。令餘圓滿則無差別。非各各義。何以 經云各各無差。今答此云所無差別事有多
種故者。上經中明塵塵剎剎佛佛生生皆悉 融攝事事相望。即云一一各各融攝。即是 無差。
[0202c23] 疏。若將此十對成就品下第二攝成就 品攝前十八。共以二品皆為能攝。今此對 前自分能所而得互攝。
[0202c25] 疏。恐責繁不能具 出。抄須盡理一一示之。此華藏品攝成就 品者。此中趣入攝彼起具因緣及清淨二事。
以趣入即三解脫門可為剎因令剎淨故。 此中力持攝餘三事。謂佛出劫住及劫轉變 以力持即是廣大法喜。無佛從何得法喜 耶。況有佛持。若佛不出但以食持。若佛出
世即有法持。若以食持住時即少。若用法 持住劫則長。二種力持皆通轉變。法持則染 變為淨。食持則淨變為染故。俱舍說三災起
時有二種因。一耽著美味。二者懶墮故。以 食持淨變為染。上以此二攝於彼五。五事 全同故十具矣。若以成就攝華藏者。上以
此二門攝於彼五。則以彼五攝於此二。此 餘三事謂方所分齊。并及行列彼何攝耶。即 五同中依住形狀二事所攝。以但有依住 則有方所及行列故。但有形狀則有分齊。
則以彼七攝此五事。五事全同則十亦具 故。於二處各舉十事無所不收。巧顯多 端故互隱顯。理實互出為顯十八。
[0203a15] 疏。又上 諸文下第三揀定所宗可知。
[0203a16] 疏。此彼相入 亦頌趣入者故。上疏中釋趣入義。以為此 解。於中有二。先略屬偈文。後皆入而無入 下通釋二偈入無入言。唯前偈中有義通後
偈故致皆言。總有三意。初一反釋通緣起 相由及法性融通二門。約緣起門者。凡緣起 法要有三義。一諸緣各異義。二互遍相資義。
三俱存無礙義。今云入則壞緣起者。反釋 不入入則失緣則無諸緣各異之義。言不 入則壞性用者。反釋入義則不得不入。不 入則不得力用交徹故。無互遍相資之義
則壞用也。若具入不入則俱存無礙。成緣 起門。言法性融通門者。即性之一字。凡法 性融通要不壞相而即真性。入則壞緣起者
無可相入。不入則壞性者。則性不遍一切 法故。由不壞相而能普遍方是法性融通 義也。二又要由不入方能入耳者。即順釋也。 亦通二門唯就相說。若約緣起門要由諸
緣歷然不入方能相資遍相入耳。若約法性 融通門者。要由事相歷然方隨理融入一 切法故。說若唯約理無可即入。三又約體 空下。亦順明而雙約性相。上第一義相即不
入性即能入。今此一義獨相獨性俱不能入。 要二相融方能入故。言若約體空則無來無 入者。是若唯約性無可即入義。言約相不
壞如本無差者。即若唯約事不能即入。上 二皆是不入之義。言以性融相故得互入者。 即釋入義是顯正義。謂不異理之一事全 攝法性時。令彼不異理之多事隨所依理。
皆於一中同時現等。一事攝理既爾。多事 攝理亦然。則一事隨所依理。皆於多中同 時頓現故得互入。是為法性融通門。如義分
齊。疏海能有華故受華名者。以海名無邊妙 華光故。如蓮華池池受華名華依於海取 海底稱者。海以摩尼王幢為底故。華名摩
尼王莊嚴。如泥中華華受泥稱。疏但有二百 一十者。第一層一佛剎塵數世界。第二層二 佛剎一上加二為三。第三層加三為六。第
四層加四為十。第五層加五成十五。第六 層加六成二十一。第七層加七成二十八。 第八層加八成三十六。第九層加九成四 十五。第十增加十為五十五。下十增有五
十五。上十層一一漸加算數亦有五十五。 而各有十。謂十一十二十三十四等。上十 層更有一百。都有一百五十五。并下層五十
五故。有二百一十矣。問既有二十層。何以 但云十九佛剎為主剎耶。答以最下一層。 但云一世界非一佛剎塵數世界。故云從 此一界去。云此上過一佛剎微塵數世界
至第二層故。二層共有一佛剎塵數剎耳。 如竪二千錢為二十百。最下取一錢。如最 下一剎此上過一百錢為第二層。方共一 百。爾此上過一百至第三層。方是二百。
至二十層方有一千九百文耳。故二十層成 十九佛剎思之。疏下當會釋者。即第三會 能繞所繞類結之耳。
[0203c13] 疏。六眷屬者。即經中 云種種安布種種莊嚴。是辯眷屬剎相狀 耳。
[0203c15] 疏。天為圓穹者。外典說天或謂有形。故 云天形穹隆其形如 鏊 故。天圓地方。若莊子 云天者自然也。則無形質。
[0203c17] 疏。亦如法華云。 梵王為眾生之父者。即第六經藥王本事品 中云。譬如大梵天王。為一切眾生之父。此
經亦復如是。為一切眾生之父。以梵王劫 初時生。後有諸天下降梵王。凡夫皆悉妄計 梵王為父。諸經論皆破為非。是外道計。今
法華經如來自引以譬。法華豈佛不知是 父為妄。故是世尊隨俗說耳。今亦隨俗說 天有形於理何違。然今疏非不許靜法之 見。但己著在經小有可通。即為會釋。不
欲使人輕毀聖教耳。
[0203c27] 疏。誤譯洛剎曩者。 洛剎曩。此云相也。惡剎攞。此云字也。聲勢 相近故使有誤。梵本是室利跊蹉洛剎曩。 合云吉祥海雲相也。
[0204a01] 疏。然此相以為下疏 出古德。以吉祥海雲為萬。合云萬相者。即 結成靜法正義。縱汝吉祥海雲為萬合言
萬相。不合云萬字。疏此所結剎定是主剎 者。以昔人云經言此一一世界者。此上二 百一十佛剎塵數之剎耳。非此上不可說佛 剎塵數之剎也。以二百一十塵數剎為所
繞。兩重繞竟方有不可說耳。故立理云。 若不將此以會大數。一即此剎種中非唯 有不可說剎塵數廣大世界。二即三處說數
相違。釋曰。此上意云。若所繞已有不可說佛 剎塵數。更加兩重繞剎。則有眾多不可說佛 剎塵數剎也。言三處說數相違者。一是標
中有不可說。二中間說但有二百一十三。 是結文兩重。能繞初則有不可說。後則有無 量不可說。中間則不滿不可說故相違也。
此釋亦似有理。而經此一一言遠承於前二 百一十殊已隔越文中既云如是有可不說 佛 剎 微塵數佛剎。即云此一一世界各有十
佛剎微塵數廣大世界周匝圍繞。明知合繞 前不可說也。又以二百一十為所繞者。前 中間說剎但超間。明有二百一十。望其文 意直上十九佛剎塵數之剎。一一各有眾多
佛剎圍繞。應有不可說不可說也。何者。且 如最下一剎已有一佛剎微塵數佛剎圍 繞。向上過一佛剎微塵數世界。方至第二 層一剎有二佛剎微塵數世界圍繞。此第一
層向上至第二層中間諸剎。何以無繞剎。 若無繞則剎網不成。故知。直上一佛剎塵數 之剎。一一皆應有繞不能具說故。有超過
舉二十重耳。既最下層一剎有一佛剎塵數 剎繞。此上次第二剎更加一剎為能繞。第 三亦加一剎。如是漸上至百加百至千加 千至萬加萬至滿佛剎塵數。到第二層還
加一佛剎微塵數剎為能繞故。有二佛剎 塵數剎繞。如是乃至第二十層亦復如是 一一漸增故。但直上至一佛剎塵數世界并 其能繞。已有眾多佛剎塵數箇佛剎微塵數
世界不可知數。且就一期之數云不可 說耳。明知所繞定是主剎。若爾云何不與 標文相違標文。但云一剎種有不可說佛 剎微塵數世界故。既加兩重能繞有多多
故。答此有二意。一言不可說者就主標耳。 二者其兩重能繞並不出不可說剎塵剎中。 何者。觀其文意但是諸剎互為主伴為相 繞耳。如百人共聚一人為主則九十九人繞
之。餘九十九人一一為主時。皆得九十九人 繞之。若不爾者。最下一剎已有一佛剎塵 數世界圍繞。此能繞剎更有兩重能繞。已
有不可說不可說剎塵數剎也。思之。明知 互為主伴則本數不增。而疎言傍去者。經 中現說下狹上闊如倒立浮圖。仰安雁齒 亦合更說上尖下廣如正浮圖。俯安雁齒
則上下櫛比皆悉周滿。間無空處方為剎 網。上下四周皆悉相當。經欲揀別諸重不能 備舉故。且增數說繞剎殊。又欲令斜望相
當故為此說。所以梵網經云。世界不同猶如 網孔。若但取二百一十以為所繞殊非得 意疏。依此則似譯人文繁理隱者。若言十佛 剎但有三字。今云如上所說則有四字故
為文繁。但云如上所說。言不分明即是理 隱。
[0204c04] 疏。若依前義則譯者之妙。能繞所繞其數 既多。但云如上則言省略故云妙耳。雖有 二釋。疏意存第二釋。但用十佛剎塵數而
為能繞。為順經宗明無盡故。前後體勢類 皆然故。餘如疏文細尋可見。
[0204c08] 疏。俱舍云者。 略其義耳。具足頌云。東毘提訶洲。其形如 半月。三邊如贍部。南邊三百半。南贍部如
車。三邊各二千。南邊三百半。西瞿陀尼洲。 其相圓無缺。逕二千五百。周圍此三倍。北俱 盧畟方。面各二千等。東則北闊南狹。餘可知。
故結。云四洲相殊從今云如者。上舉論為 問。今為會釋言全似此界者。此四洲安布 是一佛居。今此世界同此四洲之界耳。
[0204c16] 疏。 此中文無標結大數等者。例中間海。如第 八經末。第十經即以正喻依者。以眾生身 喻種種剎故。亦是以因喻緣者故。下六地
云。業為田識為種。謂心即名言種為親因 緣名之為因。業如增上緣名之為緣。餘 如疏釋。疏三一偈雙明心業者標也。行即 是業故釋也。以心顯故不釋。謂隨其心淨
則佛土淨。是由心異見剎不同。若行十善 則見命不中夭。生於大富梵行之國是隨 業異見剎不同。此即雙舉因緣。亦雙明王 所。言亦喻眾生同處異見者。佛本無二見
銀見金。剎本是一見淨見穢。故螺髻所見 如第六天宮。身子所見丘陵坑坎。疏初一 麁壞細存等者。所現雖敗惡即麁壞也。是變
化土其處常堅固細存也。即自他受用上略 屬經文下出所以。壞由惡業者。法華云。是 諸罪眾生。以惡業因緣。過阿僧祇劫。不聞
三寶名。言存由二因者標也。一約佛者。即自 受用土。二善業者即他受用。兼變化淨以 業不同同處見異。故法華云。諸有修功德。
柔和質直者。則皆見我身。在此而說法。
[0205a08] 疏。 故法華下引證。我淨土不毀。證自受用成 上約佛。天人常充滿。證他受用等成上善 業。如次證上故。義引經文。若具引者。經云。
眾生見劫盡。大火所燒時。我此土安隱。天 人常充滿。園林諸堂閣。種種寶莊嚴。寶樹多 華果。眾生所遊樂。諸天擊天鼓。常作眾伎
樂。雨曼陀羅華。散佛及大眾。我淨土不毀。 而眾見燒盡。憂怖諸苦惱。如是悉充滿。即 云是諸罪眾生等。次云諸有修功德等。
[0205a17] 疏。 然滅雖不俱下釋成上義。結歸難思。即叡公 意。一滅一存故曰不俱。不離滅處有存故 曰起必同處。如人於餓鬼火處見水。餓鬼
於人水處見火。雖曰同處而恒相無者。滅 中無存存中無滅。亦如羅剎宮殿與人宮 殿同在一處亙不相見。他受用土亦復如 是。若自受用故是遍周。不即三界不離三
界。故法華云。不如三界見於三界。若法性 土又起滅常如疏故難思者。結釋經文劫燒 不思議。謂不可作存滅染淨而思矣。疏世 相不同等者。以法性土對他受用及變化
土也。
毘盧遮那品第六
[0205b01] 疏。此後更有大劫於理無 違者。此遮救也。謂靜法云。準下文大劫有 恒河沙數小劫。人壽二小劫初。佛壽五十億
歲。威光歷事三佛轉報生天。今云最初劫 中有十須彌山塵數佛者。為彼剎中更有 多箇大劫。此初大耶。為諸小劫中取小初 耶。釋曰。上引文案定雙開二關。次云若就
小劫初。不應威光一報之中但遇三佛。若 就大劫。一剎之中寧有多大。釋曰。雙釋二 關。謂人壽二小劫。一小劫中有須彌山塵數
佛故。不應一報但遇三佛。言寧有多大 者。如一賢劫則無多大。次云。故知此文最 初劫之三字。應迴云劫最初。仍移此三字。
於後行出興於世其字之下。即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