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fang Guang Fo Huayan Jing Sui Shu Yan Yi Chao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Scroll 39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 第三十九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梵行品第十六
[0296b24] 初來意有六者。初一行位相 對。前雖有行意在位故。二通別相對。如 前初住自分但明緣境發心。勝進但明勤
供養佛樂住生死等。二住自分但於眾 生起利益大悲等十心。勝進但明誦習多聞 虛閑寂靜等。則十住所修一一不同。今此梵 行十住通修故。三道俗相對。以文云一切
世界諸菩薩眾。依如來教染衣出家。答中廣 明受隨戒等。前之十住不揀道俗也。四即 隨相實相對。言隨相者。即如前別行。行既
不同即是隨相。今此觀意於身無所取。於 修無所著。乃至受無相法。觀無相法。知 一切法即心自性等故。五即因果相對。以問 云云何而得梵行清淨。從菩薩位逮於無
上菩提之道。初菩薩位即十住位也。以說位 竟恐物尋因故令修此。如先知滅後示道 故。六標釋相對。即總釋前義。謂前一一位
末。皆云欲令菩薩有所聞法。即自開解不 由他教。此但總標故。今釋云與此觀行相 應即得初心成佛。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 就慧身不由他悟。
[0296c15] 疏。二釋名者。文分四。一 正釋名。二出體性。三結成本名。四對前揀 異。今初有三。一總釋。若譯就此方應名淨
行。為揀前故此存梵音二真境為梵約因 中釋。三涅槃為梵約因果對釋。並可知也。
[0296c20] 疏。梵行以何為體下。二出體性。於中有三。 初列三類。二涅槃五行下對辯異同。三然 此三下。別釋其相。二中言五行者。即涅
槃十一聖行品。謂一聖行。二梵行。三天行。四 嬰兒行。五病行。
[0296c24] 疏。即四無量亦七善知者。經 具此二古德出體亦用此二。其梵行品。在 十五經。四無量義次下自明。亦七善知者。經
云。善男子云何菩薩摩訶薩梵行。善男子菩 薩摩訶薩住於大乘大般涅槃。住七善法得 具梵行。何等為七。一者知法。二者知義。
三者知時。四者知足。五知自。六知眾。七 知尊卑。彼文廣釋。今當略示。知法謂知十 二部經。知義謂一切文字。語言善知其義。
知時謂如是時中堪修靜慮。如是時中堪 修精進等。知足謂飲食衣服藥等。知自者。 謂我有如是信戒等。知眾。謂剎利婆羅門
等。知尊卑云。善男子有二種人。一者信。二 者不信。菩薩當知信者。是善。不信者不名 為善。信復二種。一者往詣僧坊。二者不往。
往詣者善。不往詣者不名為善。如是禮拜 聽法。志心思義如說修行。求聲聞乘迴向 大乘。展轉皆同初二故。後結云。迴向大乘
最上最善不出尊卑之名。意云善者為尊。 不善者為卑。則後後尊於前前耳。
[0297a14] 疏。梵即 是淨下。第三結成本名。此用淨名經勢會 通異釋。皆為總意。前釋名中。有其三釋。今 云梵即是淨者。是前總釋持業受名。但以
下會取上二。性淨即前真境為梵真境既是 淨行之因。不得行外說淨。淨即行矣。又云 行淨即智慧淨者。行淨即是智慧之因。不可
獨以智為行也。智淨即心淨者。亦不但以 真境而為淨也。心淨即一切功德淨者。會前 涅槃為淨修因為行。今因亦淨矣。乃至成
佛功歸於行者。歸淨行矣。既涅槃果由淨 行成。何得偏言涅槃為淨。是知行即淨矣。 言以淨名勢者。彼經云。是故寶積隨其直
心則能發行。乃至云隨說法淨則智慧淨。 隨智慧淨則其心淨。隨其心淨則一切功 德淨。即其文也。文勢已知。何以性淨則得行
淨等。謂稱理起行。行成智立。由智立故。 見心本淨心。為其主。何德不成故相由矣。 疏然前信下。四對前辨異可知。
[0297b03] 疏。梵依天 行而得成者。涅槃天行經文。不釋指在華 嚴。古人出體亦有二義。一指八禪。二即淨 天。淨天即第一義天。見第一義梵行成矣。
故梵依天行得成。
[0297b07] 疏。故不應言淨劣梵 也。此揀異釋。異釋云淨行品劣故名淨行。 十住明梵。明知勝也。故今彈云。云何而得
梵行清淨。梵行是其所淨。何得勝於淨耶。
[0297b11] 疏。身通不善者。五陰成身行陰通不善攝。 言體非順理者。順理生心名為善故。
[0297b12] 疏。 二體是無記者。色是報色故為無記。
[0297b13] 疏。四 自相臭惡者。此中示五不淨。即智論云。行 者依淨戒住。一心行精進觀五種不淨相。 一種子不淨。謂攬父母精血。業因識種以
成身分故。二住處不淨。於母胎中生藏之 下。熟藏之上故。三自體不淨。謂三十六物 以成身故。四自相不淨。亦名外相不淨。謂
九孔常流。眼出眵淚。耳出結矃。鼻中流涕。 口出涎唾。大小便道常出不淨。五。究竟不 淨。氣絕已後 [月*逄] 脹臭爛。甚成可惡。今疏已 闇配。
[0297b23] 疏。六種子住處等皆可厭故者。然五 不淨皆悉可厭。以上配自性自相。下配究 竟故。牒此二等取餘三。言皆可厭者。智
論五皆有偈結之。一種子偈云。是身種不 淨。非餘妙寶物。不由白淨生。但從穢道 出。二住處偈云。是身為臭穢。不從華間生。
亦不從瞻蔔。又不出寶山。三自性偈云。地 水火風質。能變成不淨。傾海洗此身。不能 令香潔。四外相偈云。種種不淨物。充滿於
身中。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物。五究竟偈 云。審諦觀此身。必歸於死處。難御無反復。 背恩如小兒。結云。行人修此觀。成破淨 倒想。故知五種皆可厭也。
[0297c06] 疏。十八萬戶蟲 者。諸經多說。下十藏品自有明文。觀佛三 昧海經觀相品云。云何菩薩降魔時白毫相
光。乃至云魔有三女至菩薩所。白菩薩言。 我是天女盛美無比。今以微身奉上太子。 供給左右可備掃灑。太子寂然身心不動。
以白毫擬之。令三天女自見身內。膿囊涕 唾九孔筋脈。一切根本大腸小腸。生藏熟 藏。於其中間。迴伏宛轉踊生諸蟲。其數滿
足有八萬戶。戶有九億諸小蟲等。遊戲之 時走入小腸。皆有四口張口向上。大蟲 遊戲入大腸中。從腸出已復入胃中復生 四蟲如四蛇合。上下同時唼食諸藏滓盡
汁出。入眼為淚入鼻為涕。聚口成唾放 口成涎。薄皮厚皮筋髓諸脈。悉生諸蟲細 於秋毫。眾數甚多不可具說。其女見此即 便嘔吐。從口而出無有窮盡。
[0297c22] 疏。全以蟲成 者。即大婆沙中說。人身內並是蟲聚蟲頭在 內食人所食。蟲尾在外。辮作人皮故。
[0297c24] 疏。 今此梵行體是可軌者。總明上身十事。非梵 行義一一別配。體是可軌對上非法。澄淨對 上渾濁。餘文可知。
[0297c27] 疏。身之作用名為身業 者。俱舍業品頌云。世別由業生。思及思所 作。思即是意業。所作謂身語。廣如九地說。
疏風觸七處等者。即智論第七云。如人欲 語時。口中有風名優陀那。還入至臍即有 響出。響出之時觸七處。過名生語言。如有
偈說風名優陀那。觸臍而上去。是風七處 觸。項及齗齒脣舌咽及以胸。是中言語生。 愚人不解此。惑著起嗔癡。然楞伽第二第
三皆有其文。第二云。佛告大慧。項胸喉鼻 脣舌齗齒和合出聲。釋曰。此有八處加鼻 一種。鼻塞語雖小擁而亦得語故論略無。第
三中說。但有七事。經言云何語。謂言字妄 想和合語。依咽喉脣舌齒齗頰輔。因彼我言 說妄想習氣。是名為語。釋曰。於前八中略
無項胸鼻。而加頰輔。言字妄想者。顯言 空故。次經即云。大慧云何。為離一切妄想 言說相。大慧菩薩。於如是義。獨一靜處聞
思修慧。緣自覺了向涅槃城。習氣身轉變 已。自覺境界觀地地中間勝進義相。是名菩 薩摩訶薩善義。釋曰。此即下觀破意。疏第
五觀意等者。然此意具即是意根。有說。即第 七識唯緣內門不得有夢等。若金光明經。 意根分別一切諸法。即許外緣故。海東曉
公立外緣義。又密嚴經云。如蛇有二頭各 別為其業故。或云第六識無間滅意。今正 當此隨轉理門就他宗說。
[0298a24] 疏。覺是尋求。觀 是伺察者。舊名覺觀。新譯為尋伺。
[0298a25] 疏。用俱 舍等釋尋伺言以解覺觀。唯識云。尋謂尋 求令心怱遽。於意言境麁轉為性。伺謂伺 察令心怱遽。於意言境細轉為性。皆以思
慧而為其性。唯識論云。並用思慧一分為 體。於意言境不深推度。及深推度。義類別 故。若離思慧。尋伺二種。體類差別不可得
故。此二俱以安不安住。身心分位所依為 業。彼疏釋云。身心若安尋伺二種徐緩為 業。身心不安怱遽為業。又云。或思名安。徐
而細故。思量性故。慧名不安急而麁故。揀 擇性故。身心前後有安不安。皆依尋伺故。 名所依。
[0298b08] 疏。是不定法者。出總體相。唯識論 云。不定謂悔眠尋伺二各二。釋相如前故。
[0298b10] 疏。三分別中是自性分別者。即雜集第二云。 有三分別。謂自性分別。隨念分別。計度分 別。其種種分別。以配餘二。言自性分別者。
謂於現在所受諸行自相行分別。隨念分別 者。謂於昔曾所受諸行追念行分別。計度 分別者。謂於去來今不現見事。思擇行分
別。言七分別者。論云。復有七種分別者。 謂於所緣任運分別。有相分別。無相分別。尋 求分別。伺察分別。染污分別。不染污分別。初
分別者。謂五識身如所緣相。無異分別。於 自境界任運轉故。有相分別者。謂自性隨念 二種分別。取過現境種種相故。無相分別
者。謂希求未來境行分別。所餘分別皆用 計度分別以。為自性所以者何。以思度 故。或時尋求。或時伺察。或時染污。或不染
污。種種分別故。瑜伽云。尋求分別者。謂於 諸法觀察尋求所起分別。伺察分別者。謂 於己所尋求己所觀察。伺察安立起分別
故。染污分別者。謂於過去顧戀俱行。於未 來希樂俱行。於現在執著俱行。所有分別。 若欲分別。若恚分別。若害分別。或隨與一
煩惱隨煩惱。相應所起分別。不染污分別 者。若善無記。謂出離分別。無恚分別。不害 分別。或隨與一信等善法相應。或威儀路
功巧處。諸變化所有分別。釋曰。雜集。後四 相隱故。引瑜伽釋之。今但云分別即是初 一。種種分別即是餘六。對疏可知疏。上六
皆別境釋者。別境有五。一欲二勝解三念 四定五慧。下。當頻釋。
[0298c09] 疏。種種憶念義兼惡 作者。即上引唯識偈。云不定謂悔眠尋伺 二各二是。釋曰。初二字標位總名。論云。悔
眠尋伺於善染等。皆不定故。非如觸等定 遍心故。非如欲等定遍地故。立不定名。 次五字分別名字。悔謂惡作悔所作故。追
悔為性。障止為業。此即於果假立因名。先 惡所作業後方追悔故。悔先所作。亦惡作 攝。如追悔言我先不作如是事業。是名惡
作。釋曰。此有二意。一悔先作惡。二悔先 不作善。既追善惡即種種憶念攝。二各二 之三字釋不定義。下長行釋云。應言二者
顯二種二。一謂悔眠。二謂尋伺。此二二種 種類各別故。一二言顯二二種。眠是不定者。 即上論長行云。眠謂睡眠令身不自在。昧
略為性。障觀為業。謂睡眠位身不自在。心 極暗劣一門轉故。昧揀在定。略別悟時今 顯睡眠非無體用。有無心位假立此名。如
餘蓋纏心相應故。釋曰。謂睡眠位下。釋上 不自在言。謂令身不自在。坐亦睡眠故。他 搖動時。亦不覺等故。此令心極暗昧。輕略 為性。不能明利沈審故。
[0299a01] 疏。云意識亦行。 即是論一門轉故。顯五識不行。定心一境 略而不昧。故云昧揀在定。悟廣緣境不得
稱略故。云略別悟時。故眠有二。顯有別 體。必依於心。而五無心。一熟眠者。假立為 眠非實眠也。眠必與心而相應故如餘蓋
等。言輕眠有夢者揀異熟眠。得顯此眠是 不定攝。通善惡故夢有善惡故。
[0299a08] 疏。此十 是心所等者。謂既釋於意。意是心王而說所 者所不離王故。又五蘊中除其色聲。意業 攝故。
[0299a11] 疏。約遍行五徵者。唯識第五云。謂觸 作意受想思。一切心中定可得故。名為遍 行。又具四一切故。謂遍一切三性。二遍九
地。三遍一切有心時。四遍一切位。謂隨何 位心所故。謂觸和合勝。論列在初。瑜伽等 作意在初。作意者謂能警心為性。於所緣
境引心為業。謂此警覺應起心種。引令趣 境故。名作意。雖此亦能引起心所。心是主 故。但說引心。作即是意持業釋也。或作俱
時意隣近為勝。云何為觸觸謂。三和分別 變異。令心心所觸境為性。受想思等所依 為業。謂根境識三互相隨順故名三和。觸依
彼生令彼和合。故說為彼。名三和合位皆 有順生心所功能。說名變異。觸似彼起故 名分別。根變異力引觸起時。緣彼識境。故
集論等。但說分別根之變異。和合一切心 及心所。令同觸境。是觸之性。既似順起心 所功能。故以受等所依為業。云何為受。受
謂領納順違俱非境相為性。起愛為業。能 起合離非二欲故。云何為想。想謂於境取 像為性。施設種種名言為業。謂要安立 境分齊相。方能隨起種種名言。云何為思。
思謂令心造作為性。於善品等役心為 業。謂能取境正因等相。驅役自心令造善 等。此後四種並無六釋。釋曰。以名多同於 遍行故。作意觀察遍於十段。順論先釋。
[0299b07] 疏。 即上四段亦各是一蘊者。即向遍行五也。約 經而言。思即行蘊。想即想蘊。寒熱飢渴是 十一觸。屬於色蘊。苦等受蘊作意亦行。然
觸通身心。上約寒等必與心俱故。屬遍行。 今約身觸故屬於色。若爾身觸在五識地。 今何在意。答有三義故。一由相應義。謂意
識與五有同緣境故。二由意識用。強有彼 同分緣故。三由意識。於極樂地有樂觸 故。於極苦趣有意苦故。上寒熱準知。上三
義中前二約觸。後一兼明於受。寒是冷觸。 熱即火大。能造觸也。俱舍亦說此之四觸 亦是心所。論云。食欲名飢。煖欲名冷。飲欲
名渴。彼疏。釋云。冷飢渴三是觸家果。而非 是觸。今言觸者從果為名。故論云。此皆因 立果稱。釋曰。煖欲名冷者。熱準於冷。冷熱
相翻義亦有欲。故此四種皆為意業。
[0299b23] 疏。後 四是受者。即苦樂憂喜。然聖教說受開合不 同。或總名受即遍行數。或分為三。謂苦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