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fang Guang Fo Huayan Jing Sui Shu Yan Yi Chao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Scroll 40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 第四十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0304c06] 疏。夫機差教別下。第三結成前義。於中有 六。一歎深謙推。二進退立理。三結成損益。 四舉例證成。五況出功高。六引文成立。今
初。初雙明教旨深玄歎法也。次明未證謙 也。後共詳下推也。疏且以淺下。第二進退立 理。明有損有益。初住頓具佛法深也。而
推在登地。地前所無淺也。故成謗法。智度 論云。謗有二種。一者言此非佛說等。即為 深重墮大地獄。二者說不契理。並為謗法。
即深為淺是也。且以淺為深等者。以初 住之淺。釋為圓融該博深也。豈非符合 於理。理本具故。然此二對亦是泛舉一切深 淺法也。以遠為近者。一僧祇滿方證初地
遠也。今為初住近也。則一生有望豈非有 益行人。以近為遠者。初住近也。而推在登 地此為遠也。未歷僧祇何由造此。故云
法非我分。疏諸佛下。第三結成損益可知。 疏且夕釣磻溪下。第四舉例證成。以君臣 為一對。磻溪即是太公垂釣之處。頓為武
王之丞相。豈要歷資略舉一事其例甚多。諸 葛亮受黃鉞於茅廬。韓信昇將壇於一卒。蔡 澤奪范睢之印。張儀霸秦主之威。皆布衣
也。纔生王宮約主亦是外事。約經即七十八 中。譬如王子初生。即為耆舊臣佐禮敬。此 菩提心亦復如是。出現品云。如轉輪王所
生太子。具王相者七寶不散即紹輪王。若 約外典其事甚多。如周成王晉獻公。皆 自小為人主。百戰夷項即漢高祖。古人詠 史云。百戰方夷項。三章且代秦。功歸蕭相
國。氣盡戚夫人。十年征戰七十二瘡。方南 面稱孤在位無幾。豈與上同。疏況十千劫 下。第五況出功高。以修行十千劫。方入初
住成正定聚。亦非但發無分限心即得爾 也。言非聊爾人耳者。聊耳為且略也。史 書敘周公為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
非聊爾人耳。今借此言用之。疏是以語其 智下。即是功高所成之德也。天池即海也。疏 故經云發心畢竟二不別下。第二引文成立。
即涅槃文。下半頌云。自未得度先度他。是 故我禮初發心。至法界品當更廣引。法慧 仰推即當經意。如或未喻者。未喻即未曉
也。勝鬘有文十地廣釋。勝鬘說三種智。 此即第三仰推智也。疏或曰十六分之一者。 如秤斤有十六兩故。然此言出涅槃第六 如來性品云。若有眾生於四恒河沙佛所
發菩提心。然後乃能於惡世中不謗是法。 受持讀誦書寫經卷。為他廣說十六分中一 分之義。雖復演說亦不具足。供五恒佛能 說十六分之八分。六恒說十二分。七恒說
十四分。八恒佛所方說十六分方具。遠公 亦舉如秤不別解釋。疏此云近少。即音義 中引大般若。譯為塢波尼殺曇。塢波近也。
尼殺曇少也。或云近對。謂相近比對。或謂 極少也。疏事隨性融此彼相即者。如經一 毛端中。一切世界差別性者。謂一毛端性即
是一切世界差別性。今一切世界。即事隨其 法性即一毛端。以性即毛端諸界即性故。 下句亦然。一切世界中性。即是一毛端性。一
毛隨性即一切世界。上句多即一。下句一 即多。言事攬性起彼此相入者。謂一毛端之 事。攬一切世界性成故。一切世界隨其多
性在一毛中。下句亦然。一切世界攬一毛 端性成故。一毛隨性遍在一切世界中。言 各有同體異體者。謂一毛端。及一切剎為各
有也。云何異體一一剎等各有體故。云何 同體差別界體同一體故。今一毛中自有體 性是為異體。而同諸剎體故曰同體。一一 諸剎各自有體。即與毛端共同一體。今諸
剎相隨其異體。即彼毛端之同體故。剎即 毛端毛端。異體隨其同體遍於諸剎之異 體故。彼體即剎故毛即諸剎體。然上釋 理性融通之中。却不廣出同異體義。但有
其意如上文云謂不異理之一事。具攝理 性時即同體義。今彼不異理之多事。隨 所依理皆於一中現。即異體隨同也。故云 準上思之。疏謂諸緣起更互相生者。一毛之
一由剎之多。剎為能生毛為所生。因毛之 一有剎之多多為所生。所生無體多即一 毛。能生有體毛攝諸剎。上毛為所生。反此
可知。一毛是能生即是有力。諸剎是所生即 是無力。力攝無力一毛有於多剎。多剎能 生一毛一毛即無力。力攝無力毛入多 剎。同體異體廣如玄中。疏以大非定大故
能即小等者。等取小非定小故能即大。及 等染非定染故能即淨。淨非定淨故能 即染等。至大有於小相不壞於大小入 大也。反顯至小有於大相不壞小相則芥
納須彌。疏別中言平等者。通相即等者。 總取諸句平等。而平等字要須長短等相方 有即入故。然云劫者婆沙一百三十五云。 分別時分故名為劫。體即五蘊生滅以成
於劫。大乘即以時為體。經云長劫與短劫 平等等者。意云。長劫即短劫。短劫即長劫。 亦是平等。長劫入短劫。短劫亦長劫。亦是
平等。就緣即緣起相由門。就性即法性融通 門。唯心即唯心所現門。即十因中之三。等取 餘夢幻等七。疏二三及四文並可知者。二即
一多。三即有佛無佛。如過去莊嚴。現在賢 劫。未來星宿。各有千佛名為有佛劫。此 後六萬二千劫空過無有佛。名為無佛劫。
四即多少。如威光修因種種莊嚴劫中。有十 須彌山微塵數佛。法華大通智勝佛處。東南 方梵王讚云。一百八十劫空過無有佛。準
十住毘婆沙第十云。如經中說。諸比丘是 賢劫前。九十一劫毘婆尸佛出。百三十一劫 有二佛出。一名尸棄。二名毘式婆。此賢劫
中鳩樓孫迦那含牟尼迦葉佛出。六萬二千 劫空過無佛。疏如勝蓮華界等。即壽量品。疏 謂於決定境印持為性等。謂以邪正等教
理證。力於所取境審決印持。由此異緣不 能引轉故。猶豫境勝解全無非審決故。疏 別中總有十三句者。此是義句以一解為一 句故。疏即勝解智所攝者。約十力智言以
種種解智亦名樂欲。若約法相欲與解 別。皆是別境五中之一。而在十力合之為 一。取名有差。疏所望別故等者。前三方 便屬解。今屬諸禪故。疏即他心智者。若是
十力即屬界攝。疏一切煩惱各有輕重者。 分九品故。約起惑下出輕重所由。如一 貪惑重者。於下劣境起猛利貪。中者稱境 而起。下者設於勝境心亦微薄等。三品各
三故成九品。疏據難易下。別別相望以論輕 重。言種子為重者。如俱生惑種金剛喻定 方斷盡故。故下經云金剛道滅方畢竟。疏又
分別為輕者。真見道中一時頓斷故。唯識云 見所斷惑十俱頓斷。以真見道總緣諦故。此 約大乘。若通三乘。唯識論云。煩惱障重
見所斷者。三乘見道位真見道中一時頓斷。 俱生為重者。於修道位中。數數修習無分別 智方能斷故。餘如十地初說。疏邪見最重
者。涅槃經云一切煩惱邪見攝盡。戒經十重 謗三寶為最重。十惡亦然。疏嗔恚最重者。 如普賢行品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疏無
明愛取為重者。淨名經云從癡有愛則我病 生。涅槃經云生死本際凡有二種。一者無 明。二者愛等。疏三毒為重者。本行經云。世
間之毒莫過三毒。又諸隨惑等皆從此生。 疏見慢為重者。見則遍執一理究徹在心 安受聖教。慢既恃己豈復他求。疏我愛慢 重者。略有三義。一約識至第七故四惑相
應是也。二約行通。至諸禪故。如明法品 當辨三約四果阿羅漢。若作是念我。得 阿羅漢道。則不得故。疏十大煩惱為重者。
唯識云。諸煩惱。謂貪嗔癡慢疑惡見。即六 根本。俱舍論云。六由見異十。謂開惡見為 五。一身見。二邊見。三邪見。四見取。五戒禁
取。故疏隨煩惱中大中小。隨展轉輕重者。大 隨為重中小為輕。中隨為重。小隨為輕。名 為展轉。言隨惑者。唯識論云。隨煩惱。謂
忿恨覆惱嫉慳。誑諂與害憍。無慚及無愧。 掉舉與昏沈。不信并懈怠。放逸。及失念。散 亂不正知。長行釋云。唯是煩惱分位差別等
流性故名隨煩惱。彼疏釋云。謂忿等十。及 失念不正知放逸等。假染心所是貪等差別 分位名隨煩惱。無慚無愧掉舉昏沈散亂不
信懈怠七法。雖別分位有體。是前根本之等 流故名隨煩惱。由煩惱為因此得有。故論 云。此二十種類別說有三。謂忿等十各別起
故。名小隨煩惱。無慚等二遍不善故名中 隨煩惱。掉舉等八遍染心故名大隨煩惱。 疏釋云。然忿等十自類相望各別起故非不 共他中大惑俱行位局故名之為小。無慚愧
二自類得俱行通忿等。唯遍不善位局後 八但得名中。掉舉等八自得俱生。但染皆 遍得俱生故不可名小。但染皆遍故不得 名中。二義既殊故八名大。疏習氣為輕
者。此即阿羅漢等餘習也可知。疏更有異 門。可略言也者。上來已有十門解釋。有以 五住煩惱無明為重。障大菩提故。前四為 輕。障見修故。今以前四住亦障菩提。
無明住地亦障見修故不存之。又有云。等 分為輕稱境起故。多分為重過境起故。又 云暫起間起羸劣起者為輕。多起常起猛利 起者為重。此二即前約品中收之。又云迷
事為輕後得智斷故。迷理為重根本智斷 故。此則與前無明為重。障菩提故亦小相 違。故略不言耳。非無有理故云可略。迷 事迷理至十地中當廣分別。疏能生貪等
無量煩惱如涅槃說者。即第二十三經。高 貴德王菩薩品。經云。復次善男子一切凡夫。 雖善護身心猶故生於三種惡覺。以是因 緣雖斷煩惱。得生非想非非想處。猶故
還墮三惡道中。善男子譬如有人渡於大 海。垂至彼岸沒水而死。凡夫之人亦復如 是。垂盡三有還墮三塗。何以故無善覺 故。云何善覺。所謂六念。下廣說惡覺之過。
故云如涅槃說。言加五說有八覺者。即俱 舍等論亦名八尋。下疏所列惱覺即是害覺。 涅槃通說六念為善。今別說之故以不淨 等治為善。大意可知。疏利中身見為本生
六十二者。言身見者。唯識論名薩迦耶見。 論云。謂五取蘊執著我我所。一切見趣所 依為業。此見差別有二十句六十五等分別
起攝。釋曰。後此見差別下。即疏云。一依三 世五蘊說者。彼疏釋云薩迦耶見具足梵 云薩迦耶達利瑟致。經部師云。薩是偽義。迦
耶是身。達利瑟致是見。身是聚義。即聚集假。 應言緣聚身起見名為身見。薩婆多云。薩 是有義。迦耶等如前。雖見聚身。而是實有。
身者即是自體異名。應言自體見。大乘法 師解云。僧吃爛底薩。便成移轉。以大乘 心心上所變之法故。言移轉身見。依五蘊 起此我見。此為依故諸見得生故。言見趣
所依為業者趣者投也。惑所歸處也。言 二十句者。對法第一云。謂如計色是我我 有色。色屬我我在色中。一蘊有四。五蘊 合有二十句也。五為我見餘皆我所。謂相
應我所 (即我有色) 隨逐我所 (即色屬我) 不離我所 (即我在 色中) 故有十五我所。此即分別行緣蘊不分
別所起處。若歷三世便有六十。加身即我 為六十一。我復異身為六十二。又計常無 常等為六十二。如十藏品。論言六十五者。
婆沙論云。謂如以色為我。於餘四蘊各三 我所。謂是我瓔珞。我僮僕。我器。即有十二。 色為一我。即總有十三。五蘊總有六十我
所見。有五我見為六十五。此即分別行緣 蘊亦分別所起處。此等皆是分別我見。疏二 依異道邪見具如瑜伽八十七說者。論中約 迷前際後際為次。今依唯識。約所依見
分之。謂於前際計四遍常四一分常。及依 計後際有想十六。無想俱非各有八論。共 四十種常見差別。有計後際七斷滅論。此 四十七共因我見而起邊見。有計前際。二
無因論。四有邊論。四不死矯亂。及計後際 五現涅槃。故六十二。此六十二以邪見邊見 二為自體。以餘二見而為眷屬。依於身
見以為根本。此亦舉大數。次依瑜伽以釋 相者。初四遍常者。謂我及世間一切皆常。但 有隱顯依上中下靜慮等。起起宿住隨念
生四常論。一由能憶二十成壞劫。二能憶 四十劫。三能憶八十劫。四依天眼所見現在 世。見諸有情死時生時諸蘊相續。彼便執我
及世間俱常。言四一分常者。謂四皆一分。 一者從梵天沒來生此間。得宿住通作如 是等執。梵王是常。我等無常故名一分。二
聞梵王有如是見。大種是常。心是無常。或 復翻此。三有先從戲忘天沒來生此間。得 通起執不生此者常。我生此者是無常。四
有先從恚憤天沒。一分同前。此天住處住 妙高層級。或三十三天。釋曰。若依瑜伽此 中即說二無因。以同計前際故。唯識此後
即明有想十六等。言十六者有四四句。一 我有色。死後有想。執色為我名我有色。 取諸法說名為有想。即欲界全。色界一分。
除無想天。二我無色。死後有想。執無色蘊 為我。此在欲界乃至無所有處。唯除非想。 三我亦有色。亦無色。死後有想。執五蘊為
我。四我非有色非無色。死後有色。遮第 三也。依尋伺等至皆容得起。第二四句云。 一執我有邊死後有想。執色為我體有分 限。如指節等。二執我無邊死後有想。執
非色為我。遍一切處故。三執我亦有邊亦 無邊。死後有想。執我隨身卷舒等。四執我 非有邊非無邊。死後有想。遮第三也。或
依尋伺等至皆起。第三四句者。一我有一 想。二我有種種想。三我有小想。四我有無 量想。一一想者在前三無色。二種種想者。
在欲界色界。除無想天。三執少色。或執少 無色。為我想。為我所。我與彼合名為小想。 在欲色界除無想天。四無量想者。執無量
色為我想。為我所。我與彼合名無量想。 第四四句者。一我純有樂。死後有想。在前 三靜慮。二我純有苦。死後有想。在地獄中。
三我有苦有樂。死後有想。在人欲天鬼 畜生界。四我無苦無樂。死後有想。在第 四禪。已上尋伺等至皆容得起。無想俱非 各八論者。無想八論者。有二四句。初四句
者。一我有色死後無想。執色為我得無想 定。見他有人得定生彼作如是計。二我 無色死後無想。執命根為我得無想定。三 執我亦有色亦無色。死後無想。雙執色命
根為我。於此二中起一我想。四執我非 有色非無色。死後無想。遮第三句。等至尋 伺皆容起故。第二四句者。一執我有邊死
後無想。執色為我。其量狹小等得無想定。 二執我無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