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Dafang Guang Fo Huayan Jing Sui Shu Yan Yi Chao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Scroll 42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第四十二
清涼華嚴寺沙門澄觀

[0319c28] 第七菩薩緣生 總科上半下半緣成上半 緣成下半
上半自有四重外道 小乘法相無相宗 作者外道
不出數論數論自性自性 作者但是知者 等於作者論師 梵天作者自在
梵天論師第一 外道合上 四句虛妄
無業四句四句 業報三論繁文 三論百論廣破 四句十二門論自性
第一廣破 作者門第 如是不可得無有
長行因緣小乘大乘 外道 迦葉默然世尊
作者世尊世尊 無緣
性空如是四問 則是 (第一外道) 。問曰佛說 度眾生
迦葉苦因說好 清淨無有苦惱所知悉皆 苦樂種種以是邪見
是故 苦因生苦無常何以 生法無常
無常罪福果報斷滅梵行福報 苦因解脫何以 離苦無我無身
無身解脫 解脫實有解脫是故 自性
等於 離苦有人復次 自在天如此邪見
不從自在天何以 相違萬物自在天 自在天復次自在
眾生是故 自在天問曰眾生自在天苦樂 自在天不識因故與其答曰眾生自在天
供養自在天 自行苦樂因緣自在天復次自在不復有所 有所自在
變化萬物小兒復次自在 眾生自在自在不然不能作者自在乃至自在
世間法自在 無窮無窮自在 和合
邪見梵天自在 西天相傳 三王天地盤古其中
一日九變天地 高一盤古如此 八千然後天地開闢盤古
極東西極東西左手極南右手 極北目成目成 吹氣成風雷霆盤古
日月星辰九竅
九州崑崙南嶽太山 飛鳥金銀草木毫毛玉石
大腸江海小腸膀胱百川洞庭韋昭世俗相傳 一日七十萬歲
盤古事跡虛妄史籍 依憑但是古來相傳虛妄誠如 依稀西域梵天韋紐
因緣相十地在下對法不從緣故 作用不共功能因為
無用假有 十地無相宗中論
一偈四句 不能青目因緣 因為
雜集雜集因緣相 緣生對待不然初二一偈作者不從緣生
故而上半 不從下半因緣 五陰五陰如是
不從 如何不可疏離
不成生起第三四句不共第四 不成下半
有成亦復 上半性空下半緣成事理無礙 性空下半有空 一切法則是事理相成
非但中論 器界中論正報經意 淨名引證不二法門品第
十二那羅延菩薩世間出世間二世性空即是出世間其中不出 入不二法門思益
五陰世間世間依止依止 世間菩薩智慧知世間實性所謂五陰世間法五陰
即是世間不知常住世間五陰無生世間 不依世間凡夫不知諍訟 不實但是二相
訟事世間實相了知大同 二種 出世間二種地前
世間登地出世間 世間以此證明 二者出世 今文合於淨名思益
不生不可 無生無可 不生自在菩薩生滅二法
本不生無生法忍 不二法門無性 無性真身無性第八菩薩本業無住
即是 故云性空無住 淨名經答曰欲貪
欲貪虛妄分別 虛妄分別答曰顛倒 顛倒答曰無住
文殊師利無住一切法 眾生身空無住 若是色相金剛經
三十二相如來轉輪聖王 如來即如即如見佛同體三寶同體
即是故經云清淨如法 法界難信法佛實則佛身法界名為
思益第一第四菩薩 第九菩薩唯識 真妄合成以為
刊定刊定 妄心唯識真妄 唯識大種畫師 離心彩畫
不然顯正生滅八識法相宗 但是心境如來藏
二相起信真如生滅二門二義 不二唯一緣起華嚴
壞相二門無礙一心 起信一心法立二種具足 二義方名唯識唯識第九 轉依其二第八識
迷悟即真何以生滅八識 唯有心境雖說迷悟 真如不變 但是即真
如故但是心境即是真妄 非有一心不同分成 二門二門 一切法以此二門相離
玄談一心 有所 一切世間出世間法
心如工畫師隨緣變成他者起信論自性清淨心無明 楞伽經藏識常住境界
騰躍轉生不生不滅 和合非一阿賴耶識 不了虛妄
起信一切諸法妄念 差別離心一切境界第四 圓成大種 差別大種真如心體離念即是
如來平等法無性即真 兩句兩句大種無色
皆是大種 所見顯色青黃白眼法體大種即是
無異
同一 無異差別能所無妄聖智
所知差別合上無異

[0322b01] 宗正成實 香味地水火風
數論弟子入佛智論 精巧有餘 大種
大種何不大種 大種可知真妄 心中真如一門妄染
明心對上真妄 然後第二便
相見 無知見分合心 相分 即是第八相分離心境界
三世所有皆是一心 一如 一偈能所相者大同
畫師分布彩色明喻 心下第四真妄 合心異法相宗起信不生
生滅和合阿賴耶識 唯識論第八識能變第九 譬喻瀑流 賴耶非常
一類相續無間施設堅持 念念生滅前後變異
非常轉識 遮斷非常猶如瀑流因果 瀑流非常相續長時有所 來生相續非常
有情不出一切 第三因相一切 二門不可執受
一字第五執受第四 不可能所之內 云何 ()
不可執受了別 處所器世間有情 種子不可 極微了知
(明見) 執受微細器世間難測不可甚深一切種子瀑流凡愚開演
分別亦即 果相異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