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Dafang Guang Fo Huayan Jing Sui Shu Yan Yi Chao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Scroll 44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第四十四
清涼華嚴寺沙門澄觀

[0337a28] 第七無著

[0337a28] 方便出體皆釋中有唯識方便 唯識無性方便
善巧不捨生死涅槃 方便善巧 () 以前六波羅蜜多 有情饒益有情不捨 有情即是不捨生死
(不捨生死唯識拔濟方便) 以此無上菩提無上 菩提即是希求涅槃 (涅槃 唯識迴向方便)
本業四下本業 一舉迴向唯識 便三不不受經論有無 下文善巧
不下唯識進趣 迴向大智會同拔濟大悲
二相唯一一心不著一心不著一心

[0337b16] 有無無著

[0337b17] 起用 第三不捨不受釋名

[0337b18] 聖天 廣明

[0337b19] 證法毘尼 了知梵本多達 了知
譯人了知四法對上菩提即是 涅槃涅槃即是

[0337b25] 四諦 四諦即是勝義四重二諦 第二二諦第三勝義即真
不同四諦但是

[0337b28] 即是 尚書堯典忠信

[0337c01] 菩薩行想念 方能起行如夢智論之中 聞見思惟夢見大覺
大覺之中無明未盡夢境思想陰界 是故如來大覺

[0337c08] 如夢

[0337c09] 總結可知釋疑 疑云眾生何故菩薩說法故此 說法如實即此言說實際
中將實際以為 總結所以名為加添多同但是

[0337c14] 一切法諸佛菩薩行 如夢所聞一切世界業報
化身一切眾生猶如畫像 異形諸法如實 如畫 改為
改為 業報
二字 照明
疑云果行使今世 世間三世間

[0337c29] 第五 因果善惡業報 古德
三藏法師 意生即是意生身 三藏
第六 如畫隨心高下

[0338a07] 其中 種種

[0338a08] 四生 中有苾芻問言世尊如是生身老死差別
生身相者名色六入世尊生身次第如是世尊云何次第
世尊最初 () 從此無間增生 () 從此無間出胎 () 從此無間長生 () 既成
言說受用 () 如是品類 次第世尊世尊無有所以者何
增長無常無常 生相三明如是世尊云何 世尊命根暫時
無常無常法如是涅槃十二 大同十一 所謂一者初生二者
四者出胎五者種類 初生其一名為起名
名色以為增長 名色六入出胎 種類出胎乃至老死
名為 次第第三為此第四初生 增長長出
種類受用涅槃增長緣起經 在於種種 三性亦即命終緣起經
四生相中 差別一者究竟二者究竟 自相四者究竟差別
五者究竟差別非時 究竟死者究竟死者 自相死者
究竟差別相者不盡隨緣多種究竟差別相者處中隨緣 非時死者萬歲
命終不依命終涅槃十二死者 二種外緣死者一者
正報依報猶在二者 依報正報猶在 依正外緣 一者非分二者
一者放逸 大乘方等般若波羅蜜二者破戒 去來現制戒命根
五陰菩薩第八難得

[0338c01] 唯識中有菩提願利樂可知 本業自行
即是神通經略皆是 唯識本業本業第二

[0338c07] 最勝受難得名以後 以前前體以後
一下 從前分明

[0338c11] 中流生死 中流合上生死生死 之中
自古二法中間 中流屬於此岸何以生死 刊定失意
譬如河水至此 彼岸不斷中流非一 誤解須知
不住中流生死無處 不住無故不住中流賢首如東流水不住南岸不住 不斷中流
南岸何以涅槃中流 度生在此所以生死 刊定
釋義初中經本不同 河水兩岸不斷中流菩薩 有無悲智度眾生船師不住 兩岸菩薩無住悲智度眾生
梵本梵本 梵文河水船師即是 聲說譯者 會意船師
河水釋義 中流一者生死中流兩岸中間 之中生死中流如是
不絕生死二者涅槃中流彼岸 即為中流別處之中 中流如是知者涅槃 菩薩大智不住生死大悲不住
悲智一心不住生死不住 無住刊定 梵本及其問答結成 釋義
古人生死涅槃中流 為生中流涅槃中流 不住涅槃中流 不順不住中流並非云云
顯然

[0339a24] 煩惱中流 三義初一
死因涅槃賢聖中流 淨名 中道中流並不
不住煩惱 涅槃豈能度生涅槃增進不能究竟度生中道契理 成佛度生生死

[0339b04] 無不非有不捨大智 不捨生死

[0339b06] 二義 不著 有著應化 不著

[0339b09] 昭著 法相 究竟二義
眾生法界二者性分 眾生相究竟同性平等 取分眾生成佛不盡
分之究竟可悲

[0339b16] 自行大意釋文菩薩 重重悲智無礙
自行自行 不著即是菩薩自行
生死自行不捨大願利他 前科而今第一 第二利他
用大悲者第二利他 悲智二心前後第三 二事第四 一句
菩薩十行難得用心 功德重重 悲智

[0339c02] 且如究竟初一 以為體式權實交徹 蕭然
百論雙非 雙非雙非第四第三玄之又玄即此第四
權實交徹即是 雙非雙非第三 四門一致
明初權實交徹 如初

[0339c13] 棄惡從善 攝持五十八 惡性懈怠輕慢譏嫌
解脫安隱常樂 供養解脫安隱不肯 親近教化棄惡從善第九善法

[0339c19] 唯識正思諸法過失功德不能
堅強名為修習心緣法住 觀行法和合成猶如水乳

[0339c24] 四辯 十定品恒伽河 銀色流出辯才
金剛師子流出 辯才金剛信度河金色流出金沙辯說 順世緣起縛芻河瑠璃
瑠璃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 無盡千億那由他不可說 云云菩薩願智波羅 三三昧四大

[0340a05] 配屬 同體外加 大悲二見心性第二
如來藏心性觀心 三昧 波羅蜜二智圓滿
第四願智一切 根本智智者後得智後得智

[0340a14] 旋繞 成就十定。經文隨順即是 旋繞文中釋文一總
明理無不可知

[0340a19] 十身第三 不出體用體外無用體用 法界三身
以為一體十身四一圓融難以地前 為此五更有餘
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