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fang Guang Fo Huayan Jing Sui Shu Yan Yi Chao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Scroll 53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 第五十三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0414b06] 疏。論云。一切所說下。第二標舉顯通。法之 體狀目之為相。義別為門。又由此通入證 智中故。
[0414b08] 疏。此言說解釋下。第三彰其立意。 先舉論此顯下。疏釋即賢首意。為顯一乘 圓教法界緣起。無盡圓融自在相即。無礙容
持乃至因陀羅網無窮理事等。此義現前一 斷一切斷。一證一切證。乃至即具普賢圓因 十佛境界故。此言說者。約教道解釋故。後
勿以下釋除事之言。論中但云謂陰界入等。 今疏加執取之言以釋論意。意不令人隨 事執取。非陰界體不具六相故。遠公云。 如陰等色。非受想乃至非識。如是一切以
其別相無總相故。不得將別對總說成之 與壞。故曰不具。若就體性一一陰等悉具 六相。如向泛就諸法中辨。疏言六相者下。
第四列名略釋。先須總識其相。一總相者。一 含多德故。二別相者。多德非一故。三同相 者。多義不相違故。四異相者。多義不相似
故。五成相者。由此諸義緣起成故。六壞相 者。諸緣各住自性不移動故。列名皆是論 文。此標下疏參釋之。欲分主客先一時出
論。論云。總者是根本。入別者餘九入。別依 止本。滿彼本故。同相者入故。異相者增相 故。成相者略說故。壞相者廣說故。如世界成
壞。餘一切十句隨義類知。釋曰。其中有疏 可以意得。疏九相漸增者。疏釋如攝入是 聞慧思義入是思慧。後後勝前。故以漸增為
不相似。言攬九緣成一者。成一入故。言 分一作九者。九義不同總入隨之。故無別 一也。然準遠公成壞二門。因上異相而有 故言成。是略者以彼異中聞思修等體不相
應。是故隨彼九入復成一入故。名為略。 壞是廣者。以彼異中聞等九種義不同故。總 入隨之。分以為九。故云廣也。亦可總則攬
別而成。別則分總為別。同則別。別帶總。異 則別。別互乖。成則雙攬同異方成。若無異 相總不成故。如舍椽梁總皆相似終不成
舍。壞則唯別。各住自性故。此三對歷然不 同。疏又云如世界下。論喻成壞。從猶如下。 即疏釋論。謂三輪四大等即成剎之緣起。攬
為娑婆。故名為成就一分為百億四天下。 無別娑婆稱之為壞。非如世界二十劫成 二十劫壞。疏亦如梁等下。第五以喻總釋。即
賢首意。疏餘一切十句下。第六舉例遍釋即 論文也。疏別章廣顯者。即第七指廣在餘。 即賢首教義分齊。彼唯三門一教興義。二列
名略釋。三問答料揀。前之二門上已具竟。今 但明問答寄就一舍之上辨。其六相例法 可知。問何等是總相。答云舍是總相。問此
但椽等。何者是舍。答椽等即是舍。獨能作舍 故離即不成。若爾未有瓦等應即是舍。若 未有瓦等不是椽故。以無瓦等對何說 椽。若諸緣共出少力共作。不全作者有斷
常過。但諸少力不成一全舍故舍則斷也。 不成執有是無因常。今去一椽即非全舍。 明椽全成椽即舍也。由此全成便令此椽 即瓦栿等以去於椽。即舍便壞則瓦栿等
亦皆壞故。故此諸緣皆即是椽舍方善成。一 緣既爾。餘緣亦然。故緣起法不成。則已成 則圓融。第二別相者。椽等諸緣別於總故。
若不別者總義不成。由無別時則無總故。 是故即以總為別也。問若總即別應不成 總。答由即別故。故得成總。如椽即舍故 名總相。舍即是椽故名別相。若別不即舍。
不是椽故。若舍不即椽。不是舍故。若不 相即總在別外即非總也。別在總外即非 別也。問若不別者復有何過。答有斷常過。 謂若無別即無椽等舍不成故。無而執有
無因常故。下之四相各有斷常。可以意得。 第三同相者。椽等諸緣和合作舍。不相違 故皆名舍緣。非作餘物故。若不同者。諸緣
相背則不同。作舍則不成。與總何別。答總 相唯望一舍同。則諸緣互望成力義齊。第 四異相者。椽等諸緣隨自形類相差別故。問
異應不同。答由相各異長短等殊。方為舍 緣同力成舍。此與別何異。別相諸緣別於 一舍。異則諸緣自互相望。第五成相者。由此
諸緣舍義得成故。由成舍故椽等名緣。不 爾二俱不成。問現見諸緣各住自性。何因 得成。答由不作舍。舍方得成。以若作舍 失本緣故。舍不得成。今由不作諸緣現在
故舍得成。又若不作舍椽不名緣。今既名 緣。明知作舍。第六壞相者。椽等諸緣各住 自法本不作故。若作舍者即失本法。舍則
不成。由不作故舍得成也。又總即一舍別 即諸緣同即互不相違。異則諸緣各別成則 諸緣辦果。壞則各住自法。乃為頌曰。一則
是多為總相。多即非一是別相。多類自同 成於異。各體別異顯於同。一多緣起理妙 成。壞住自法恒不作。唯智境界非事識。 以此方便會一乘。六相之義略已終矣。疏
第二又令得下。十句依利他行。疏文分二。 先總明句數開合。言增數十者。依大智度 論數法有二。一小二大。以十為十。數狹名
小。少減名之為狹。數寬少增名寬名大。 七八等名少減。十一十二等名為少增。今 據大數名增數十。以十二為十故。疏初句 為總下。正釋文。先釋總句中依論有二
解。一就教行解。二教證相對解前中始於 地法決定名信。信增名欲。欲是信果故。依 欲趣法名為親近。攝法在心故名憶念。念
法不失故說為持。地法是其所持。疏地地皆 爾故云十地始終者。疏結釋經文。非論文 也。十入約次位。始終約行修。行位並舉如
下經云。復應於諸佛菩薩善知識所。請問 第二第三地等相及得果。為欲成就彼地 法故等皆其例也。明知地地之內皆有始終。 問何故自利云入。利他云始終。答自利以
入證為本。故皆云入。利他令知性相。故有 始終。疏復有阿含為始下。第二教證相對也。 疏中三。初總次別後結示。今初言阿含者
梵言。此云淨教。既唯以證為終。而行非是 證故。前教始行終。並名為始故。疏結云則 前皆是教。疏此教證義總有九重下。第二別
釋也。疏猶下請中字義二藏者。即下如來加 請中義。偈云。佛子當承諸佛力。開此法王 最勝藏。諸地廣智勝妙行。以佛威神分別
說。論云。歎此法藏有二種。一義藏成就。二 字藏成就。云何義藏。諸地上妙行。即今經勝 妙行。論云。行者諸菩薩行。所謂助道法故。妙
者真實智故。上者神力勝故。如是顯示深妙 勝上故。釋曰。初是助道真實智即證道。神力 勝是不住道。次論云。云何字藏。偈言。分別智
地義。即今經諸地。廣智及分別說謂十地差 別相故。論云。分別說者。說十地差別故。既 以分別說為字。明是言教三道皆為義藏。
明以行德為證。論以字義為教證故。疏 二地前地上相對者。遠公云。二約位相對。解 行已前依教修行名為阿含。初地已上離言 合實說之為證。疏如下請中歎眾以地前
聞思修等為教淨等者。即解脫月歎眾堪聞 請中文。經云善淨深心。此句為總。下九別 云。善潔思念善修諸行善集助道。善能親
近百千億佛。成就無量功德善根。此五別 句為教淨。次云。捨離癡惑無有垢染。深 心信解於佛法中。不隨他教名為證淨。 釋曰。以前五句屬地前故。疏三真偽相對
等者。不與如合隨世而修名之為偽。契 如為真。疏中先正釋。後引證。正釋中云即 於地中聞思修慧報生識智緣照之解名曰阿
含者。此第三教證。不對地前。但就地上而 論教證。故云即於地中。總有四法。皆名為 教。三慧及報生識智下請分中具明。謂地上
菩薩生來即有此智。故云報生識智。非約 證如故皆屬教可宣示故。真智出言故名 為證後下論云下。二引證。即許說分齊中 文而是義引。故云聞思修慧是則可說。若具
引者。即彼論釋經云智起佛境界。非念離心 道。非蘊界處門智。知意不及之偈論云。此 偈示現思慧及報生識智。是則可說此智非
彼境。以不同故。即其文也。疏四修成相對 者。引證言義說二大者。即許說分齊中全 意。謂如來大仙道等十二偈。分之為二。初
七偈義大。後慈悲及願力下。五偈說大。說大 中有證智故云真。有加行後得緣世法故。 故云偽。真偽合修義大。中唯明證智。故
云捨偽契真。又準下文。解脫月雙歎人法 請中。此是菩薩最初所行。成就一切佛法 故。論云最初所行者。依阿含行故。成就一
切佛法者。謂是證智。釋曰。此明依修而證。 亦修成相對。疏五相實相對等者。其所引文 即本分中彰地要勝內文。經云。此是菩薩摩
訶薩向菩提最上道。亦是清淨光明法門。 釋曰。上句證下句教。論云歎說者。於中有 二義。一者為說阿含。二者為證入義。其論
釋上句云。增上勝妙法故。疏云增上妙法。 論釋證句云。大勝妙法者。諸法門中勝故。 清淨法者。即法體也。光明者。此大乘法。顯
照一切餘法門故。既云照餘法。則得修相。 既云最上明契本離相。故彼下經自釋二 句。釋初阿含云。所謂說菩薩諸地。釋證句
云。佛子此處不可思議。所謂諸菩薩隨證智。 明是相實相對。疏六體德相對等者。謂所成 行體為證。成德為教。引鍊金喻者。十地皆
有鍊金之喻。且初地云。是菩薩隨所勤修。 供養諸佛教化眾生。皆以修行清淨地法 所有善根。悉以迴向一切智地。轉轉明淨調
柔成就隨意堪用。佛子。譬如金師善巧鍊 金數數入火轉轉明淨調柔成就隨意堪用。 釋曰。火即能鍊。喻供養佛等。金即所鍊。喻
信心慈悲捨等。如世之金在鑛石中融治 便出。喻真地法與妄和合名曰眾生。行人 修行至初入地時。出煩惱障。今至地滿。復 更供養教化眾生。如重入火熏發真心。令
生信等名為修行清淨地法。至二地時。 如重以礬石煮之方得清淨。初地之時。雖 除慳垢微過猶在。至二地時。慳嫉破戒並 皆遠離如轉清淨。至三地中。修習淨禪令
其不退。如秤兩不減。四地集起菩提分法。 如為莊嚴具。五地之中。以不住道方便起 觀修治力故。如硨磲磨瑩轉更明淨。六地以
觀因緣不住巧智修治力故。如瑠璃磨瑩光 色轉盛。七地中具修一切菩提分法益更精 妙。如以眾妙寶間錯莊嚴轉更增勝倍益 光明。八地之中無功用修。如持金寶冠置
閻浮提主聖正頂上。一切群臣諸莊嚴具無 與等者。九地菩薩智自在修。如善巧金師用 作寶冠。轉輪聖王以嚴其首。四天下內一切
小王。及諸臣民諸莊嚴具無與等者。十地菩 薩業自在修。譬如金師以上妙金作莊嚴 具。大摩尼寶鈿廁其間。自在天王身自服戴。
其餘人天莊嚴之具所不能及。釋曰。十地 皆具金喻。意皆以金喻證。顯本性故成信 等德。以為教道。是修成故。然云金與釧等
者。此經無釧之文。即嚴身具是。疏七體用相 對等者。引文云下珠放光光喻於教。珠體 喻證者。即第四地調柔果中。云如摩尼寶清
淨光輪能放光明。非諸餘寶之所能及。風 雨等緣悉不能壞。論云。摩尼寶生光喻者。 彼證智法明摩尼寶中。放阿含光明入無量
法門智處。普照示現。以是義故。此地釋名 為焰地。即其事也。疏八自分勝進相對等者。 引文云下歎金剛藏二力妙智。及辯名為
證力堅念教法為阿含者。即大眾請中經 云。上妙無垢智。無邊分別辯。宣暢深美言。第 一義相應。念持清淨行。謂前四句歎證。念持
清淨行歎教。論云。初偈歎證力辯才成就。 第二偈上句。歎阿含力辯才成就。以證力阿 含力故。能有所說。是故讚歎是也。疏九約
詮就實相對等者下。引論云。字身住處證智 所攝。非無地智名句字身者。即下示說分 齊中鳥跡喻也。經云。如空中鳥跡難說難
可示。如是十地義。心意不能了。論云。此 偈是何義。如鳥行空中跡處不可說相 亦不可見。何以故。虛空處鳥跡相不可 分別故。非無虛空行跡。如是鳥跡住處名
句字身住處。菩薩地智所攝。不可得說。不 可得見。不可得聞。何以故。非如聲性故。 非無地智名句字身。此中深故示義大踴悅。
釋曰。空處之跡喻教。跡處之空喻證也。然 上九重教證。前五前教後證。後四前證後教。 又前五教則後後漸寬。證則後後漸狹。後四
中證則後後漸寬。教則後後漸狹。疏今當第 四者。第三結示兼遮妨難。恐有嫌繁。故以 論文但云復有阿含及證。如是次第依初相
應知。謂令以阿含為始。以證為終。故云 如是次第。依前始終前始後終。云依初相 應知。何用廣明。疏意恐人教證既多對文生
疑。故總併說。豈得為繁。疏次依根本始終 有十始終下釋別句義。疏文有四。一標指。 二總科。三料揀。四正釋文。今初。謂菩薩利
他行該法界隨宜例十耳。二前三地前下 總科可知。三此狹前入下。料揀言故此略 無者。明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