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fang Guang Fo Huayan Jing Sui Shu Yan Yi Chao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Scroll 55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 第五十五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0430b06] 疏。第二歎聽者無過。疏文有二。先總科。後 釋文。前中引論即是釋前偈前論雙明說聽 無過。上疏已明總意及說者無過。故今但
引聽者無過。彼論云復顯聽者同法決定 故。有樂聞故。復示餘者心淨故。又顯此眾 皆堪聞法故。偈言迭共相瞻住故。釋曰上 即聽者論文。今疏以偈配之於文可見。同
法二字該於二偈。是同生眾故。決定二字唯 屬初偈。有樂聞者是第二偈異上同法。而 云餘者故是異生。此眾皆樂則知雙歎。皆者
俱故。疏若有欲下雙結上二根。約器量無 之。則猶牛跡不能受海。欲約愛樂無之。 若許由洗耳。疏黠慧即根者。此疏釋論。黠
即訓慧。今分二別。黠即當智。智能了事。慧 照理故。故分教證此二無暗通曰明了。 根體是慧故以黠慧釋根。疏願大菩提故 云勇猛者。然經云勇猛無怯弱。論經云菩
薩大名稱。今順經帖願大菩提即是論釋。 既云菩提則諸德皆上大願為主故偏說 之。以梵云薩埵有勇猛義。勇猛求菩提 故。故二經語異願求菩提義同。疏由內無怯
弱者。即以此經會論經也。以論經云大名 稱故。上三決定若別相說。前二是證決定。後 一阿含決定通皆具二。疏後偈歎欲中下。疏
文有三。初略科釋。二論云下舉論辨意。 三其心下隨要重釋。二中有三。初舉論文。二 現前是欲下略釋現義。三此中意明下。總出
論意。就初舉論文中。然論初標云決定者。 是中有阿含決定等。所以先標決定者。以 前偈云同法決定。決定是根。根能受法故
云決定。今此意云決定之言根欲具足方稱 決定。唯根無欲法器不具非真決定故。此 標云言決定者。必須根欲。言是中者。是
聽者中有阿含決定。非證決定者。謂若前偈 但有教根而非證根。亦不具足則反顯前 具有教證。次云但有非現前決定。無現前決
定者。明若前偈有教證之根。為非現前決 定。而無今欲現前決定法器亦不具足故。 結云如是法器不滿足故不能聽受。則反顯 前偈有根。今此有欲為具足也。若但兩字
是疏義加。使義明了不違論意。疏現前是 欲下。第二釋現非現義。言根但冥具者。有 人雖有堪聞之智為冥具。而未欲聞故 云冥具。冥具宿成故。如五頂子具足七德
堪傳六句。而著妻奴未欲其教。疏此中意 明下。第三總出論意。即論云示現此眾具 足決定故能聽受。疏其心無怯弱下。第三隨
要重釋。於中有二。先正釋此句。後總前二 偈。下雙結歎意。釋於初句及第四句。疏四 異想濁者。論云四異想濁妬勝心故。破壞
心故。釋曰。妬勝就人。破壞約法。又亦通 二。今不依論。云貢高等者義廣異想。即 瑜伽論三十八云。聽法由離六種相遠離
貢高雜染。由四種相。遠離輕慢雜染。由一 種相遠離怯弱雜染。言六種者。一應時聽。 二殷重聽。三恭敬聽。四不為損惱聽。五不為
隨順聽。六不求過失聽。言四相者。一恭敬 正法。二恭敬說人。三不輕正法。四不輕說 人。言一相者。謂不自輕蔑。復由五相故
無散亂心聽法。一求悟解心。二專一極心。 三聆音囑耳。四掃滌其心。五攝一切心。故 總有二。謂不雜染心無散亂。一心聽法。今
疏舉前二名。等取怯弱及無散亂。上皆異想。 妬勝破壞此二偏重故本論舉之。疏五不足 功德濁。此段全是論文。善根微少語因中。心
不樂住明無現果。謂由善少多緣多病懈怠 散動。故於說中心不樂住。疏六愚癡濁。愚 謂迷教。暗謂惑理。即釋上癡。疏第三一偈
雙歎中。三初總釋偈。二會論經。三別釋喻。 初中相視為總者。正是此偈之總。既雙歎二 眾則相視之總遍前四偈。而論正說是此偈
總。下例餘偈皆有總別。則歎異生中不濁 是總。上歎欲中欲聞是總。初歎根中決定是 總。歎能說中淨覺是總。別等可知。疏論經
云下。二會經文中三。初舉論經。二引古 釋。三會今經。念通教證者。熟蜜如教。蜜 成如證。今念有二。若明記為念即是念
教。若無念念者即是念證。故起信云。若知 無有能念所念是名隨順。此念教也。若離 於念名為得入此念證也。
[0431a27] 疏。然蜂下三別 釋喻。法喜如蜜。蜜即食故。故法華云。法喜 禪悅食更無餘食想。解脫合上甘露。甘露如
漿故。故淨名云甘露法之食。解脫味為漿。 即甘露為食。今以蜜當於食故。以甘露 配於解脫。故涅槃中亦以甘露況於涅槃。
涅槃即解脫故。疏是總酬答相者。疏文有二。 先正釋後故後偈意下。以此長行成後偈 文。
[0431b06] 疏。除前疑惱者。由前覩默生疑。疑則 心惱。又請未說心尚疑惱。故為除之令心 得喜。然大智無畏乃是經家。取當時意
讚述說者。是故論主用此成前總令意悅。
[0431b10] 疏。二不怯弱酬答。論釋云離不正說者。若 畏大眾是不堪說。隨情而說是不正說。
[0431b11] 疏。 遣上何因之疑。成上有智者。上云何因何 緣不說。論釋云為因說者不能說耶。為緣聽 者不堪聞耶。今云難說非不能說。成上有
智者亦由難說。非已無智下。遣上何緣例 此可知。疏今初偈末難字下。疏文有四。初 釋難字二。此難有二者。二別釋第四句。上
四字明難義相。三何者是下。釋初二句明 難法體。四此之教證下。釋第三句顯其難 處。三中云覺於佛智所以名佛者。然論但云
諸佛之根本者。覺佛智故此語迷人。以佛 是梵音覺是此語。若順西方應云佛佛智。 故若順此方應云覺覺智。故安得以唐釋 梵為釋義耶。此有深意。謂佛智即是菩提。
此但云覺。佛陀是人此云覺者。以人得法 故名覺者。故今疏云覺佛智故。故名為佛。今 十地菩薩為能覺人。亦將因智以覺佛智
故。為佛本為分人法。唐梵互彰譯者之妙。 今加於字以釋論故。四中難示難說。即同 淨名其說法者無說無示。後約難聞。即其聽
法者無聞無得。然無則一向約遮。難則遮表 雙辨。若準楞伽宗通自修行。說通示未悟。 宗說即是教證。則二全別。今明教證皆有
說者。有示有說。但云難耳。則示即說即證 說證之相如何可知廢詮論實真體一味說 之為證。亦如義大及說大三漸次中辨。若 真俗詮異說為十地目之為教。以證攝教
故俱難說。疏第二釋難所以中疏文有二 先總明所以。二隨文釋。初中即是論意。論 云行者即牒前菩薩行。事者即牒前地事。 義住者語倒應言住義故。疏云由住微妙
深義。深義即義大妙理也。疏偈中初二句下。 隨文解釋。疏難得難證故者論經云難得。論 釋云難得者難證故。即以證釋得。今疏經論
雙牒耳。以論經有難字及難得字。今經但有 一難字故。雙牒彼經論。論經偈云。微難見 離念。非心地難得。境界智無漏。若聞則迷
悶。疏難得有四下。釋別於中有三。初釋對 劣彰深。初之二句。二既非四心下。釋第三 句。三未句云下釋第四句。初中一非聞慧境
者。有二義。一非所知境。二非分齊境。聞慧 之中無此相故。論釋聞慧云。麁事不須思 惟。謂教法麁事聞慧能得故。二思慧則可了
見於心。三世間之修未忘念慮。故並非之。 問三慧皆是世間。何以就修偏云世間。答 有二義故。一修有真偽。真修似於正證故
不揀之。二報生識智亦是修慧。今取世間 之修耳。疏四超心地中疏文有四。一以論 釋經。二謂變易下疏釋論。三知無常等釋 經心地之言。四又此善得下重釋論文。二
中言善得修道智者。生而即得不假修習故 名善得。其由生而知之者上也。言無常等 等取苦空無我及常樂我淨。以昔久修無漏
因故。變易酬彼名為報生。言以非照實者。 釋不能知。夫照實者忘心體極。今報生識智 雖知無常等不契合故不能知此疏未 忘心境名為心地者。心地之言通有二義。
一就體性。如梵網經說盧舍那佛心地法 門。謂心體包含生成住持。亦如法華一切智 地斯之謂也。今言心地是所揀者。即是心
量法門故。楞伽說覺自心現量。非心之心量 我說為心量。心量即心地故。疏二出離於 生是無漏故者。如見道名離生。是無漏故。
離生之義前已頻釋。良以論經云境界智無 漏故。為此會無漏。出生皆是離過當體得 名。生於佛智就於功能望他立稱然二相 成由無漏故能生佛智。疏即勝鬘三種正智
中仰推智者。彼經勝鬘白佛言。云何三種。善 男子善女人。於甚深法義離自毀謗。生大 功德入大乘道。何等為三。謂若有善男子
善女人。自成就甚深法智。若善男子善女人。 成就隨順法智。若善男子善女人。於諸深 法不自了知。仰推世尊非我境界唯佛所
知。是名善男子善女人仰推如來智。除此 諸善男子善女人已。餘諸眾生於諸深法。堅 著妄說違背正法。習諸外道腐敗種子。 當以王力及天龍鬼神力而調伏之。疏所
信是何下。釋佛勝智字。於中有四。初明地 智得佛智所以二佛智有二下開義別釋。三 即法華下。證成勝義。四於此下對能結所。
二中有四對義共成一義。謂一前是菩提實 智。後是化生權智。二前是自行。後是利他。三 前是證道。後是教道。四前實智稱性無分
量。後權智則差別。有隱顯說權為實。則隱 實施權。說權為權則權實皆顯。其無邊種 種即是論文。由佛菩提無有邊故。故佛化生
所說法門種種差別。疏即是法華下。第三 證成勝義。即方便品初云。爾時世尊從三 昧安詳而起告舍利弗。諸佛智慧甚深無量。
其智慧門難解難入。論釋云諸佛智慧即證 甚深。其智慧門則阿含甚深故。此二句即佛 教證二道。故古人云二深先唱警察群座之
心是也。彼經自釋如來知見廣大深遠即實 智也。如來方便知見波羅蜜。皆已具足即權 智也。所以難解者。一當體深故。二權實隱顯
故。故云唯有諸佛乃能知之下。廣文云。諸 佛隨宜說法意趣難解即智慧門難入也。唯 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即智慧甚深也。
昔不言三是方便故方便門閉。今云三乘 是方便門開。開則見實故彼經云此經開方 便門示真實相故。方便門如蓮之華。真實 相者如華之蓮。此華不有則已。有則華實雙
含。此經不說則已。說則權實雙辨。一經唯為 說佛智慧故。彼文云。說佛智慧故諸佛出 於世。以佛智慧不離教證權之與實。故說
二深。即以略示法華經宗。此二亦即淨名經 中。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一切眾導師。 無不由是生。故地智二道徹果海之二深
是所信也。四於此二深皆能信故。結成信 義。疏心地即二空真理所依之事。謂唯識相 者。出義體性也。言所依之事者。明非能
依理。理即無我故。言唯識相者。則顯非唯 識性。唯識性即二無我理。二無我理即勝義 諦故。唯識云。此諸法勝義亦即是真如常如
其性故即唯識實性。此分性相二門不同。即 此心地便是無我事理非異非一。故是此所 信。次論云下。論釋心地通於二類。初即第
八識。二又隨心下。次即通七識及八識所 緣之境。言內外境界者。六識緣六塵即是 外境。第七緣第八即為內境。第八識緣三 境根身種子即是內境。緣器世間即是外
境。又意識亦通緣內外。五識亦有通內外 義故云諸境。而皆名心地者。生成住持義 故。依八生於七。七復熏成八。以心變於 境託境而生心皆得心地名。疏於此二類
下。總相收束一句之意。疏上半喻下半合等 者。此段疏文有四。初總科。二此中喻意下總 出喻旨。三舉論廣釋。四例釋說默。二中三
初釋喻相。二於中能依下舉法合。三然空 中風畫下。正顯喻意。疏論有三段下。第三 舉論廣釋。具引論文科釋畢備細尋可見。 但文中云合上非有即以非自性。合上不
住者。由上論云。以非自性不可得是不住 故。即知非自性不可得。是聲名等從緣無 性故不可得。如彼風畫依空無住。故云以 無自性合上不住也。疏出無性不住所以
者。謂聲從緣生故無自性。依法立名故是 虛假。故肇公云名無得物之功。物無當名 之實。名無得物之功非名也。物無當名之 實非物也。若實即名見面則應知名。若名
即實召火則應燒口。故知名是假設安有 自性。即如風等與虛空合。疏然論經云。佛 智者即會論經。今經二經同異可知。疏假 實既殊故雙舉之者。出用四所以也。謂聲
為實名句文假故。即總取四法為教體義 耳。疏又假實相依者。重釋用四所由。名等 依聲得有曲屈故。名等為能依。若無名 等空有一聲不能詮表故非教體。則聲
依名等故云假實相依。疏若將二喻喻所 詮下。第四例釋說默。謂上論文但以風畫 喻於能詮。但以空喻所詮佛智。今例論意 唯就所詮自有兩重能所之異。兼上論意
則有三重。於中有二。先以能依就所依 則三重皆不可說。一以詮就旨。二以相就 智。三以因就果。後若以果從因下。例以 所依就能。則三重皆可寄言。一以果從
因。二以智從相。三以旨就詮。是則風畫 喻於三法。一喻教。二喻地相。三喻地智。當 知虛空亦喻三法。一喻所詮。二喻地智。三
喻果海。總有四法成三重能所。逆順互望 則有六重可自思之。疏若準上義下。疏文 有三。初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