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Dafang Guang Fo Huayan Jing Sui Shu Yan Yi Chao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Scroll 6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第六十一
清涼華嚴寺沙門澄觀

[0485a06] 第三問答生起不樂 釋論無量以是 可知

[0485a08] 。經文 不同

[0485a10] 菩薩修行 瑜伽修證經意 下作四相
初中四者聞法經文。 依正 成上作意論義
瑜伽順世 淨妙正法義通 全同瑜伽勤求菩薩行
聞法必當深妙如下夜神所得四禪 可知攝心安住第二 作意瑜伽加行

[0485a22] 次於第三遠離作意 遠離空閑處 上疏空閑事理空閑

[0485a25] 思惟第四何故 所以 勝解作意正是修行勝解
不可是故修行 不成

[0485a29] 瑜伽三十三第二修證 顯示中略 超過思惟修行
勝解奢摩他毘鉢舍那修習 尋伺勝解如是名為 作意可知加行究竟作意
從此修習奢摩他毘鉢舍那鄭重 觀察修習對治時時觀察由是 欲界繫一切煩惱心得由此
方便究竟種子爾時初禪靜慮地前加行道得究竟一切煩惱 對治作意生起加行究竟作意
加行究竟作意從此無間由是 因緣證入根本靜慮作意 究竟作意初禪略釋
大意略釋而已可知

[0485b16] 修行第二顯示 二者離欲不善 加行究竟作意初禪加行 作意

[0485b19] 故此 四句一總修行 俱起名為
初禪二修 修行一定 一定
不如宿世 一定一種唯一 多種
一處 修得稱之為 即是天台菩薩 瑜伽智論

[0485c02] 經意圓融所以 瑜伽是故
法相宗經文。鳥跡 融會

[0485c06] 何時修證 釋文 無意

[0485c09] 大乘法師 四門 意中一直經意本論
會通權實無量 菩薩正應修習 出世世法眾生
四等 歸依智慧微薄取信 耳目可信

[0485c17] 四禪 瑜伽引證 是以

[0485c19] 無色無色超過三相云何超過有色 如火中華

[0485c22] 無色無色俱舍皆是定品二十八 俱舍論廣破有色無色
不成有色 若爾何故無色 無色論主
色有唯有律儀律儀大種何以有無律儀無漏有漏 有色
如何可言身量 極微應名無色 身量不可 應有唯有
得無生身廣破

[0486a08] 修得俱舍靜慮說定 五蘊靜慮一生靜慮
定靜慮修得 世界十七靜慮 五蘊具有 等持
一境專一緣故

[0486a15] 無色 無色小乘 料揀俱舍下地 色想
無色 無色心一境性 自性色蘊無色
隨轉下地 同在一句便下方

[0486a23] 料揀無異 現下
終教泯絕即是頓教事理圓融 圓教

[0486a27] 四禪之中義理釋文一等 其實建立
料揀同異 初一二禪覺觀
覺觀即是初禪

[0486b05] 四禪 十八第二所以俱舍初禪
尋伺喜樂二禪喜樂 三禪四禪初三

[0486b11] 多少所以

[0486b12] 其間第三其實 大乘三事行捨捨受

[0486b13] 十一俱舍實事十一初二 輕安信根即是喜受初二
輕安第三禪樂受

[0486b17] 唯有俱舍 即是信心大乘雜集第三禪 三支以為

[0486b20] 此等第四建立所以瑜伽 引證

[0486b22] 煩惱二事煩惱 內心與欲相應名相外境境界

[0486b24] 尋伺 尋求

[0486b26] 國土 輕安即是 發心功德

[0486b28] 離生喜樂瑜伽 一明斷除五法喜樂不善 五受喜樂
身心得無損害解脫

[0486c03] 離欲不善身心 輕安解脫

[0486c04] 輕安身心調堪能引文 輕安唯識第六輕安遠離 調身心對治轉依
煩惱身心調輕安堪能

[0486c09] 瑜伽

[0486c10] 四住初禪依止 而言第二禪

[0486c11] 覺觀 發生三識初禪之中 一定定時三識動覺
動亂二禪前已顯揚雜集 顯揚第二對治尋伺
正知遠離尋伺 雜集 內定尋伺平等
非一平等婆沙平等 心淨

[0486c21] 覺觀 豈非 不同
覺觀以為 覺觀滅諦以為無染 道諦以為無染

[0486c26] 本論 世間如實釋論無漏一心
一心云心行一釋論 行一不斷三昧無漏相續 一心行一
一心二禪意識行法 由此名下結成三昧無漏 即是三昧相續無漏無有 相間瑜伽世間靜慮
不捨種子無漏靜慮二種

[0487a08] 止水初禪 覺觀 初禪其所所得

[0487a11] 智論 二禪初禪初禪 二禪欲界 離生

[0487a14] 二禪初禪 名為離生二禪覺觀 為此初禪離欲定名
離生二禪覺觀定名 初禪 初禪

[0487a20] 初禪離欲大小解離離生 第三禪住捨即是
十一一心數法十一 慚愧無貪三根 行捨不害行捨即是其一
言行精進三根平等 功用對治掉舉寂靜 四法故云精進三根
無貪善行捨受 無記行捨 調停者行捨三不 二禪

[0487b03] 顯揚 唯識行捨顯揚 三禪故云住捨

[0487b05] 不忍 不忍可言即是平等正直 安住三品一同唯識平等
正直 寂靜唯識功用記為 一境

[0487b11] 正知正知 分別而言安慧 正義雙流名為

[0487b14] 結成勝義

[0487b14] 心受 瑜伽色身名身瑜伽 引證中有心下
寂靜下生下文 故云相違心受 生起心受生起身受
身受是故釋經約根 身受二種 分別約根本分五識
名身意識意根 心受分別身心下品 名為心受上品遍身
遍處身受 心法此處增上遍滿身心身受 增上心受不待言說
二義瑜伽 意識名身故云心受名身

[0487c01] 土石山水 初禪二禪
身心 但是三禪池水 在外居然可知

[0487c07] 勝義三山已知三禪勝義中有一句勝義
如是無有無間無能下地 最勝是故
引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