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fang Guang Fo Huayan Jing Sui Shu Yan Yi Chao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Scroll 79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 第七十九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如來出現品第三十七
[0614c12] 疏。答第二會所行問 者。以不思議法品中出現即第二會所行故。 疏二釋名者。疏文分三。初正釋。二若唯約
化下結彈古義。三若來即出現下會六釋。初 中四。一總釋。二如來雖下結前生後。三若依 法身下別釋。然法身若約報上論法應云
真如出纏是法身出現。今以出纏為報。直 就體上故。云如理常現。餘二可知。四今以 新佛下融通會釋。於中二。先會三身十身。
後會品名證成前義。前中有三。初以法報 相對。二真應相對。三結融三十。今初。言新 佛舊成曾無二體者。以報就法如出模之
像。像本舊成故無二體。言新成舊佛法報 似分者。以法就報如金成像。金像似分 以有未成像金故。今成像竟似分二矣。 前對是非異。此對是非一。非一即非異故。言
似分竟無二體。
[0614c28] 疏。無不應時下。第二真應 相對。以辯融通。法報皆真體上常用故。即 真成應用不離體故。即應而真。
[0615a01] 疏。三佛圓 融下第三結融三十。謂以三佛收十佛。不 出三身。三身既融。十身即三自體無礙 故。辯應成下結成正義。
[0615a04] 疏。是以晉名下第二 會品名。二經品名即為二別。先會晉經。初 二句總標。以將晉經用成前義故。有是
以之言雖是義加者。梵本無故。後以應雖從 緣下釋性起義順應現義。於中總有六義。 證成性起。今初。立理即不相違門。然出現
義亦名緣起。亦名性起。若取相說覽緣出 現故名緣起。謂由眾生業感如來大悲而 出現故。八相成道從法性生故名性起。今 以從緣無性緣起。即名性起。又淨緣起常
順於性。亦名性起故云應雖從緣不違性 故。
[0615a15] 疏。無不從此法界流故者。第二引梁論 證成。即相成門明性成於緣故。此性起自 有二義。一從緣無性而為性起。二法性隨緣
故名性起。前段即初義。今段即後義。亦應 云無不還證此法身故。此乃緣智相成即 緣成性。即是前義。但前取無違。今取相 成是故此為相成門也。
[0615a21] 疏。以淨奪染性即 起者。第三明相奪門。亦是通妨。謂有問言。 性起唯淨緣起通染。云何緣起即是性起。故
為此通。謂緣起有二。一染二淨。淨謂如來 大悲菩薩萬行等。染者。謂眾生惑業等。若 以染奪淨則屬眾生故唯緣起。今以淨奪 染唯屬諸佛故名性起。
[0615a27] 疏。若離於緣性叵 說故者。即第四是相即門。亦是通妨。謂有問 言。緣起約事性起約理。如何相即。故為此
通。從緣無性方顯性起。又由見緣推知性 起。若離於緣復論何性。離緣有性是斷空 故。疏下加性起者。即第五段引當經證。即 以人表法門。
[0615b04] 疏。妄雖即真下第六以妄隱真 門。亦是解妨。妨云。若緣即性妄本自空。當 體即性何以不得染奪淨耶。故為此通淨
緣順性染緣違故。故瓔珞云。始起一想住 於緣。順第一義諦為善。違背為惡。
[0615b08] 疏。今以 起義多含直云出現下。第二會通今經。則 性起局性。出現即起。起含緣性故曰多 含。言從性者。性起即法身。從因者。緣起緣
起即報身。從真從感即是化身。而從真約佛 通於緣性。謂依法報而起於化名曰從 真。從感約生即是緣起。由上諸義故云多 含。結彈六釋並顯可知。
[0615b15] 疏。一眾生外增上 業者。揀異內異熟業。
[0615b16] 疏。謂多有情應生此界 共業同變者。即唯識論釋初能變中處之一 字。論云。所言處者。謂異熟識。由共相種成
熟力故。變似色等器世間相。即外大種及所 造色。雖諸有情所變各別。而相相似處所無 異。如眾燈明各遍似一。釋曰。此釋共變之
義相似名共。論又云。誰異熟識變為此相。 有義一切。所以者何。如契經說。一切有情業 增上力共所起故。有義不許。乃至云經依
少分說一切。言諸業同者。皆共變故。釋曰。 此揀通局。即今疏文。
[0615b26] 疏。依此義云應生 此界故下。經云各隨所宜而得受用。若不 應生豈安樂界所有眾生變為此界之穢土 耶。
[0615b29] 疏。於中有四句。謂共中共等者。即唯識 第二引瑜伽論說共不共中。各有二種。共 中二者。一共中共如山河等。非唯一趣獨能
用故。二共中不共。如己田宅及鬼所見為 水火等。即於彼境非互用也。不共中二者。 一不共。中不共如眼等根。唯自識依用之 緣境。非他依故。二不共中共如自浮塵
根。他亦受用故。
[0615c07] 疏。一約同居等者。地前菩 薩未生受用同居變化。亦以善業共變此 土。
[0615c09] 疏。二約能化。謂隨諸眾生等者。即淨名 意能化菩薩非自業成。以大悲故取土攝 生及眾生之類。皆淨名經。並如世界成就品 引。
[0615c12] 疏。先成器界等者。俱舍十二云。壞從獄 不生。至後器都盡。成劫從風起。至地獄初 生。論釋云。謂成劫中初一劫起器世間。後十
九劫起有情漸住。壞中後一劫壞於器界。 前十九劫有情漸捨。二十中劫初劫唯減後 劫唯增。然此二時等中十八成壞。時量法爾 先成必在後壞。
[0615c18] 疏。一品之中下。總顯喻意。
[0615c19] 疏。廣大難知周十方故者。是下結文。
[0615c19] 疏。以 十句各結一喻。文皆暗用。可以意得。
[0615c20] 疏。 體無生滅亦是下結文結第三也。
[0615c21] 疏。準 五卷大悲經第三云。有千葉故者。結云。阿 難何故名為賢劫。阿難此三千大千世界。劫 欲成時盡為一水。淨居天子以天眼觀見
此世界。唯一大水見有千枚諸妙蓮華。一一 蓮華各有千葉甚可愛樂。彼淨居天因見 此華心生歡喜。踊躍無量而皆讚歎言。奇 哉希有。奇哉希有。如此劫中當有千佛出
興於世。以是因緣遂名此劫號之為賢 劫。我滅度後當有九百九十六佛。
[0616a01] 疏。次第 合前者。一清淨離垢光合善淨光明風輪。此 約能成。若約所成義類亦同此。一能成如 來無漏無盡智合成色界。色界離於欲過
故如無漏。四禪不壞如無盡也。二普照光 合淨莊嚴風輪。三持佛種性合堅密無能壞。 四逈出無能壞合勝高輪。五一切神通合不
動輪。六出生變化合安住輪。七普隨順合 莊嚴輪。八不可究竟合無盡藏。九種種莊嚴 合普光明藏。十不可壞合堅固根。其所成德 可以意取。
[0616a11] 疏。所成唯果德者。唯釋於法如 無漏無盡智不傾動力等。皆果德也。能成通 因果者。如持佛種性。一切神通皆通因果。
疏以緣奪因者。此中化生眾生。自力為因 佛力為緣。餘可思準。
[0616a15] 疏。大諾健那者。此云 露形也。
[0616a16] 疏。其量廣無數厚十六洛叉者。是 俱舍頌上二句云。安立器世間。風輪最居下。
[0616a18] 疏。故淨名云。其無礙慧無若干者。即第三 菩薩行品。經前已頻引。今更略示因說香飯 為佛事竟。便明諸佛功德平等云。阿難汝
見諸佛國土地有若干。而虛空無若干 也。汝見諸佛色身有若干。其無礙慧無若 干也疏。若將一一通前十下結彈古釋。
[0616a23] 疏。 淨意如空總以喻顯等者。此中有深止觀宜 審思之。第二身業疏唯有五界者。結示正 義非是略也。彈於古釋。古云。應有十句。但
文略耳。故今彈之。
[0616a27] 疏。明如來出現有十種身 者。疏文有四。一正科經文。二此即八地下 會釋十身。三四是菩提下隨難重釋。四一
一喻中下釋文。此亦古德同迷之處。不知 此十即十身故。
[0616b02] 疏。初二合初句世出世異故 者。謂初二句皆合破暗作明初句。滅惡生 善。即世間破暗作明。惡即黑暗善即明故。後
句破愚為智。即是出世破暗作明。
[0616b05] 疏。三拔四 流等者。即大慈救護大悲度脫。合變濕令燥。 四流是濕出世是燥。定水是濕菩提是燥。不 沈定水故。
[0616b08] 疏。道品通長下合上生長草木。 三乘草木即藥草喻品三草二木。初會已引 喻。高原喻聲聞者。不生佛法蓮華故。即淨
名第二。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華。卑濕淤 泥乃生此華。如是聲聞諸結斷者。於佛法 中無所復益。煩惱泥中乃有眾生出佛法
矣。前亦已引。故法華經法師品內穿鑿高原。 亦況聲聞。
[0616b15] 疏。又既約機說異則照高未能 兼下等者。如照高山未照黑山。若照黑 山即照高山。謂說華嚴是照高山二乘不
預。說阿含等菩薩常聞等。餘例可知。疏又 若捨化下。約會權歸實。然經但有先照高山 之言。無有後照高山之語。今以義求必有
之矣。會權歸實先棄人天。非出離故。如 平地落照。次捨聲聞。令自悟故。如高原 無光。次捨緣覺。令起悲故。如黑山掩曜。
次捨三乘。歸一乘故。如山銜夕陽故。先 大後小即從本流末。於一佛乘分別說三 等。捨小歸大即攝末歸本。則二義皆具。疏
略中五事皆盲等者。亦通外難。謂有問言。五 事皆盲。何不言無解等眼。答意可知。
[0616b28] 疏。此 即涅槃下。會涅槃第九。初明三罪最重有 涅槃因。不說闡提。後聖行品下收闡提云。 一闡提人雖復斷善。猶有佛性。故總收之。
此四明至惡不捨。言三罪者。一謗方等經。 二犯四重禁。三作五逆罪。此三未必撥無 因果。撥無因果即一闡提。
[0616c05] 疏。令離苦集者。 現在身苦為苦果也。及諸煩惱未來苦因義 兼惑業。上二皆集。第三語業。疏圓音之義
下分三。初總明。二釋文。三彈古。初中疏一 敘昔等者。昔有三義。一云。諸佛唯是第一義 身。永絕萬像無形無聲。直隨機現無量色
聲。猶谷無聲隨呼發響。然則就佛言之 無音。是一約機論之。眾音非一。而言一音 圓音者。良由一時一會異類等解隨其根 性。各得一音不聞餘聲不亂不沓。顯是
奇特。故名一音。音遍十方隨機熟處無不 聞故。名為圓音。非謂如空遍滿無別韻 曲經云。隨其類音普告眾生。斯之謂也。二 云。就佛言之實有色聲。其音遍滿無所不
遍。但無五音四聲等異。無異曲故名為一 音。無不遍故名為圓音。但是圓音作增 上緣。隨根差別現眾多聲。猶如滿月唯一 圓形。隨器差別而現多影。亦如長風隨其
眾竅聲有多種。經言。佛以一音演說法。眾 生隨類各得解。三云。如來於一語業之中 演出一切眾生言音。是故令彼眾生各聞己
語。非是如來唯發一音。但以語業同故名 為一音。所發多故名為圓音。如舍支聲尚 多音齊發。況如來耶。二辯違者。上來三解偏
取皆失。初第一義無形無聲。非一音義 故。但隨他音非自音故。第二唯是一語無 多音故。一不即多豈為圓音。有則多亦應 有。無則一亦須無。何得一有而多無耶。第
三雖但是多。又無一故。若語業同一切眾 生豈一音耶。故並非也。第三會通者。上但 責偏不謂全失。合上三義。方是圓音之一
義耳。謂多即一。若多不即一則非一音。一 復即多若一不即多。即非圓音。二即是空 空即是二。若二不即空是所執故。不無性 故。非圓非一空不即二非音非圓故。鎔
融無礙即是圓音。此中三義。謂初是無生滅 義。次一是無邪曲義。後一是普至義。是知 得其正義。則傍收無遺不得正意。並為
乖理。疏文有十音下。第二正釋經文。在文 可見。但初一即隨類音亦同淨名。佛以一 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皆謂世尊同
其語。斯則神力不共法。釋曰。此即詞無礙解。 以辯一音。三四皆引寶積。亦即淨名寶積長 者子偈讚一音。次上所引第二偈云。佛以
一音演說法。眾生各各隨所解。普得受行 獲其利。斯則神力不共法。釋曰。此即法無礙 解云一音也。第三偈云。佛以一音演說法。
或有恐怖或歡喜。或生厭離或斷疑。斯則 神力不共法。釋曰。此即義無礙解云一音 也。疏此十圓融下結成上義。
[0617a25] 疏。是知或謂無 聲下。第三結彈古說。但結前二。以其第三 可入正故。言皆大地之一塵者。約收以結
則此一塵不離地界。積多小塵可成大地。 積其多義以為圓音。若約斥彈異說之 微。豈同正解廣大智地。
[0617b01] 疏。今初收上十聲下。 疏文有三。先釋經文。二更以四句下以義 融攝。四句可思。後名為如來圓音下結歎。
[0617b04] 疏。若佛音聲是有法非非法者。釋曰。此非法 言即是真理為非法耳。
[0617b05] 疏。一將成正覺念相 欲盡等者。即起信論意。數段論文參而用之。 論云。菩薩地盡一念相應。覺心初起心無
初相。以遠離微細念故。得見心性。心即 常住。名究竟覺。今取意釋。故云將成正覺。 言念相欲盡者即微細念也。此念亦名生
相。即論三細之一。論云。一無明業相。以依 不覺故心動。說名為業。動則有苦。果不離 因故。釋曰。此念即細中之細。今無此相云
細念都亡。言得見心性者。即上論文言等虛 空界法界一相者。即論釋本覺之文。論云。 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
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 身。依此法身說名本覺。釋曰。今略取二 句彰所顯本覺。言始本無二者。即所成始 覺。彼論釋前說名本覺。竟後云何以故本
覺義者。對始覺義說。以始覺者即同本覺 故。始覺義者依本覺故。而有不覺。依不覺 故說有始覺。又以覺心源故名究竟覺。不
覺心源故非究竟覺。釋曰。今疏取意。故 云始本無二。言契同諸佛。平等法身下。結 成上來無二之義。平等法身即前本覺。言故 云說法界下以經帖成。
[0617b27] 疏。三德涅槃者。涅槃 章明。疏在法華經以體從用。名如來知見 者。涅槃約理知見約智。知見有性非無有
理。涅槃亦有般若之德非無有智。涅槃乃 是攝用從體。但稱涅槃以為所證。法華經 明以體從用但名知見。故法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