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fang Guang Fo Huayan Jing Sui Shu Yan Yi Chao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Scroll 85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 第八十五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0662a26] 第二末會疏。今初夫圓滿教海下。此文有二。 先標。後故非頓下釋。前標有三對。今疏釋有 二。一出三對之由。二明該羅等義。今初。若
無頓證法界。豈顯此經圓妙。若無善財漸 進眾生如何趣入。若無本會佛為其主。何有 末會皆得成經。若無末會善財成益。豈顯
本會頓證之實。然此一對語出肇公維摩注 序。彼以不思議中以分本末云。此經所明 統萬行則以權智為主。樹德本則以六 度為根。濟蒙惑則以慈悲為首。語宗極
則以不二為言。凡此眾說皆不思議之本 也。至若借座燈王請飯香土手接大千 室包乾象。不思議迹也。然幽關難辯聖應 不同。非本無以垂迹。非迹無以顯本。本
迹雖殊不思議一也。今但借其言不取其 義。自以二會為本末耳。非人無以證法者。 法無廢興弘之由人故。非法無以成人者。 不證性原豈名菩薩。故中論云。以法知有
人以人知有法。離法何有人離人何有 法。
[0662b16] 疏。故前明不異漸之頓下。第二明該羅 等義。三對為三。一明漸頓該羅。二互不異 即該羅義。其多門而眾人同契。即不異漸之
頓相也。上不壞多門入法身等。十種別故 即是漸義。眾人同契即是頓義。或一人證 多。或多人同證故即頓也。一人歷位即是漸
相。而圓修故不異頓也。二前即不異末之本 等者。本末交映也。雖卷而恒舒即不異末 之本相也。卷謂不離祇園。而恒舒者而羅身
雲於法界也。言雖舒而恒卷者。謂雖羅 形於法界。而未動足於祇園。是不異本之 末也。本末無礙下結第二門。三今託人進修 下釋人法融會也。語則不似前二但似
結成。今會意亦具矣。謂託人修進者。人融法 也。使大教弘通法成人也。言即斯本意 者。語則正結第三意。則通結上二成總 顯會意也。
[0662c03] 疏。二會數開合中二。先局。言 二諸乘人會者。即初至福城東會也。後若 約能所下明通。於中三。一標數。就第三
會開五十三成五十五。二雖人有五十四 下。次釋成上義。言五十四者。善財初遇文 殊從德雲至瞿波。有四十人寄於三賢十 聖。摩耶已下天主光等有十一人。已五十二
及彌勒普賢故五十四。舉此五十四者。乃 成會違。一向都望人五十四。兼比丘諸乘 二會則合有五十六會。若望善財並見 五十四人。即合自有五十四會。何以惟五
十三。故下釋云。文殊一人四會說故。故雖五 十四人有五十五會。若爾一人四會。即五十 四中加三成五十七。何言五十五。故次下
云。德生有德同一會故。又減其一遍友不 成會。又減其一人亦五十五。若取遍友 成一會故。善財有五十六兼前五十六。為 遍友不成主伴。但標五十五耳。疏是以唯
就能化下結成通義。疏若約主伴下開成 百一十。下有三釋。正義一人當兩故。故前 案定為五十五。從若約散說下三約教結 成。疏三會主多少。如上開合應自知之。
疏四定會名義者。謂無佛說而稱經會者。 以本統末故。言濫觴者濫泛也。觴杯也。 謂江出岷山。初出之源但可泛一杯而已。 所出雖少源在於此。故雖千里萬里而云
江出岷山。故雖散在諸方而云經會。疏若 爾下解妨可知。疏五二位統收者。別有三 聖圓融觀。大意此已盡矣。但普賢所信所證。
雖是一理而約生約佛位分染淨異。故分 之成二。疏又理開體用等者。此即三聖觀中 會歸經題。理開體用。即大方廣。大即體性
包含。方廣業用周遍。故智分因果。即佛華 嚴。佛是果智。華即因故。疏先以二門各自圓 融者。初融文殊信解智三。後依體起行下。
融普賢所信及行并所證三。疏是以文殊三 事下。總結上三。雖開兩段義有三重。一 二聖三事各自圓融。二二聖三事各對圓融。
三總融二聖。謂初三事既自圓融。次以三事 各對圓融故。其六法但成一味。而言文殊三 事融通隱隱者。信智圓融不壞相故。普賢
三事涉入重重者。以理融事。事不泯故。若 二不二成毘盧遮那。則文殊是華嚴。普賢是 大方廣。冥合為佛。為佛已竟無二味故。故
前本會下引文證成。非情見故。疏六分五 相有三。初雙標。二二皆下雙會。三具依下正 釋。疏照前行等唯一圓智者。行即寄位修行
等取次二。四其後四相下。此立別理則不 壞。依五相中三。一總為寄位修行。二今 從下且為五相却歸前釋。三此五下別義料 揀。言五行者一歷位上昇故云高行。二同
入一實故為大行。三具上高大成補處因 故名勝行。四般若絕相故稱為深。五一一 稱性故云廣也。疏不出二十類者。此二十 類攝五十四人菩薩攝五。一文殊。二觀自
在。三正趣。四彌勒。五普賢。二比丘攝五。一 德雲。二海雲。三善住。四海幢。五善見。三尼 唯一。即師子嚬申。四優婆塞唯一。即明智
居士。五優婆夷攝五。一休捨。二具足。三不 動。四婆須蜜。五賢聖。六童男攝三。一自在 主。二善知眾藝。三德生。七童女攝二。一慈
行。二有德。八天唯一。即大天是。九天女亦 一。即天主光。十外道亦一。即是遍行。十一婆 羅門攝二。一勝熱。二最寂靜。十二長者攝
九。一解脫。二法寶髻。三普眼。四優鉢羅華。 五無上勝。六鞞瑟胝羅。七堅固解脫。八妙月。 九無勝軍。十三先生唯一。即遍友。十四醫人
亦一。即彌伽。十五船師即婆施羅。十六國 王攝二。一無厭足。二大光。十七仙人唯一。 謂毘目瞿沙。十八佛母唯摩耶夫人。十九佛
妃唯瞿波。二十諸神攝其十。一安住地神。二 婆珊婆演底夜神。三普德淨光夜神。四喜目 觀察夜神。五普救眾生妙德夜神。六寂靜音
海夜神。七守護一切城增長威力夜神。八開 敷一切樹華夜神。九大願精進力救護一切眾 生夜神。十嵐毘尼林神。即圓滿光故。二十類
攝五十四。疏四約相辯異不出菩薩五生 者。即瑜伽四十八品中辨。一息苦生亦名除 災。如為大魚等即飢世救苦海中救苦等。 二隨類者隨一切類故。三勝生。亦名大勢
生。謂形色族姓富貴等。四增上生。從初地 至十地。為諸王等。五最後生。即最後身菩 薩。今小不同者意將彼義攝此友故。攝論
第六明勝生亦名最勝生。謂諸世間安樂生 處。應知此是說法功德。疏通即前四各具五 生者。向就第四約相有五。今通於前果因 及義亦各具五耳。疏於中菩薩有六者。
即二十類中就最後而辨異也。等取文殊 及普賢也。疏三現相者。如大天等。四表義 者。如山表位如海表悲等。疏叉前依佛法
界流等者。約表說法也。疏比丘義如常者。 古有五義。一曰怖魔。初出家時魔宮動故。 二言乞士。下從居士乞食以資身。上從諸
佛乞法以練神故。三名淨戒。持戒漸入僧 數應持戒故。四云淨命。既受戒已所起三 業以無貪故。不依於貪邪活命故。五曰破
惡。漸依聖道滅煩惱故。新云苾芻。苾芻草 名具五德故。疏於我無我得不二解等者。即 釋經諸世間主雨供具雲等。以主即自在義。
既我無我不二方為自在。此即淨名迦旃延 章。五非常義前三地已引。即於我無我而不 二。是無我義。無我法中有真我故。二約表
者。諸佛顯揚皆依般若等者。文殊表般若。 若無般若不能說故。已是一義。究竟下又 表所說。雖復千差究竟至於一切種智故。
放光還入智頂。後句即法華意。疏若無愛見 而修則無疲矣。即淨名問疾品意。前文已引。 疏一眼具斯四用故稱無礙者。正是上第三
義也。第六十二經疏表順福分善者。十信 為順福分善。三賢為順解脫分善。所修善根 順趣解脫故。四加行位名順決擇分善。順
趣真實決擇分故。決擇即是道義。如十地。 今表十信故是順福。疏不別演說故非別 會者。以刊定記開此諸乘人會為兩會。謂 三攝諸龍會。四攝諸乘人會。故今遮其謬
釋。自下第三攝善財會。疏唯初信內有三會 者。問此攝善財何以籠前二會。答以通末 會為五相故。故初二會是十信收。而善財
中自具五相。最初信位義兼前二故。就此 序。疏三示方不同此段有四。一總辨類殊。 二別釋南義。三對類料揀。四敘昔順違。今
初即總收諸友以為三類。言地前多在南 者。以正趣一人從東方來不言南故。言地 內無方者。從婆珊婆下有十善友皆無南 故。言地後兼二者。瞿波指於摩耶。但云此
世界中有佛母即不云南。摩耶指天主光。 云此世界三十三天。天主光指遍友。言迦 毘羅城有童子師。遍友指眾藝。云此有童
子。眾藝指賢聖。云此摩竭提國有優婆夷。 此上五會皆無南也。賢聖指堅固解脫長 者。即云南方有城名為沃田彼有長者。堅 固指妙月。但云即此城中有一長者。妙月
指無勝軍。即云於此南方有城名為出生 彼有長者。無勝軍指最寂靜。亦云於此城 南方有一聚落名之為法彼有婆羅門。 最寂靜指德生有德。亦云於此南方有城
名妙意華門。德生指於慈氏。亦云於此南 方有國名海岸。文殊普賢二俱無方地。後 三相有十三會。五會有南八會無南故云 兼二。疏然南方者下第二別釋南義。疏南
方之明萬物相見者。即周易說卦中義。易曰。 離者明也。萬物皆相見南方之卦也。聖人南 面而聽天下嚮明而治。蓋取於此也。疏
北主於陰顯是滅義者。亦周易意說。卦 云。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坎也。萬物之所 歸也。世尊金棺下引內教證義。如前引 餘可知。疏此五義中下第三對類料揀。對
前三類亦可思之。疏有人唯取下四敘昔順 違。即苑公意於中三。一敘其所立故。彼疏 序云。善財詢友表隨順以南行。二非前下 敘其破古。謂正明之義既出周易故是此
方耳。三寧知西域下今疏破之。此有二意。 一則正斥其破。既未尋西域內外典誥。安 知西方無正明義。亦如今人相承。皆云此
方立於四時。西方但明三際。及見西域記。 彼亦立其四時。但以正月十六為春首耳。 是以未能周覽無信凡情。二況通方下為 其立理。小乘教說。雖非我所制例於餘
方所不應行者。亦不應行名曰隨方毘 尼。況於大乘。況華嚴通方之說。一說一切 說隨類隨方一時普應。何但義求。疏無此二 緣不歎者。略者如休捨優婆夷及天主光後
諸善知識。疏婆須達者以此文中復有須 達長者。故釋此一揀異初會精舍之主。疏 財多屬依者。亦有法財故云多也。疏今初 由已發心故下疏文有三。一總出說因也。
二此菩提心下問。三古有多釋下釋。於中 四。一敘其上古。二有云古不足依下敘其 下古。破昔自立。三然此師下破其下古。 有二意。一縱破顯不異昔。下古即刊定
記也。二又以此文為證下。奪破顯其引證 難憑。以違餘文故。四賢者云下敘其中 古。以為正義。於中亦四。一正敘昔義。二 若爾下敘昔成立。於上三生之中揩定。今
解行生為是何位故先自問。從謂以在信 下自答。三此之一解下疏辯順違。於中先 正許順理。後但更有下疏正其釋。以向古 釋復似違前故。謂前定三生今生但是解
行而非證入。及至後釋即言寄地。即是地 位豈非證耶。故今正之。一時頓具即是第 三證入生故。亦成漸頓得交徹故。四地獄
天子下。疏引經文證成正義。結彈刊定。於 中又二。一正證。二何以善財下彈昔。於中 三。一正彈其釋。二又定初地下審定其釋。
三無得管見下結其有違。疏餘皆所起之 惑者。上來初釋第一句。愚迷下釋第五句。 魔王下釋第七句。童蒙下釋第八句。今餘即
二。三四六句。然三界下釋第二三句。略不 釋四六二句。四望於五。五是發業之本。四 是潤業之愛。六通發潤。即六地中無明所覆
愛水為潤。我慢溉灌生名色芽也。言苦集 者。初三及八即是苦果。餘五皆集略無有 業含在魔王及後二偈行邪之中。疏失正行 邪者。由前無明而起行故。又前三句即起
業之惑。亦業俱之惑。第四句即所起之業。 後偈初句即覆業煩惱。由於前二迷我我 所。以我對所而生三惑。一於未得處而 生諂誑。二於不可得處而生於嫉。三於已
得處便生慳憍。後之三過。在覆業中疑惑 弊眼。即正能造業。疑於有果無果。不見未 來故造惡業。不見現苦故造善業。故下 三惡即惡業果。諸趣即通善業。疏馳驟三
界者。書云。堯舜安車夏殷步驟。言其道不 及前。今以一乘為安車。安車牛車尚異二 乘羊鹿。豈況三界步驟。
[0665a04] 疏。初四頌求悲智定 攝利他乘者。總相釋也。初偈是悲二是智三 定四即四攝然下四段皆明乘義。今當別配。
初偈有五。一願行相扶如輪致遠。二一切佛 法皆依大悲。猶如眾輻以湊一轂。三信心 不退如軸居心。四堅忍不動如鎋貫定。五
諸功德寶而為莊校。即通五度。末句結求可 知。第二偈三義。一總持攝法如箱攝物。二 慈愍覆蔭如張幰蓋。三四辯演法如鳴鑾
鈴。第三偈三義。一梵行嚴潔如淨茵蓐。二三 昧適神如侍婇女。三法音警物如擊鼓聲。 第四偈三義。一四攝益物無盡如藏。二功德